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书格式 ——收藏者可能用得上
一、封面:用红纸做成一个信封,上下不封口,表面大小高为260毫米,宽为162毫米。
正面写:龙凤书(如下图)
反面写:双喜(如图)
二、用红纸长640毫米,高260毫米,折叠四折(为四面),每折大小高为260毫米,宽160毫米。从左起,
第一面写:预报佳期
第二面写:第一列:
公 二0一六 九 二十四
谨择 历 年 月 日 吉时
农 丙申 八 二十四
第二列写:恭迎
第三列写:令嫒于归
第四列写:十全大吉
第三面写:第一列:敬呈
第二列写:尊亲翁某府某某先生暨亲母某老淑人
第三列写:俯允笑纳
第四列写:男增百福 女纳千祥
第五列落款:愚眷弟某某某率男某某 鞠躬
第四面写:双喜
(如下图)
折叠后如下图
三、用红纸长480毫米,高260毫米,折叠三面,第一、三面再反对折,(如图折痕)
第一、三面对折后如下下图。在第一、三面的中间写:鸾凤 和鸣
而第一面边写:地久 内写:荣华富贵
第三面边写:天长 内写:福禄双全
第二面写:男女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辰:(如下图)
乾 (男方的年庚八字)
造
坤 (女方的年庚八字)
折叠后如下图
写好后将其装进信袋即成。
民间婚嫁习俗大盘点,值得了解、收藏!
婚嫁是结婚嫁娶的意思,是人类为维持社会秩序,传递香火,延续人类文明的一种仪式礼节。通过婚嫁行为,一方面获得社会群体的认可,另一方面,确定正式的配偶关系。婚嫁行为由最初的乱婚无度进化到今天的一夫一妇制,反应人类生存文化的巨大进步。湄潭各地,传统婚俗基本相同,有说媒、相亲、换庚、定庚、过门、拜堂、闹房、回门等成套礼仪。通过媒人说合,将儿女的亲事定下之后,男方将生辰八字写于红纸内,由媒人转交对方,称“发庚”,如果合庚顺利,则互送信物,称“定庚”。定庚一般男方送茶礼、衣布,女方多为送布鞋、鞋垫。择吉迎亲谓之“过门”。迎亲前互索彩礼、嫁妆。拜堂合卺,行礼为仪,进入洞房,吃交杯酒即礼成。新婚晚有闹房的习俗。姑娘出阁(过门)前,还流行哭嫁。出嫁前一两天,甚至半个月,就开始唱“哭嫁歌”。“哭嫁歌”的内容大致有怨娘歌、骂媒歌、分离歌、送别歌、耍歌、媒婆苦歌等。形式有坐哭、轮哭、合哭等多种形式。
请媒 媒即媒人,媒人有多种别称,地域不同称谓不一。湄潭称媒人为媒人、冰人、月老、红娘、媒婆等,也就是婚嫁中男女双方的介绍人、促合人。请媒即请媒人。如果男方父母看中某家姑娘,从延续后代考虑,认为门当户对,带上礼品到媒人家说明来意,媒人应允后,即算请媒成功。传统的婚姻是依“媒灼之言,父母之命”包办成立的,男女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婚姻的构成都是经媒人促合而成。俗语“天上无云不下雨, 地上无媒不成亲。”就是说男女要构成婚姻关系必须请谋人说合。一旦请媒成功,媒人就是男方上门提亲的代表,以后男女双方的意见都由媒人返馈,直至婚嫁结束。
放信茶婚嫁,旧有“三茶六礼成亲”的习俗,“六礼”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道程序。放信茶即六礼中的第一道程序 — 纳彩,也就是男方托媒带上礼品(茶礼)去女方家提亲的一种形式。
取同意 婚嫁中决定婚事的一种仪式,也是新式婚姻的一种表现形式。经介绍人(媒人)介绍,男女双方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同意订婚后,男方选择一个吉利的日子,准备好酒席,邀请女方与父母、亲朋一道来家,介绍人当着男女双方及双方父母亲朋的面征求订婚意见,双方同意即算把婚事确定下来。定婚时,有的当即改口称双方父母爸妈或亲爷亲娘的。这种形式包含了“六仪”中的问名、纳吉。
写书子 书子是传统婚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书面联络形式。书子即“书信”,写书子就是请人书写书信。一般为三封;第一封(也叫头封书)名“攀书”,是男方请媒人向女方提亲,表达与对方缔结婚姻的请求信。第二封名“允书”,女方收下了男方的攀书及茶礼,即表示同意了这门婚事,这时男方请人写好允书,备好礼物通过媒人递交女方。第三封名“庚书”,俗称“讨庚”,也就是男女双方交换“八字”。庚书也叫“关门书”,外封与攀书、允书相同,只中间一行是庚书字样,信纸与前两封不同,要折成关门样。内签为两张宽约3厘米,长约24厘米的红纸条,一张上面写男方的出生年月日时,另一张空作留给女方填写。格式如:
男××乾造××年××月××日×时 建生
女坤造年月日时 瑞生
女方家接到庚书后回庚,回庚时将男方八字移向右边,把女方庚贴在左边,表示尊重男方。所写的字数,习惯是偶数,如果是奇数,就增减一个无关紧要的字凑成偶数。交换“年庚八字”后,双方家长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去看对方模样。但男女当事人不准相见,因旧时包办婚姻,青年男女对自己的婚事没有自主权。送庚书也要送茶礼,待女方回庚后,男方即可择吉日完婚。
讨庚 男女双方通过各种方式考察对方有缔结婚姻的可能性后,男方请先生写好庚书(参看写书子),由媒人带上礼物送给女家,女家填好生辰八字再送给男家,这些活动就叫“讨庚”。也称“批八字“,也就是近代的“订婚”,类似于今天的“结婚证”。
择喜期 择喜期,旧称“择吉”,也叫“请期”,是传统婚嫁中的又一程序。传统的婚姻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依据,讨庚换贴之后,双方的婚事就定下来,不能随意否定。择喜期有很多讲究,一般小康的耕读之家或世族大家,首先是男方请“择吉师”择吉。“择吉师”根据男方提供的庚书回帖中男女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以女命为主,对照通书(民间常用《象集通书》)首先选择年运,再选大小利月,在利月的基础上逐一对照,推导出一个对男女双方都有利的吉利日子,书面开列送往女家。女家同意之后,双方开始进行婚期前的准备工作。如男方向女方过礼,女方向男方过嫁妆。现在的喜期,多选用双月双日的星期日或节庆,如国庆节、三八节、元旦等。
哭嫁 哭嫁,婚嫁习俗。姑娘出嫁,是人生的最大喜事,本应欢乐,但在旧时的女子多是包办婚姻,没有自由,嫁人之后,命运难卜,面对旧势力又无法摆脱,于是便用“哭”来诉苦和反抗,久而久之,就成了婚嫁中的一个特殊习俗而世代相传,而且还认为“哭嫁”可给被哭者带来好运。姑娘出嫁要哭嫁,哭嫁要会哭嫁歌,因此要事先学会,出嫁前的几天不出门,躲在闺房里与女友唱哭嫁歌,唱到情深,痛哭不止。哭嫁歌有说有唱,内容多是与亲人离情别意,并有一定的格式和韵律,开头四句一定要含有佳意,以后怎样哭唱都行。哭嫁时,一般是先哭自己、次哭父母、三哭兄弟、四哭婶嫂、五哭姐妹,哭到谁谁还要赔哭。如今己发展成了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有的还赋予新的思想内容,在民间传唱。
押礼 押礼,婚嫁的一种传统习俗。新婚当日,男家请两位德高望众的人押送花轿、礼物去迎亲,并代表男家过礼。押礼的人统称押礼先生,其中一位负责过礼,另一位负责押礼。负责押礼的先生押送礼物,过礼先生负责过礼。传统的押礼有很多礼节,过理先生出发时带要上扶手(一条青布腰带),怀揣礼书、谢书,还有团书放在抬盒里的书妆盆里,报书置于手盒内由“报子”(专门负责提手盒的人)提着,手盒内除报书外,还备有连着的三个猪奶与三个鞭炮。当迎亲队伍到了女家门前,提手盒的人取出礼炮鸣放三声,并喊“报书到”,随后花轿在锣声、唢呐声、鞭炮声中进入女家院内,停于院中,这时押礼的两位先生到堂前交礼,拱手作揖递交“礼书”。交礼完毕,女方主人招呼就坐,献上烟茶,这时负责押理的先生并不轻松,找个理由别过主人来到席间,与同来迎亲的人分配回程任务,谁抬柜子、谁扛桌凳……一一分配清楚,不得有半点遗漏。坐席结束,女家发轿,这时是押理先生最忙的时侯,将女方嫁妆一一点清后,分别发给迎亲的人,迎亲的人按事先安排的任务有序地接过嫁妆抬出门外,待花轿出来后一同运回男家(旧时交通不便,全靠人力运输)。嫁妆分发完毕,女家亲人将花轿抬至大门口,新娘进入轿内,过理先生递过扶手(布带)由女方亲人横系于轿门之上,放下轿帘,贴上轿封,然后将花轿送至院坝,在唢呐、铜罗、鞭炮声中由轿夫起轿回程。花轿出门,两位押礼先生来到堂上递上谢书交礼谢别,谢别后快速赶到花轿前回男家。花轿回到男家,两位先生还得赔女方送亲客人,直到送亲客人返回后,押礼先生的任务方告结束。现在婚嫁多用小车迎亲,押礼简化了很多程序,但这一习俗依然保留着。
坐花轿 花轿是旧时迎亲的一种交通工具,坐花轿是传统婚嫁习俗。花轿有两种:一种是由四人抬的叫“四人轿”,另一种由八人抬的叫“八抬大轿”。一般人家迎亲用四人轿,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才用八抬大轿。迎亲时,新娘必须坐在男方迎亲的花轿里,由轿夫抬着回到男家举行婚礼。用花轿迎亲有很多规矩,比如:男方的大花轿出门时要贴轿封,轿封代表某家迎亲的封记,其封的书写形式为“某郡某氏吉期封”,花轿上路有唢呐与铜锣声开道,有媒人、押礼先生,另有抬盒与男女空夫若干人同行。到了女家门前,先鸣炮三声放信,由报子(专门提手盒放信的)递交报书报信,女家听到放信炮响,知道迎亲花轿已到,新姑娘开始哭嫁,主家准备迎接迎亲的队伍。花轿进院停放院中,押礼先生上堂交礼,迎亲的一干人坐入席中等候。开过席女方点发嫁妆。点毕发轿,发轿时由女方亲人(一般是新姑娘的舅爷、哥弟)将花轿移至大门口,此时新姑娘在亲人的扶持下从闺房出来,两手用手帕蒙着脸哭数出嫁歌。来到礼堂行嫁别礼,一般礼正中安放礼桌,礼桌两边燃着大红花烛,中间一面镜屏,桌前安有木斗一个,此时,伴娘扶着新姑娘向父母行大礼,然后从斗上跨过,面外背内把手中的一把筷子从背后抛出,抛出时,站在背后的新娘的兄或弟牵作后依篼接住筷子。之后伴娘扶新娘从席毯上面进轿(新娘上轿脚不能踏地,意为不把娘家的泥土带到夫家,避免娘家受穷。)新娘进轿后由女家亲舅或哥弟将扶手(一条青布带子)系在花轿的两根轿杆上,然后放下轿帘将花轿移至院中,贴上郡封。此时在锣声、唢呐声、鞭炮声中花轿在轿夫的吆喝声中起轿。起轿后新娘一定要停止哭声。花轿出门回程,前是迎亲队伍,后是送亲亲人,一路敲敲打打,浩浩荡荡,非常热闹。轿至男家,鞭炮齐鸣,举行揭轿仪式,回车马,揭轿封,将轿子迎至大门口,解开福手,将新娘迎出花轿,进入礼堂举行拜堂仪式,花轿退回,婚礼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迎亲坐花轿的方式,曾有过几次大的变化。上世纪50年代,新娘不坐花轿,步行撑伞迎亲,人力担送嫁妆:60年代改坐自行车:70年代坐拖拉机、摩托车:80年代普遍坐汽车或面包车;90年代后是坐小汽车,现在已被坐高档豪华的花车取代。
拦轿 当花轿出门,于返回男家的路途中,如遇过桥,轿夫将花轿停于桥头,向送亲客讨喜钱,这时送亲的主客上前递上一匹叶子烟(土烟),再给轿夫一些喜钱,喜钱不论多少,一般尾数均为双数。给过喜钱,轿夫起轿上路,如果路途较远,轿夫还会效法第二次讨喜钱,当然事不过三,讨喜钱无非好玩,开开完笑而己,这是地方上的一种习俗。现在用花车迎亲仍保留此俗,不过只是讨支喜烟抽抽。
回车马 传统婚礼中的一种习俗。俗传车马神是姜子牙封神时敕封的,当迎亲花轿回到新郎家时,车马神也陪同而来,必须将车马神请回后才能举行拜堂仪式,把车马神请回就叫“回车马”。传统做法是,花轿迎亲回来只能停放在新郎家院中,这时,事先请好的受过传的回车马先生来到花轿前,一手拿香,一手挽诀,口中念动咒语,做请回车马神法事,之后揭去轿封,由轿夫将花轿迎到大门口,揭开轿门迎出新娘,退回花轿,举行婚礼。新婚礼已无此习俗。
周堂 周堂即拜堂,是婚礼中最重要的一项仪式。传统婚礼,新娘出轿扶入礼堂按男左女右与新郎站立婚礼堂前,由司仪组持“三拜”“九扣”的拜堂仪式。三拜是完婚的标志。古时三拜指拜天地、拜月老、拜父母,后演变为拜天地、拜祖宗、拜父母,现在流行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分别表示感谢天地恩赐,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和夫妻百年好合。拜堂过后新郎自己快速入新房,新娘则由伴娘扶入新房,吃完交杯酒方算婚礼完成。当今的拜堂,在婚宴礼堂由司仪主持进行,十分简单,大大减少了过去繁杂的环节。
喝交杯酒 喝交杯酒,是婚礼上重要的仪式之一。习俗起源于秦代,据史料记载,新郎,新娘各执半瓢饮酒,意属两人合二为一、相亲相爱、百事和谐。到了唐代才将容器换成酒杯,属意还是一致,象征着永结同好,同甘共苦的深意。在湄潭,结婚喝交杯酒十分讲究,一般由男方父母事先请好牵新娘的人(湄潭人称牵新媳妇)组织。牵新娘的人在新娘到达前做好准备;点燃礼堂的花烛,然后布置新房,铺设床铺,放一条高凳,凳上备酒一壶,酒杯两只,点放吉祥星灯(吉祥灯是将灯草作灯芯放入七只小杯内,外添加素油制成的一种简易油灯,点燃灯芯后,用一面竹筛盖上);花轿到来,将新娘迎出轿门上堂举行拜堂仪式,礼毕牵新娘入洞房,关上房门,斟两杯酒,分别交到新郎新娘手中,由新郎新娘挽手相互喂饮,之后牵新娘的人还要说一些祝福好听的言语劝酒。喝完交杯酒,打开新房门时,新郎口内要含一口酒,门外可能有开玩笑的人拦阻,如有,新郎快速开门同时喷出口内之酒,逼拦阻他的人让道而顺利出门。之后牵新娘的人出来,入洞房喝交杯酒仪式告结束。当然,这牵新娘的人也有讲究,所请之人必是这一方福气好,儿多女多且有出息的一对夫妇,并善言辞,懂礼仪。
闹洞房 闹洞房是传统婚俗的一部分。此俗因发生在洞房里,故称为“闹洞房”、也叫“闹新房”,故又称“闹新娘”、“耍新娘”,旧时还称为“戏妇”。由于这一习俗以新娘为主要逗趣对象,新婚之夜,男女青年拥到新房,喝茶、吃糖果、嬉戏玩闹,出些难题让新婚夫妇演绎,通常进行的活动有咬苹果、咬喜糖等,甚至恶作剧,逗得新郎面红耳赤,新娘羞羞答答,借以取乐。闹洞房中,没有年龄辈份之分,闹起来也有过分的尴尬场面,但都是一笑了之,直闹到深夜才尽欢而散。其习俗来历,民间有一种说法:源于驱邪避灾。相传,很早以前紫微星一日下凡,在路上遇到一个披麻戴孝的女子,尾随在一伙迎亲队伍之后,他看出这是魔鬼在伺机作恶,于是就跟踪到新郎家,只见那女人已先到了,并躲进洞房。当新郎、新娘拜完天地要进入洞房时,紫微星守着门不让进,说里面藏着魔鬼。众人请他指点除魔办法,他建议道:“魔鬼最怕人多,人多势众,魔鬼就不敢行凶作恶了。”于是,新郎请客人们在洞房里嬉戏说笑,用笑声驱走邪鬼;果然,到了五更时分,魔鬼终于逃走了。可见,闹房一开始即是为了驱邪避灾。
回门 回门婚嫁习俗之一。新娘出嫁第三天,(一些地方为两天)要返回娘家,一般是娘家来人将女儿女婿一块接去。夫妻双双回门时,必须具备礼物,如礼饼、茶食、糖果之类。有些地方习俗,会把女儿带来的部分礼物分送亲朋邻里,表示女儿已出嫁,在婆家一切顺利。一般娘家热情款女婿,餐后当天返回。至今仍保留婚后回门的习俗。
报喜 民间传统习俗。妇女婚后有孕曰“有喜”。孩子生后,女婿要具备礼物到丈母娘家放信,这一活动称为“报喜”。报喜,意在禀告娘家亲友,择吉日过“粥米酒,(也叫“月米酒”、“足月酒”)。报喜当天,丈母娘为女婿准备挂面(面条)、鸡蛋等营养品带回,给在“月子”里的女儿补充营养。这种遗风现在仍在沿习。
资料来源:湄潭风物志
图片来自网络,部分可能与内容不符,特此致歉!
结婚书格式 ——收藏者可能用得上
一、封面:用红纸做成一个信封,上下不封口,表面大小高为260毫米,宽为162毫米。
正面写:龙凤书(如下图)
反面写:双喜(如图)
二、用红纸长640毫米,高260毫米,折叠四折(为四面),每折大小高为260毫米,宽160毫米。从左起,
第一面写:预报佳期
第二面写:第一列:
公 二0一六 九 二十四
谨择 历 年 月 日 吉时
农 丙申 八 二十四
第二列写:恭迎
第三列写:令嫒于归
第四列写:十全大吉
第三面写:第一列:敬呈
第二列写:尊亲翁某府某某先生暨亲母某老淑人
第三列写:俯允笑纳
第四列写:男增百福 女纳千祥
第五列落款:愚眷弟某某某率男某某 鞠躬
第四面写:双喜
(如下图)
折叠后如下图
三、用红纸长480毫米,高260毫米,折叠三面,第一、三面再反对折,(如图折痕)
第一、三面对折后如下下图。在第一、三面的中间写:鸾凤 和鸣
而第一面边写:地久 内写:荣华富贵
第三面边写:天长 内写:福禄双全
第二面写:男女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辰:(如下图)
乾 (男方的年庚八字)
造
坤 (女方的年庚八字)
折叠后如下图
写好后将其装进信袋即成。
结婚书格式 ——收藏者可能用得上
一、封面:用红纸做成一个信封,上下不封口,表面大小高为260毫米,宽为162毫米。
正面写:龙凤书(如下图)
反面写:双喜(如图)
二、用红纸长640毫米,高260毫米,折叠四折(为四面),每折大小高为260毫米,宽160毫米。从左起,
第一面写:预报佳期
第二面写:第一列:
公 二0一六 九 二十四
谨择 历 年 月 日 吉时
农 丙申 八 二十四
第二列写:恭迎
第三列写:令嫒于归
第四列写:十全大吉
第三面写:第一列:敬呈
第二列写:尊亲翁某府某某先生暨亲母某老淑人
第三列写:俯允笑纳
第四列写:男增百福 女纳千祥
第五列落款:愚眷弟某某某率男某某 鞠躬
第四面写:双喜
(如下图)
折叠后如下图
三、用红纸长480毫米,高260毫米,折叠三面,第一、三面再反对折,(如图折痕)
第一、三面对折后如下下图。在第一、三面的中间写:鸾凤 和鸣
而第一面边写:地久 内写:荣华富贵
第三面边写:天长 内写:福禄双全
第二面写:男女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辰:(如下图)
乾 (男方的年庚八字)
造
坤 (女方的年庚八字)
折叠后如下图
写好后将其装进信袋即成。
陇南故事.身陷连环劫之五:王母娘娘做媒,玉帝写庚书
三公主被王真虎捉回王宫,面对怒气冲冲的父王慷慨陈词,可把妙庄王气得不轻。
“事到如今,你、你、你还敢狡辩吗……”
“说多了也无用,我心里总算彻底明白了。父王若再逼孩儿招亲,除非……”
妙庄王一听招亲二字,心里咯噔一动,缓了缓口气道:
“除非什么?你讲出来!”
三公主语似平和:
“除非依孩儿五件事。”
“为父今天有的是工夫,想听个明白。”妙庄王强忍怒气,干咳了几声,“五件,慢说五件,十件八件尽管讲!”
“真的想听吗?”
“真的想听!”
“那好!”
“你说,为父听着,过去的一概不提!”
三公主咂了咂嘴,说出一番惊天动地的话来:
“一要选一个顶天立地的降龙伏虎之人;二要重建白雀寺院,超度亡灵;三要鸟肝八两,月中兔肝八斗,六月雪一百斤;四要王母娘娘做媒;五要玉帝写庚书,配合阴阳。若依孩儿这几件事还则罢了,不依的话,要杀要剐,实难从命!”
“你——”妙庄王气得白眼直往脑海里翻,“你这样气杀父王,你对得住死去的母后吗?”
三公主见父王提起母后,竟然又是一阵抢白:
“你不要提娘了,你几时记得我娘?她像水还是像火,她是忠还是奸,你早忘得一干二净!你宫里有这个妃,那个妃,这个嫔、那个嫔,这个贵人、那个贵人。我娘算什么?如果你心里有她,你怎会选纳氏这个蛇蝎心肠的人来续为王后、阴害世子、火化白雀寺?”
妙庄王这一生唯我独尊,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顶撞责备?何况还是亲生的公主。顿时脸色发青,一拍桌子,暴跳了起来:
“大胆,放肆!”
三公主将头一昂,豁出去了。
“我这次被捉来,我就知道我的脑袋在脖子上不牢靠,定会让父王砍下来,才解心灵之恨。不过,这也并非难事,只要你超度蒙冤亡魂,重修白雀寺院,我也就死而无怨、死而无憾!”
此话一出,人人震惊。
妙庄王怒不可遏,大叫道:
“气杀我也!来人,将这孽女推往法场,斩首示众,以警示世人!别再让她胡言乱语,蛊惑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