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什么是老好人特征(老好人的九大特征)

什么是老好人特征(老好人的九大特征)

“老好人主义”的十种表现形式

“好人”是指一心向善做好事不做坏事的人,“老好人”指脾气随和,待人厚道,缺乏原则性的人。在党员干部中,“好人”就是能为民办事实的人,而“老好人”则指本性不坏,但缺乏原则性,遇事不辨是非、不讲原则、时时小心、处处在意、生怕出问题,得罪了人,影响仕途,于是说话、做事,唯求和气、曲意逢迎的人。老好人奉行“是非面前不开口,遇着矛盾绕着走”的哲学,在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下,“造就”了一大批“老好人”,他们不仅庸碌无为,而且容易滋生腐败。因此,在我们党、我们检察队伍中不仅要大力遏制“老好人”数量的增长,还要想方设法让“老好人”变成“好人”。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出:“坚决反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庸俗哲学和好人主义。”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坚决反对党内生活中的自由主义、好人主义。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好人主义盛行,有问题不指出,有过错不批评,这种庸俗作风盛行之处,往往就是党组织和领导上政治软弱、作风涣散的地方,就是党员、干部中出问题多的地方。”毛泽东同志早在1937年写的《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对好人主义的经典概括可谓入木三分:“因为是熟人、同乡、同学、知心朋友、亲爱者、老同事、老部下,明知不对,也不同他们作原则上的争论,任其下去,求得和平和亲热。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一顿,不作彻底解决,保持一团和气。”孔子称其为“乡愿”、“德之贼”。

结合党的建设、检察机关纪检监察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中发现的老好人主义,笔者总结归纳“老好人”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十种:

一是一团和气型。对谁都一团和气,不较真,不表态,不分是非,很圆滑地搞“你好、我好、大家好”。有心“栽花”,无意“栽刺”,安于做无所作为的“太平官”。中庸虚伪,“是非面前不开口,遇到矛盾绕道走”。明知不对,少说为佳。宁可不干事,只要不出事,宁可得罪人民和事业,不愿触及自己的官位和仕途。在原则问题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指出矛盾和问题。不讲真话、道实情、提意见。

二是自私自利型。貌似沉默寡言、默默无闻,实则心中永远有一本“原则账”:有利于我的伸头露颈,不利于我的埋头不语。不讲国家,只讲个人,不问原则,只顾得失,不讲情谊、不负责任,对问题听之任之、漠然处之;党性不顾,公私不分,更谈不上以上率下。乐于拿国家利益、群众利益、集体利益甚至他人利益满足自己的私利,往往振振有词,非常有成就感。

三是好大喜功型。乐于搞政绩、提口号,好高骛远,急功近利,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喜欢浮夸,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空洞口号,没有具体的行动和措施。只要上级满意,迎合领导口味即可,实际自己都没有信心实现。

四是随波逐流型。从不率先表态,表现得懵懂无知,天真无邪,遇事称才疏学浅,无原则地人云亦云,随大流,即使对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行为也从不亮剑。逃避责任、明哲保身,遇到事情、碰到矛盾上交,向领导、向上级请示报告,不担责任,不冒风险,工作中不敢作主、不会作主、不愿作主和拍板,不担当、踢皮球、打太极,工作没能力、没思路、没方法、没力度,更谈不上创新。

五是是非不分型。是不讲党性原则、不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典型代表。荣辱、对错、好坏不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宁可丧失原则,也不伤害感情。酒杯一端,原则放宽,见利忘义,抛弃原则。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讲政治、不讲党纪党规,没有立场、没有态度、无动于衷,对错误言行面前不抵制、不斗争。见利益就上,见好处就要,甚至搞无原则纷争。

六是八面玲珑型。这种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花言巧语,投机钻营,圆滑世故,善于甩嘴皮子,擅长“暖场”,表现欲强,油腔滑调,溜须拍马。满嘴的仁义道德,实际说一套做一套,不讲党性、不讲原则,不顾场合。逢人只挑好话说,动不动就违心夸赞,攻于心计,成天揣摩领导,研究领导喜好,善于对领导进行批评型表扬。

七是曲意奉迎型。这种人见了上司弯腰如虾,柔声如猫。遇事喜欢吹吹拍拍,随声附和,对上级的工作不作辨别,不提意见,口中常挂的就一句话“您怎么说我怎么办”。有时明知上司有错,也不纠正,不制止,不提不同意见,生怕因此影响自己的前程。有的更是唯唯诺诺,刻意奉迎,对“老板”随声附和、奉承捧场。这种人时时处处琢磨、迎合上司心理,让上司很受用。但这种人看似老实听话,实则狡猾奸诈,一旦时机成熟,就可能做出违法乱纪,害人不利己的事情来。

八是粉饰太平型。这种人对什么人都说好,对什么事都说不错。上级面前没意见,背地里光意见;明明问题成串却为官麻木不仁,出了事儿回避掩盖。干群之间明明有矛盾了,单位内部明明有诸多不谐之音,可他们一味说好,欺上瞒下;为了回避矛盾,要么轻描淡写,要么视而不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反正一条,得罪人的话不说,得罪人的事不做。“上级对下级,哄着护着;下级对上级,捧着抬着;同级对同级,包着让着”。

九是互惠互利型。奉行同朝为官,只有保持一团和气,才能结成同进退、共荣辱的利益共同体,才能保持仕途畅达,“万事留一手,日后好相见”。把党内政治生活当成俱乐部Party,遇事皆好,凡事打哈哈,对群众利益漠视、麻木,趋利避害,遇到矛盾绕着走。办事看来头,分亲疏,无公正,无大局,无善恶是非。往往你投之以桃,我报之以李。奉行面子至上、友情第一,损公肥私,慷公家之慨,谋一己之利。宁可得罪事业,也不得罪同僚,宁可丧失原则,也不伤害感情。有的甚至为了自身利益,不惜以党性、原则甚至人民利益为代价、作交易、做“好人”。

十是挑拨是非型。喜欢搅浑水,乱中取利,热衷于背后传话,搬弄是非,东家长、西家短,挑拨是非,四处讨好,沽名钓誉,伪善欺世,“聚人气、结人缘”,邀功请赏。这种人两面三刀,心里想一套,嘴上说一套,实际做的又是一套,貌似正人君子,实则典型的两面人、伪君子,醉心于潜规则。

“好人主义”的存在,制造着党内生活一团和气的假象,实则严重腐蚀党的肌体,涣散党组织的战斗力。习总书记曾强调指出:看到问题不及时提出批评,认为是小事,就会使小事变成大事,大事变成掉脑袋的。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如果党内生活缺乏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严肃的政治生活出现私利化、关系化、庸俗化倾向,将是十分危险的。一团和气不是真正的团结,而是缺乏党性原则的表现,最终只会让我们消解奋进的锐气,丧失创新的勇气,奉行“好人主义”的领导干部多了,党内清风正气就会得不到发扬,歪风邪气就会得不到遏制,伸张正义就会受到冷落孤立,腐败分子反而有机可乘。一些在政治信仰面前失守的党员干部,除去自身蜕化变质的因素,奉行“好人主义”者的纵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其腐化堕落的过程。同志间适时“扯扯袖子”、“咬咬耳朵”是互相帮助,增进团结的有效方式,一味掩盖问题和逃避矛盾,不仅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反而会加速问题的恶化和矛盾的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观于明镜,则疵瑕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共产党人是一心为公,无私无畏的,我们要保持共产党人的原则性和战斗力,丢掉怕得罪人的思想,抵制“好人主义”之风,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分清是非、辨别真假,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统一意志,增强团结。要认识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每个党员、干部的事,增强角色意识和政治担当,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敢于同“好人主义”在内的形形色色违反党内政治生活原则和制度的现象作斗争。

这三种老好人,大都奸诈,遇到请远离

身在职场,就一定要擦亮了眼睛,认真审视自己身边都是什么样的人。有的人虽然表面对你客客气气,驱寒温暖,可说不定背地里怎么阴你也不清楚。有些人虽然表面冷淡无常,但其实对自己没有任何威胁。今天我们就来盘点几种情况,说不定就是那种表里不一的小人。

【1】答应你问题特别快的人

谁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当然就难免寻求帮助。在找对方帮忙的时候,如果对方不论什么事情都答应的特别爽快,这个时候就一定要认真思考一下了。特别是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明明知道处理起来非常麻烦,对方还是爽快的答应。如果最后对方无法帮你办成,到头来还是需要自己承担后果,总不能把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所以有一些歪心眼儿的职场小人,就是利用这个机会,故意拖延你的时间,让你最后承担责任。

【2】失意时候劝你的好心人

当自己遇到不顺心的时候,平时联系不多,关系平平的那个人却来安慰你,劝你的话,这个时候就要多长几个心眼儿了。说不定对方还不知道打的你什么注意呢。有可能是借此机会拉你下水,也有可能是故意表现,增加你对他的信任度,后边的事情就谁也说不准了。对待这样的人,我们只需要听听即可,还是要看对方的具体行动,万万不可对方随便两三句安慰的话,就把对方当初自己的知心朋友,什么都讲。说不定哪句话就泄漏了你的机密,让对方抓住了把柄。

【3】经常说自己是大师的人最不可信

真正的绝世高手一般都是隐世高人,绝对不会把自己吹的神乎其神。只有那些行走江湖的骗子,才会天天吹嘘,给自己制造各种名头,骗取别人的信任后,再下手敛财。职场上也一样,越是说自己认识多少多少人,取得过多少多少成绩的人,就越是不可信。到底怎么样,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只相信自己看到的,千万不要轻易相信自己听到的。

社会心理学:“老好人”越是有这3个特征,人生越是悲哀

说起“老好人”,大家的第一象限就是热心,不过它也有另外一层意思——活在别人的恩惠里。

热心肠的“老好人”越是有这3个特征,越是容易活在别人的生活里,自己的人生也越是悲哀。

“老好人”性格温和,为人善良,但是却思想愚钝,碍于面子。内心奉承“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教条的“老好人”,在面对别人的恩惠时,不懂得婉拒,回报时不懂得分寸。

知恩图报是人的美德,可是也要量力而为,如果严重超出了别人的恩惠以及自己的能力去报恩,那就是自不量力。

有的人就是利用了“老好人”这一特点,因对他有一点点帮助,就向他索要更大的回报。我一邻居,特别喜欢他的小猫,有一次走丢了,心急如焚。那时候,他的邻居刚好帮他找了回来,他激动万分,说以后有什么需要的尽管找他。

后来,如他所愿,他成为了那个邻居的贴身保姆,什么接送小孩啊,什么打扫卫生啊,什么买菜啊,都找他,而他自己的生活却过得一团糟。别人在表面上夸他热心肠,背地里说他是别人的小保姆。

别人都说,脾气好的男人,发起脾气来最可怕,然后得出一个结论——不要嫁给不会发脾气的男人。好比,如果A无数次帮助B,突然有一天A有事拒绝B了,那么B就会变得对A很愤怒,认为他为人不厚道,而把他之前的种种恩惠都抛在脑后。

这就是阿伦森效应——随着奖励的减少,态度也会消极。可是,受惠者从来没有想过,别人本没有一直施惠于你的义务,你只是习惯了而已。

“老好人”也是一样,一生都在热心帮助别人,除非你对别人的帮助越来越多,别人才会对你有感激,如果突然你拒绝了帮助他人,那么在他眼里,你就是“恶魔”,他会把你数落得遍体鳞伤。(当然,这里是指那些不怀好意的人。)

这也就是为什么坏男人更讨女人喜欢的原因,因为坏男人平时很坏,可是他好的时候却给人一种改过自新的好感。

“登门槛效应”与“互惠原理”相对,但是对“老好人”同样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登门槛效应”——如果别人叫你帮他一个小忙,那么当他再叫你帮他一个更大的忙时,你往往会倾向于接受。

基于这点,“老好人”对别人的无理要求只会增加,不会减少,造成的结果是,大家都知道你不会拒绝,大家都觉得可以从你身上拿到点好处。

“老好人”的这一特征,最容易被那些贪小便宜的利己主义者利用,不断榨取你的剩余价值。

“老好人”为人善良,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赞美的,可是其容易被“互惠原理”、“阿伦森效应”以及“登门槛效应”影响的特征也是不可取的,毕竟你除了帮助别人,也要过好自己的一生。

如果你的时间被别有用心的人“薅羊毛”,而你又不懂得拒绝,总是活在别人的生活里,可以说这样的人生很悲哀了。

(文章转自网络,本平台只提供分享和交流,不作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人生潜规则:老好人的下场,通常很惨

做人,情商是一部分,但一定要有立场,没有立场的人,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可能你表达一个观点时,会有人反对,但如果你连表达立场的勇气都没有,身边人也不会多么尊重你。有的人,就只敢做个老好人。

其实谁不懂这个道理,人活着,不轻易伤人是智慧,但一旦涉及你核心利益的时候,还做老好人,就是错。

我身边也有不少老好人

我的一个发小,简直老好人一个,朋友之间吵架,他从不站队,这样做,就不会引起任何一方不满了?

我们几个最好的朋友,有的闹矛盾了,就有一些真很实在的朋友站出来劝说,还有真性情的,如果觉得你不对,就当面说出来。

可是这个发小,太耍小聪明了,朋友一旦发生矛盾,他见着谁就说对方有问题,好像挺站你这头似的。

一开始,大家都觉得他人不赖,可是后来,大家都明白了,这样的“老好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左右逢源,其实,是最阴险狡诈的人罢了。

在朋友圈、在职场、在亲戚圈里,都有老好人

不仅在朋友圈子,在职场甚至在亲戚圈子里,都有老好人,如今的人们都很现实,也都很聪明,每个圈子都不缺少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毕竟,谁都害怕失败,为了保证自身在一个圈子里能立足安稳,谁都不敢轻易冒犯谁,这也是做人最起码的一个道理,因为,你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就要首先学会尊重别人。

但是好多人有一个误区,他们把尊重变得“虚伪化”了,尊重,应该是真诚的。

有的人,为了一份工作,想尽办法取悦他需要的人,等他过了河呢,就拆桥了,这种人,其实也是虚伪的好人。

有的人在公司,为了顺风顺水,就做老好人,一见别的同事闹了矛盾,他们就偷着乐,甚至也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种老好人,在职场太多了。

就连亲戚圈,也有老好人作祟

我有一个表哥,也是老好人,一大家子亲戚,都总夸他懂事,因为他总爱跟亲戚“献殷勤”,谁家有事了,他打个电话嘘寒问暖几句,这也无可厚非。

但他去谁家,这家与哪家亲戚有矛盾,他就挑拨是非,好像他跟你亲,其实,他跟谁都不亲,他的目的,就是想让所有亲戚都觉得他好。

可是这种人,这种老好人,难道亲戚都看不透吗?其实吧,谁都不是傻瓜,你是啥样的人,早就被聪明的亲戚们看透了。

别说亲戚,就连亲人,都有老好人存在

我的一个朋友跟我发牢骚,她说,我妈啊,就是那种老好人,她总当着我妹妹说我坏话,又总当着我说我妹妹各种不是,以前年纪小不懂,现在我和妹妹都大了,彼此都明白咋回事,我还以为我妹妹没看透我妈这个人呢,结果有一次,我妹妹对我说,姐你可别恨我,都是妈从中间搅合!

若说当母亲的,能不心疼孩子?可是一码是一码,抛开人物角色而看,人性是五颜六色的,人心是复杂的,人与人的思想观、价值观,以及现在人常常说的“格局”,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觉得自己最聪明,所以才当老好人,不论在职场还是在家庭里还是在朋友群里,总有老好人存在,啥叫老好人?老好人的本质,就不是好人。

老好人通常在社交发展初期是得势的,但长久下去,身边人都会看明白,如今这年头,自我的人以及自以为是的人越来越多,但客观上讲,聪明人也越来越多,谁都不是傻子,谁还看不明白——这有一个老好人,大家快来活捉他!

他不是老好人嘛,咱就假装不知道他是老好人,等他装不下去,自己就露相了。

人生潜规则之一,就是老好人的下场,通常会很惨。为什么,因为人与人之间,还是需要一份真诚,一个成功的人,还是有立场和原则,如果一个人活得连一点立场都没有,就算他是个“好人”,又怎么了!人活一生,该表达观点的时候,就要敢于表达观点,活得太“聪明”,往往最后,却是骗了自己!再者说,做个老好人多累啊,在这个追求真我的时代,老好人,等于自欺欺人罢了。

社会心理学:“老好人”越是有这3个特征,人生越是悲哀

说起“老好人”,大家的第一象限就是热心,不过它也有另外一层意思——活在别人的恩惠里。

热心肠的“老好人”越是有这3个特征,越是容易活在别人的生活里,自己的人生也越是悲哀。

“老好人”性格温和,为人善良,但是却思想愚钝,碍于面子。内心奉承“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教条的“老好人”,在面对别人的恩惠时,不懂得婉拒,回报时不懂得分寸。

知恩图报是人的美德,可是也要量力而为,如果严重超出了别人的恩惠以及自己的能力去报恩,那就是自不量力。

有的人就是利用了“老好人”这一特点,因对他有一点点帮助,就向他索要更大的回报。我一邻居,特别喜欢他的小猫,有一次走丢了,心急如焚。那时候,他的邻居刚好帮他找了回来,他激动万分,说以后有什么需要的尽管找他。

后来,如他所愿,他成为了那个邻居的贴身保姆,什么接送小孩啊,什么打扫卫生啊,什么买菜啊,都找他,而他自己的生活却过得一团糟。别人在表面上夸他热心肠,背地里说他是别人的小保姆。

别人都说,脾气好的男人,发起脾气来最可怕,然后得出一个结论——不要嫁给不会发脾气的男人。好比,如果A无数次帮助B,突然有一天A有事拒绝B了,那么B就会变得对A很愤怒,认为他为人不厚道,而把他之前的种种恩惠都抛在脑后。

这就是阿伦森效应——随着奖励的减少,态度也会消极。可是,受惠者从来没有想过,别人本没有一直施惠于你的义务,你只是习惯了而已。

“老好人”也是一样,一生都在热心帮助别人,除非你对别人的帮助越来越多,别人才会对你有感激,如果突然你拒绝了帮助他人,那么在他眼里,你就是“恶魔”,他会把你数落得遍体鳞伤。(当然,这里是指那些不怀好意的人。)

这也就是为什么坏男人更讨女人喜欢的原因,因为坏男人平时很坏,可是他好的时候却给人一种改过自新的好感。

“登门槛效应”与“互惠原理”相对,但是对“老好人”同样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登门槛效应”——如果别人叫你帮他一个小忙,那么当他再叫你帮他一个更大的忙时,你往往会倾向于接受。

基于这点,“老好人”对别人的无理要求只会增加,不会减少,造成的结果是,大家都知道你不会拒绝,大家都觉得可以从你身上拿到点好处。

“老好人”的这一特征,最容易被那些贪小便宜的利己主义者利用,不断榨取你的剩余价值。

“老好人”为人善良,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赞美的,可是其容易被“互惠原理”、“阿伦森效应”以及“登门槛效应”影响的特征也是不可取的,毕竟你除了帮助别人,也要过好自己的一生。

如果你的时间被别有用心的人“薅羊毛”,而你又不懂得拒绝,总是活在别人的生活里,可以说这样的人生很悲哀了。

(文章转自网络,本平台只提供分享和交流,不作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