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易经:“最美”隐遁
文/文孟君
易经“遯”卦,其“九五”(如图)爻辞说:“嘉遯,贞吉。”《象》曰:“‘嘉遯,贞吉’,以正志也。”
“遯”卦
其含义是,嘉美隐遁,正固吉祥。《象传》说:“嘉美隐遁,正固吉祥”,是因正固心志。
其中,“遯(dùn)”,同“遁”,隐遁,隐退逃避。“嘉”,嘉美。“贞”,正固。
易有六十四卦,每个卦由上下两个单卦各三个爻构成,这六爻的爻位,自下而上依序是初、二、三、四、五、上。
易经符号阳爻“⚊”统称作“九”;阴爻“⚋”统称作“六”。“遯”卦由下上数第五爻序位是“五”,又是阳爻,就称作“九五”。
唐代大儒孔颖达,解读此爻道:“‘嘉遯贞吉’者,嘉,美也。五居于外,得位居中,是‘遯而得正’。二为己应,不敢违拒,从五之命,率正其志,‘遯而得正,反制于内’,‘不恶而严,得正之吉’,为遯之美,故曰‘嘉遯贞吉’也。‘以正志’者,小人应命,不敢为邪,是五能正二之志,故成遯之美也。”(魏王弼 唐孔颖达《周易正义》)
“嘉遯贞吉”句,“嘉”,“美”之义。“九五”居于外卦,得位居中,可谓隐遁而且得正。“六二”为“九五”正应,不敢违拒,听从“九五”之命,循正其心志。隐遁而得正,反制于内卦,不示憎恶、却显庄严,得有中正之吉,成就隐遁之美,所以说“嘉遯贞吉”。“以正志”句,小人响应“九五”之命,不敢为邪,是“九五”能够正固“六二”心志,因此成就隐遁之美。
“九五”之爻,居中得正。下应“六二”,正其心志,也为中正,可见“中正”是此爻核心。唯有“中正”,更使得“隐遁”变得嘉美,呈现“美”的境界。
明代高僧智旭,也说:“刚健中正,下应六二阴柔中正之贤。当此遁时,虽有英明神武作略,不自露其才华。遁之嘉美,贞而且吉者也。”(明智旭《周易禅解》)
“九五”刚健中正,下应“六二”,“六二”也为阴柔中正之贤。当此隐遁之时,“九五”虽有英明神武,却充作略无,不自露才华。是隐遁之嘉美,正固而且吉利者。
隐遁,并非简单地隐退,而是基于“中正”的潜隐,没有“中正”,容易迫于压力,流于苟且,荒于放纵,失于阴邪。
“中正”之隐,贤而隐,成而退,有美名,隐而不废,自当有吉,未来可期。
这两个字一看都认识一读就错,说和骑
放假的在家时候听孩子读古诗,为了纠正他的读音,差点吵起来,最后查找字典和上网了解,才发现和孩子之间不仅存在代沟还可以存在语言不通。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白云生处有人家。”“错啦,是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
“一骑(qí)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又错啦,是一骑(jì)红尘妃子笑。”
“爸爸,你怎么拼音都不会,你看,我们的课本上都是这样拼的,洗衣额斜,七一骑。哼。。”
“我。。。。”
我的乖乖,这看得我别扭得尴尬癌都要犯了,仰天长叹之余,打开度年查了起来。
其实斜的读音可以理解,说和骑的读音,把第四声改成第一声,读起来缺少了一些美感。第四声的画面感比第一声要强烈得多。
举个例子
1、骑:一骑红尘妃子笑,我一直都是读骑(jì),不过现在已经统一为骑(qí), 读起来感觉失去了那种美感。还有坐骑(jì)现在也只能读坐骑(qí)铁骑(qí)等。
2、说:说(shuì)服、说(shuì)客,现在都读成说(shuō)服、说(shuō)客。
一、骑(騎)
骑 拼音:qí 笔划:11 部首:马 五笔输入法:cdsk
骑 (騎) qí
跨坐在牲畜或其他东西上:骑马。骑射。骑兵。
骑者善堕(经常骑马的常会掉下马来;喻擅长某事物的人,反而容易大意,招致失误)。
兼跨两边:骑缝盖章。
骑的马或乘坐的其他动物:坐骑(旧读jì)。
骑兵,亦泛指骑马的人(旧读jì):轻骑。铁骑(旧读jì)。车骑(旧读jì)。
一人一马的合称。
详细
骑 騎 qí【动】
(形声。从马,奇声。本义:跨马) 同本义〖ride〗
骑,跨马也。——《说文》
步骑罗些。——《楚辞·招魂》
脱身独骑。——《史记·项羽本纪》
其子好骑。——《淮南子·人间训》
骑大马。——明·刘基《卖柑者言》
骑马挟矢。——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骑射(骑马射箭);骑寇(骑马入侵的贼寇,也是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鄙称);骑猎(骑马打猎);骑战(骑马打仗)
跨于物上或两边叫骑,跨坐〖stride〗
不骑衡。——《史记·袁盎传》
又如:骑两头马(比喻两头观望,看风向);骑鲸(乘鲸;借指死亡或隐遁);骑驴觅驴(是说忘记自己已有又向外追求);骑鹤上扬州(比喻妄想、奢望)
跨越〖surmount〗
爽气收回骑月雨,快风散尽满天云。——宋·陆游《村社祷晴有应》
骑 騎 qí 【名】 马〖horse〗
前有车骑。——《礼记·曲礼》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乐府诗集·木兰诗》
下骑搏战。——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坐骑(供人骑的马);车骑(车和马)
骑兵;骑马的人〖cavalryman;rider〗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宦骑与黄门附马。——《汉书·李广苏建传》
骑乃得过。——《资治通鉴》
谍报敌骑至。——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骑邑(骑士的居邑);轻骑(轻装的骑兵);骁骑(勇猛的骑兵);骑军(骑兵部队);骑操(骑兵操练)
侍从〖attendant〗
公孙弘断发而为越王骑。——《韩非子》
骑 騎 qí 【量】用于马,相当于“匹”
挣下一头牛儿,一骑马儿。——《醒世恒言》
jì)一人一马的合称
骑千余。——《史记·陈涉世家》
东方千余骑。——《乐府诗集·陌上桑》
翩翩两骑来是谁。——唐·白居易《卖炭翁》诗
贼二十余骑。——明·魏禧《大铁椎传》
骑兵 qíbīng 〖cavalry;cavalryman〗骑马作战的兵士
骑虎难下
qíhǔ-nánxià
〖havenowaytobackdown〗比喻做事中途遇到困难,又不能停止,进退两难
今之时势,义无旋踵,骑虎之势,可得下乎?——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
骑箕尾 qíjīwěi 〖deathofaminister〗指大臣死亡
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庄子·大宗师》
骑马 qímǎ 〖saddle〗
为骑马时使用而设计的
骑马外衣
骑在马背上
骑马传道士
骑马找马
qímǎ-zhǎomǎ
〖holdontoonejobwhileseekingabetterone〗∶比喻占着现在的位置,同时又寻找更好的
他得一边儿找事,还得一边儿拉散座;骑马找马,他不能闲起来。——老舍《骆驼祥子》
〖lookforahorsewhilesittingonone〗∶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别处去找
骑墙 qíqiáng 〖trim〗采取中间立场,在对抗党派中保持中间立场,以便显示不偏不倚或两边讨好
骑墙派 qíqiángpài 〖fence-sitter〗犹豫不决或向两边讨好的人
骑士 qíshì 〖knight〗∶欧洲封建时代为国王或其他长官服务的武士
传奇式骑士
〖cavalry〗∶骑兵
〖motorcyclist〗∶
说 (説) shuō 用话来表达意思:说话。说明。演说。解说。
介绍:说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合”均读轻声)。说媒。
言论,主张:学说。著书立说。
责备:数说。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
道讲谈叙
说 (説) shuì
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游说。
道讲谈叙
说 説 shuì 【动】
说服;劝说〖trytopersuade〗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世说新语·自新》
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史记·项羽本纪》
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游说;说士(游说的人);说客(游说之士);说项(本意为称道人善,后引申凡替人游说,阐说人情都可称“说项”);说难(指用言语说服他人并不容易);说城(劝说举城投降);说导(劝说开导);说辞(游说的话);说谏(劝说进谏);说调(怂恿,撺掇)
休憩;止息。通“税”〖unharness;rest〗。如:说卫(军队扎营休息时担任警卫)
另见shuō;yuè
说客 shuìkè
〖persuasivetalker〗∶劝说别人接受某种主张的人(今多含贬义)
〖personsenttowinsb.over〗∶替别人游说的人
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三国演义》
说 説 shuō 【动】
(形声。从言,兑(duì)声。本义:用言语解说,开导,说明)
同本义〖explain;speak;talk;say〗
说,释也,一曰谈说也。——《说文》
说所以明也。——《墨子·经上》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在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勾践说于国人。——《国语·越语》。注:“解也。”
佐下军以说焉。——《左传·昭公九年》。注:“自解说。”
是欲以我为说于匈奴也。——《汉书·王莽传》
又如:说卦(“易传”篇名。解说八卦性质、变化和象征);说经(讲说经书或演述佛经故事);说事(说明事件,事实);说梦(说明梦中所见之事);说戒(佛教在每月月半、月底说解戒律);说委(说明原委);说到家(解释得清清楚楚);说义(解说义理);说解(说明解释);说家(注家或评论家);说法台(佛教讲道的高台)
谈说,讲说〖speak;talk;say〗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说不了(话未说完);说不的(说不得;说不定,无法肯定);说兵机(空谈;夸口);说古(吹嘘;吹牛);说发(说动);说杀(说绝了;没有挽回余地);说述(叙述;诉说);说大口(说大话);说方便(说好话);说分上(讲人情);说平话(说评书);说舌头(说长道短;搬弄是非);说风情(讲男女相爱弄情的话)
告知;告诉〖inform;tell;letknow〗
夫差将死,使人说于子胥。——《国语·吴语》
评议;谈论〖commenton;discuss;talkabout〗
说,论也。——《广雅·释诂二》
游于说。——《礼记·少仪》。疏:“谓论说。”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又如:说是非(评说事理的是非);说谈(谈论);说议(议论);说结(商量妥当);说票(绑匪向事主谈判赎票事项)
劝告;责备〖advise;scold〗
六曰说。——《周礼·太祝》。注:“以辞责之。”
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史记·货殖列传序》
又如:说发(说动);说和(劝说使和解);说泛(说动);说化(劝说使感化);说不上去(不听劝告);他父亲说了他一顿
介绍,旧时指说合〖introduce〗。如:说媳妇儿(说亲);说媒红(给媒人的彩礼)
以为〖believe〗。如:当初只说要选个美人,谁想娶了这丑八怪
说 説 shuō 【名】
学说;观点;言论〖theory;teachings;viewpoint〗
然是说,余尤疑之。——宋·苏轼《石钟山记》
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战国策·秦策一》
又如:又一说;著书立说;异说;邪说
古代墨家逻辑的名词,指推理〖inference〗
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墨子·小取》
指说书〖storytelling〗
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一种文体,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如《爱莲说》、《捕蛇者说》
另见shuì;yuè
说白
shuōbái
〖soliloquy;spokenpartinanopera〗戏曲、歌剧不唱的台词
说不得
shuōbude
〖unspeakable〗[方言]∶免不了,不得不
事情已经如此,说不得亲自走一趟
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红楼梦》
说不定
shuōbudìng
〖maybe〗也许
他说不定已经走了
说不过去
shuōbuguòqù
〖unacceptabletoone'ssenseofproprietyofjustice〗不合情理;无法交代
说不来
shuōbulái
〖unabletogetalongwitheachother〗∶双方感情不一致,谈话不投机
〖unabletospeak〗[方言]∶不知怎么说
说不上
shuōbushàng
〖cannotsay〗∶因了解不够、认识不清而不能具体地说出来
他也说不上问题在哪儿
〖notworthmentioning〗∶因不成理由或不可靠而不值得提起
说不上什么史料价值
说长道短
shuōcháng-dàoduǎn
〖talkirresponsibly〗评论他人的好坏是非
兀谁在你面前说长道短来?——《古今小说》
他就喜欢背着别人说长道短,搬弄是非
说唱
shuōchàng
〖agenreofpopularentertainmentconsistingmainlyoftalkingandsinging〗曲艺的一种形式,有说有唱
说穿
shuōchuān
〖reveal〗把内情、实情说得十分明白
一句话说穿
说辞
shuōcí
〖excuses;groundsofaplea〗推辞或辩解的理由
说错
shuōcuò
〖missay〗∶说得不对
〖misspeak〗∶表达自己的意思不好或不全
他把自己的意思说错了,因为他没花时间好好想一想
说大话
shuōdàhuà
〖talkbig;boast;exaggerate〗∶夸口说话或言过其实地说话
〖pitch〗∶见“吹牛”
说到点子上
shuōdàodiǎnzishàng
〖talktothepoint〗说得中肯;说得恰当
现在你说到点子上了
说话有力量
说到做到
shuōdào-zuòdào
〖nosoonersaidthandone;putwordsintodeeds;suittheactiontothewords〗言行一致,说过的话一定用行动实现
说东道西
shuōdōng-dàoxī
〖talkaboutallsortsofsubjectswithoutrestraint〗∶说这说那,随意谈论各种事情。
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道西的。——《红楼梦》
〖chat〗∶饶舌,讲闲话
说短论长
shuōduǎn-lùncháng
〖makeunnecessarycommentsofothers〗对别人是非曲直加以评论
说法
shuōfǎ
〖expoundBuddhistdoctrine〗讲授佛法
现身说法
说法
shuōfǎ
〖wording〗∶指说话所用的词
换个说法,他也许能接受
〖view〗∶说出的想法;看法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是一种不全面的说法
〖awayofsayingathing〗∶讲说的方法
说服
shuōfú
〖persuade;convince〗用充分理由劝导,使人心服
说服教育
说好
shuōhǎo
〖cometoanagreement〗∶达成协议
〖completenegotiations〗∶取得同意
说好说歹
shuōhǎo-shuōdǎi
〖tryeverypossiblewaytopersuade〗形容反复劝说或请求
说好说歹才通过
说合
shuōhé
〖bringtwo(ormore)partiestogether〗∶为人介绍,促成其事
说合婚姻
〖talkover〗∶商量
〖composeaquarrel〗∶劝和、调解争执使和解
你去给他们说合说合
说话
shuōhuà
〖speak;say〗∶用语言表述
说话要注意分寸
〖blame〗∶责备;议论
你这样大声嚷嚷,人家可要说话了
〖chat;talk〗[方言]∶闲聊
这人说话很有意思
〖accent〗[方言]∶指说话的口音
听他口音不是山东说话
〖inaminute〗〖口〗∶时间短
说话就到
宋代的一种曲艺,跟现在的说书相同
说黄道黑
shuōhuáng-dàohēi
〖makethoughtlesscomments〗见“论黄数黑”
说谎
shuōhuǎng
〖tellalie;lie〗故意说假话
说教
shuōjiào
〖deliverasermon;preach;haveasanctimonioustalk〗宣传宗教教义。比喻生硬枯燥地空谈理论,教训别人
说理
shuōlǐ
〖giveasermon〗∶讲明道理
说理充分
〖bereasonable〗∶服从道理,不蛮横
你还说理不说理,如果说理,就听我把情况说清楚
说漏嘴
shuōlòuzuǐ
〖inadvertentlyblurtout;misspeakoneself;makeaslipofthetongue〗没注意说出了不该说的情况
说媒
shuōméi
〖actasmatchmaker〗说合婚姻
为人说媒
说明
shuōmíng
〖explain;illustrate;show〗∶解释清楚,讲明
说明书
说明理由
〖explanation;directions;caption〗∶说明的文字
附有机器使用说明
〖prove;restify〗∶证明
他当时不在场,这足以说明事不是他干的
说明书
shuōmíngshū
〖specification〗向读者、观众、用户等介绍图书,戏曲或电影内容,产品特征和使用方法的一种书面材料
说明文
shuōmíngwén
〖expositorywriting〗对事物的情况或道理进行说明的文章
说破
shuōpò
〖reveal;tellwhatsth.reallyis〗把隐秘的事情或意思用话揭示出来
说破真相
说七说八
shuōqī-shuōbā
〖afterall〗[方言]∶有“总之”、“不管怎么说”之意
说七说八,还是让他占了便宜
说亲
shuōqīn
〖actasmatchmaker〗见“说媒”
说情
shuōqíng
〖intercede〗替人讲情;代人请求宽恕
说舌
shuōshé
〖gossip〗无是生非,多嘴多舌
说时迟,那时快
shuōshíchí,nàshíkuài
〖abrupthy〗旧小说用语,指讲说时笔墨唇舌占用时间,而所说的动作却是很快的
说时迟,那时快,一棍劈将下来
说实话
shuōshíhuà
〖俚toot;tellthetruth〗说出真理,说实话∶断言某事为事实
你说实话,你不会阻挡我们
说书
shuōshū
〖story-telling〗包括评书、评弹、大鼓、弹词等的一种说唱形式的曲艺
常是两座勾栏,专说史书。——宋·佚名《西湖老人繁胜录·瓦市》
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说说而已
shuōshuō'éryǐ
〖wind;donottakeoneseriously;wordsdonotcount〗非实质性的事物;空谈;闲谈
关于向北进军抹掉边界的谈话,这只是说说而已,不会进军的
说死
shuōsǐ
〖fixdefinitely;makeitdefinitely〗在约定某项事时的定数
说死了,下午五点在…见,不见不散
说头儿
shuōtóur
〖sth.totalkabout〗可谈或可辩解之处
这事没有说头儿,已经解决了
说文解字
shuōwén-jiězì
〖ShuowenJiezi(originofChineseCharacters)〗中国最早的文字学著作。东汉许慎撰。正文14卷,另有叙目1卷。收字9353个,又重文(古文、籀文异体字)1163个,解说133441字,首创部首编排法,按汉字形体偏旁结构分为540部。以通行小篆为主体,列古文、籀文等异体字为重文。每字均按“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分析字形,诠解字义,辩识音调。书中保留大量古文字资料,对研究甲骨、金石等古文字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后代研究《说文解字》的著作很多,以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最为精审
说戏
shuōxì
〖(adirector)explainthestoryormakedemonstrationstoactorsandactresses〗给演员讲解剧情,帮助演员进入角色
说闲话
shuōxiánhua
〖complain;grumble〗∶说讽刺不满的话
她这个人就老爱在人后说闲话
〖gossip〗∶闲聊
大家认真听,莫说闲话
〖talkscandals〗∶说是非,小话
说咸道淡
shuōxián-dàodàn
〖gossip〗说别人闲话
说项
shuōxiàng
〖speakfavorablyofanother〗唐代杨敬之看重斯项,赠诗有“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斯项”的句子。后来用“说项”指替人说好话或说情
向人恐说项,何地可依刘?——明·张羽静《寄刘仲鼎山长》
他觉得这样的事,让万宝泉前去说项,就不够分量。——胡考《上海滩》
说笑
shuōxiào
〖betaklingandlaughing〗有说有笑,连说带笑
说一不二
shuōyī-bù'èr
〖overpowering;meanwhatonesays;one'swordwouldbelaw;standbyone'sword〗说话守信用,说话算数
警卫中知道总司令是说一不二的。——《草地晚餐》
说嘴
shuōzuǐ
〖brag〗∶夸口;说大话
光说嘴,不动手
〖argue〗[方言]∶辩解
说嘴郎中
shuōzuǐlángzhōng
〖quack;mountebank〗没有真实本领只靠嘴巴胡吹的江湖医生。现在常用来比喻那些做不了任何实际工作专靠嘴巴骗人的角色
说 説 tuō 【动】
解脱〖freeoneself〗
舆说辐,夫妻反目。——《易·小畜》
不然,岂其伐人而说甲执冰以游?——《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降,说履,开坐,修爵无数。——《荀子·乐论》
却反,舍于郊,皆说然息。——《公羊传·定公八年》
另见shuō;shuì;yuè
说 説 yuè
乃徐有说。——《易·困》。虞注:“兑为说。”
我心则说。——《诗·召南·草虫》
说怿女美。——《诗·北风·静女》
宣王说之。——《韩非子·内诸说上》
公输盘不说。——《墨子·公输》
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
秦王不说。——《战国策·魏策》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另见shuì;shuō
tuō 【动】
解脱〖freeoneself〗
舆说辐,夫妻反目。——《易·小畜》
不然,岂其伐人而说甲执冰以游?——《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降,说履,开坐,修爵无数。——《荀子·乐论》
却反,舍于郊,皆说然息。——《公羊传·定公八年》
另见shuō;shuì;yuè
说 説 yuè
乃徐有说。——《易·困》。虞注:“兑为说。”
我心则说。——《诗·召南·草虫》
说怿女美。——《诗·北风·静女》
宣王说之。——《韩非子·内诸说上》
公输盘不说。——《墨子·公输》
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
秦王不说。——《战国策·魏策》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另见shuì;shuō
浮躁时代,林育群在《如果重来》里回归隐遁
在讲求C位的乐坛大环境里,浮躁已然成为一种常态。似乎都极力追求最前端的位置,由此来赢得最多的关注。但在大潮中总归有人选择另一个方向,去追寻不一样的东西。“小胖”林育群的全新单曲《如果重来》就是突显这般别样气质的作品,在其中浮躁彻底消失,这位非常懂演唱的歌手,选择回归“隐遁”。
所谓“隐遁”就是放弃对于“我”的执念,不再强求存在感,而是潜入到音乐中成为其中的元素,最终跟音乐完成合体。这种选择是标准的正念,顾全整体音乐表达的做法体现出歌手在意识层面的格局。由此,在《如果重来》里林育群展示出高度专业跟成熟。如果各位对于“小胖”的印象还停留在选秀歌手的阶段,那么这首歌曲完全可以更新各位的认知。
“隐遁”的具体表现就是慢下来,静下来,深刻下来。细致感受《如果重来》这首歌曲,这一切就都会明晰。
在《如果重来》里,作为理应主角的林育群基本是隐身状态,他并不强求在前端位置获得强势曝光度。这具体表现为不动用颇具噱头的高音来获得听感层面的冲击,不是不能而是不想,各位都知道的,林育群的声乐表现力不俗,尤其高音输出相当可观。但林育群没有选择捷径,而是动用更彰显技术智慧的克制方式来进行演唱。由此,歌曲中他的定位不是明星,甚至不是主角,而是处于“隐遁”位置进行诉说式演唱的旁白。
选择“隐遁”是勇气,进而可以说,诠释“隐遁”是智慧。
勇气讲的是,在普遍追求人声多样效果的市场里,林育群这种专注于真实人声音色塑造的方式可谓独到,《如果重来》全程保证原始人声音色,由此输出强烈的“温度”感。相比于在EDM音乐被赋予丰富科技色彩的人声,此处的效果倾向于生命色彩。所以,《如果重来》能够触发关于生命、人生这类严肃话题的思考。即便表层来看歌曲讲的似乎是有关“爱情”的故事,但实际效果其实已经超越局限,提升到更广阔的视野。《如果重来》就是这样一首“由小见大”的歌曲,林育群立足于小主题唱出大道理。
智慧讲的是,这种处理方式符合林育群的歌手型格,无论是在综艺节目的舞台上还是在专业录音制品里,林育群都保持着真实的特质。他的演唱呈现由真实的唱功支撑,他的内容表达由真实的情感驱动。所以此番在《如果重来》他依然坚持真我,从而塑造出区别于诸多市场作品的辨识度。从某种角度来讲,林育群其实是守护住演唱这门古老艺术的精髓,排除若干技术参与,回归最本质的Vocal输出,倚重人声塑造故事以及画面,歌手从来都应该是最传统的匠人,如此才能赋予歌曲以鲜活的灵气。
阐述这么多并不是为强调林育群以及他的《如果重来》有多么非凡,只是为点明他跟它都有种可贵的气质。所以,作为歌手林育群有值得肯定的价值。
其实在普遍追求快速向前的价值导向里,选择“如果重来”的主题就已经直观体现出“慢”的可贵。有时,懂得“慢”比懂得“快”更重要。因为,只有在“慢”中我们才能回味生活,体验美好。《如果重来》的主要旨意就是要挖掘出生活美好,复盘那些因为前进太快而被我们忽视错过的曾经过往。
为详细传达出“慢”的气质,歌曲通过编曲以及林育群的演唱完成精细化诠释。
在经典范式的段落框架里,歌曲呈现出明显的段落分层。首段主歌部分编曲选择以极简的钢琴伴奏为主导,营造出绵柔缓拍的氛围,正如旧时光的动态总是慢节奏。此处林育群的演唱选择是侧重气声的输出,强调气息包裹着吐字的处理,尤其是咬字方面接近日常表达的方式,所以这部分演唱突显出清晰的生活质感。次段主歌则选择另外一种处理,经历此前情绪积淀后的逐步释放,所以编曲方面选择偏摇滚的范式,鼓点是关键,带动节奏的同时增加低频段的输出,增强听感的立体形态。此处林育群的演唱表现也同步提振,动用混声方式来呈现共鸣美妙的穿透效果。在这部分,时间的概念是在提速,但依然不乏“慢”的雅致。
以“慢”姿态,《如果重来》提出终极拷问:如果重来,回到那个时刻你的决定是否会有所改变?所以,林育群想通过歌曲传达的并不仅是具备“赏听”效果的演唱,更是一种深度思考。这个提问对应的“痛点”即是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的遗憾,时光回闪,如果有机会你是否可以弥补遗憾?歌曲给出的答案是确定,林育群绵长地演唱出“我会陪你变老,我不逃,不逃跑”时就清晰给出回答。但是歌曲本身并没有说教,而是进行疗愈,在整体温稳的氛围内所有过往遗憾都会消散,对于曾经的修正更多是为了在未来不再重复遗憾。所以,回顾过往的《如果重来》其实还有面向未来的意味。
未来,林育群势必可以带来更多优秀作品,这是基于他专业跟成熟表现的判断。此番在《如果重来》里他就已经表现出慢下来,静下来,深刻下来的决心,如此在他身上就能清晰看到优秀歌手的信念感:面对周遭浮躁回归“隐遁”,如最传统的匠人般专注磨炼技艺,打造作品。
遁术到底是隐形术还是逃跑术?
神话传说里,有一种可以及时逃命的五行遁术。
在《封神演义》里,有这样一段,姜子牙劝纣王不要修鹿台,纣王大怒,要杀姜子牙,于是:
众官赶子牙过了龙德殿、九间殿,子牙至九龙桥,只见众官赶来甚急,子牙曰:“承奉官不必赶我,莫非一死而已。”按着九龙桥栏杆,望下一撺,把水打了一个窟笼。众官急上桥看,水星儿也不冒一个——不知子牙借水遁去了。承奉官往摘星楼回旨。王曰:“好了这老匹夫!”
这就是水遁之术,其实,五行遁术,在《封神演义》里特别多,又比如土遁:
哪吒出了府门,抓一把土,望空一洒,寂然无影。此是生来根本,借土遁往乾元山来。
不光哪吒、杨戬,甚至李靖也会土遁。
这里有一个误解:土遁不是在土里行走。《封神演义》里还有地行之术,这就是土行孙、张奎。与土遁无关。
所以,水遁也不是在水里走,那和游泳有什么区别?
遁的意思,是逃遁、逃跑,五遁就是借助五行逃跑,利用金木水火土隐藏自己的身体。例如明谢肇淛的《五杂俎》,介绍了汉代的解奴辜、张貂等人,擅长“隐沦”之术,出入不走门,这就是后世遁形术的祖先。
除此之外,还有介象、左慈、于吉、孟钦、罗公远、张果等人,《晋书》中记载的女巫章丹、陈琳等,也擅长这类本领。
这类法术有五种:金遁、木遁、水遁、火遁、土遁,“见其物则可隐,惟土遁最捷,盖无处无土也”。
修炼的办法,是炼遁神四十九日,在空山无人的地方,独坐结念,还有符咒,能够役使百神。如果一念妄起,便要重炼。明代初年有位冷谦,字启敬,去太仓库里偷钱,被捉到了。他要喝口水,等瓶子拿来,他就跳入瓶中,打破瓶子,片片碎片都会说话,这就是水遁。正德初,有个叫钟髽髻的人,握土一块,就能隐身,这就是土遁。
这段话基本说明白了五行遁术的发展史,这就是一种隐形术,比孙悟空掐诀念咒就能隐形,尚需借助外物的力量。
冷谦在《倚天屠龙记》里也出现过。为什么土遁最快呢,因为“无处无土”,低头抓一把就可以。而火、金都不好找。火需要现点,金属也不是随时都能在手头。
当然,《封神演义》给隐身又增加了一个快速移动的功能,这是五行遁术原来没有的功能。
除了五行遁术,还有十三遁:
金遁、木遁、水遁、火遁、土遁、人遁、禽遁、兽遁、虫遁、鱼遁、雾遁、云遁、风遁(《中华道教大辞典》“十三遁”条)。
后来又发展为七十二遁,几乎见到什么都可以遁。大大扩展了隐形的条件。
例如,《万法归宗》这本书里,有一种“灯水遁”,夜晚点一盏灯,然后放一盆清水,在旁边念咒:
敬请此间土地神,仔细守把冰火门,来往大路随我走,不许透露我行踪,供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念完,蘸着这盆水写一个“路”字,左脚踩在上面,再念咒语,可以想去哪去哪,别人看不见。
甚至还有鞋遁,用黄纸写一道符,烧后,念咒三遍,把符烧成灰吞到肚子里。遇上危险脱下一只鞋,往敌人脸上一扔,鞋就会变成自己的样子,九天之后才能现出原形。
《西游记》里,金鼻白毛耗子精会用两只绣花鞋变形,其实也是鞋遁:
欲炼之日,用黄纸阔二寸,朱书震雷符于上,面向北烧灰,清水吞之。向北念呪三遍,取气三口,吞入腹中。临用之时,弃右鞋一只,正东而去,行过三步,则鬼神不见。所留之鞋如自己之形,人见似真死。过九日,法乃尽,众视之为鞋。
所以五行遁术的基本原理,就是借助五行之物隐藏身体,别人看到像一团光。所以《封神演义》里经常说“按下遁光”。
还有一本书叫《绿野仙踪》,里面冷于冰也会这种遁术。
冷于冰道:“烦众天君可速发雷火,将它皮肉霹烂,自必后患永绝。”众神道:“法师请离远些。”于冰将遁光又起有百十丈高。只见邓、辛、张、陶四位天君,率神丁力士各施威武,顷刻迅雷大电,震得那山石树木乱滚乱摇,飞禽走兽亡魂丧胆。再看鲲鱼,已霹得皮翻骨碎,血水流溢,满洞就象铺了一层肉海一般。
有点直升机,可以在空中悬停。
当然,今天用得最广泛的,恐怕是尿遁大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