袁枚的长寿之道
清代著名才子袁枚(1716-1798年),字子才,号简斋。他活跃于诗坛60余年,享年82岁,是古今文坛中的寿星。他处世积极,其养生之道,值得今人去学习。
喜好美食重营养
袁枚在吃的方面很有研究。他深入研究我国的饮食文化,为后人留下著作《随园食单》。在袁枚的诗歌、著作中,也蕴含了不少的养生之道。袁枚好美食,讲究“不时不食”。袁枚的《随园食单》开创了我国古代饮食学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先河。在《随园食单》中,袁枚非常强调应季养生的重要性。他写道:“冬宜食牛羊,移之于夏,非其时也。”袁枚认为,时令不同,适宜食用的食物也不同,即“不时不食”的道理。袁枚非常喜欢食用豆腐,在他的《随园食单》中,提得最多的美食便是豆腐,如“芙蓉豆腐”“冻豆腐”“虾油豆腐”等。豆腐不仅富含蛋白质,而且还能帮助减肥,并有防癌的功效。豆腐、鱼、海带和白菜,是最好的搭档,用这些食材一起做菜、熬汤,能让营养加倍。
爱好旅游动身体
袁枚爱好旅游,游山玩水不知老。他从少年时期,就热爱大自然,常在风光秀丽之处构思诗文。中年辞官后,袁枚便过着逍遥自在、游山玩水的生活。袁枚视旅游为很好的养生术。他认为,游山玩水是陶冶情操、锻炼身体的好方法。他在《老行》诗中说:“老行千里全凭胆,吟向千峰屡掉头。总觉名山似名士,不蒙一见不甘休。”他把“名山”比作“名士”,总是想要一睹为快,为此不惜“老行千里”。晚年的袁枚,很喜欢爬山,领略“万山随我同奔腾”的乐趣。在七十七岁时,他曾两次游历天台山。他在《二月二十八日出门重游天台》诗中这样写道:“一息尚存我,千山不让人。重携灵寿杖,直渡大江春。柳絮飞如雪,桃花吹满身。亲朋齐莞尔,此老越精神。”正是这种旅游热情,使他越老越精神。
乐观积极好心态
袁枚处世积极。他说自己“八十不知老”,晚年更富闲情逸致。袁枚辞官后,在南京的小仓山筑园造林,怡情养性。晚年他总结自己一生的最大乐趣是“好花进一觞”。而在众多的花里,袁枚最喜欢的是兰花。他曾在《偶成》诗中写道:“幽兰花里熏三日,只觉身轻欲上升。”意思是说,当他置身于兰花丛中,便有飘飘欲仙、爽心惬意的感觉。袁枚退隐乡间,主要忙于读书、写作,但在脑力劳动之余,也注意活动筋骨,做到有动有静,他每天除了散步、练拳、舞剑之外,还喜欢修剪果木、躬耕垄田。这些活动,使他劳而不疲,疲而不衰。袁枚坦然面对生死。他认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用害怕。他在《喜老》诗中这样写道:“一起百事生,一眠万事了。”这种静心从容的气度,令人钦佩。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家乡“土话”拾遗
此中记录的家乡土话,主要是指三田一洞的方言,三田一洞:湖南省岳阳县,丘陵地区(公田,月田,毛田,饶村,渭洞),岳阳县除却三田一洞皆属于小盆地,或者说平原地区,与湖北荆州,江夏一带环境无异,当然比不上江汉平原广袤,算是小盆地或者小平原吧。昔日,三田一洞由于交通闭塞,土壤相对贫瘠,教育落后等诸多因素,导致经济落后很多。后来随着社会发展,交通有所改善,主要九零年代中期后,大部分出去打工谋生,再加上旅游开发,经济悬殊才得以缩小。由于经济落后,导致大部分年轻人出外打工,方言受到冲击,更甚者,县城读高中的同学开始放弃家乡口音转而讲县城话,虽然县城实际也就是一小镇,但当年也算是城市了,同时,去了市区读高中的同学也转而讲岳阳市话。总而言之,能讲正宗方言的人已难觅了,只能跟老人家聊天的时候才能耳闻到。家乡方言,其实跟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市区话大体一致,但是有些发言迥异,竟然与江西某些地方发言一致,更因挨近平江县,平江方言又属于客家话,故而方言相差更甚。鄙人至今,乡音未改,大学第一学期讲普通话,第二学期讲永州后,往后便是家乡方言。记得每每宵夜,同学间各讲一句方言,听不懂的喝一杯,我几乎是滴酒未沾,而同坐者,在我话音刚落,便举杯同庆,因为偶的家乡话,几乎无人能懂(当然是挑的最难的)。家乡的美,无与伦比。家乡的方言自然也意味深长。而今,每每结识新朋友,都要询问他人故乡方言,屡屡目睹,大部分人都不能在普通话跟方言间自由转换,甚至不能及时讲出自己家乡方言,尤以北方人为甚,深感诧异,悲哀。故而记录,以作自勉。三田一洞的人称为洞里人,其他地方人称为段里人。自然家乡的方言便叫洞里话。由于语言过多,不能一一记录,仅记录较偏,或者说濒临消失的土话,希望家乡人能代代相传,从我做起。一。评价人或物用语:备注:字母拼音为音标由于不能完全准确表示发音,亦 按英语日语音标读。“-”表示前缀一字母音标有该发音但不做停顿直接连读。且后备注阿拉伯数字,代表发音音调。嬲朽(nia1: xioʊ3 ):形容词,动词。骄傲自满,或者在人前显摆.献个(xian4 gu:4) :形容词,动词。在人面前班门弄斧,或很丢脸.策五三经(zɜ4 wu3 sai:n 1jin1)--形容词,目无长辈,疯疯癫癫。貌似是古语言衍生而来。策:刁的意思,形容人很好斗.阴死阳生(yin1 si1 yang2 shen1)--形容词,做人很阴,不光明正大,阳奉阴违.凹捉的( ご1 zu 4di1)--形容词,做事做砸了,很丢脸. ご 发连读音.二。人物及实物名词:壁头(bi-a4:te1)——墙壁.钉夹闷虫(dia- n gi-ai meng cong)---蚊子.楛顾头(ku3 gu4 te2)--猫头鹰。ku—瞪的意思.憨巴(hɜ1 n ba1)-- 一种小溪小河里的鱼,IQ很低很容易被抓或者钓起来。“巴”是一个后缀。例如 哈巴—傻子 哑巴. 渊簸(wɜ1 -n ji1)--簸箕.焕靓(huɜ1 -n lian-g4)--知了.坪火甲(pi-an2 hu3 gi-ai4 )--萤火虫 坪-地坪 甲-虫子,甲虫.霍盐猪(hu4-yan2-gi-v1)-- 霍-读第四调,形容痒的感觉,读第一调,形容烫的感觉。读一种全身漆黑,有俩须的小鱼。现很少看到. 盐蜜老鼠(yan2 mi4 lao3 fi-v4)--蝙蝠。小时候听大人说,蝙蝠长期来家偷盐,形似老鼠,故而方言这样称呼。乜黑(mie3 hei4)--蚯蚓。光亮(gua-ng4 lia-ng2)--用本地茶子树,劈成小块,作为烧柴火引火用.)霍边(hu1 bian1)--原木砍伐后,做成木方,外面的树皮 以及不能用做木材的长木屑,用来生火用。)土狗(tou3 gei3)-- 一种田里面,地里面常见的小昆虫,能钻入土里,前双足很有力,神似狗故而得名。寮(tiao3)--棺材,寮在日语里 意思为宿舍,兴许是 古语,故而借指棺材吧.坪馊婆(pi-an2 se4 po1)--蜻蜓.馊婆—虱子. 圆鳝(vɜ2 :n sɜ3n)--鳝鱼.内眷(ti3-gu-ain4)--老婆.貌似是古语言.蛇(sʌa2: )--蛇.蛤蟆(ka2:mɔ4:)--青蛙.癞来蛤蟆(lai3 lai4 ka2:mɔ4:)--癞蛤蟆. 三岁鬼(sai1:n xi4 gvi3)--夭折了的小孩变成的鬼.吊井鬼(diɔ4: jiʌ3
n gvi3)--类似落水鬼,淹死的人变成的鬼,但是吊井鬼一般在井里才会有。叫(jiao4)--糍粑。小时候春节辞年,到邻居隔壁,总要说句客套话:“恭喜恩拉嘎(您)过嗒热闹年,不是jiao子就是钱”。可见 在历代艰难的年代,糍粑在洞里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抱呸细(pao3 pe4 xi4),盖木细(gai4 mao2 xi4)--加工木方时候,出来的成丝状的木屑,用做引火用。当然也可以作为填塞容器空间,防止易碎物品破碎用.旁劈豆(pang2 pi4 te3)--扁豆.
15个成语,15个必须知道的小知识
01
“莫逆之交”是一种什么样的友情呢?
莫逆之交,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简单地说就是志同道合。
“莫逆之交”出自《庄子》里的两个寓言故事,故事有着类似的情节,都是几个人在聊天,讨论要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前四个人认为“谁能把‘无’当作头,把‘生’当作脊,把‘死’当作尾,谁能知道生死存亡是一体的,我们就和他做朋友。”后三个人则说“谁能够相交而出于无心,相助而不着形迹,谁能超然于物外,跳跃于无极之中;忘了生死,而没有穷极。那我们就和他做朋友。”当时在座的各位“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都觉得说得太好了!完全没有和自己内心的想法相逆,莫逆,就是不觉得抵触,于是他们就成为好朋友。
02
一饭千金,什么饭这么贵?
一饭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一饭千金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西汉开国功臣韩信出身贫困,父母早逝,早年生活很是艰辛,经常吃不饱饭,所以他便去城下钓鱼充饥。他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在河边洗衣服。漂母就是清洗丝棉絮和旧衣布的老婆婆。有一位漂母对韩信的遭遇很是同情,不断救济他,给他饭吃,韩信对她很是感激。后韩信立下汗马功劳,被封楚王,想起从前救济过他的漂母,便派随从送饭,更是送一千两黄金来答谢她。
因此“一饭千金”说的是漂母给韩信饭吃,韩信用一千两黄金来报答她,而不是指一顿饭花很多钱,后常来比喻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03
“后来居上”最初是表达不满的牢骚话?
今天,“后来居上”作为一个描述客观状态的成语,并不具有贬义,有时则表称赞和鼓励,表示某人起步虽晚,但成就反而超过别人。然而“后来居上”最初是一句表达不满的牢骚话,发这个牢骚的是汉武帝时的名臣汲黯。
汲黯这个人很耿直,喜欢当面批评别人。汉武帝对匈奴作战取得数次胜利,越来越宠幸支持他北伐匈奴的公孙弘、张汤,二人地位不断上升,最后公孙弘当了丞相,被封为侯,张汤也当了御史大夫,甚至最早和汲黯同朝时的丞相的属官小吏,都有和汲黯同列,甚至超过他的。汲黯因反对对匈奴用兵,遭到汉武帝日益轻视,在老位置上原地打转。多种因素纠合在一起,汲黯心生怨念,于是他对汉武帝说:“陛下您用人,就像堆柴火堆一样,后来者居上。”
04
“侧目而视”是指瞧不起人么?
有朋友会用“侧目而视”一词来形容瞧不起人斜着眼看人的样子,字面上看没问题,但这个成语所表达的内涵并不是瞧不起人。侧目而视,其实意为斜着眼睛看人,形容畏惧或又怕又愤恨。
侧目而视出自《史记·汲郑列传》,汲指汲黯,他为人耿直,敢于向皇帝直言进谏。当时,张汤因更改律令当上廷尉,也就是最高司法审判机构的长官。汲黯对他改变法律条令的行为非常不满,经常当着汉武帝的面与他争辩,认为张汤上不能承继先帝功业,下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并说:“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如果非要照着张汤新改的法律条令来行事,那么天下的人一定会被吓得双脚并拢地站着不敢往前迈步,恨得眼睛只敢斜视,不敢正视了。该句中的侧目而视既有害怕的意思,又有不得已的愤恨情绪,并不是瞧不起人。
05
身无长物是说没有别的特长吗?
身无长物是说一个人非常贫穷,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出自《世说新语》。
东晋时期有一个叫王恭的人,做过将军、刺史等高官,还担任过太子的老师。他的家境并不富裕,生活俭朴。有次王恭从会稽带回一张竹席。同族王忱去看他,十分喜欢那竹席:“你从东边回来,一定有很多这种东西,可以送我一条。”王恭笑笑,便答应了他。因为仅有的竹席送给了王忱,王恭只好坐在草垫上。王忱听说此事十分吃惊:“我本以为你那里多,所以才要的。”王恭笑了笑说:“看来你还不怎么了解我。我在生活上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06
呆若木鸡,开始便是贬义词?
呆若木鸡,意思是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或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呆若木鸡出自《庄子·达生》:战国时期齐宣王沉迷斗鸡,为此召来训鸡高手纪渻子。齐宣王心急,刚有十天就来询问情况,纪渻子说:“还不行,它正凭着一股血气而骄傲得不行。”又过十天,纪渻子说:“还不行,它还是会对别的鸡叫或接近而有所反应。”又过二十天:“现在差不多了,即使是有别的鸡叫,它也不会有任何反应了。”只见那鸡被训练得像木头鸡,不管周围有什么动静,它都一动不动。但是一放进斗笼,别的鸡被它的样子所震慑,不敢应战,转身逃走。
故事中的呆若木鸡指斗鸡中的最高境界,以静制动,不战而胜。这里的呆不是发呆,而是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地应对一切。后来在使用过程中,呆若木鸡只保留了字面上的意思,成为贬义词。
07
名落孙山,落的哪座山?
名落孙山,意思是考试或选拔未被录取,出自《过庭录》。
孙山是一个人,宋代一位特别有幽默感的读书人。他参加选拔举人的考试,受同乡之托,带着同乡的儿子一起赴试。发榜时孙山看到自己的名字列在最后,也就是末名,而同乡的儿子并没有考中。孙山独自先回家,同乡见了他,就打听儿子考得如何。孙山念了两句诗: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意思是我就是最后一名了,您的儿子比我还靠后些。所以名落孙山,并不是孙山自己没考中,而是孙山已经是榜上的最后一名,名次比他还靠后的,就是考试失败了。
考场失意的名人不在少数,像杜甫、张继、唐伯虎、宋应星等。一时名落孙山,不等于人生山穷水尽,毕竟,多得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
08
名列前茅的“茅”是指茅草吗?
名列前茅,词义很简单,是说名次排在前面,成绩优秀。
前茅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前茅虑无。这里的前茅,指走在军队最前面的先锋部队,说的是侦察兵发现敌情就举茅示警。先锋部队离后面的部队有一段距离的,举什么样的茅草才能让后面的人看清楚呢?关于“茅”到底是什么,古人展开过讨论。茅,就是茅旌。王引之曾经说,茅是草名,旌是旗章之属,二者绝不相涉。说的很肯定,茅不是茅草。那是什么呢?他后头又说了,这个茅,应该是旄,由㫃和毛组成,㫃是旗子,所以旄本意是牦牛尾装饰的旗子。那么这下就合逻辑了,侦察兵发现敌情,给后面打旗子。总结来说,名列前茅的茅,通旄,是牦牛尾装饰的旗子。
09
一文不名指的是一文不值吗?
一文不名,意思是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出自《史记·佞幸列传》。汉文帝有一宠臣邓通,相面的说邓通会因贫饿而死,文帝于是赐给邓通铜山,可铸钱,“邓氏钱”一度流通全国。文帝死后,景帝将邓通罢免,邓通在境外私自铸钱而被罚没全部家产,最后“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也就是说连一文小钱也不属于他了,寄死人家。
一文不值,指一点价值都没有,后指人无用,同样来自《史记》。武将灌夫参加丞相婚礼时给人敬酒,敬到临汝侯时,临汝侯正在跟程不识说悄悄话,并未起身,灌夫怒火中烧:“平时私底下你也把程不识贬得一钱不值的,老子一把年纪给你敬酒,你却在跟程不识说悄悄话?”(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不直一钱,也就是后来的一钱不值、一文不值,说的是毫无价值。
10
登堂入室指的是进入房屋吗?
古代正房有堂室之分,一般是前堂后室。堂是正厅,用来招待客人。室在堂的后面,用于生活起居。一般来说,室较私人,不可轻易进入,想要进入室,必须经过堂。登堂入室就是由礼节性接待客人的堂进入较私密的室,这是本义。
《论语·先进》中有:“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这是孔子评价仲由的学问。升堂入室也可以说登堂入室。先入门,再升堂,最后入室,是做学问的几个阶段。“入室”就好比“到家”,我们说学问到家,正表示某人学问做得极好。从此评价可以看出成语比喻义是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进入更高层次。无论本义还是比喻义,登堂入室都不能简单等同于进入房屋。
11
充耳不闻的充是什么意思?
充耳不闻是我们常用的一个成语,比如有人在很专心的做一件事,对外界的喧嚣“充耳不闻”,有点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意思,出自《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那充耳不闻的充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充耳是冕冠上垂在两侧的玉饰,可以塞进耳朵里,也叫“瑱”(tiàn)。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是象征着非礼勿听,另一方面也是提醒佩戴冕冠的人:有些事情也就一听而已,多看看别人好的方面,小的过失就不要计较了。所以,充就是塞住的意思,充耳就是塞住耳朵,充耳不闻更多地是指塞住耳朵故意不听,形容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同时,它也可以形容专心一致,什么声音也听不见。
12
声名鹊起为什么是喜鹊而不是麻雀呢?
声名鹊起形容名声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那么为何声名鹊起是喜鹊不是麻雀呢?
从字形来看,鹊是形声字。从鸟, 昔(唶)声。说喜鹊很大,尾巴很长,腿长,飞得高且快。喜鹊叫声清脆,民间传说听见喜鹊叫声将有喜事来临,故称其为喜鹊。而雀字从小隹,隹就是鸟的意思,雀就是小鸟。雀体形小,声音很大。麻雀给人的印象则是吱吱喳喳,喜欢蹦跶却飞不高。那么不难得出结论,声名鹊起是形容人的知名度像喜鹊一样飞起,那肯定不能误用成像麻雀一样飞起。否则赞扬岂不成了嘲讽?
以此类推,欢呼雀跃就很好理解,高兴得像麻雀那样跳跃起来。麻雀小短腿,总是并着双腿跳来跳去,欢呼雀跃确实很形象。
13
“首鼠两端”是形容做事前后不一致吗?
“首鼠两端”出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汉武帝时期,武安侯田蚡和魏其侯窦婴不和,大将韩安国夹在二人中间,在一些事情上持中立态度。一次罢朝后,田蚡因韩安国没有在朝廷上附和他,想找他理论一番,于是招呼他坐自己的车子,生气地说:“我和你一起对付窦婴那个秃老头儿,你为什么这样首鼠两端?”所以首鼠两端不是说人做事前后不一致,而是形容人做事像老鼠出洞时探头探脑左右张望的样子,犹豫不决,不够果断。
有朋友对“首鼠”一词有疑问,“鼠”为什么和脑袋相对,表示两端呢?其实,“鼠”正是“尾”的意思。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的解释是:因为老鼠的尾巴很长,所以古人又称“尾” 为“鼠”。这个词义是因老鼠的形体特征而引申的。
14
愚不可及,最开始竟是夸人的词?
愚不可及原指大智若愚,非常人所能及,后指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愚蠢无比。
此成语出自《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这是孔子评价卫国大夫宁武子的一句话,说他在政治清明的时候,很聪明;政治危乱的时候,显得有些愚笨。这句话所讲的道理是在乱世的时候,要大智若愚,不要过多显露自己的聪明,否则会给自己带来灾殃。而宁武子正是这么一个大智若愚的人,也正因如此,他才能经历多次变故之后安然无恙,明哲保身。像这样的“愚笨”可是很多人达不到的呢。后来曹操还曾用这个词来夸荀攸。
15
瓜田李下什么梗?
瓜田李下出自曹植的《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是说一位端方的君子,做事应该懂得避嫌。经过别人瓜田的时候,就算鞋子掉了,也不要弯腰去提,不然容易让人怀疑你偷瓜。走到别人李子树下的时候,就算帽子刚好歪了,也不要用手去扶正帽子,否则很像是动手去摘李子。这两种行为,都容易引起误会,应该尽力避免。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后人就简称为瓜田李下,它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懂得主动避嫌,尤其在一些说不清楚的场合。后来也有简化为“瓜田”的,所谓瓜田之嫌。
来源:微信公众号“唐诗宋词元曲”
编辑:邓汝濛、倪杰(实习生)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社畜到底是啥意思?
有人问:社畜君,到底啥是社畜?
??? 这一看就没遭遇过职场的毒打呀!!
来来来,今天就让社畜君
给大家好好的普及一下“社畜”
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如果有人说你是畜生
那一定是在骂你
但如果有人说自己是社畜
那甚至会得到周围人羡慕的眼光
因为这年头有份工作的都是人中龙凤
生活不易,为了挣点钱
大家不仅要为五斗米折腰
甚至明知被公司压榨
也只能自嘲社畜来调节
不过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就算从白领变成了社畜
大家也都是不一样的烟火
社畜的种类可是不可计数
那具体分那些形态呢
今天就让社畜君
给大家好好屡一屡
如果有被冒犯到
欢迎对号入座
这是第一类社畜
总的来说,还是老板喜欢的
毕竟人家可是能完成KPI的核心社畜君
下一篇,继续分享其他型社畜
老板可就没那么喜欢咯~
敬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