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称为最美格格,恋上姐夫溥仪一生未嫁,2003年因吃饺子被噎死
受到清朝老照片的影响,很多人觉得清朝的女子相貌普通,其实这只是因为当时拍照刚刚传到中国,技术还不过关,自然也无法抓拍到清朝女子最美的一面。
其实,清朝中相貌出众的女子还是有很多的,就比如说被称为历史上最美格格的王敏彤。
她的故事可谓是传奇,她曾经爱上过自己的姐夫溥仪,因为爱而不得,一生未嫁,活到2003年,却因为吃饺子噎死了。
娇宠长大王敏彤满族名字就叫完颜童记,祖父曾是军机大臣完颜崇厚,在朝堂之上极有权势。她的外祖父是爱新觉罗·毓朗,这就令她的身体里流淌着皇族的血液。
但说起她亲人中最有名的还是她的表姐婉容,那是中国末代皇后,爱新觉罗·溥仪的妻子。
虽然出生皇族,家世显赫,但偏偏生逢末世,清王朝灭亡两年后的1913年,王敏彤才出生。因为是家里的长女,所以,大家都称她为大格格。
战乱年间,时局动荡,尤其是满清贵族受到的影响更大。王敏彤只能跟随外祖母和母亲生活。
虽然生活颠沛流离,但骨子里的高贵并没有消逝。自小的时候,王敏彤就深受母亲影响,从小就以大家闺秀的标准要求自己。
王敏彤(前左一)
当家中来客人时,她总是被安排和大人们坐在一张桌,跟着母亲一同招待客人。
与她不同的是,她的妹妹完颜碧琳丝毫没有王敏彤的优良品质,不懂礼数。每当来客人时,完颜碧琳就被安排一个人到后院吃饭,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打扮一番出来吃饭。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以为完颜家只有一个女儿。
王敏彤小时候特别喜欢和表姐婉容一起玩,两个同样优秀的女子却性格迥异,一个温婉恬静,一个活泼动人。
虽然关系好,但两人暗中常常较劲。这种较劲对于满清格格来说,小时候比家世,结婚后比丈夫。
就在这样的比较中,王敏彤也成了大姑娘。家人也开始为她物色结婚人选。
少女心事在当时的满族贵族心里,还有很重的门当户对心里,王敏彤家里人便找了一位爱新觉罗家的公子。但谁也不知道在王敏彤的心里,实际上早已心有所属。
她爱上的就是表姐的丈夫,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因为常年处于深闺的王敏彤,并没有见过多少外男。溥仪恰恰是其中最优秀的一个,少女心思不足为外人道,一向以大家闺秀为标准要求自己的王敏彤,也做不出主动示爱的举动。
溥仪对王敏彤这个接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大家闺秀根本不感兴趣,反而喜欢上了思想先进性子活泼的婉容。
没想到就是她的退缩,被表姐婉容捷足先登。
王敏彤无数次地怨恨自己的懦弱,在心中暗暗发誓,以后如果能遇到溥仪,自己一定不会再放手。
此时,看到家里为自己选择的男人,王敏彤已经麻木了,如果不能嫁给溥仪,那么,嫁给谁对她来说都无所谓。
在等待嫁人的时候,王敏彤对于未来的生活,也有过幻想。她觉得如果不能像表姐婉容一样嫁给皇帝,那自己嫁给一个皇族也还说得过去。
可她没想到的是,又一个噩耗等着她。
与王敏彤有婚约的男子虽是爱新觉罗氏的一员,但其实无比反对这场婚事,受过一些西方教育的他也早已心有所属。说来可笑,他喜欢的是个戏子。
父母也劝着他可以看看女方,那是一个标准的大家闺秀,可是思想先进的他对包办婚姻十分厌倦,哪会愿意迎娶一个陌生人。他就选择把这件事闹的人尽皆知,逼迫双方父母取消婚姻。
最终,他达成了自己的目的,成功和戏子在一起,可却苦了王敏彤。
虽然没有结婚,但是仍然让王敏彤感受到了背叛,逐渐开始对感情产生了恐惧。
那段时间,周围人的指手画脚让她难以忍受,这明明不是她的过错,但偏偏世俗之人把过错加到她的身上。
她开始越来越少外出,甚至看到别人小声聊天,她都感觉在议论自己。
母亲看到女儿的痛苦,带着她离开伤心地,去了北京的祖宅里定居。
正是在古宅里,她遇到了自己一生的闺蜜孟小冬。
孟小冬
熟悉中国戏剧的都知道孟小冬的大名,她被称为“京剧皇后”,是当时京城里的名角。孟小冬正巧住在王敏彤家的隔壁,两个人年龄相近,自然交流的多了一点。
最初,王敏彤因为上一段感情受到戏子的破坏,并不愿意多看孟小冬。
但随着时间推移,二人逐渐发现性格相投,很快就成了闺中密友。受到孟小冬的影响,王敏彤也成了京剧的铁粉。
她时常跟着孟小冬学习唱戏,唱腔扮相等深得孟小冬的真传。因为经常和孟小冬在一起,得以遇到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
梅兰芳感慨于她多舛的命运,对这个晚清格格十分好,常常指点她的唱腔,还称她为“大小格格”。
随着两人关系越来越好,孟小冬看着王敏彤常年一个人,这样也不是个办法,就常常劝她再走一步,找个知冷知热的男人。
孟小冬也给王敏彤介绍过几位,但都不了了之了。
王敏彤虽然出生在没落的皇族,但自小心高气傲。别人给她介绍的那些人,一般人家她都看不上。
这其中就包括溥仪的二妹韫龢给她介绍的对象,这也算是她为数不多的相亲中,唯一一个让她比较满意的。
当时,韫龢十分喜欢王敏彤的温婉气质,在哥哥溥仪选择婉容当皇后之后,她仍然想让王敏彤嫁到自己家里。于是,她把王敏彤介绍给自己的弟弟溥杰。
溥杰作为溥仪的弟弟,自然认识身为自己嫂子婉容表妹的王敏彤。他与溥仪不同,十分喜欢温婉的大家闺秀王敏彤。
王敏彤当时也觉得如果嫁给溥杰,就可以经常看到自己心爱的男人了,自然不会反对。可是,这件事却遭到了日本人的反对。
日本人给出的理由是近亲不适合结婚,可他们的天皇却允许。因为实际上,日本是怕伪满贵族强强联姻,自己反而不好控制。他们不同意溥杰和中国人结婚,就强行破坏了这场婚姻。
当时在日本人的掌控下,王敏彤和溥杰又哪有本事作对呢,这件事也就搁置了下来。一来二去之下,她的青春就耽搁下来。
其实,追求她的人中,也不乏各方面都优秀之人,但她却总是不由自主地拿他们和溥仪相比。
溥仪是中国的末代皇帝,常年受到多种传统教育长大的,虽然曾是日本人的傀儡,但论见识,自然比普通人强上一些。
受此影响,王敏彤的青春被整整耽误了三十多年。
即便美人迟暮,王敏彤也没有放下自己的高傲。在她的字典里,没有将就!
她本以为自己的人生就这样度过了,一生孤单,但峰回路转之间,她却突然又看到了希望。
再见溥仪1959年,溥仪得到特赦,重获自由。多年的牢狱生涯,溥仪的身边已经没有陪伴的人了。
婉容因为生活的困顿,死于延吉,文秀也不堪忍受生活的艰难,选择和溥仪离婚。
此时的溥仪茕茕孑立,身边无人陪伴。出狱后,溥仪选择回到了自己生活了半辈子的北京城,但此时,早已是物事人休。
经过了多年的教育,他想要坚定地和过去的一切告别,像个普通人一样生活。
王敏彤在得知溥仪特赦的消息后,欣喜若狂。她知道这个时候溥仪内心无比孤独,更容易接受自己。已经五十几岁的她,此时犹如少女一般。
她仔细端详镜中的自己,虽早已不是曾经的美貌,但远比同龄人年轻。王敏彤的内心突然燃起了希望,她希望可以和溥仪组成家庭,开始新的生活。
这一次,王敏彤没有犹豫,多年的单身生涯,早已让她明白了,幸福需要自己去争取。她开始主动出击,向溥仪表示自己的爱慕之心。
溥仪感动于眼前这个女人为自己守身如玉五十年,最初,也有想要和她在一起的冲动。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溥仪觉得自己还是不能娶她。
因为同情选择和她在一起,这对她是极不公平的,同样对自己也是不公平的。
溥仪前半生一直过着身不由己的生活,他没有任何选择的就被推上了皇位,最后连自由都是奢望。
已经年过半百的溥仪,突然想自私一回,剩下的人生为自己而活。现在的他早已失去了年少时的热忱。
他不愿意再找这种和自己过去有牵连的姑娘,只想找个普通人,共度下半生。
溥仪于是就约王敏彤出来见面,听到溥仪主动邀请自己,王敏彤欣喜异常,仔细打扮好自己就出门了。
见面后,溥仪看到经过精心打扮的王敏彤,话到嘴边又不忍心说出,咬了咬牙后说道:
“我们不合适,不要再纠缠了。”
溥仪和李淑贤
溥仪虽然拒绝了,但王敏彤没有因此放弃,多年的爱而不得让她早已害怕了孤身度过黑夜的痛苦。她对溥仪的执念早已深入骨髓,无法释然。
曾经高傲的王敏彤,在这段感情里,卑微到骨子里,正如那句话说的“卑微到尘埃里,也要在尘埃里开出花来。”
但她的一厢情愿并没有引来溥仪的爱,反而让他不堪其扰。很快,溥仪为了断绝她的心思,决定再婚,他选择了护士李淑贤结成眷属。
婚后,溥仪也在努力的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丈夫,对妻子疼爱有加。他们夫妻之间虽然并非原配,但也十分幸福。
即便溥仪再婚,王敏彤也依旧我行我素,毫不在意他已有家室,天天对溥仪嘘寒问暖。
这让溥仪十分头疼,面对妻子的愁容,溥仪只能一再的拒绝王敏彤。可他低估了一个女人的执念,多年的等待让王敏彤早已疯魔了。
曾经身为满清贵族大小姐的骄傲,现在已经荡然无存,一切只化作一句:占有这个男人。
生活的压力和感情上的无奈,逐渐压的溥仪喘不过气来,很快就重病住院。没想到就在他住院期间,也无法摆脱王敏彤的痴缠。
当时住院探视是需要探视牌的,而王敏彤为了霸占溥仪,竟然偷藏了李淑贤的探视牌。
溥仪知道后顿时暴跳如雷,这种暴怒在下一次王敏彤来看望自己的时候达到了顶峰。他直接收走了王敏彤的探视牌,并且怒斥翻脸,要与她老死不相往来。
行尸走肉王敏彤黯然神伤,没有什么比自己最爱的人让自己再也不要出现更难受的了。
但她根本无法克制自己对溥仪的思念之情,午夜梦回之间,都是溥仪在对她喃喃耳语。
虽然不能出现在溥仪的面前,但她仍然四处打听溥仪的病情,哪怕是只言片语,都会让她开心好久。
为了给溥仪送点吃的,她也是四处找关系,只求能帮她把自己做的饭送到溥仪的病床前。
王敏彤每天都愿意站在溥仪医院的门口,呆呆的看着里面,呼吸着离他最近的空气。
但这样单相思日子很快就结束了。
1967年,溥仪去世了,一代末代皇帝就此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之中,也带走了王敏彤的心。
溥仪去世后,王敏彤就犹如行尸走肉一般生活,心如死灰,再难对别人产生感情。
母亲看到王敏彤形容枯槁的样子,也是无比痛心,想要给她介绍男朋友也没有任何效果。
哀莫大于心死,王敏彤几十年的苦恋,溥仪早已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溥仪死去,她的灵魂也随之离开。
看到女儿日复一日的消瘦下去,母亲又气又悲伤,很快就撒手人寰了。母亲临死之前,最不放心的就是这个没有一技之长,也无法出去工作的女儿。
王敏彤在母亲死后,一生未婚的她无儿无女,只能靠政府每个月给她生活费活着。曾经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家闺秀,现在也开始为现实低头。
为了不饿肚子,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每天省吃俭用,艰苦度日。可即便这样艰难,她还是饥一顿饱一顿,身体也大不如从前。
后来,因为年纪越来越大,她再也没办法自己一个人生活,便住进了养老院。
那是2003年,距离溥仪去世,已经三十多年了。
王敏彤已经老到记不清溥仪的音容相貌了,但她依旧没有忘记,自己有个爱了一辈子,也恨了一辈子的男人叫爱新觉罗·溥仪。
在养老院里,身边都是和她一样,孤苦伶仃的老人,但王敏彤不愿意和他们一起交谈。在她的心里,还有满清格格的骄傲。
但是一个月后,她的这份傲气再也不会出现了。
那天,养老院改善伙食,每人都有一盘饺子。王敏彤已经很长时间没吃过饺子了,早已忘记了饺子的味道,贪婪的闻过后,夹起一个,没有嚼她就咽下去了,滚烫的饺子噎住了她的嗓子眼。没过多久,王敏彤就没了呼吸。
一代满清格格,就这样因为吃饺子噎死了。
痴心于溥仪让她错过了几次婚姻,无儿无女。娇惯和傲气让她晚年孤苦,最后竟因为一个饺子离开人世,她的一生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玫瑰”只代表“玫瑰”吗?
系列前言:
研究地质的前辈常把矿物比作解读地球的文字,笔者也常常思索每种矿物究竟意味着何种文体。它们应该并非全是严肃的科学论文,应该也有贴近我们日常生活以及浪漫主义的一面。本系列科普希望以文艺/趣闻为载体向大家介绍多种常见矿物,建立起矿物和生活、科学和诗意的联系。
诗意矿物学2
“玫瑰”二字都是“王”字旁,拆开来说都解释为“美玉”。或许,它在成为那些蔷薇科植物的代称之前,曾是一种矿物的名字吗?
——题记
在现代汉语中,人们似乎不会将“玫瑰”和了无生气的石头联系起来。然而从字形上看,“玫瑰”二字从“王”字旁,本属宝石一类。赋圣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记录有“其石则赤玉玫瑰,琳瑉琨吾…”,《上林赋》中也有“玫瑰碧琳,珊瑚丛生…”的句子(图1)。从中我们可以推断:至少在汉朝,“玫瑰”还是一种矿物的名称。那么它会是哪种矿物呢?
图1 古籍中“玫瑰”二字用法示例
先来看“玫瑰”最后成为植物代名词的原因:“名花以‘玫瑰’,红紫色可以想见。”(见明代李日华《六研斋二笔》)显然,我们要寻找一种红紫色的矿物。又据章鸿钊先生考证,“玫瑰”作矿物名称时等于“火齐”。对比汉朝的名篇:班固《西都赋》和张衡《西京赋》枚举珍贵矿物时只说火齐不提玫瑰;而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又只列玫瑰不写火齐。章先生推断“玫瑰”和“火齐”很可能代指的就是同种东西(见引文1)。来自《说文解字系传》(南唐徐锴著)中的证据则更为直接:“玟,火齐玫瑰也…石之美者。”由此,我们要寻找的“玫瑰”又可以从“火齐”的性质入手。《本草纲目》描述“火齐”:“薄如蝉翼、重沓可开、光耀照映、黄赤如金、明莹可为灯者。”
终于,答案呼之欲出。这不就是:片状晶型(薄如蝉翼)、极完全解理(重沓可开)、珍珠光泽或半金属光泽(光耀照映)、可呈黄色或红色(黄赤如金)、透光易加工且隔热性强(明莹可为灯者)的云母吗?!原来,所谓“玫瑰”竟然是指呈紫红色的锂云母(图2)。
引文1 《石雅》中论证“玫瑰=火齐”
图2 玫瑰和锂云母
考究到这里,我颇有些失望之感——云母可谓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矿物之一(图3),它是颜料和化妆品中的亮片和珠光粉,电器里的绝缘器件,锅炉中的耐热材料,光学仪器中的偏正光片,甚至是一味可用于煎汤熬粥的中药。即使是野外地质研究也少有人会因为云母的发现而惊喜——它实在是太常见了,花岗岩地板中反光最为显著的片状矿物就是它(图4)。能呈现不同的颜色也只是因为云母的晶体结构相对自由(图5),能容纳多种类型的致色阳离子(图6,图7)。就像一辆公共汽车,只要空间充足谁都能进。
图3 由粗到细的白云母可做不同用途的工业材料
图4 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其中片状黑色矿物为黑云母
图5 云母的晶型(a)和晶格(b),晶格中钾和铝的位置可被其他元素取代
图6 各种颜色的云母,从左至右依次为金云母(含Mg2+)、黑云母(含Fe2+)、铬云母(含Cr3+)
图7 各种颜色的云母,从左至右依次为钒钡云母(含V3+)、锌云母(含Zn2+)、铯云母/南平石(含Cs+)
“他站在一座花园前,花园里头开满了玫瑰花。小王子注视着她们,她们看起来全都像他的花儿。然而,他极其难过。他的花儿告诉过他,在全宇宙中,她是她的族类中唯一的一朵。而在这里,单在一个花园里,就有五千朵,全都很像她。”(《小王子》)
我意识到了问题出在哪里:其实云母也曾是洋溢着浪漫色彩的矿物,只是它进入人类工业生活后变得太普遍。如同张爱玲所说的“红玫瑰”变成了“蚊子血”,我们对它不再关心。对比秦汉辞赋中的“玫瑰火齐”,相当数量的唐宋诗人都直接写过带云母二字的诗:李白“水舂云母碓”、杜甫“无心云母屏”、苏东坡“蜡纸灯笼晃云母”、温庭筠“两重云母空烘影”……可见这一时期,云母已经作为常见的装饰品,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淡去了高贵的宝玉石标签。而文明进一步发展到明清时代,民间也对这种独特的矿物有了朴素的科学认知:噢,原来服用云母不能让人像何仙姑一样成仙,但的的确确可用于治疗一些疾病。时间走入近现代,云母成了常见的工业原料,再也不引人注目。页状的云母,像一本源远流长的寓言(图8),沿着解理剥开,一页一个故事。它曾经梦幻过、浪漫过、高贵过,但最后只在平凡中独自灿烂。为它花了时间的人才知道它曾叫“玫瑰”。
图8 各种形态的云母
图9 显微镜下的白云母片岩,其中彩色部分为白云母干涉色
巧合的是,云母今天的英文名为“Mica”(音标为:/ˈmaɪ.kə/源自拉丁文“Micare”,含义为闪耀有光辉的东西),其读音和寓意竟然和汉语中“玫瑰”二字意想不到的统一了。我一下想到《小王子》中的另一句话:
“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个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
形容闪闪发光的云母再合适不过。
美编:林洁
校对:李玉钤 伍姝雨
历史上山东地区的名酒 ,不说真是不知道。
山东古号齐鲁,是中国酒文化极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定居山东半岛的东夷部落就已经掌握了酿酒技术。据目前所能发现的考古材料来证明,我国最早的酿酒遗迹之一就出现在莒县境内。
1979年,在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的发掘中,出土了一组成套的酿酒用具,有沥酒漏缸、接酒盆、盛酒瓮、盛贮发酵物品的大口尊等等。大口尊是用以盛贮谷物发酵的酿酒容器。
沥酒漏缸的底部中间有大圆形镂孔一个,属于酿酒过滤器。酿酒时,先将谷物在大口尊内发酵成熟,再用沥酒漏缸进行过滤,去滓取清。这是我国古代米酒最传统的酿造工序。由此可见,远在五千年以前,山东半岛的居民就已经学会了谷物酿酒。
到春秋时期,鲁国立足于曲阜一带,其酿酒业也已颇具规模。孔子居住曲阜,就对当地所产的酒品甚加挑别。《论语・乡党篇》载其言曰:“沽酒市脯不食”,也就是说,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当时市肆所沽,还不符合孔子的口味。
鲁国出产的酒称之为“鲁酒”,虽然鲁酒已经被当作盟会献品,但还是稍显淡薄,以至出现“鲁酒薄而邯郸围”的典传。但无论如何,鲁酒终有一定的名气,后世各朝称鲁中地区的美酒,仍常冠以“鲁酒”之号。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西汉时期,山东的酿酒业继续发展。从考古内容发现,山东的酿酒遗迹的覆盖面越来越广。1967年,在诸城前凉台西村发现一座大型东汉基葬,其中出土一块《庖厨图》画像石,上面绘有酿酒场面,其酿造工序历历可见,有主灶者,有甑饭者,有搅拌者,有摻料者,有滤滓者,有压榨取酒者,工艺配合相当完美。
在文献记载中,当时的山东酒业也声名远播。新莽之际,琅玡海曲(今日照)的“吕母酒”就名垂史册。吕母是名海曲妇女,为起兵举义,曾聚资酿造好酒,以此招揽勇士。《后汉书・刘盆子列传》记载:“母家素丰,资产数百万,乃益酿醇酒,买刀剑衣服。少年来酤者皆赊之……遂相聚得数十百人。”吕母此举,实发琅玡赤眉起义之嚆矢。这也说明,吕母所酿造的酒定有相当强烈的吸引力。
到了唐朝,山东酒有了更高规格的知名度。号称“酒中仙”的大诗人李白,周游山东,逗留鲁中,经常品饮当地佳酝,写下了许多歌咏鲁酒的名诗,至使鲁酒名扬天下。《李太白全集》卷一九《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诗云:“鲁酒若琥珀,汶鱼紫锦鳞。
山东豪吏有俊气,手携此物赠远人。”同书卷一五《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诗云:“鲁酒白玉壶,临行驻金羁。”同书卷二二《客中作》诗云:“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除李白之外,许多唐朝诗人也对鲁酒深眄垂顾,为之吟咏,如《全唐诗》卷二四四韩羽《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亦云:“齐讴听处妙,鲁酒把来香。”有唐一代,山东美酒传觞海内,增势日旺。
宋朝是山东酿酒业的高涨时期,酒的品种与产量都达到当时的一流水准,而且名酒辈出,比州皆是。张能臣《酒名记》列举北宋名酒二百二十三种,其中山东酒就占二十七品,这些名酒是:青州拣米酒,齐州舜泉酒、近泉酒、清燕堂酒、真珠泉酒,兖州莲花清酒,曹州银光酒、三酘酒、白羊酒、荷花酒,郓州风曲酒、白佛泉酒、桂香酒,濮州(治今鄄城)宜城酒、细波酒,潍州重酝酒,登州朝霞酒,莱州玉液酒,济州(治今巨野)宜城酒,单州杏仁酒、宜城酒,德州碧琳酒,棣州(今惠民)延相堂酒,博州(今聊城)宜城酒、莲花酒。这些山东名酒争相辉映,大放光泽,把山东酒业推向繁荣。
元明时期,山东地区崛起了著名的“秋露白”酒,成为齐鲁名酝中佼佼者。田锡《曲本草》记载:“山东秋露白,色纯味冽。”记述符合历史实事。但值得注意的是,《曲本草》成书于明朝,《说郛》整理者在引用时署其名为“田锡”,但这部著作的作者并不是北宋名人田锡,因为《曲本草》中所列的名酒,很多都是元朝名酒或明朝名酒。
山东的秋露白酒是采用复式发酵法酿制的一种米酒,酒质纯正而气味芬香,元明两代,在文人阶层格外受宠。元人许有壬《秋露白酒熟卧闻糟声喜而得句》诗云:“治曲辛勤夏竟秋,奇功今日遂全收。日华煎露成真液,泉脉穿岩咽细流。
不忍拨醅斟瓮面,且教留响在床头。老怀块磊行浇尽,三径黄花两玉舟。”诗中的赞美之意流于言表。秋露白酒从夏季开始酿制,秋高气爽之时酿熟,在酿制过程中加入花露一类的串香材料,因而独具特色。
秋露白酒以济南为主导产地,自元始酿,沿及明清,在长达六、七百年的历史时期内久领风骚,长葆盛名,成为齐鲁名酝中维持时间最长的一种品牌。顾起元《客座赞语》卷九排列明代名酒,其中就有“济南之秋露白酒”;顾清《傍秋亭杂记》卷下曾将“山东之秋露白”与淮安绿豆酒等七种品牌相提并论,评定为一代华夏名酝。
据明人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四九记载:“秋露白,出山东藩司,甘而颜色白,性热”,流传时间已久,后来有薛生者,又把秋露白酒加以改进,“收莲花露酿之,清芬特甚”,一时称为稀世之酒。王世贞还写有《酒品前后绝句》组诗,其中咏秋露白之诗云:“玉露凝云在半空,银槽虚自泣秋红。薛家新样莲花色,好把清樽傍碧简。”秋露白酒经过几代人的改酿与提高,在酒界中始持着顽强的竞争力,直到清朝,依然挤身于同行业之间,与南方同名品牌鼎立。
曹雪芹之父曹寅路过山东,就挥笔写下了《南辕杂诗》有云:“娄江酒董别酸甜,上第青齐落二三。”自注云:“慕庐宗伯与余评酒,……领瓶第列,以露白为最。”事见《棟亭诗钞》卷二。总之,秋露白酒为古代山东酒业争得了较多荣誉。
明清时期,山东酿酒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酿酒技术全面提高,酒的品种不断增多,各地均涌现出一批划时代的酒类名牌,一时群葩簇艳,争相斗奇,把齐鲁酒界推到更高的层次。在此期间,青州、章丘、茌平和德州都成为举邦瞩目的名酒基地。
明末时,青州出产的露酒名传遐迩。周亮工知潍县,就对青州露酒赞不绝口,他在《赖古堂集)卷二中说:“青州有金玉露、玉胜金”;又云:“青酒皆以露名,刘家露尤青冽,在玉露上”。王培荀《乡园忆旧录》卷也说:“青州实有美酒,曰紫露,国初与德州墨露共传。”看来,青州露酒出现过若多品种。
为此,周亮工数番吟咏,《赖古堂集》卷一○《将发青齐》诗云:“满酝青州红露酒,期君早看上林枝。”《过东莞武刘二孝廉载酒》诗云:“且喜酒成真是露,莫言松花便为樗。”《送陆违之还三山》诗云:“秣陵穆陵常独去,清露浊露时共斟。”同书卷一二《喜蒋用弢至自闽南》诗云:“青州从事未全贫,金露虽浓可荐唇。”《青酒苦涩,求之士大夫家,威云干榨嘉然》诗云:“廿年常共酒人游,玉碗光承玉露柔,”青州酒的特点是苦味重,尽管如此,爱喝苦味酒的人还是趋之若鹜。明人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卷二《清江引》词有云:“沽来青州酒一壶,浸入泉深处。胜似蜜林檎,赛过金盘露,不爱凉甜只爱苦。”
受青州酒业的影响,与青州毗邻的潍县也酿制同类露酒。《书影》卷四记载:“潍县酒与青州同,以金露、玉露名,然皆市中所有。土绅家自作粗曲酒,色殷红,味微苦,然可多饮。金露太苦,玉露太甘,艳其名耳。”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青州酒业一直感染着周围地区。
章丘一带出产好酒,至晚明代已出名。宋伯仁《酒小史》列举“谢侍郎章丘酒”为历代名酝,实际上说的是明代中期的事情。《说郛》整理者在引用《酒小史》时署其名为“宋伯仁”,但这部著作的作者并不是宋朝的名人宋伯仁。
因为书中所列的谢少溪为明朝中期的章丘人,官至兵部侍郎、吏部侍郎,故而人称“谢侍郎”。与谢少溪同时期的临朐人冯惟敏曾填《南吕一枝花》一阕,赠与这位章丘人好友,其序文说:“今之词手,章丘人擅场矣!余于此盖难 绪综乎为词哉。”见《海浮山堂词稿》。
明人王世贞对谢少溪酿制的章丘酒也格外赞赏,《弇州山人四部稿》卷四九记述说:“章丘酒,去济南不百里,清味隽水,自是名胜,而人乃传秋露,何也?谢少溪侍郎者佳。” 王世贞同时为之赋诗云:“玉缸春色暖融融,一点清泠便不同。肯向邯郸斗浓艳,自夸林下谢家风。” 冯惟敏(公元1511-1578在世)、王世贞 (公元1526-1590年在世)都见证过谢少溪的酿酒成就。
徐榜《济南纪政》记载:“章丘有能酿羊膏酒者,饮者评之,居露酒之上,称佳酿也。”羊膏酒亦名羊羔酒,在酿制过程中,要在酒料中加入一定数量的羊肉羊脂,把肉香透渗于酒体之中,从而形成风格独特的酒种。
当时,山东地区视此酒为馈礼佳品,格外器重。《书影》卷四记载说:“章丘羊膏酒,东省重之,闱中多取以供主试者。味甘无少膻气,偶一饮之,亦尚宜人。”明朝时,章丘羊膏酒与山西羊羔酒同名显,成为此类酒种的上佳饮品。
茌平的佳酿主要集中在丁家岗一带,由明人程肖莪(程绍)首创,而后沿茌山前后,茌平人采汲清泉,精心酵酿,以至于好酒辈出。朱国祯《涌撞小品》卷一五记载:“东昌府茌平县西北有丁家岗,出泉甘测,酿酒甚美。谚云:茌平丁块酒。又称曰酒泉。余同年程肖莪尝就岗下造酒以归,号为天下第一。”
古人对万物的雅称,美到极致的古风名字,快来选一个吧!
古人对万物的雅称
天叫:碧落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地叫:方仪
抬头碧落望无垠,低首方仪览无余。
日叫:扶光
扶光乘夜降,月色照湖山
月叫:望舒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楚·屈原《离骚》
星叫:白榆
北斗西风吹白榆,穆公相笑夜投壶。
——曹唐《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云叫:纤疑
纤凝翠微巅,扶光入沧渊。扶摇惊砂起,山弄望舒远。
——明代文学家杨慎《临江仙·纤凝翠微巅》
风叫:天籁
琳宫照金碧,天籁鸣笙竽。
——出自尤袤《庚子岁除前一日游茅山》
雨叫:灵泽
燕洗尽垂柳绿,染得百花红。 灵泽千万态,和风亿万形。
——雨
雷叫:飞火
飞火掣电光,神怪时出戏。
却疑蓬莱峰,只是鲛人髻。
——《登高丘望无海》宋代 李复
电叫:灵晔
耀灵晔而西征
—— 先秦 屈原 《远游》
雪叫:韩酥
明徐渭《梨花》诗之三:“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酥未肯消。”
霜叫:青女
《霜月》唐代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山叫:翠微
翠微榼叶垂鬓唇——唐,杜甫《丽人行》
苍苍横翠微——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石叫:地骨
苍苔归地骨,皓首采薇歌。
———《登首阳山谒夷齐庙》唐代 李颀
海叫:苍渊
《流泉引》宋代 李复
泉涓涓兮出重出,回抱山麓兮入于苍渊。
流来孔多兮自溢于林间,出始一勺兮下合成川。
湖叫:孟津
咏史诗·孟津
唐·胡曾
秋风飒飒孟津头,
立马沙边看水流。
银河叫:星汉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彩虹叫:帝弓
《理宗度宗第二》
宋·文天祥
先帝弓剑远,永怀侍芳茵。
今朝汉社稷,为话涕沾巾。
瀑布叫:玉虹
《寄题袁机仲侍郎殿撰建溪北山四景·玉虹桥》
宋·杨万里
银河月外来,玉虹天上落。
骑虹弄银河,人间无个乐。
泉叫:琼津
琼津流乳窦,春色驻芝田。
乌兔中时近,龙蛇蛰处膻。
——《壶公山》 唐代黄滔
琥珀叫:光珠
《渔家傲》
宋代 无名氏
我有光珠无买价。
光明常照芝田下。
圆月叫:冰轮
窗外冰轮依旧在
—— 宋代 秦观 《念奴娇》
甘露叫:天酒
琼浆白日醉天酒,何时华表归来乎。
——《九仙山》宋代 徐师仁
四季叫:四孟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
春天叫:苍灵
苍灵苦雨染丹英,无故催流泪半城。
夏天叫:槐序
槐序柳低低,鸣蜩草萋萋。
秋天叫:素商
璿仪气爽惊缇籥,玉吕灰飞含素商。
——魏徵《五郊乐章·白帝商音·舒和》
冬天叫:玄英
小范真同味,玄英也并祠。
——出自:杨万里《钓台》
燕子叫:玄乙
浣溪沙
尔许平皋罨远林,石阑干外水淫淫。
布帘乱动古墙阴,玄乙来时春转脚。
渥丹开后客关心,无家况感别离深。
茄子叫:落苏
沿篱既吾茹,落苏亦吾爱。
--出自:朱景英《邹小山宗伯茄豆帧子为章书亭镇帅题》
钱叫:青蚨
《减字木兰花》
宋代 马光祖
多情多爱。
还了平生花柳债。
好个檀郎。
室女为妻也不妨。
杰才高作。
聊赠青蚨三百索。
烛影摇红。
记取媒人是马公。
酒叫:忘忧君
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
锄药顾老叟,焚香呼小青。
书叫:银编
《浣溪沙》 金朝·蔡松年
寿骨云门白玉山。
山光千丈落毫端。
姓名先挂烂银盘。
编简馨香三万卷,
未应造物放君闲。
功成却恐退身难。
老虎叫:山君
《送吕道士》
明代 张羽
石室无人住,归心似鹤轻。
山君驱虎去,童子报丹成。
玉窦凭龙守,芝田借雨耕。
怀君明月夜,遥听步虚声。
风筝叫:纸鸢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高鼎《村居》
茶叫:不夜候
山中不夜候,可能忘忧君。
问伊几多愁,天凉好个秋。
信叫:锦书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男子叫:蓝颜
白雪点放红梅香,老去可怜忆蓝颜。
女子叫:红颜
《后宫词》
唐代 白居易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墨叫:松使者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杂记·人物异名》:
“墨曰陈玄,黑松使者。”
笔叫:中书君
《连屋》
宋代 章甫
十年诵公诗,正自识孙楚。
一日从公游,如入图书府。
登门迹已熟,入室心相予。
及观连屋处,益知用意苦。
岩岩中书君,正色元佑年。
文章照今古,神物护简编。
盛德宜有后,诸孙如彼贤。
韡韡常棣华,相戒南陔篇。
布叫:白越
清吴伟业《送曹秋岳以少司农迁广东左辖》
五月蛮村供白越,千年仙竇访丹砂。
黑发叫:青丝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
白发叫:华发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纸叫:楮知白
江南水乡楮知白,泥金隶书明仁殿。
纸寿千年播四海,国碎精华续新篇。
雪叫:寒酥
镜里妆寒酥粉见,春化寒酥剪作金。
砚叫:即墨侯
《除夜洗砚》
宋代 王迈
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当富春秋。
为供文字逢青眼,要策功名真黑头。
濯以清泉尘已蜕,衣之文锦翠如虬。
呼童除放陈丰馔,少劳精神并汝酬。
围棋叫:坐隐
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
坐隐不知岩穴乐,手谈胜与俗人言
木叫:玉林
玉林风露寂寥清,仙妃对月闲吹笙。
出自唐·陆龟蒙《上清》。
琵琶叫:怀风
秋多上阶日,凉足入怀风。
--白居易《新秋病起》
早晨叫:拂晓
《晓坐》 宋·杨万里
拂晓文书巳罢休,却披诗卷散闲愁。
只惊两眼生光彩,日到东窗半角头。
进士:绿衣郎
《金牛道中》 宋·李新
龙鳞凤翼阻腾骧,仰首青云自涉茫。
汉月满衣谙客思,巴音侧耳觉吾乡。
金牛有路通秦惠,筹笔无功愧蜀王。
只笑无成谩来往,回头惭愧绿衣郎。
花叫:瑶芳
群仙贝尔蕊珠宫,多种瑶芳琼草碧。
--韩信同《蓬莱飞峰》
梅花叫:清客
【竹榭幽斋临屏】七律·闻梅开了
——步韵梅易
雨荷绿漪
怒放寒梅雪化前,幽香暗缕又新年。
春风有意邀清客,素笔寻诗缔墨缘。
老友琼杯陈酒厚,西湖淡月故桥圆。
知音流水相逢处,竹叶萌尖嫩笋延。
傍晚叫:夕落
羽客长生助,骚人夕落伤。
郊原多似是,甘苦冀情详。
隐者:桃源客
传语桃源客,人今出处同。
——唐·杜甫《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别之澧朗》
水叫:灵渊
无色透明眸,有意含情脉。天孕灵渊智慧聪,上善君学我。
——卜算子·灵渊
露水叫:天水
天水之城滋养魂,碧波荡漾情怀深。
马头琴韵醉心弦,美景留连心尽赞。
游僧:水云身
平生水云身,不堕车马境。
愿言学庞公,全家事幽屏。
——宋代陆游《晨起》
灯叫:晴虹
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
——白居易
苦瓜叫:半生瓜
可怜柔绿蔓,娉袅小黄花。
结实供农户,开樽醉晚霞。
要知忧与乐,食此半生瓜。
——李家荣的《苦瓜》
螃蟹:内黄侯
从来叹赏内黄侯,中书君拟内黄侯。
杯叫:羽觞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出自: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春夜宴桃李园序》
香菜叫:满天星
满天星月明如昼,此境此时谁欲分。
沉沉万籁满天星,药兔秋声处处明。
——宋代 释子涓《颂古二首》
镜叫:碧琳侯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夏景冲淡偶作次韵》之二:
“莫道仙家无好爵,方诸还拜碧琳侯。”
竹叫:郁离
繁阴上郁郁,促节下离离。
——元 龙辅 《女红馀志·竹》
柿子叫:凌霜侯
胭脂叫:飞云丹
看飞云丹诏,行沙金勒,待公归觐。
——出自宋代侯置的《苏武慢(湖州赵守席上作)》
蟋蟀叫:促织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宋代叶绍翁《夜书所见》
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110个谐音梗网名,惊艳你的网友,快来看看有你的姓氏吗?
116个谐音梗网名,你会叫什么,来看看有你的姓氏吗?
138个谐音梗网名,你会叫什么?被00后笑憋气了
给自己取一个谐音梗网名,你会叫什么?看看这72个中有你的姓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