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与(人)性三品说
性三品说是董仲舒提出来的人性论,他将先秦时代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的两大学说体系融合起来,认为人性从总体上分为仁(善)和贪(恶)两大特性,造成这种善恶区分的是因为“天副人数”,也就是天意造成的。天赋的仁和贪按照不同的比例附加到不同的人身上,于是就形成了三种人、三种品性:第一种是先天性善、不教而成的上品“圣人之性”;第二种是先天性恶、教也不善的“斗筲之性”;第三种是先天有善有恶、教而后能善的中品“中民之性”。
在董仲舒的性三品论之中,他用有善有恶的中民之性将孟子的先天性善论和荀子的后天性善论比较完美地融合了。先天性善配合他的天人感应学术,共同维护封建纲常人伦的绝对属性,后天性善说明了明君统治和教化的必要性,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董仲舒的性三品以更大系统化的方式奠定了中国人性论的核心价值,这一理论对于中国人的集体人性和人格的养成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他的德治思想,是对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政治思想的继承;这种思想,也是我国自汉唐至明清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主流。
国学知识之性三品说
“性三品”是董仲舒提出的人性论。董仲舒将阴阳的观念引入对人性的分析,如同有阴阳一样,人也分善恶。人所具有善的品质,提现了天的阳性,董仲舒称之为“性”;人所具有的恶的品质,提现了天的阴性,他称之为“情”。尽管“性”蕴含着善的一面,但并不等同于善,而只是意味着善的可能。董仲舒依据人所具有的“性”和“情”的地位不同将人性分为三品,上品为“圣人之性”,是“性”主导,而“情”很少,因此不教而可为善的品性”;下品为“斗筲之性”,是“情”主导,而“性”缺乏,因此虽教而亦不能为善的品性;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中民之性”,是“性”、“情”相当,是为善而亦可为恶的品性。下篇为大家分享古代哲学之道法自然敬请期待
苏轼主张性体情用论
性论是中国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主题。宋代“二程”皆主性理说,与之同时的苏轼却有着与前者不同的性情论。在近年来关于苏轼的研究中,他的性情论虽有涉及,但仍留有进一步探讨的余地。笔者拟以苏轼早年的人物史论为基本材料,通过对“性”、“才”、“情”等概念的梳理,揭示苏轼性体情用论。
苏轼之前,有四种典型的性论,分别是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扬雄的性善恶混论和韩愈的性三品论。苏轼非常熟悉上述观点,并且在其著作中有所评判。
首先,他认为上述四种性论都是出奇之论,唯恐后人无法记住自己。他分析道,孔子言性“未尝断其善恶”(《扬雄论》),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性善恶论观点,孟子乃是始作俑者,因其首提性善论(《子思论》)。而荀子立论,“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荀卿论》),为愚人所惊、小人所喜,实在是刚愎不逊,自许太过。诸子如此立论,究其根源,无非是想传书于世,又害怕作品被淹没,不为后人所记取,“汲汲乎惟恐其汨没而莫吾知也”(《子思论》)。
其次,他认为前人的性论皆属杂才论性。他说:“天下之言性者,皆杂乎才而言之,是以纷纷而不能一也”(《扬雄论》)。“性”与“才”之间的区别黑白分明。以“木”为例,树木均需土、雨、露、风、气之所养,方能成其茂盛,这是木所同具之性。至于或坚或柔,或大或小,或为毂为轮、为楹为桷,并非木之“性”的体现,而是由材质所决定的。显然,“性”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而“才”只是“性”被发展出的一种结果而已。
最后,针对韩愈的性三品论,苏轼专门批评其为“离性以为情”。对于韩愈的喜怒哀乐皆出于情之说,苏轼不以为然,认为那会流于老子的“婴儿”之说。韩愈之论既“合才以为性”,又“离性以为情”,可谓集合了上述性论的所有缺点。相较而言,苏轼则主张性情不分,“有喜有怒,而后有仁义,有哀有乐,而后有礼乐”(《韩愈论》)。
显然,在评论前人性论的同时,苏轼的性情论就已蕴含于其中。实际上,他是在阐述一种“性体情用”论,即主张性在本体层面无善恶,而在发用层面则为人情。首先,在苏轼看来,只有本体层面的无善无恶之性,才是圣人与小人共有的真性。他说:“性之不能以有夫善恶”,“圣人之所与小人共之,而皆不能逃焉,是真所谓性也”(《扬雄论》)。其次,在发用层面,苏轼把“情”看作是“性”的显现。他说:“彼(韩愈)以为性者,果泊然而无为耶,则不当复有善恶之说。苟性而有善恶也,则夫所谓情者,乃吾所谓性也”(《扬雄论》)。苏轼认为,“性”不会泊然无为,必发为情而显现出善恶。苏轼承认,在情之发用层面,他的观点相近于扬雄之善恶混同论。但他提醒读者,这种相同之处仅仅是表现于情的发用层面,因为“性之所能之,而非性之所能有也”(《扬雄论》)。因此,不能以为善恶皆出乎性。
苏轼虽主张本体之性无善恶,但承认人世间存在善恶之辨,而善恶之辨恰恰表现在人情上。他说:“夫圣人之道自本观之,则皆出于人情。不循其本,而逆观之于其末,则以为圣人有勉强力行,而非人情之所乐者,夫如是,则虽欲诚之,其道无由”(《中庸论中》)。显然,善恶之辨应以人情之乐为本,不需要“勉强力行”。但这人情之乐的标准是什么呢?苏轼标举出了“同安”与“独乐”。他说,太古之初并无善恶之论,圣人把天下同安之事定为善,把一人独乐之事名为恶。“天下之人,固将即其所乐而行之,孰知夫圣人唯其一人之独乐不能胜天下之所同安,是以有善恶之辨”(《扬雄论》)。用现代的话语解释,那就是一个人的自由(独乐)绝不能妨碍他人享受自由的权利(同安)。可见,善恶之辨绝非圣人私说。
为了把问题说清楚,苏轼把“人情”分为两种:一是自然之人情;二是社会之人情。前者并无善恶之分,仅仅是善恶得以分辨的自然基础。而真正的善恶之辨恰恰在后者,即在处理社会关系时所展现的社会人情。针对第一种人情,苏轼说:“人生而莫不有饥寒之患,牝牡之欲……圣人无是,无由以为圣;而小人无是,无由以为恶。圣人以其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御之,而之乎善,小人以是七者御之,而之乎恶”(《扬雄论》)。显然,人的自然属性乃圣人与小人所共有,这样的自然人情也是不分善恶。
苏轼最为看重社会人情,并且试图让人们清楚,社会人情之“同安”才是分辨善恶的标准。他举“礼”为例说明,要想天下“同安”必有“强人”之礼为约束,“今夫五常之教,惟礼为若强人者。何则?人情莫不好逸豫而恶劳苦,今吾必也使之不敢箕踞,而磬折百拜以为礼;人情莫不乐富贵而羞贫贱,今吾必也使之不敢自尊,而揖让退抑以为礼;……此礼之所以为强人而观之于其末者之过也。盍亦反其本而思之?今吾以为磬折不如立之安也,而将惟安之求,则立不如坐,坐不如箕踞,箕踞不如偃仆,偃仆而不已,则将裸袒而不顾,苟为裸袒而不顾,则吾无乃将病之!夫岂独吾病之,天下之匹夫匹妇,莫不病之也。由此言也,则是磬折而百拜者,生于不欲裸袒之间而已也。夫岂惟磬折百拜,将天子之所谓强人者,其皆必有所从生也”(《中庸论中》)。此处引文出现的两处“人情”,是指自然属性而言,而非社会关系之人情。自然人情好逸恶劳,必然懒于磬折而喜裸袒,而受社会属性制约,人们不敢或不欲生于裸袒之间,从中生出礼乐之教。
苏轼认为社会之人情产生于无善无恶之性本体,这显然是受到当时佛道本体思想的影响。苏轼的性体情用论类似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如“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只不过苏轼是用“性”与“情”阐述出了类似的思想。当然,相较于后者,苏轼的理论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毕竟,这些观点出自其二十六岁时的系列文章。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生活哲学研究中心)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再现之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2019 江西真题】下列关于人的发展,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董仲舒提出的“性三品说”属于环境决定论观点
B.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心”属于内发论观点
C.人的生理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
D.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
2.【2019 江西真题】促使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向现实状态转变的决定性因素是( )。
A.遗传素质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教育
3.【2019 江西真题】两个 14 岁的少年,一个人的抽象逻辑思维已获得较好的发展,而另一个还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这是学生认知发展的( )体现。
A.连续性与阶段性
B.定向性与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4.【2018 江西真题】关于人的发展的根本动因,马克思的观点是( )。
A.人的身心发展由自身的需要决定
B.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
C.人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直接动因
D.环境因素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5.【2017 江西真题】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荀子、英国的洛克均强调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关注重点是学习,这种观点属于(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动因论
D.多因素论
6.【2017 江西真题】人的生理成熟以( )成熟为标志。
A.神经系统
B.生殖系统
C.淋巴系统
D.内分泌系统
7.【2016 江西真题】“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其教育观点属于( )。
A.遗传决定论
B.教育万能论
C.环境决定论
D.二因素论
8.【2016 江西真题】人的身体发展遵循由中心向周围发展的规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特征是( )。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差异性
9.【2015 江西真题】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这是一种( )的观点。
A.内发论
B.外铄论
C.马克思关于事物发展的动因论
D.综合论
10.【2015 江西真题】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教育
11.【2015 江西真题】在教育过程中,切勿“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的要求。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12.【2015 江西真题】“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的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的观点。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家庭决定论
D.儿童决定论
13.【2014 江西真题】格赛尔双生子爬楼梯比较试验,证明了( )因素对人的发展有关键影响。
A.遗传
B.生理成熟
C.环境
D.教育
14.【2014 江西真题】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 )。
A.辅助作用
B.主导作用
C.强化作用
D.促进作用
15.【2013 江西真题】青少年心理发展的( )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因材施教。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16.【2013 江西真题】对于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起( )。
A.前提作用
B.决定作用
C.促进作用
D.导向作用
17.【2013 江西真题】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 )。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18.【2012 江西真题】“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说的是( )。
A.遗传的重要性
B.环境的重要性
C.改变的重要性
D.学习的重要性
19.【2011 江西真题】人的发展是指人的( )发展。
A.身体和心理
B.智力
C.个性
D.社会性
20.【2011 江西真题】被心理学家称之为“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 )。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21.【2011 江西真题】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教育应该( )。
A.抓关键期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教学相长
22.【2011 江西真题】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素质
B.主观能动性
C.学校教育
D.环境教育
23.【2010 江西真题】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学记》中的“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句话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 )的现象。
A.“关键期”
B.“依恋期”
C.“混沌期”
D.“最近发展区”
24.【2010 江西真题】人是一个积极、能动的主体,人与动物发展的显著区别之一就在于人是有意识的,具有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 )表现出来的。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活动
25.【2010 江西真题】提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把人的发展过程完全归结为生物学上的成熟,片面夸大遗传的作用,而且认为教育和后天的其他影响对于人的发展是无足轻重的观点的学者是( )。
A.霍尔
B.洛克
C.高尔顿
D.华生
26.【2010 江西真题】如果让六个月婴儿走路,不但徒劳而且无益。同理,让四岁的儿童学高等数学,也难以成功。这说明( )。
A.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B.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C.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D.遗传素质决定人发展的最终结果
二、案例分析题
1.【2015 江西真题】据《人民教育》(2015·3)报道,上海某学校举行千人祭祖大典,近800 名中小学生在《孝新敬老歌》和《跪羊图》的背景音乐中,现场向父母行三跪九叩大礼,并膝行至父母跟前聆听教诲。当时,不少父母眼泪夺眶而出,一时间,大礼堂内充斥着抽泣声。之后,全体师生三次举臂向父母集体发誓:“从今日起,永远真心地孝顺爸爸妈妈!”……近年来,学校搞的孝敬父母的活动越来越多,动静越来越大,从给父母写一封信,直至上千学生汇聚操场给父母同时洗脚,现在又出现千人集体给父母三跪九叩齐齐发誓的场景,可以说是把这种“秀孝”的活动推到了极致。
请根据以上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本案例的“秀孝”活动能否取得实效?请结合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原理,说明理由并给出合理建议。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董仲舒的“性三品”说属于遗传决定论。
2.【答案】C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使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向现实状态转变的决定性因素。
3.【答案】D该题目强调的是不同个体的差异性。
4.【答案】C关于人的发展的根本动因,马克思的观点是人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直接动因。
5.【答案】B荀子和洛克都是外铄论的代表人物。
6.【答案】B人的生理成熟以性机能的成熟为标志,一般是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
7.【答案】C“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出自《荀子·劝学》,意思是蓬草在丛麻中生长,不用扶持就会长得直;白色的细沙混在黑色的泥土中,也会随之变黑,强调的是环境的决定作用,体现的教育观点是环境决定论。
8.【答案】B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变化的过程,具有顺序性特征。如身体发展是按照首尾方向和中心外周方向进行的。
9.【答案】A内发论者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自身的内在需要,代表人物有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霍尔、高尔顿等。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属于内发论。
10.【答案】C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其中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起决定作用。
11.【答案】B 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而施”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
12.【答案】B 题干表述的是华生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13.【答案】B 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因素中,格赛尔提出了“成熟势力说”,他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有两个因素:成熟与学习,发展是儿童行为或心理在环境影响下按一定顺序出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与成熟的关系较多,而与学习的关系较少,学习只是促进成熟,只是为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同卵双生子的爬梯实验研究证实了他的理论。故此题选B。
14.【答案】B 主导作用是指主要的并能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的作用。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指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要的、导向性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个人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学校教育,越来越决定于学校教育。故此题选 B。
15.【答案】D 本题考查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人的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即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根据受教育者的个别差异和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16.【答案】A 遗传素质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17.【答案】B 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出现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不平衡,这一时期在心理学上称作“心理断乳期”,又叫做“危险期”。
18.【答案】B 题干的意思是: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这种善良的本性并没有很大的差别,但长大过程中,每个人因为生活环境以及受教育情况的差异,各人的习性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生活习惯及个性的差距就越来越大了。题干体现了环境的重要性。
19.【答案】A 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所以本题选
A。
20.【答案】B 本题考查“心理断乳期”,“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初中阶段。
21.【答案】A 人的发展速度在整个发展的进程中不是匀速前进的,而是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所以本题选A。
22.【答案】C 在学生的发展中,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一是遗传,二是环境,三是教育,四是主观能动性,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所以本题选 C。
23.【答案】A “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的意思是:错过了学习的关键期,学习的效果就会差。
24.【答案】D 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
25.【答案】A 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的观点,片面夸大了遗传的作用。
26.【答案】A 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且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因此让六个月的婴儿走路。让四岁儿童学高等数学是难以成功的。
二、案例分析题
1.答:本案例“秀孝”的活动不能取得实效。
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以及互补性。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要求教育工作者不能搞“一刀切”和“一锅煮”,要注意衔接和引渡。案例中安排中小学生都三跪九叩,并宣誓,并没有考虑到中小学生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备不同的特征,学校德育培养的目标也是不一样的。
(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因材施教。案例中对所有的学生都进行统一的活动,并没有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董仲舒与(人)性三品说
性三品说是董仲舒提出来的人性论,他将先秦时代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的两大学说体系融合起来,认为人性从总体上分为仁(善)和贪(恶)两大特性,造成这种善恶区分的是因为“天副人数”,也就是天意造成的。天赋的仁和贪按照不同的比例附加到不同的人身上,于是就形成了三种人、三种品性:第一种是先天性善、不教而成的上品“圣人之性”;第二种是先天性恶、教也不善的“斗筲之性”;第三种是先天有善有恶、教而后能善的中品“中民之性”。
在董仲舒的性三品论之中,他用有善有恶的中民之性将孟子的先天性善论和荀子的后天性善论比较完美地融合了。先天性善配合他的天人感应学术,共同维护封建纲常人伦的绝对属性,后天性善说明了明君统治和教化的必要性,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董仲舒的性三品以更大系统化的方式奠定了中国人性论的核心价值,这一理论对于中国人的集体人性和人格的养成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他的德治思想,是对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政治思想的继承;这种思想,也是我国自汉唐至明清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