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火雷卦详解(火雷卦)

火雷卦详解(火雷卦)

《易经》噬嗑卦:无规矩不成方圆,惩戒的六种特性

噬嗑卦是《易经》当中的第二十一卦,火雷筮盍表明赏罚分明,火为离,雷为震,上离下震。小到家庭,大到国家,任何一个组织或团体都必须有自己的制度法纪,没有制度法纪的约束,天马行空,则会乱成一锅粥,即便是动物世界都有自己的行事规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一辈子所犯的错数不胜数,既然有过错,就要接受惩罚和训诫,过错有大有小,有轻重,有的过错是无心之举,有的过错是有意而为,过错给人造成的伤害也不尽相同,相对应的惩戒也形式多样。《易经》噬嗑给我们启示,惩戒必须做到奖惩有度,赏罚分明,惩前毖后,引以为戒。惩戒的目的不光是为了处罚,更重要的是让犯错之人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以及错误会带来哪些不良的后果。因此,惩罚和训诫必须相结合,以达到治病救人的功效,孔子说”不二过“,避免同样的错误重复发生,惩戒具有其独特性,了解其特性就能很好的驾驭。

一、惩戒的时效性

惩戒要及时,人一旦犯错,就要及时处理,不要拖,时间拖长,失去了惩戒的意义,最后避重就轻,不了了之。人犯了错,没有得到及时的惩戒,往往认为过错无关紧要,没什么大不了的,一旦有了这种想法,容易得寸进尺,变本加厉,或许下次会在原有的基础上犯下更大,更严重的错误,到时就追悔莫及了。俗话说“小来偷针,大来偷金”,就是因为有小偷小摸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逐渐演变成偷鸡摸狗习以为常的梁上君子。没有人生来就是大奸大恶,屡教不改之徒,都是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惩戒而造成的。

二、惩戒的预警性

当今的交通规则,我们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在红灯与绿灯之间还有一个黄灯,黄灯起到警示的作用,告知通行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通行。很多学校、企业在上下班的时候都会有铃声或者音乐响起,铃声或音乐的播放也是为了提醒当事人尽快从一种状态调整到当前需要的状态。古语云“小惩而大诫”,有了预警性的提示,可以提前介入或干扰,就像“火炉效应”中指出的一样,当你把手放在滚烫的火炉上,会立刻感受到火炉的温度会给人体带来的伤害,为了避免遭受更大的伤害,不由自主的将手立马缩回,预警性能给我们提前做好预防和保护。

三、惩戒的平等性

惩戒讲究的是公平,一视同仁,古代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这是“众生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还有一种说法是“刑不上大夫”,这是为某些特权阶层找出免受惩戒的借口。其实,在惩戒面前不应该有特权思想,奖赏可以有厚薄,但惩罚是无贵贱的,一旦有了破例,法律的公平性和公信力就会遭受严重的质疑。当然,我们可以维护惩戒的公平性,但没必要固执地强调公平性,天底下没有绝对的公平公正,“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天道循环,要相信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四、惩戒的深刻性

惩戒要让人记忆犹新,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痛,逢场作戏,不痛不痒,敷衍了事的惩戒行为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滋生“你奈我何”的不良思想。人往往是遭受过严厉的惩罚,经历过深刻的教训后,才会有所醒悟,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法规的制定和颁布就是针对那些已违规或想违规的人做出的相应手段。惩戒方式有的是经济上的处罚,有的是精神上的批评,有的是自由上的约束,通过这些惩戒方式,让人不再轻易有违规或冒险的行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惩戒的后果将深深的烙在当事人的内心深处。

五、惩戒的明确性

惩戒要有明确的界限,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有似对非对,似错非错,含糊其辞的形式,惩戒不仅仅是对当事人的一种处理手段,还是给旁观者的一种警醒,以免其他人步入后尘,重蹈覆辙。惩戒的依据在法律上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有些行为是从禁止的层面加以约束,有些行为是从倡导的层面加以号召。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惩戒的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总的来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确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道德层面到法律层面,一定是明确且逐步完善的过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六、惩戒的保护性

惩戒的保护性体现在“小惩大诫”,“罚不责众”,当某个人犯下过错,通过小小的惩罚,让其知错就改,知错能改,从今往后不再犯错有着很好的警示作用。当少数人犯下过错,通过相应的惩罚,杀鸡儆猴,以儆效尤,让其他人也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不敢胡作非为。惩戒既可以保护个人的正当权益,还可以保护大众的长期利益,有人说“老天想惩罚一个人,不是因为他犯了什么错,而是让他更加完美。”

“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用赏者贵诚,用刑者贵必”,赏要赏的心花怒放,罚要罚的心惊肉跳,有赏必有罚,罚对于有的人而言,甘愿承受,对于有的人而言,设法逃避。甘愿承受者是主动接受改变,设法逃避者是被动接受改变。《易经》的噬嗑卦告知我们,惩戒随着过错的大小而有所不同,不论是天灾还是人祸,有错在先,必将受到惩处,有时候一些小的过错也会引起一场大的灾难,造成重大损失,“勿以恶小而为之”,惩恶扬善,防微杜渐,才不至于一发不可收拾。

倪师图解64卦之火雷噬嗑

周易六十四重卦辑:第二十一卦“火雷噬嗑”

噬嗑者,口食物而必合也。动而必明,不使有一行违背乎理,如食物口合齿动,动必有时也。

21 ䷔ 火雷噬嗑[shì hé],下震上离,101/001

全卦喻示:以德治为核心的法律思想。

卦辞:亨,利用狱。

噬者,食也。嗑者,合也。食物口合之义。卦体上下二阳象唇,三阴象齿,中一阳象口中有物。又卦德上离明、下震动,动而必明,明而后动,有不空于动之义,故谓噬嗑。此格物致知穷理之学,承上临卦而来。临者,二阳而临四阴,所以进阳采药也。但药物有老嫩,火候有时刻,毫发之差,千里之失,此穷理功夫不可缺也。

盖了性了命之学,全在穷理上定优劣,明得一分,行得一分,明得十分,行得十分,或知性而不知命,或知命而不知性,或知有为而不知无为,或知无为而不知有为,或知药物而不知火候,或知下手而不知结果,凡此皆是穷理不彻,而行持必不通,惟欲动之,须先明之,先明后动,动而无不如意,是以噬嗑用明中之动,有亨道也。明中之动,动必本明,其亨其利,有象治狱。天下难治之事,莫如狱,狱之真情不明,是者为非,非者为是,冒然用刑,殃及无辜,误伤性命。

修道如治狱也。辨别真假是非,如治狱之审断善恶,去假存真,而保性命,如治狱之赏善、罚恶,而伸冤屈。人能以治狱之道穷究其实理,则明于心而见于行,尽性至命,未有不亨不利者也。

彖[tuàn]曰:颐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

腮帮鼓动,口腔中有食物,这就叫噬嗑。噬嗑卦是亨通的,这是因为此卦三阳爻三阴爻刚柔均衡,下震上离,有雷有电,象征办事明察,威明结合。六五阴爻居上卦中位,能守中道,虽然地位失当,但和人打官司还是有利的。

象曰:雷电,噬磕;先王以明罚赤法。

噬嗑者,口食物而合也。上离火,下震雷,随雷之火为电,是雷电一处,雷以震物,电以照物,刑中有德,杀中有生,如口食物必合,动不妄动,动而必明其滋味,此噬嗑之象也。先王有见于此,知强暴凶恶之徒,多蹈于死地,而莫可逃者,皆由不知有罚法也。以是治律条,豫明轻重大小之罚,使人知其罪不可犯。果有不服王化,明知故犯,量其轻重大小之罪,勅其一定之法,使人知法不容逃。先明以示之,后威以刑之,生杀分明,刑德两用;在执法者不滥刑,在受法者甘于死,彼此无间,噬而嗑矣。罚也,法也。皆先王以明勅之,无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也。凡用法者须当傚先王,先明后行,庶不误伤其性命矣。彼世之妄想成道者,不能先穷其理,冒然下手,入于旁门曲学,着空执相,欲求长生,反而促死,其即先王之罪人,亦系嗑而未噬,空空无物,何益于事乎?

初九,屦[jù]校灭趾[zhǐ],无咎。

刚而不明,冒然前进,进必至咎,是以屡校灭趾,以戒其足,勿妄动。不变动于初,自不致咎于终。此行道先贵穷理也。

象曰:屦校灭趾,不行也。

足戴脚镣,断掉了脚趾头,受到警戒,不至于旧罪重犯。

爻意分析:噬嗑卦之初九爻是阳爻。爻辞中写道:屦校灭趾。屦校意为双脚被套上了枷锁,用以限制其行动,是惩戒罪犯的举措;灭为伤灭,指用刑具而使脚趾受伤,并非砍足,这意味着对罪犯还有改造的期许,无咎意为这种惩戒对于犯罪者来说十分得当,毫无过咎。

可断结果:罪责并未到不可收拾,无法你补的地步,虽然被法规制约了自由,但还是可以教导纠正的。若是小错小非之时能够受到严惩,那么其施恶行之心必定会被震慑住,其所造成的影响也不至于继续扩散,对于初九爻这种小罪犯来说,何尝不是好事?

自取之道:初九爻既然触犯了法则,便应当服从刑法的惩戒,并在过程中反省自身,提高自身的素养,自此弃恶从善。这一足下的羁绊,可令初九爻避免远离善道,最终身陷囹圄之灾祸,所以也可算是因祸得福,爻辞上的无咎便是此意。

六二,噬肤,灭鼻,无咎。

柔而不刚,见理未真,仅得其肤廓,未得其肯綮,若急欲行之,不但无补于内,而且有伤于外,如噬肤灭鼻矣。鼻所以辨香臭,口食物而鼻先臭之。口不知味,虽鼻能辨,亦属于无用。幸其柔而中正,见理未真,不敢行持,得以无咎。此穷理未入者也。

象曰:噬肤,灭鼻,乘刚也。

施刑伤及犯人的皮肤。毁掉犯人的鼻子,这是因为必须用重刑使罪犯屈服。

爻意分析:六二爻是噬嗑卦阴爻,位于初九之上,柔居柔位,却以阴凌阳,如同一得势的小人出于私心而压制有才能的下属,长此以往必然给自身带来麻烦,引致灾祸。

爻辞中写道:“噬肤灭鼻,无咎。”灭鼻是指对罪犯施以劓刑,将其鼻子割掉。这种刑罚毁坏人容貌,可谓重刑,然而爻辞中却道“无咎”,意味刑罚得当,六二爻所犯的罪过不轻。

可断结果:六二阴爻居于内卦之中位,其下的初九爻为阳爻,又做奋起之势,以六二爻阴柔之质既难以抗衡,又无法与之调和,其以柔乘刚乃是噬肤灭鼻之祸的源头。

六二爻秉性阴柔,是以对惩罚并未做过多的抵抗,所以对其的惩罚尚在皮肉,没有造成筋骨之害,此种刑罚虽然过重,但是对于六二爻所犯的罪责来说,只是矫枉过正,并无错咎。

自取之道:若所得之利本不应得,强行获取,定受其害,若所失乃是必然之失,那么即便造成了损害,也是天理昭彰。

六二爻身为阴爻而居于阳位,享受了非分之福,必然也容易招致无妄之灾。此爻能力欠缺却居于要职,为一已私欲去强行压制下属,难免会使出些阴暗的小人举措,长此以往,危害极大,所以身受惩罚乃是必然之举。

六二爻应当及时自省,幡然悔悟,纠正自己偏激的思想与言行,回归中正的正道上来,才可从此趋吉避凶,免去罪责。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

居二之上,识见稍高于二,较二更进一层,如噬腊肉也。肉在肤内,肉至于腊,须刚烈深入而后知味。三虽进益,犹未得真,似是而非,若有妄动,必反招凶,如噬腊肉遇毒矣。然志刚而性柔,不能成事,亦不败事,虽有小吝,终得无咎。此穷理渐入者也。

象曰:遇毒,位不当也。

实施刑法像咬坚硬的腊肉并遇到毒物那样不顺利,这是因为六三爻居位不正当的缘故。

爻意分析:六三爻为噬嗑卦中的阴爻,却居于阳位,身居不正,阳遇阴爻是爻辞中遇毒的原因,腊肉是将鲜肉腌制后风干制成的,味道鲜美,口感有韧性。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意为腊肉在储藏时发生了变质,但所幸是干肉中所含有的毒素,毒性较轻。引申意为,弊端的积累并非朝夕之间完成的,但一直未被察觉,直到其威力显露出来。

可断结果:因与六三爻阳爻相违,又身居不正,所以爻辞中以中毒作为比喻,凡事应当顺其自然,不合用之人,不适当的行事,若是强行求之,必会为日后埋下隐患,如同每日吃有毒的腊肉一般,毒量虽然很轻微,但谁也架不住日积月累的堆积待到最终毒性发作之时,势必面临难以收拾的局面。

自取之道:肯给予他人的很少,是为吝啬,而六三爻之吝,却并非缘于自己,而是因为受局势所限不可有所贪求,因此不得不吝,故称为小吝。在噬嗑卦中与小吝截然相反的是大贪。大贪伤德行,而小吝只要能及时忏悔,便可以做到免责无昝。六三爻若能做到明哲,那么必可保身,须得慎行于始,时刻自省,这样结局便不至于自忏,与食腊肉遇毒,因谨慎小心而免于被其毒所害是一个道理。

九四,噬干子,得金矢;利艰贞,吉。

居于明体,在三之上,穷理较三更进一层,如噬干胏矣。胏为贴骨之肉,丝膜相杂,骨肉相连,又至于干,不易剥去,若不刻入深进,而不能见真。以象取之,得金矢;以理取之,利艰贞。艰贞之利,不能辨而强辨,深造自得,如用金矢,而无微不入,似是而非之假,可以一概剥去,而得其真。明明朗朗,明于动而动之,无有不吉者。此穷理见真者也。

象曰:利艰贞,吉,未光也。

有利于在艰难中坚守正道,其结果是吉利的法治应该继续发扬光大。

爻意分析:九四阳爻居于阴位,身居不正,其想施行之事必定受到阻碍,爻辞中道:噬干肺,得金矢,是说口中吃着带骨头的干肉脯,竟然吃到了金属的箭头。这种突兀的情况,有柔在外而刚居其内之象,寓意为内有乾坤,意外之收获。利艰贞吉意为此爻对于占问艰难困苦之事有利,只要知道事情的的艰难,人便会警醒不松懈,再以贞正为行事的根本,便会一切吉祥。

可断结果:九四爻落于阴位,虽然自身阳刚,但是因为所处的环境阴暗,难免受到影响,如爻辞中所说,口中有难以咀嚼的肉脯,肉脯中还藏有箭头。九四爻口中塞物,有言路被堵塞之象,虽然知道身边发生了弊端或是超越常理的事情,却难以通过与他人沟通而得到协助,这也意味着此事颇为棘手,艰险重重。

九四爻若是因此而志气低落,犹豫不决,任由事态发展,那么势必为这件麻烦事所牵累,恐有与这种阴暗事情同流合污之嫌,所以应当机立断,表明立场,施以决策,以正视听;但同时,因为九四爻身为阳爻,难免压抑不住刚猛之气,处理事情唯恐不及而宁可有过,所以要尤其注意把握分寸,心中坚守贞正,必定可扭转事态,获得吉祥。

自取之道:九四爻居位不正,阴阳不应,其德行势必受到阻滞,所以行事倍感艰辛。九四一爻居于众阴爻之中,呈群阴裹胁之势,没有帮手和与之应和之人,凡事皆凭一已之力完成。行事不可优柔寡断,当知难而上,勇于排除身边的弊端。

九四爻食肉得金矢,虽然自身没有贪图之心,但是在世人眼中难免有爱宝之赚,获得的利益只要来路不正,自身名誉便会有所沾污,所以九四爻必定要遵从德行,贞守中正,以身作则,明辨贪廉,这样才可解除眼前被困阻的局面,将原本的困扰与麻烦变成对自已有利之事。

六五,噬干肉,得黄金;贞厉,无咎。

居于四上,柔而虚中,穷理较四更进一层,如噬干肉矣。穷理至四之金矢,是非邪正,判然分明,如干肉而噬之无味,无容再嚼矣。然虽无味,犹当温故知新,于已明之理,更下一层功夫,已明而益求其明,必无一毫疑惑,而后笃行之。以象取之得黄金,以理取之为贞厉。黄金者,明而归中。贞厉者,正而惊惧,虚中惊惧,实见得有些一番道理。明于内而验于外,无行不合道,无事不得吉。此穷理绝无一疑者也。

象曰:贞厉,无咎,得当也。

只要坚守正道,防备凶险,便无祸害,这是因为实施刑法得当的缘故。

爻意分析:六五爻是噬嗑卦中的阴爻,居于本卦的尊位,原本以柔乘刚,以阴居阳是不当的,但是,六五爻虽然是阴爻,与其临近的九四爻与上九爻却皆为阳爻,六五处于两阳之间,上爻下爻对其皆有辅助,乃是个得当的位置,六五爻身居正位又生逢其时,是本卦之大用卦。

噬嗑卦至这里,已经集齐天下精华,君主六五爻阴以绾阳,大富大贵,福禄优厚,既能享用珍馐美味,又拥有数之不尽的财富,所以爻辞中道噬干肉得黄金,意为六五爻居君王之尊,既有干肉可以随时噬食,又有黄金随时待他取用,一人在上,万民供奉。

六五爻虽然能享用甘美的食物与贵重的珍宝,但是并不可自觉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应当经常自我反省,看看自己上能否对得起生养万物的天地,下是否没有辜负供养自己的民众,享用这些美食与财富是否可以无愧于心。所以爻辞中还有贞厉,无咎。的说法,贞自然是指中正贞静,厉是勤勉努力,其意思为,九五爻只要能做个德行中正,勤勉努力的明君,就可安享天下的美食与财富,而毫无错昝。

可断结果:爻辞中的干肉是利禄的象征,而黄金是财富的象征。六五爻身居尊位,所得所享皆与自己地位相宜,其它爻无法与之相比。财富可以强国,利禄可以安身,这些因素都是身为一国之君治理天下,所不可或缺的;但是任何事情与状态都不可能保持长久不变,身居安逸之地便会生出懈怠颓废之心,而常处于富贵之所难免有骄奢淫逸之念,这些心念一起便会引来无穷的祸患,届时福转为祸,利转为害,六五爻会因为难免错咎,而为天下所责骂。

自取之道:六五爻所得的福禄乃是由自身的名位带来的,既不是突然降临的幸运,也不是巧取豪夺的不义之财,但同时这份福禄也不是六五爻凭借自身的能力与努力争取而得到的。俗语道:打江山易而守江山难。但凡这种传承而来的富贵都有定数,若得来之后只顾安逸享受,很快就会消失殆尽。

所以六五爻应当常怀谨慎贞正之心,修身立德,由内而外,返躬自审,珍馐美味呈于眼前只取己之所需,奇珍异宝环绕身边更当克制贪欲,这样才能不负民众的厚望,得到真心的拥戴,地位方能长久,自身方能安乐,即便处于享乐的境地也不会有任何的错昝。

上九,何校灭耳,凶。

刚而不明,不知辨别实理,误用聪明,入于旁门,空空一世,终归泯灭,是以何校灭耳也。目明而耳聪,不能明理,应灭其目,何至来耳。

盖以迷人不明大道者,皆由乱学乱问,听信盲师,不辨真假,着空执相,每多招凶受害,其祸根在耳。出乎尔旨反乎尔,不明于始,受伤于终,理有可决。此绝不知穷理者也。

然则穷理功夫,须要剥去一层又一层,直剥到道之骨髓处,无些子疑惑,方是真知灼见。若未到道之骨髓处,犹有隔碍,未云得真,不可妄动自招其祸。

噫!纵识朱砂与黑铅,不知火候也如闲,大都全借修持力,毫发差殊不结丹。穷理工夫,岂小焉哉!

象曰:何校灭耳,聪不明也。

肩负重枷,遭受严惩,失掉耳朵,这是因为不听劝告,不能改恶从善,太不聪明了,结果受了这样的重刑。

爻意分析:上九爻是噬嗑卦中的阳爻,处于一卦之极。全卦之富贵已经止于六五爻,如今上九爻虽然高高在上,却毫无地位,悬悬而起,上下不得呼应协助,既无用武之地,又无可立之功,原本每卦的终极之爻都会面临如此尴尬的境地,但是噬嗑卦中的上九爻这种境况尤其严重,所以此爻反吉为凶。

爻辞上写道:“何校,灭耳,凶。”何是负荷之意,校是木制的枷锁,灭耳是伤害到了耳朵,意为上九爻犯了重罪身受重刑的惩罚,肩上负荷着沉重而粗大的木制枷锁,连耳朵也被割掉了,处境很凶险。上九,灭耳。

可断结果:上九爻为卦中的离上爻,处于穷极之境地,既无可承继财产,又无朋友相帮。处境穷极无助之时,便应当审视自身,由内向外找到问题,然后改变完善自身而寻求出路,若是濒临无路可走的境地,还不知悔改,直至恶行积累到无法掩藏的地步,那么必然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自取之道:上九爻乃是穷亢之阳,身旁已经无资产可以度日,甚至到了口边无食的地步,所以情绪很难自控,大有为了生计而贸然行事之势,并且,上九爻身为阳爻,难以抑制自身的刚猛,行事有进无退,有动无止,行犯罪之事不计后果,且作恶多端,最终招致了重大的惩罚;且上九爻所犯的罪行乃是积累所致,自身毫无悔改之心,丝毫不引以为戒,任自己一步步加深罪行,最终不但一无所得,还落得伤害自身的下场,实在是蒙昧不堪,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