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月初五,记得开门迎财神,还有“1不出,2不借,3不留”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来到了正月初五,今年的春节小长假已经过去了一大半。每年的春节,相信留给大家最深印象的,一定有各种各样的习俗和规矩。家中的长辈都会反复在耳边叮嘱,老传统一定要牢记,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节”,因为在正月的前几天,有诸多的年俗和禁忌,比如不能动扫把、不能倒垃圾、不能动针线等等。这些传统忌讳,过了大年初五,就可以完全破除,因此就有了“破五”之说。
此外,正月初五也是民间迎财神的日子,自然也会有不少的讲究,这当中就包括“1不出,2不借,3不留”。今天,懒喵就跟大家聊聊有关年俗的话题,一起来看看,正月初五都有哪些习俗?尊重老传统,为虎年迎祥纳财。
正月初五,记得开门迎财神迎财神,可以说是正月初五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尤其对于做生意的朋友来说,更是重视。清代记录节令习俗的著作《清嘉录》中,就出现过关于苏州人正月初五迎财神的描述:“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这里的“抱路头”,指的就是迎财神。
有些地方有“抢路头”的习俗,会在正月初四晚上摆好供品,备好香烛,焚香祭拜五路财神,到了初五的早上,会打开门和窗户,燃香迎接五路财神进门。很多商铺也会在正月初五这天开张,寓意新的一年财源不断,生意兴隆。
正月初五,记得3个传统忌讳1不出正月初五,除了迎财神外,还有一个特别的年俗活动,就是送穷神。穷神象征着穷困潦倒,人们自然避之不及,并且会在正月初五这天将穷神赶走,期盼新的一年有好财运。老传统认为,这一天最好不要外出,尤其是不要去别人家做客。
在民间传统习俗里,人们认为这一天外出容易遇到穷神,在串门的时候,还会将穷神带到别人家里,就算不去别人家,如果外出再回家,也容易导致“穷气缠身”,使自己的财运受到影响。
因此,正月初五传统忌讳里的“1不出”,指的就是不宜外出和拜年。因为老传统认为,这一天是送穷日,外出容易招惹穷神,影响新一年的财气。
2不借正月初五是迎财神的日子,人们会在这一天向五路财神祈福,期盼新的一年,事业顺利,财源滚滚,收尽东南西北中五方之财。因此,民间习俗认为,这一天是不宜借钱给别人的。
按照传统习俗里的说法,正月初五这天往外借钱,会将一年的好运气都外借出去,寓意自己家的财源会往外流,难守住。此外,如果向别人借钱,也不太好,寓意这一年都要靠别人过活。
因此,正月初五传统忌讳里的“2不借”,指的就是不宜借钱,包括借给别人钱和向别人借钱。因为老传统认为,这一天是迎财神的日子,借钱容易导致新一年的财运不佳。
3不留在传统习俗里,正月头几天是不宜扫地或倒垃圾的,因为民间有说法认为,扫地与倒垃圾会将福气赶跑,将财气扫走。所以,到了正月初五这一天,家里基本都会堆积一些垃圾及尘土。
正月初五“破五”,就可以给家中来个大扫除了,将卫生好好打扫打扫,将不要的物品好好清理清理,把尘土擦干净。正月初五大扫除,除了有清洁居所的意思外,通过清扫和倒垃圾的行为,还寓意将穷神送走,给财气和福气进门腾出空间。
因此,正月初五传统忌讳里的“3不留,指的就是不宜留垃圾,应该在这一天清扫房屋,并将垃圾送出门。因为老传统认为,这一天是送穷神的日子,清扫垃圾代表送穷。
【懒喵心得】
也许大家会觉得过年期间的习俗非常多,很繁琐。其实,换个角度想想,这些老传统和老规矩,不正是年味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缩影。对于后辈来说,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是尊重老祖宗们的传承为好,毕竟这背后代表的,是人们对于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用大白话聊美食,我是懒喵,喜欢美食的朋友,可以随手点个关注噢~
正月十五元宵节,记住“3忌6做”,老传统有讲究,寓意新年事事顺
度过了喜气洋洋的春节假期,元宵节悄然而至,元宵节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月圆夜,它象征着团圆、和谐,从古至今,它承载了人们太多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正因如此,这个节日是我们春节过后第一个重要的节日。
古人云:“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元宵节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一直流传至今,深受人们的重视。每逢元宵佳节到,家家户户灯火辉煌,各种传统习俗与有趣的庆祝活动络绎不绝。
但除了庆祝活动之外,我们还有不少关于元宵节的禁忌与风俗,这些都是我们民间的智慧结晶,其中有句俗语:“正月十五元宵节,记住3忌6做”,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为家人祈福纳祥。
正月十五,记住3忌一、忌借钱给他人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个吉利的日子,民间有忌讳借别人钱的说法。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元宵节是个阖家团圆的日子,人们相聚在一起,也把福气相聚在一起,如果这时候借给别人钱,很容易把福气和财运给借走,一整年都很难抓住机遇。因此,为了给家里人积攒福气,我们最好过了元宵节再借给别人钱。
二、忌吵架或打骂小孩
民间相传,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天官大帝的诞辰,我们做事情要以喜庆为主,讨个好彩头,所以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忌讳家里人吵架或者打骂小孩的。
小孩哭闹或者大人吵架都有不吉利的说法,尤其是在欢庆的日子里,人们都其乐融融的相聚在一起,这时候家长吵架或者小孩哭闹,不仅会打破家中欢乐的氛围,还会一不小心祸从口出,被认为会给家里人带来霉气。
三、忌去晦气或阴气重的地方
元宵节里欢庆的气氛是很浓厚的,人们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门外都挂着大红灯笼,街上人山人海,一片喜气洋洋。
我们在元宵节这一天出门时,要尽量去灯火辉煌的地方,不要去晦气或者阴气重的地方,特别是一些没人住的旧宅子、坟地,这些地方都阳气不旺,小心沾染上太多晦气。
正月十五,记住6做一、吃元宵
元宵在我国也有很久的传统,是明州兴起的一种新奇食品,从古代开始,元宵节里就少不了吃元宵,俗话说:“南吃汤圆北吃元宵”,元宵有很多种馅料,用糯米包裹成圆形,元宵节里吃元宵象征着全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二、送孩儿灯
元宵节里不仅要赏灯还要送灯,送灯又被称为“送孩儿灯”,也称“送花灯”,是我国一种特别的民俗活动,在很多地方都流行。送孩儿灯是指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希望女儿婚后能够早生贵子、新婚不育之家可以添丁。
三、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元宵节里少不了的传统活动。每逢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街上都有猜灯谜的小贩,将灯谜贴在五颜六色的彩灯上供人猜谜。
猜灯谜看似简单,但其实是背后需要花费不少时间的活动,既迎合节日的氛围,又深受人们的喜爱,是正月十五必做的事情之一。
四、走百病
除了赏灯之外,元宵节这天的习俗中还有一项走百病,走百病又被称为游百病,指的是成年妇女在元宵节的夜晚相约出游,或走过桥,或走郊外,约定好一人持香前导,目的是为了祈求家里人平安、祛除百病。
五、闹灶火
闹灶火来源于农耕时代,是流传很久的庆祝活动,有专门的敲鼓队伍,在古时候,闹灶火活动会从正月初三持续到正月十六,鼓队会带领村民们敲锣打鼓,迈步向前走,去附近的庙宇祭祀神明,祈求来年能够风调雨顺、无病无灾。
随着时代的发展,闹灶火逐渐演变成了庆祝元宵节的活动,每到元宵节,各个村子里都会响起悦耳的鼓声。
六、赏花灯
元宵节里还盛行赏花灯,花灯是用五颜六色的彩纸制作而成,有宫灯、走马灯等等,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有祈求平安的寓意,深受大人小孩的喜爱,已经成为元宵节里不可或缺的传统习俗活动。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为止了,元宵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节日,人们用各种庆祝活动来表达对元宵节的喜爱,这其中不仅蕴藏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希望大家都能在元宵节里与家人相聚在一起,团团圆圆。
过年什么时候不能借钱给别人?快过年别人借钱怎么办?
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忙着准备过年的事情,置办年货,正是要用钱的地方。如果这时候碰到借钱的人就比较难办了,因为有习俗是年前年后都不能欠钱,而且欠的钱要及时在节前还清,不然寓意下一年依旧攒不到钱,依旧要靠别人。对于被借钱的人来说,借钱则表示财力外流,但是不借可能又会伤感情。
过年什么时候不能借钱给别人2022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从农历小年开始,即农历腊月廿三,到农历正月十五,期间不宜借钱还债,否则下一年将不利。另一个说法是你不能在整个正月借钱,如果你在正月借钱给别人,意味着自家财力外流;而找别人借钱,则意味着你要依赖别人一整年,因为正月是新年的第一个月。
过年什么时候可以借钱给别人有说法认为,过了农历正月初六是可以借钱给别人的。农历正月初六这天有“送穷”的习俗,各个地方送穷的方法各不相同,但都寓意着送走穷鬼(穷神),保证来年可以收获财运。所谓大年初六求顺扔穷鬼,表现了人民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生活的美好愿景,这一天适合借钱出去或者进来。而且在正月初六的时候,是商铺开市、做生意,人们开始工作的时候,人们日常生活也慢慢恢复到过年前的时候。
快过年别人借钱怎么办过年的时候确实花销会比较大,哪哪都得花钱,这时候来找你借钱的朋友应该是确实有难处,或者就是平日里好吃懒做到过年了四处借钱,后一种的话很明显不可以借,前一种的话考虑你自身具体情况,感觉有能力的话就可以借。不过不管何种情况,您有心借,就准备着这些钱不要再要回来的心里准备。建议您问清楚情况,是用来做啥的。用来治病救人,读书所用,可以借,用来赌博或者其他享受的就不要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