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火加宣是什么字念什么(火加宣)

火加宣是什么字念什么(火加宣)

本文目录一览:

古老的风俗火

正月十二晚,故乡家家户户的门前要烤一堆火。白天,母亲去别村看耍玩意儿,有敲鼓的,有拉碌碡的。村民自己编的顺口溜很有意思,既通俗易懂,又活泼幽默,母亲都能记几大段回来讲给我们听。十二那天,母亲回来得很早,因为晚上一定要包饺子吃。风俗里说是捏老鼠嘴儿,是期盼一年不被老鼠骚扰的意思吧。暮色尚未完全降落,鞭炮声就陆续响起了。母亲催我们赶紧吃,吃了好出门烤火去。正月十二的火虽没有烤得越早就越吉祥的意思,但我们出门抱柴时,远远看见几堆火只剩下了忽明忽暗的火烬,我家烤火总是比较落后的一家。先是竖起两捆玉米秸,点燃,轻软的火苗冒老高,又亮又柔。玉米秸的火太宣,一眨眼就烧完了,这时候我们就接二连三抱棉花秸来填补,一把一把架在玉米秸火上,火堆立马就响起了类似小鞭炮的声音,是干硬的棉花秸遇火发出的“噼啦啦”声。一堆火,快乐地向树梢处跳跃,吸引远处的大人与孩子们都围拢过来。老人们说很久以前不这么用柴烤火,就是用山上的叫柏岭的柏树叶子,柏岭有油,易燃,烧起来又香喷喷的,后来柏岭越来越难找才用柴替代的。因了柏岭这个“柏”字的发音吧,说孩子们要烤够百家的火才不得百病。于是,正月十二晚,大街小巷就成孩子们的乐园。大孩子在前面跑,小孩子在后面撵,大人抱着更小的孩子在后面吆喝,他们热热闹闹烤了这家烤那家。小小子儿们像撒欢的马驹儿,直接就从火堆上越过去了,小姑娘们还矜持一些,她们只是走近火,伸出手来,感受到火堆的温度就算是烤火了。故乡是一个贫瘠的村庄,没有什么果树,更没有一棵柏树,近了十二,年轻人就上山折柏岭去,回来左邻右舍都发一把,哪怕是很小的一把,家家就安下心来,火堆里添一枝柏岭也算是烤过柏岭火了。火烤到一半,家里不用的笤帚、高粱篓啥的都一古脑扔进去了,心里也不觉得可惜,娶了新媳妇的人家要特别烧一个麦秸编的蒲礅儿,俗语里有“烧个礅儿生个孙”的说法,总之,旧了的平时舍不得扔的东西,都会在这场火里找到归宿,它们不像是被消费掉了,倒像是背负了新的使命。我家门前有块很空旷的场地,是大街与小巷的交接处,空中没有电线零乱地轻悬,是适合燃一堆大火的。或者说母亲本意并不想燃大火,但经不住前来看热闹的乡亲们说的“火大日子大”的鼓动,就随同乡亲们的好意,不好意思挡住乡亲们帮忙添柴架火的热情。孩子们也懂大人的心理,见到我家的大火就停下来不去别处转悠了,他们一个劲地往火堆上加柴,直到周围的空气被熏得暖烘烘的,直到乡亲们都觉得烤过一阵了,该歇一歇了,火苗才渐渐地舒缓下去。孩子们淘气,口袋里装着捡来的小鞭炮,趁大人不注意就扔到火堆响一声。大人一训斥,孩子们才跑散。老人们搬着板凳出来,围坐在火堆旁,她们仿佛瞬间找到了夏夜歇凉的感觉。一把柏岭扔火堆里一些,留下来一些,留下来的分发给围坐的乡亲,她们把热乎乎的柏岭别在耳后或头发上。母亲还把最后较大的一枝拿到厨房里,扫扫灶台,最后插到墙上,像插一根艾草似的,这根柏岭就幸运地在厨房插一年,每看到它每想起热热闹闹的十二夜晚。火弱下来后,母亲就拿出几个馍与糕来,放在火堆里烤,说着说着话就闻到了馍与糕的焦香味,俗语里说吃了柏岭火烤的食物不得百病,大家你一块我一块,再不饿也要品尝一块。吃完了,说够了,火堆边渐渐冷起来,左邻右舍才恋恋不舍回家去,相约着次日去看戏,或去谁家吃花生喝茶水。人散去,母亲还要把地上杂乱的烂柴叶扫到火堆里,那火堆依然能冒起幽幽的火苗,母亲心疼地看看靠墙的只剩一小堆的柴,叹息烧掉的那柴能做好几顿饭。第二天醒来,母亲早早就起来了,她惦着门前的灰堆,生怕夜里有风吹起火苗。拿笤帚拿簸箕打理干净柴灰,倒进猪圈里,说它们是上好的肥料,不可以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