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后院又起火!拜登政府40个部门超400人联名抗议对以政策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巴以冲突引发的舆论风暴持续升级,拜登政府后院起火一桩接一桩。
当地时间11月14日,来自大约40个美政府机构的超过400名美国官员和工作人员联名致信总统拜登,抗议美政府支持以色列的政策,他们呼吁拜登寻求加沙地带立即停火,并敦促以色列为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进入加沙开绿灯。而其中的一些联名者曾在上届大选中帮助过拜登胜选。
《纽约时报》称,这只是近来拜登政府官员一连串抗议信中的最新一封,早前已有数十名美国务院雇员向布林肯致信呼吁加沙停火,美国国际开发署逾千名官员近期也签署了一份公开信,敦促拜登政府推动巴以立即停火。
报道称,尽管拜登政府最近开始对大量巴勒斯坦平民遇难表示担忧,同时敦促以色列克制对加沙的军事行动,但这种姗姗来迟的批评似乎并没有对政府内部人员起到安抚作用。
11月4日,约旦安曼,出席阿拉伯国家(及地区)协调会议的布林肯/澎湃影像
根据《纽约时报》获得的信件副本,这封联名信首先谴责了哈马斯10月7日对以色列发动的袭击,随后敦促拜登阻止以色列在加沙的报复性军事行动造成的流血事件。
“我们呼吁拜登总统紧急要求停火;呼吁确保立即释放以色列人质和被拘留的巴勒斯坦人,以缓和当前局势;恢复水、燃料、电力和其他基本服务;以及向加沙地带提供充足的人道主义援助。”
“美国人不希望美军卷入中东另一场代价高昂且毫无意义的战争。”
联名信还指出,“绝大多数美国人都支持停火”——10月进行的一项民调显示,有高达66%的美国人,包括80%的民主党人,均认为美国应该向以色列施加压力,要求其停火。
两名主导联名信的政治任命官员表示,大多数署名者都是信仰不同的政治任命官员,他们在拜登政府的各个部门工作,包括国家安全委员会、联邦调查局和司法部等等。其中,一些署名者还曾帮助拜登在2020年胜选,这些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担心政府拜登政府的以色列政策与民主党选民的立场发生冲突。
一些美国官员私下表示,虽然政府高级官员对内部分歧持开放态度,但政府工作人员必须理解并接受在政策上的分歧。官员们还称,在巴以问题上的分歧一定程度反映了年龄的代沟,比如署名者大多在20多岁和30多岁。但根据收集签名的人的说法,许多年龄较大的官员也参与了联名。
报道还提到了巴以冲突爆发半月后的一次会议,凸显出美政府内部的糟糕氛围。
10月23日,白宫附近的艾森豪威尔行政办公楼举行了一次充满争议的会议,当时有70名穆斯林和阿拉伯的政治任命官员和拜登政府高级官员参会,其中包括白宫办公厅主任杰弗里·齐恩茨(JeffreyZients)和副总统哈里斯的丈夫道格·埃姆霍夫(doug emhoff)。
会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有多少人因拜登政府支持以色列而受到家人或朋友的压力,并因此辞职?据一名与会者和另一名听取了会议简报的人士称,现场有数十名与会者举起了手。此外在讨论环节,一些与会者甚至哭着要求拜登政府呼吁停火、限制向以色列提供军火、不要继续漠视加沙地带平民伤亡。
当地时间11月8日,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从加沙城和加沙北部逃往南部地区/视觉中国
在这封最新的抗议信发出稍早前,美国官员13日对《纽约时报》表示,自冲突爆发后,有数十名美国务院雇员向布林肯发去了至少三封联名信,表达了对拜登政府处理巴以冲突政策的不满。这位官员说,其中两封信是在冲突爆发第一周发送的,第三封是最近才发出的。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证实了这三封信的存在。
与此相关的是,根据《赫芬顿邮报》13日披露的消息,在最近出访中东地区后,布林肯在给国务院工作人员的一封电子邮件中承认,这场危机带来的痛苦对个人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国务院内部在拜登政府处理当前巴以冲突的问题上存在分歧。
在11月13日的美国国务院简报会上,发言人马修·米勒表示,布林肯会见了“国务院各层级、各部门的人员”,听取了他们对政策的确切看法,包括对以色列及其与哈马斯的冲突,以及对其他问题,包括一些非常有争议的问题的看法。
另据路透社11月10日报道,根据该媒体看到的一封公开信的副本,美国国际开发署1000多名官员签署了一封公开信,敦促拜登政府要求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战争立即停火。报道认为,这封信是一种最新迹象,显示了美国政府内部的不安情绪,这种不安同拜登总统坚定支持以色列有关。
这封公开信说,“我们对许多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感到恐慌和沮丧”,“我们认为,只有美国政府要求在加沙立即停火,才能避免更多生命蒙受灾难性的损失”。这封信的署名者是该机构驻华盛顿多个分支机构的官员,以及派驻在世界各地的官员。
眼下,本轮巴以冲突持续已超过5周,共导致双方超1.26万人死亡。针对近日以色列军队近日袭击并围困了加沙多家医院一事,拜登13日表态称,当地医院必须受到保护,希望以色列采取更少的侵犯行动。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则表示,以色列已保证,正努力避免伤害到医院患者,并准备向当地医院提供燃料。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拜登发表上述言论之际,阿拉伯世界和一些西方国家要求加沙地带停火的施压声浪已变得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以色列还同黎巴嫩真主党跨境交火,人们担心巴以冲突的战火可能蔓延至整个中东地区,美国则希望通过一系列外交动作来避免这种结果的产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杨鸣后院再起火!妻子唐佳良摊牌怒斥:在罪恶中游泳的人终会淹没
当星光不再:探究娱乐圈中的婚姻与幸福
在闪烁的荧幕背后,娱乐圈的爱情故事经常是公众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当这些被神化的关系遭遇现实挑战,明星夫妇的分合便成为了社会对于婚姻幸福深度剖析的缩影。
近日,一则震惊业界的消息划破了宁静的夜空,备受瞩目的明星夫妇宣布结束多年婚姻。这段看似完美无缺的联盟,在镁光灯下渐显裂痕。他们曾是红毯上耀眼的双星,她——银幕上的女神,以其卓越演技和倾国倾城之貌俘获无数观众;他——音乐界的传奇人物,用魅力四射的舞台表现和动人心弦的旋律征服了全世界。
然而,在风光背后,两人共同走过风雨交加、斑驳陆离的岁月。近期关于两人可能出轨、性格不和等传闻甚嚣尘上,让外界对这场闪电般宣告结束的婚姻感到迷惑不解。本文将透过层层迷雾,探寻真相,并反思当代社会对于明星及其婚姻生活所持有的复杂视角。
首先,我们必须审视那些流言蜚语背后隐含着怎样复杂纷繁的情节。是否真如某些小报所述,是由第三者插足造成了这段关系破碎?或者仅仅因为长时间分隔两地工作导致感情逐渐消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思考:在公众眼中,明星们是否享有私生活权利?还是说他们一旦走进聚光灯下就注定要与全世界分享自己最隐秘、最脆弱之处?
接着是对于明星婚姻作为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在今天这个高度娱乐化时代中,粉丝和观众不仅仅满足于欣赏偶像在舞台上或银幕前展示才华,他们更渴望参与到偶像私生活中来,并从中寻求某种共鸣或归属感。每一次公开亮相、每一条社交网络更新都可能引发海量讨论与解读。
此外,在网络空间里涌动着各种声音:从愤怒谴责到深情同情再到冷静分析... 这些碎片化、多元化、即时化信息构建起一个虚拟论坛,在这里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明星私生活特别是婚姻状态的期待和失望。
面对这样一个现象级事件,我们也不得不反省当前社会对于“完美”、“幸福”定义下潜藏着何种期许与误区。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在他们身上投射出来的理想化形象往往成为普罗大众追求生活标准和价值取向参照物。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个问题:当公众把个体私事放大至社会层面进行讨论时已经超越了合理边界。
文章最终回归到对个体命运与集体价值观之间博弈所引发深思。明星夫妇面临困境并非孤立事件;它映射出了现实生活中无数平凡人类遭遇挫折、经历变革时所承受内心挣扎与外界压力。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对待关系和幸福观念,并学会保持适度距离去理解那些置身镁光灯下焦点中心却依旧在寻找爱与被爱平衡点的人们。
总而言之,在讲述一段段高调展示却又黯然收场故事时,我们看到了明星作为普通人类存在感受脆弱、渴望支持,并试图在喧哗声浪中找寻自我价值与平静空间。通过深入挖掘和分析如此事件背后所带来启示,我们更能体会到那份超越表面浮华、触及心灵深处关于真实而复杂人性探索之旅。
夫妻间开始有这三个动作,说明后院即将失火,要引起你的警觉
夫妻之间的感情,一定是通过不断的沟通和交流来保持激情的,如果开始有下面的三个动作,意味着夫妻之间的感情会出现一定的松动,说明你的后院有起火的迹象,一定要引起你的警觉才对。
【1】开始与别人的人攀比。
两个人相互之间的感情一直保持的都比较好,最近这一辈子,你的那一位开始把你和身边的人相比,比来比去,发现你比其他的人都窝囊,也就是把你看成了一无是处,说白了就是开始嫌弃,开始羡慕别人了,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信号,它是感情的杀手,一旦两个人相互之间的认可出现了松动,再往前发展的话,很大的好奇心就会促使着他做各种各样的尝试,而人一旦陷入了爱情之中,是很难收回来的,直到碰得头破血流。
【2】开始不断的找麻烦挑理。
如果你们正常的生活还是比较平静的,平时两个人吵架也比较少,相对来讲,感情还是非常融洽的,两个人,你疼我,我爱你,但是最近这一阵子,那一位开始不断的找你的麻烦,看你哪儿都不顺,横挑鼻子竖挑脸的,这一定是有心事,不管这个心是在他心里面是不是已经形成了既定的事实,都要引起你的警觉才对,做好应对各种特殊情况的防范心理准备,甚至可以偷偷的去了解更多他的生活,发现苗头,要及时的刹车。
【3】开始不情愿过正常的生活。
夫妻感情最重要的催化剂,就是两个人的生活了,如果对方开始不情愿的过正常的夫妻生活,至少说明心里面对你已经很抵触了,而这种心理的变化,是很可怕的,是开始对你进行拒绝,如果不采取及时的沟通和交流措施,这种情况很快的就会变得很严重,一旦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再去干预,可能就来不及了,所以对于这个现象,一定不要用一个房子来解决,而是要找到问题的根源。
美国发生了一件很神秘的大事,拜登后院突然起火了
牛弹琴微信公众号
美国发生了一件很神秘的大事,拜登后院突然起火了。
确实很神秘,但也很戏剧性。
因为我第一眼看到新闻,还是在说美国民主党议员集体给拜登写信,要求和普京进行直接谈判。考虑到当下美国的对俄政策,民主党是执政党,这些人是公开和拜登对着干,是在逼宫啊。
但第二眼看新闻,这封信又突然撤回了。撤回原因?参与联署的民主党议员说,这封信是几个月前起草的,但工作人员没有经过审查,不小心就发出了……
换句话说,这是美国“临时工”干的。
估计拜登都有点懵,但对美国政坛来说,这意味着一场猛烈的暴风雨的到来。
事情的大致脉络如下。
1,这封信由30名自由派民主党议员联署,核心内容是:考虑到战事给乌克兰和世界造成的破坏,以及灾难性升级的风险,我们也相信避免长期冲突,符合乌克兰,美国和世界的利益。
公开信还说:身为在冲突中负责支出数百亿美元税金用于军事援助的美国立法者,我们认为以这样的方式参与战争,也替美国制造了一种责任,要认真去探索所有可能的途径。
什么意思?
美国应该和俄罗斯谈判,和普京谈判,而不是不断给乌克兰武器援助,那接下来将是不可预测的风险。
2,毕竟都是党内的同志,而且30名议员联署,拜登也很紧张。白宫收到这封信后,第一时间表态:这些议员对局势有 “非常深思熟虑的关切”。
当然,拜登政府也为自己辩护。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说,现在的问题,是俄罗斯没有谈判的意愿,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目的是让乌克兰“一有机会谈判时,他们能处于最大优势”。
白宫发言人皮埃尔则说:“我们的态度一直很明确:一切与乌克兰相关的事务,都要有乌克兰参与。”
3,为什么会写这封信?
不得不提到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现在民主党选情告急,按照目前的民意,一些民主党议员将很可能会落选。
对于俄乌冲突,不仅是美国民间,包括美国政界,已开始出现严重疲劳感。对手共和党的一个攻击点,就是指责拜登给了乌克兰一张“空白支票”,美国已经给了400亿美元,拜登却不关心美国国内的问题。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要知道,现在美国通胀达到了40年来最高,美国人也是怨声载道。
这些自由派民主党人忧心忡忡,于是集体给拜登写了一封信,要求立刻改变政策,在更大危机到来前,与俄罗斯进行谈判。
4,但为什么又撤回了呢?
很简单,民主党内的巨大压力。
因为这是对拜登逼宫,更是民主党的内讧啊。中期选举在即,这样的内讧,更是民主党和拜登的灾难。
而且,这封信事实上帮助了共和党。民主党开始抢共和党的主张。这样混乱,中期选举还怎么选?
所以,这封信一发出,民主党内就炸锅了,各种相互指责,在巨大压力下,一些参与联署的议员后悔了,后来,干脆将责任推给了美国“临时工”。
5,事件结束了吗?
没有。
尽管一些议员表态,自己要撤回自己的联署,但不少民主党议员仍坚持,他们说出的,只是一个常识。
用民主党众议员罗·卡纳的话说:“我支持确保我们武装乌克兰,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并继续资助它,但我也相信,正如拜登总统所说,我们正处于核战争的危险之中。你不认为我们的对手应该和俄罗斯谈谈吗……”
这种分歧,显然不是几句话就能掩盖的。
我看到有外媒这样分析:这封信暴露了拜登与党内\"进步派\"之间脆弱的关系,引起了人们对他们之间合作能力的严重质疑:不仅是在乌克兰问题上,而且是在其它更迫切的问题上……
够戏剧性吧。
最后,怎么看?
三点吧。
第一,美国“临时工”很倒霉。
军国大事,关系到战争与和平,最终就这样戏剧性收场。而且,居然是美国“临时工”干的。
美国“临时工”也很倒霉。不得不说,美国政治家们,你们甩锅的本领也太高了。
第二,美国政坛撕裂加剧。
不仅仅是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撕裂,现在更是执政的民主党内部的撕裂。对于拜登的政策,至少是相当部分民主党人也感到不满:美国,你不能出钱出枪,那最后没法收场啊。
毕竟是党内同志,拜登骂又骂不得,打也打不得,只能太极功夫,推给泽连斯基和普京。
但普京可是说了,是美国想和俄罗斯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
第三,给了普京机会?
看CNN的一篇报道,标题就是“普京一直在观察和等待华盛顿的这一刻”。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美国现在的这种分裂,拜登现在的软弱,给了普京机会。
这种拱火立场,真是唯恐天下不乱。
现在的美国,毫无疑问,支持乌克兰、打倒俄罗斯是政治正确,但后果呢?
从马斯克提出四点和平构想,到30名美国民主党议员要求谈判,大家其实都很清楚:继续打下去,对俄乌是灾难,对全世界是悲剧,最近有关核武器各种风声,更是全人类的一个噩梦。
将一个核大国逼到绝境,想想都让人可怕。这是一个事实,尽管很残酷很冷血。
但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谁都不愿意妥协。乌克兰不接受丧权辱国,俄罗斯不接受战场失败,美国又岂肯轻易放弃?
各方都在比狠。什么公理?什么正义?拳头更重要,而且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掉泪。
哦,错了,应该是不到密西西比河心不死,不见核弹不掉泪。唉,如果真到了那一步,一切还有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