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怎么知道的道怎么写(知道的道怎么写)

怎么知道的道怎么写(知道的道怎么写)

一 “道”是咋回事

一 “道”是咋回事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胃(谓),玄之有(又)玄,众眇(妙)之门。(帛甲)

“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如果能够言说出来,就不是我们所认识的恒常之道。 “道”作为“言说”的意思好理解,但我们怎么理解那个“恒常”之“道”呢?

我们知道,易者三:简易、不易、变易。道者亦三。

一曰:道,易道也。道即处可是,随处可见,随物可指,故道易道也。

七十三章中,老子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就像一张网一样,将我们紧紧包围,毫无疏漏,“道”一直就在我们身边,是不用我们去说的。

庄子和东郭子的一段对话就说明了这个道理:一天,东郭子问庄子:“你天天讲道,道在哪里?”庄子说:“道无所不在呀!”东郭子不满足:“不行,你给我说说,你总得给我指出个具体存放‘道’的地方才行!”庄子说:“好吧!我告诉你,道在在蝼蚁之中”。东郭子说:“怎么处在这样低下卑微的地方?”庄子说:“在稊稗(tí bài,一种形似谷子的草)之中。”东郭子说:“怎么越发低下了呢?”庄子说:“在砖瓦之中。”东郭子说:“怎么越来越低下呢?”庄子说:“在大小便里。”东郭子无语了。行了,我也别问了,再问,他下面还有更低下的呢!其实,人家庄子这样回答他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道,一直就在我们身边,万事万物皆在道。

二曰:道,不道也。道,原本灵明洞彻,非浊非清,湛寂常恒,不起波动。故无可道也。

恰如俱胝(jù zhī)之一指,孙登之一啸,什么也没说,但什么也都说了出来。这就是“道”。同样《庄子》中那个“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的王骀讲的也是“道”。“道”,需要我们以纯心观察,以净心体验。如果有朋友偏要说,什么也说不出来,这是哪门子“道”?不行,俺是俗人,你就得拿个东西做个模型,给我比划比划。老子在第二十五章中,也曾对“道”做过一个具象的描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如果大家真的偏要找个东西来具画一下“道”的话,我也只能借用老子的这个描述了:混沌!也就是我们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时生存的那个环境,但注意了这个混沌非清非浊而又灵明洞彻,飞尘无染而又不舍一尘。

三曰:道者,变道也。道一窍而万窟,生一而即万物,变化莫测,而又一无所变。然世人多弃其不变而求其变,其求愈多,离道逾远。故道不可求也。

《庄子》内篇最后一章阐释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遇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道”之妙其实就在于混沌,浑然一体,不起波动。而你偏要把眼耳口鼻舌这些有求有欲之器,强加到“道”身上,扰其清静,把人家弄得面目全非,这还是人家混沌?还是“道”吗?

大道不可求之于心,不可求之于言;不能知,以不知为知;不能言,以不言为言。故修道之要,勿为道所执。以后,我们还会随处讲到“道”,这里暂且一放,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个“名”。

“名可名”,第一个“名”,是名道之名也。也可以说,就是“‘道’是个什么东西”,我在这里给他起一个简单的说法——“道之名”。第二个“名”,则是物质世界万物之名,如胖瘦美丑,我们能用语言、形象、文字等表达出来的“名”,这是分别之名,我们也给他起一个简单的说法——“述之名”。(关于这个“名”我们在三十二章会拓展开讲一下。)在老子眼里,道本无名,万物本应是无分别的。可现在却偏要赋其以“道”这个名字,硬是以名相来观道,就非“常道”、“常名”了。故所修之要不能被道所缚,亦不能被“名”所束缚。

接下来的关键是要把握住这个“常”了。《易·系辞》曰:“动静有常”;《庄子》曰:“天下有常然”;《玄真子》曰:“天地有常……虽变化万端,然不离其经。”在这里,“常”都有“恒、定”之意,即真常不坏,永恒不变。(帛甲本将此“常”写为“恒”,皆是同理。)故“常道”、“常名”者,亦是永恒不变、真常不坏之道、之名也。

形而上者,此“常”者近于道也。天地不言,四时顺行,万物遂生,无不常也。

形而下者,“有常”即有定,有定即有名,有名即有分别心,即有善恶诸法之异……故 “无常”者,要求去分别心,还归本性,等同天性。

稍微对本章第一句做一下总结:

道不言,如果它自己能言,就不是“常道”;道也无法被言——无法用语言、文字等名相来表述它,如果用名相来表述它,也就不是它的“常名”了。

“道”、“名”的最真面目,是永恒不变,真常不坏的(“常”),它湛寂常恒,无处不在,无所不周,不可以分,不可以求。

那如何解读下面的“有名”、“无名”、“有欲”、“无欲”呢? (此处从帛甲本断句)

宇宙未形,天地未分,阴阳未判,万物未生,万象未萌,寂然未动时名之曰“无名”,此无名之境近于道,故曰“无名,天地之始”;然炁机既发,生意既动,万象具生,有状可迹之时,即谓之曰“有名”,是谓“有名,万物之母”。注意,此时的“无名”不是真无了,而是和“有名”混合在一起了。只不过我们俗世之人,往往只是看到了“有名”,而忽视了“无名”罢了。所以说无非真无,中含妙有;有非实有,中孕玄无。

那么,这些“有名”从何处来?源于“欲”。我们知道,一部《道德经》,老子最崇尚的就是赤子之境。为什么呢?赤子初生的时候,处于一种安稳的状态中,自有一种明暗不分、恍恍惚惚的境界,换言之,此时的赤子无知无识,无善恶之分,本然清静,无为而安行,或者说几近于“无名之境”,这里我妄且称之为“无名之性”。

只是在后天成长过程中,受到眼见、耳闻等等外物的渲染熏习,“无名”之性被分化演变,形成了后天的分别意识,便有了各种感觉、知觉,有了各种各样的“名”,诸如“喜、怒、哀、惧、爱、恶、欲”,“色、声、香、味、触、法”等等皆是,我们可以把这些称之为“所知”。

并且,由少而长,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这些“所知”的作用中,并无时无刻不在收集累积“所知”,这样一来,最初的“无名”便被这些“所知”深深地埋了起来。这里的“所知”也可以理解为老子所说的“欲”。为了大家更好地理解,我把这个“欲”稍微展开一下。

,从造字方法上看,从谷,从人,本意是人在收谷。因为人饿了要吃,渴了要喝,困了要睡嘛!所以,《礼•乐记》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最初的“欲”的产生是为了满足人的生理需要。

渐渐地,“人”从“谷”旁边走开了,多了个“欠”,发展到了今天“欲”,单纯地吃饱肚子就有所不足了,还欠点什么。欠点什么呢?《吕氏春秋》便把欠的东西补充进了一些,它把 “欲”与生死耳目口鼻结合到了一起,曰六欲。战国末期的荀子又给“欲”补充了一个“情”字—— “欲者,情之应也”(《荀子·正名》)。一直到了东汉段玉裁那里,“欲”便和“贪”分不开了。《说文》:“贪欲也。从欠谷声。”南唐人徐锴又把段玉裁里的“贪”给放大了些——《徐曰》:“欲者,贪欲。欲之言续也。贪而不已,于文欠谷为欲。”

由“欲”的发展史来看,人们先天的“无名之性”被这些“欲”一步步地埋得是越来越深。

所以,老子说,只有把这些“欲”去掉,达到无欲的状态,才能看到道的博大精微(“恒无欲也,以观其眇”)。老子第三章所言,“不见可欲,使心不乱”皆是一理。

问题来了,我们又怎么理解“常有欲以观其徼”?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了解这个“徼”。

“徼”,《说文》解释为:“循也。”并举了个例子,《前汉·百官表》:“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颜师古又曾对此注释为:“徼,遮绕也。”

南朝梁顾野王编的《玉篇》中也解释说:“徼,要也,求也。”例如,《左传·昭公三年》“徼福于太公。”《礼·中庸》:“小人行险以徼幸。”

综合来看,这里的“徼”有“循、求”的意思。

那么“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欲并不是什么豺狼虎豹,有欲也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能不能知道这些“欲”所求的是什么,求这些“欲”所应该遵循的是什么?——皆统之于“道”也。(当然,此处的“徼”有不同版本,如帛甲本为“噭”,敦煌、景龙等诸本为“曒”等等。)

无欲者,天道也;有欲者,人道也。无名、无欲者,秉天道而行之,本天道以立人道,上学而下达;“有名”、“有欲”者,皆是教人由人道以入手,率人道以法天道,下学而上达也。故下文有言:“两者同出,异名同胃”。“无名”也罢,“有名”也罢;“无欲”也好,“有欲”也好,此“有”、“无”本自不二。无“有”不能显其“无”,无“无”亦无以显其“有”。有无合一,有无相对,有无互化。

道无形无迹,又有迹有形;变化莫测,却又动而即返,本无所变;无可言说,而又无需言说,故谓之“玄”。离有无,则无以观道,执有无,其道而又非道。故曰“玄之又玄”。

天地静观皆自化,心无一物性始空。故观道之法,首在由“虚极静笃”下手,不落有无,而又勿执于有无。能出能入,能入能出,入出自在,方能解脱束缚,入尘而不染尘,住空而不滞空。惟于此,才能神光独耀,与道合明,普照天地万物而不遗,无为而无不为矣。

补充:

当然,有一些版本的解读以“有”、“无”断句,如王安石“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此处的“常无”“常有”亦即有即无,非有非无。与上文解读殊途而同归矣!

文言文学习 | 文言文实词:殆、当、道、得、度、非、复、负 | 有用!

#讲好中国文化#

全文共1000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在语文学习中,除了现代汉语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文言文的学习,尽管这部分在考试过程中分值占的并不多,但是它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文言文学习之所以难,是因为古人和现代人的文化氛围以及语言习惯不同。那么如何学好文言文呢?如意王将为同学们总结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同学们在日常学习时可以运用起来哦!

语文学习 | 文言文学习 - 文言文实词总结与解析? | 三(值得学习)

课前预告:文言文实词:殆、当、道、得、度、非、复、负,同学们记得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可以运用起来哦!

一,殆

“殆”的本义是“危险”,但在古汉语的运用中多表示“懈怠”、“疲倦”的含义;

此外,“殆”还可以表示猜测。

二,当

“当”原意是“面对”、“对着”,由此引申出了“抵挡”、“阻挡”的含义;

同时,“当”也有“相当”、“适当”的含义。

三,道

我们现在将“道”理解为“道路”,这便是其原本的含义;

由其原意进行抽象,便得到了“途径”的含义,由此又可以得到“正当手段”、“道理”等引申义;

由于道理往往需要“述说”,也就是所谓的“讲道”,因此又有了“思想、学说”、“引导”等含义。

四,得

我们现在也沿用了“得”的本义,那就是“得到”,由“得到”便引申出了“实现”的含义;

在古汉语中,“得”还表示“正确”、“得当”的含义,因此也有了虚词含义“应该”。

五,度

“度”在古汉语中最基本的是用来表示“丈量长短”,由此扩展其含义便得到了“计算”、“推测”、“揣度”等意;

由其动词含义,我们也能得到它的名词含义“标准”、“尺度”、“制度”等含义。

六,非

“非”是“是”的反义词,表示“不对的”,在古汉语中,它还能用作动词,表示“认为不对”。

七,复

“复”的基本含义是“反复”,由此引申得到了“还原”的意思,而且两人说话一来一回便有了“回复”的含义,对于行为的回应则是“报复”。

八,负

我们常用“负”的含义有“背、载”和“对不起”两种,这也是古汉语中这个字的常见含义;

由直观的“背、载”,我们也能得到抽象的“承担”、“凭借”、“依靠”等含义;

除了我们一直沿用的含义之外,“负”还有“失败”、“败北”的含义,其实我们现在也会有这个含义的使用,例如“胜负”。

今天,我们学习了殆、当、道、得、度、非、复、负八个实词的含义,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文言文知识,下周我们继续学习语文相关的知识哦。如果你想知道更多,请关注我们哦!

本文由如意王工作室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