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清虚阁简介(清虚阁)

清虚阁简介(清虚阁)

行走太行:人文祖山中皇山

  有同学千里迢迢自贵州来,不亦乐乎!同学相聚,结伴“壮游”,古已成例。游邯郸,平原登古城,太行观山景,都是不错的选择。我们“壮游”的第一站是登中皇山。

  中皇山位于太行深处的邯郸涉县县城西北约十公里处,别名凤凰山、玉屏山、女娲山、唐王峧、奶奶顶等,传说此处为女娲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山上有一座道家宫观,叫娲皇宫,是全国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影响地域最广的奉祀女娲的历史文化遗存,被誉为"华夏祖庙"。

  中皇山古已有之,北齐碑形摩崖石刻已称之为“古中皇山”,可见其历史之久远。祭祀女娲的地方为何称中皇山呢?

上古时代,华夏的人文先祖有三皇五帝,比较公认的“三皇”指天皇燧人氏、地皇神农氏、泰皇伏羲氏,泰皇即人皇。三皇天地人,人皇居中,故称中皇,三皇又以“泰皇为重”。伏羲与女娲为夫妻,先后统领华夏九州,共同创造了上古历史中一个辉煌的时代,历史典籍经常将二人并称为“伏羲女娲氏”或“女娲伏羲氏”,或单称“中皇女娲氏”;亦有一说,三皇指“三皇治世”时代,先后由伏羲、女娲、神农统领华夏。无论哪种说法,女娲都享有中皇的尊号。

中皇山海拔千米左右,相对高度三百来米,下半部为陡峭的斜坡,山峰像块宽大的石屏直直地竖立在斜坡之上。娲皇宫在峰壁与斜坡的结合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曾登过中皇山,那时景区尚未开发,斜坡长满了荒草和低矮的小灌木丛;登山的路是道士和香客踩出来的,有一段几近直上直下,又陡又窄,路面还歪斜着,满是细碎的砂石,游人稍不留神,就可能滑落山坡。我从小在贵州山区生活,走这样的路,不时也得攀附路边的野草或灌木枝条。

现在的中皇山是国家“五A”级景区,基础设施已得到完善,从山门到山脚有观光车接送,登山的路也由羊肠小道改建成了石阶盘道,号称“十八盘”,登山再无滚落之夷。尤其那片斜坡,几十年封山育林,荒草不见了,到处绿荫密闭,林木参天。行走于盘道,难以看见外面的景致,但盘道本身就是诱人的幽幽秘境。盘道的多个拐弯处修建有样式风格不一的凉亭,凉亭既是游人小憩之处,往往也是观景佳处。在一处凉亭,看见中皇山侧峰上的补天台,同学们便议起了女娲的故事。

有同学想起了高中课文中的一篇文言文,即《淮南子》中的“女娲补天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七拼八凑竟然串出了全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淮南子》为西汉淮南王刘安编撰,是迄今所见有关女娲补天最完整的记载。

  我初知女娲是刚上初中时,我们住校,单位图书室的图书封存在我们学校二楼的一间教室,教室的门窗用木板定得死死的。楼后生长着一棵粗壮的青桐树,正好靠着那间存书的教室,有同学时常趁夜爬上青铜树撬开木板钻进教室“窃书”,回到宿舍便分发给我们。那时“破四旧”遗风尚存,看本古籍极难,且有一定的风险,我们只能蒙着被子用手电筒偷偷阅览。我分到一本《红楼梦》,开篇就说贾宝玉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顽石所化……

女娲补天是因为“四极废”,天漏了,而四极是怎么“废”的呢? 先秦典籍《列子·汤问》说,天地亦物,“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不周山,即昆仑山,西天天柱,天之一极。这段记载说,女娲先补天,后共工撞倒了不周山;记载只说天漏是因为“物有不足”,并没有给出导致“四极废”的直接原因 。东汉以后,人们把故事的顺序颠倒了过来:共工撞山致“四极废”,于是女娲炼石补天……

  蛇形于盘道,说笑间,已登至盘道尽头。仰望一堵厚重的砖石宫墙壁立于上,墙上开有三门洞石券拱门,进去就是景区的主要景观娲皇宫。据古碑记载,早在汉文帝时,此处就有"神庙三楹",为道家祭祀的场所。北齐时,文宣帝高洋时常往返于都城邺城(邯郸临漳)与陪都晋阳(太原),见中皇山左青龙右白虎,形似一把太师椅,山前还有清漳河流过,风水极好,便大兴土木,在山上建起了行宫。这是有证可考的娲皇宫第一次大规模的开发建设。

北齐崇尚佛教,高洋帝在此广建楼宇,开龛造像,摩崖刻经,离宫仿佛一座寺院,佛家物事一应俱全。北周灭佛,离宫建筑多已被毁。今见北齐遗迹仅存洞窟(石室)和经刻。从宫门至宫殿间有一块摩崖经壁,刻经六部,多达十三万字,有隶、楷、魏碑等字体,为北齐文物中最珍贵的一处,也是我国现存摩崖刻经中时间最早,字数最多的一处,古人赞之 " 银钩铁画,天下绝奇 ",被誉为"天下第一经壁"。

  北周以后,中皇山又重归道家,因为皇帝在此住过,新建的道观名称便加了个“宫”字。今见娲皇宫建筑多为明清所建。

  娲皇宫建在中皇山峰壁下一块狭长的平台上,平台宽度不足十米,在这么狭小的方寸之地,却建有木牌坊、钟楼、鼓楼、娲皇阁、梳妆楼、迎爽楼、六角亭、皮疡王庙、功德祠等大小建筑十二座,房屋一百三十多间,宫内建筑高低错落,贴壁而立。进入古建筑群,仿佛行进于迷宫,颇有些山重水复、曲径通幽的感觉。一圈走下来,你又会感到,这里建筑虽多,但设计精巧,井然有序,而且遵循着中国建筑传统的对称布局,让你不得不感叹古人的聪明智慧与精湛技艺。

  娲皇宫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是娲皇阁,这是一幢极其独特的建筑。娲皇阁建在北齐大石窟的洞顶上,通高二十三米,共分为四层,外面看楼阁很完整,其实一层和上面的楼阁并非一体,上三层的后柱以条石拱券为基,前柱原来由几根碗口粗的木柱支撑着,整个楼阁由九根粗大的铁索通过“拴马鼻”悬吊在崖壁上,古人形容阁楼"倚崖凿险,杰构凌虚",民间称之“吊庙”。吊庙与著名的北岳悬空寺营造方法近似,但就单栋阁楼比较,吊庙较之悬空寺,体量要大得多。几十年前我登楼时,十几个人一同发力,吊庙就开始晃动,而这次与同学一起登楼,楼阁却稳如磐石,纹丝不动。下楼时我往楼基处看了看,发现楼阁下的四个角已被新砌的砖柱加固了。

  娲皇阁,门楣上挂着“华夏始祖”的牌匾,一层是拜殿,二至四层依次是清虚阁、造化阁、补天阁,每层殿阁正中都有女娲造像,供人们顶礼膜拜。登楼的梯子设在楼阁的两边,一楼至二楼是顺崖势垒砌的石梯,上面的三层则是与楼阁结为一体的木梯;各层殿阁外三面设置有木廊,以使殿阁显得庄重,也方便游人观景。娲皇阁主要是将女娲作为创世神、救世主和人类之母来侍奉,而前往祭拜的民间香客则多将女娲奉为“送子娘娘”,各个殿阁的香案上都摆满了玩具娃娃。

  女娲是救世主,炼石补天救万民于水火,当之无愧。“创世神”的说法又缘何而来呢?

  世界上许多地方、民族、宗教都有自己的创世神,人们耳熟能详的有基督教上帝耶和华创世的故事。中国的创世神是盘古,盘古集阴阳之气与五行之运而生,力大无比,斧劈浑沌的宇宙,创造了天和地,死后身体发肤幻化成山川原野、江河湖海、日月星辰、草木鸟兽。盘古的脊柱化成了太行山,所以太行山也叫盘古山、五行山。不知你注意没有,此时还没有出现人类。于是,女娲在太行山接续了盘古的创世伟业,开始了一项宇宙间划时代的创造——造人,由此,整个太行山也被称作王母山、女娲山。

  登上娲皇阁任一层,整个中皇山娲皇宫景区都尽收眼底。中皇山下女娲广场旁边有一汪绿幽幽泛着蓝光的水潭,是清漳河的上源,据说,这里就是女娲造人的地方。

  关于女娲造人,先秦典籍《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有“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的记载;同时期的屈原在《楚辞·天问》中写道:“女娲有体,孰能匠之",意思是我们的身体是女娲造的,女娲的身体又能是谁造的呢?由此可见,至少在战国时期,女娲造人的故事已盛传于世了。后人又将女娲创世的故事逐步完善,说女娲于正月初一创造鸡,初二创造狗,初三创造猪,初四创造羊,初五创造牛,初六创造马,这便有了“六畜”;初七这天,女娲才创造了人。

女娲造人,先是按照自己的模样,用清漳河水和着河岸边上的黄土捏出一个小泥人,放到地上就活了,于是她接着捏第二个、第三个,捏啊捏,捏了很多很多的人,然而大地太广阔了,捏出来的人一转眼便没了踪影,于是女娲折取了几根藤条,拧成绳索,将绳索伸进河泥中搅拌,让绳索挂满黄泥,然后将绳索向着大地一抖,泥点溅落到地上立即就变成了一个个的人,从此,宇宙有了人类,大地有了秩序,世间万物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为了让人类能够永远传续,女娲还创造了嫁娶之礼,自己充当媒人,让人们能够传宗接代。

  女娲创世救世的故事,折射着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充满了普世大爱。古时洪水是人类的极大威胁,甚至是灭顶之灾。上帝耶和华用发洪水的方式来惩治人类的邪恶,即便指示诺亚建造了方舟,也只是选择性的保留下少数的人及动物牲畜;女娲面对洪水,则炼石补天,拯救了普天下的所有的人类及生灵。女娲创造的人,无论创造的方式有何不同,皆人人生而平等,直到明朝,有“公知”为维护“三纲五常”,才编造出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人是富贵之人,女娲用绳索抖成的人皆贫贱之人的谎言。其实,那位揭竿而起的农民大哥陈胜,为维护人类与之俱来的自由平等,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发出了震聋发聩的天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