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白色的蛇是什么蛇(白色的蛇)

白色的蛇是什么蛇(白色的蛇)

消防员抓了条通体雪白的小蛇,小蛇:人家是乌梢蛇,很珍贵的

来源:中国消防

近日,浙江嘉兴,小区地下车库角落惊现一条通体全白的小蛇,群众吓得报警求助。消防员赶赴,眼疾手快脚更快地迅速制服企图逃跑的小白,将其暂时带回队。次日林业局工作人员确认这是条变异的三有动物乌梢蛇,蓝朋友还略有遗憾表示,还以为是幼年黄金蟒呢~小白:人家是乌梢蛇,也很珍贵的好不啦。

我国毒蛇小青龙,被誉为“蛇中熊猫”,凭啥一条价值100多万?

在我国湖南和广东交界的莽山一带,生活着一种神秘而稀有的野生毒蛇,当地人称为小青龙。这种蛇外形奇特,头部呈三角形,背部黄绿色,尾部的后半段却是白色,因此也被称为白尾蛇。

我国特有毒蛇:小青龙

相传,小青龙原本是女娲(人首蛇身形象)的后代,和瑶族人是同根同源的一家人,一些瑶族老人深信:小青龙就生活在莽山的深处。

其实,小青龙的原型是真实存在的,它正是莽山的白尾蛇,两者都具有“绿身白尾”的特征,且同时生活在莽山一带。莽山还有一处景点叫做“青龙居”,那里也是白尾蛇频繁出没的区域,这些特征都将小青龙和白尾蛇紧密绑定在了一起。

毒蛇小青龙能被人们所熟知,离不开莽山林业管理局的一名蛇伤医生——陈远辉。

在1984年的某天,莽山林区的一位职工不幸被蛇咬伤,陈远辉在接诊时发现,患者身上有两个巨大的咬痕,看起来很像是五步蛇所致。但据职工描述,咬他的蛇全身黄褐相间,尾巴是白色,这和五步蛇的特征完全不符。

陈远辉隐约感觉到,这很可能是一种之前从未见到过的新蛇。此后多年,陈远辉一直对这条怪蛇念念不忘,一有时间就上山走访调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1989年9月下旬,又有2名职工在宜章县莽山乡坪坑发现了一窝幼蛇,共计21条,在捕捉时又发现了2条成年蛇,全部将其捉回饲养。这一窝蛇正是陈远辉要寻找的白尾蛇!当年11月,中央电视台还专门予以报道,引发了全国轰动。

在当地领导的支持下,陈远辉在12月初携带2条幼蛇前往成都鉴定。经爬行动物专家赵尔宓研判,该蛇确认是蝰科蝮亚科烙铁头蛇属从未记载的一个新蛇种,两人联名将其命名为:莽山烙铁头蛇,现在也称为莽山原矛头蝮。

而陈远辉也成了国内研究莽山烙铁头蛇的第一人,在《四川动物》、《保护生物学》、《蛇志》等期刊上发表多篇重量级文献,为保护莽山珍稀蛇种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本人也被学术界尊称为“莽山蛇王”、“莽山蛇博士”。

莽山烙铁头蛇,为何被称为“蛇中熊猫”?

莽山烙铁头蛇有两大特点,一是毒,二是少。

莽山烙铁头蛇的毒液含有混合毒素,单次排毒量较大。陈远辉曾做过研究,发现幼蛇在出壳10天后就已具备攻击能力,蛇毒在10秒之内就能毒倒一只白鼠。

在一次次寻蛇、护蛇的过程中,陈远辉曾多次被烙铁头蛇咬伤,还因此失去了一根手指。30多年来,陈远辉积累了丰富的蛇伤救治经验,研制出了用草药驱毒的方法,成功救治500多名蛇伤病人,其中就包括被莽山烙铁头蛇咬伤的患者。

莽山烙铁头蛇是我国新发现的物种,目前国内还未研制出针对性的抗蛇毒血清,这也是莽山烙铁头蛇的危险之处。此外,该蛇不仅是我国的第50种毒蛇,还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毒蛇之一。

野外调查显示,莽山烙铁头蛇的常见体重约为3公斤,全长可达2米。陈远辉在论文中曾介绍,在已发现的活体莽山烙铁头蛇中,最大体重达8.5公斤。也有部分论文指出,该蛇的最大个体可达10公斤。虽然极限体重仍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莽山烙铁头蛇确实是一种大型毒蛇,其独特性无可替代。

这些独特性还不足以为其带来“蛇中熊猫”的称号,最关键的一点还是数量稀少。

陈远辉作为第一研究人,曾在1990~2000年多次进山调查,通过走访调查、线索报告、定点监测、专项调查等方式,在莽山林区及周边搜索了4.12万公顷的范围,调查实际行程7000多公里。这次调查意义重大,基本摸清了莽山烙铁头蛇的分布范围,约为100平方公里,但野生数量却少得可怜,只有300~500条。

2012年,陈斯侃等人再度进行野外调查,估计的数值和10年前陈远辉的调查结果类似。这再次透露两点信息:1,莽山烙铁头蛇确实很罕见;2,10年间,种群增长并不明显,这表明该蛇的濒危现状并未好转,急需采取保护措施。

一条价值100多万,为何总被外国人惦记?

莽山烙铁头蛇具有极大的科研价值,因此深受外国专家的专注。国外的很多动物园也希望以此为噱头,吸引游客,增加门票收入。于是,这条中国特有的毒蛇开始在国外黑市现身,身价最高的时候达到了100多万元一条。

不巧的是,将莽山烙铁头蛇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的名录还未正式颁布,这就使得一些盗猎者有机可乘。还有人明目张胆地闯入蛇馆,把用于展览的蛇全部盗走。

除了人为盗猎之外,莽山烙铁蛇的濒危还与自然原因有关。

1,活动能力较低。科学家曾在野外跟踪三条野生的莽山烙铁头蛇,发现它们的活动范围非常狭窄,直线距离都不超过150米。而且,该蛇经常在同一地点长时间停留,逃逸能力较弱,不利于抵御外界的风险。

2,自然繁殖能力低。莽山烙铁头蛇在6~7月产卵,蛇卵在孵化时既怕湿又怕干,容易霉变、干硬,孵化率不高。即便孵化成功,幼蛇的成活率也很低,导致野生种群的数量很难快速恢复。

3,极端低温的威胁。蛇类普遍怕冷,极端低温会带来致命威胁。例如在2008年,一场冰灾席卷湘粤边境的南岭山脉,此后一年多时间内,莽山烙铁头蛇几乎销声匿迹。陈远辉多次进山寻蛇,但全都一无所获,很多人都以为这种蛇已经灭绝了。直到2009年4月,当地村民才开始发现“蛇中熊猫”的踪迹,这意味着灾后仍有一定的幸存群体。

为保护莽山烙铁头蛇,目前国内采取的方式以就地保护为主,再者就是加大人工繁殖的力度。早在90年代,陈远辉就为此做过努力,从野外救助受伤的蛇并精心饲养,有的母蛇当年就产下了蛇卵,有的则在喂养2~4年后产下蛇卵。

1994年,陈远辉对69枚蛇卵进行人工孵化,最终孵出5条幼蛇,成功率为7.25%。这一年,我国的人工繁殖技术初步获得成功。

2017年9月,繁殖技术再获突破:17枚蛇卵孵化出了10条幼蛇,成功率为58.82%。在莽山自然博物馆内,陈远辉还仿照野生条件孵化蛇卵,初孵幼蛇的体色、动作都和野生幼蛇极为相似。

最终,救助的母蛇和孵化的小蛇都会被放归莽山,“那里才是它们真正的家”。

总结

莽山烙铁头蛇是我国独一无二的特有蛇种,野外数量稀少,科研价值巨大,是世界公认的最珍贵的蛇种之一。

从原始解剖特征来看,莽山烙铁头蛇还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蛇,千百万年来一直在莽山栖息繁衍,高度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条件。由于该蛇分布区域狭窄,很少和人类接触,因此危害性很低。

对于这种罕见的“蛇中熊猫”,我们不妨主动、积极地去保护,大家认为呢?

白额高脚蛛,室内蟑螂的克星,如果你不喜欢它就将它请出别伤害它

夜晚坐在电脑前处理着图片,抬头却看见对面的书柜上方的墙面与屋顶结合处,竟然的不知是什么时候,悄悄地趴着只巨大的蜘蛛,不禁暗暗惊奇:好大的家伙。隔空用尺子一量,八足展开体长可达12cm。

这只大家伙,性情却似温顺。任由我动作不大地拍摄,也没有显示出惊恐。拍摄结束后,我将它慢慢地引入一个纸盒内,到屋外放生。后来经查资料才知,这蜘蛛叫:白额高脚蛛,蟑螂的克星,以捕食蟑螂,飞虫为食。

白额高脚蛛,俗称:高脚蜘蛛、大蜘蛛。体长约20mm~30mm,八足伸展全长约100mm~130mm。全身密生黄灰色毛,其额区有一条白色横带,此为白额高脚蛛名称的由来。雄蛛背甲有一个很大的黑色V字形斑纹,雌蛛则没有这个斑纹。属夜行性动物,在室内,白天喜欢躲在屋顶、橱柜缝隙等处,夜间出来觅食,捕捉蟑螂或飞行的昆虫。(网查资料)

白额高脚蛛,特有的宽而扁且长的体型,细长的八足,加上雄蛛背甲有一个很大的黑色V字形斑纹(雌蛛没有),识别度还是很高,很容易识别出来。有意思的是,雄蛛背甲上的黑色大V斑纹,在近距离(特写)的观看下,是由多块黑色斑纹组成的。我丝毫不怀疑,这白额高脚蛛是“某为”手机的忠诚粉丝,才会秀上这“某为”手机的商标斑纹。

白额高脚蛛是室内最大型的蜘蛛,不结网。主要以捕食蟑螂、苍蝇、蛾等昆虫为生,这也许是我们时常会在屋子里看到白额高脚蛛的原因哟,它是追随着蟑螂而来。尤其是在有些年头的住宅里,更容易看到它的身影。就像我这次在家里遇上的,是已经住了12年的住宅楼。新的住宅楼随着住的时间长了,慢慢的蟑螂就多了起来。

白额高脚蛛,无毒,性情温顺,遇上惊扰时会溜走,或是收缩成团不动。白天喜欢躲在屋顶、橱柜缝隙等处,夜间出来觅食,捕捉蟑螂或飞行的昆虫。食量不小,可连续捕食多只蟑螂。放任家中的白额高脚蛛自由生存,可以达到自然杀蟑的效果。

白额高脚蛛,终归是蜘蛛,而且是这么巨大的蜘蛛。静静地停栖在屋墙的高处,感觉着是在默默地盯着你,这样的感受也是会让许多的人感到不适。如果你不喜欢它,那就请将它移到屋子外头,放生。不要去伤害它。

拍摄地点:福建三明

(原创摄影图文,分享生态摄影之乐趣。如果有误请指正并见谅,谢谢您的观看支持和鼓励)尊重原创,请勿搬运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