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折足念什么字(折足念什么)

折足念什么字(折足念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

谈\"鬲「lì」\"

(来源:北方黄酒 )

.......我们自前一段时间较流行的生僻字说起了和北方黄酒有关的青铜酒器,这些酒器的使用验证了商周时期青铜器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也说明了先进时尚的青铜器成为贵族的专享时代用品,那么使用这些青铜的物品自然也成为了权贵的专享品,北方黄酒和其适用青铜器在这个时期就是上流社会的特殊象征代表;在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器中除了酒器还有食器和水器。无酒不成席,无食物如何成酒席?既然有酒的适用青铜器,与酒席相关的青铜食物加工器自然也会成为贵族所要表达特殊地位的适用器。

本期的漫谈我们将会从青铜食器的角度延续上期漫谈的生僻字解读,把与酒、黄酒、北方黄酒相关的一个宴席或者一场关于酒肉聚会上的实用器作以简述,让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一些中古时期的现在又远离我们的生僻字。主要的食器生僻字有鬲、 甗、 簋、 簠、 盨、 还有不陌生但不一定了解其详的鼎、敦、豆。

(在德国拍卖行拍卖的中国红山文化时期三足彩陶鬲,陶身通体会有几何云纹,有些类似后来商代的云雷纹,约制成于公元前2600年,高29.5厘米,成交价1300欧元。)

鬲(念作lì)象形字,金文字形,象饮食器具形,用作国名和姓时念(gé)。鬲作为一种中国古代煮饭用的炊器,有陶制鬲和青铜鬲。青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从外形上看,鬲的结构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上部为口径方形或圆形的容器(有的上有两个耳),下部为三个中空的足,这种独特袋形腹完全是为了扩大受火面积,较快地煮熟食物,反映了先民的睿智和创造意识。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提到“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谓鬲也。”鬲国,相传为夏方国。西汉在其地设鬲县。

青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商代前期的鬲多无耳,后期口沿上一般两个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为高领,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数为折沿折足弧裆,无耳;有的在腹部饰以觚棱。西周时还有方鬲,体为长方形,下部有门可以开合,由门内放入木炭,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门前还表现出刖刑奴隶守门的形象。

(陶鬲)

鬲形陶器在中国出现较早,始见于龙山文化中,流行时间很长,分布范围也广,是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器物之一。鬲形陶器在商周时期极为盛行,且形制多样,变化特征明显,故可作为断定时代的标准。春秋晚期鬲形渐趋消失,到战国时期完全绝迹。鬲形器的生产和分布,当以中原及其周围地区为中心。我国北方地区都以变形陶鬲为主体,他们都是中原文化影响下的地域性产物。

若以此为标准,则可推知此鬲的年代,最晚亦当在春秋中期阶段。(摘自永昌西岗柴湾岗沙井文化墓葬发掘报告)

(伯矩鬲-记偃侯赐伯矩藏于首都博物馆。反映了商周时期的铸造技术)

鬲是自鼎分化出来的器型。鼎的足是实体,而鬲则为虚空,或身子的下部有几个明显膨胀凸出的区隔。鼎本来兼为烧煮黍饭与菜肴,到了4000多年前,可能是出于节省薪柴的考虑,就把足做成虚空的袋足形式,足的部分也就可以受热煮食。这种形式的容器比较适合谷类的食物。

中国古代的菜蔬都是以葖汤的方式处理,蔬菜要加上肉、鱼才会有味道,烧煮的时候要以匕匙时时搅拌,肉与菜才不会沉底而烧焦。如果器身的周围不平顺,搅拌的时候就会受到干扰,所以不便使用高状的容器,而要用鼎去煮。谷粒因为细小,沸腾而翻滚的水使谷粒不致沉底,故不必以匕匙搅拌。甚至最后还要撤去柴火,覆盖东西焖上一段时间,才会熟透好吃。煮饭是家家户户都得做的,故遗址出土的鬲数量非常多。在尺寸方面,鬲与鼎有点不同。鼎的大小相差悬殊,但隔的容量差别却不大。可能锅太大煮饭时不易熟透,而焚汤则没有这种顾虑,只要时间够久就行了;或者家庭的饭较有定量。

(青铜鬲)

铜在商代是贵重的材料,以之铸造烧饭的雨大概是出于祭祀的原因。商代的人信鬼神,得到鬼神的保佑才能诸事顺利、生活无忧。不太清楚的是,是祭祀的时候在现场以铜鬲煮饭呢,还是以铜鬲煮了饭再移到另外的容器中上祭?这件铜鬲膨胀的器身装饰两条斜交的弦纹,颈部饰一周小圆圈边框中的阳起饕餮纹。口沿平而外伸,设一对圆边的立耳。为此时期典型的形制。而散聚不一的绿锈,也增添了古意。

以鬲烧饭虽然可节省薪柴的费用,但清洗就比较费事。甲骨文的“尽”字作一只手拿着一把有毛的刷子在清洗一件器皿之状,意义是完全,乃是因为用刷子就可以完全清洗干净了。但是清洗鬲时,用刷子就不是很有效,因为刷子伸不进虚空的鬲足。就算能够伸进,也没办法把饭挖出来。所以甲骨文的“彻”字,作一只指头扭曲的手在一件三个袋足的鬲之旁,创意是要用弯曲的手指才能彻底地把鬲里头的饭渣清洗干净。很可能鬲的消失,就和这个缺点有关。

(三鸟鬲)

4000多年前华北地区开始流行袋足的器物,其原因除了节省薪柴之外,实在想不出更好的理由。这种趋势似乎到了商周之际就起了变化。袋足的数量越来越少,袋足的高度也越来越短。就以鬲作例子,商代的鬲,不管是陶塑还是铜铸,脚里的虚空处与器身的底总有相当的差距。可能就是不便清洗的原因,入周以后,袋足里的空间越来越浅,如上图,有的几乎变成实足而与器底齐平,只有在器身显出一点膨胀的区隔。如此一来,器型就介于鼎与鬲之间,而有鬲鼎的名称。鬲在汉代之后消失的原因也和鼎一样,立体竖灶的架构使支足成为多余,连带有三个膨胀的器身也失去作用了。

(高领袋足鬲)

高领袋足鬲是对我们很重要的一件器物。另一种鬲叫“联裆鬲”,它的裆部是连着的,而高领袋足鬲的三个裆是分开的、形成一个裆格,联裆鬲是弧裆形的。我们认为联裆鬲是周人最传统、使用最普遍的一种鬲。而学术界主流观点认为高领袋足鬲是姜姓集团用的鬲。

(商代云雷纹铜鬲)

1926年2月24日瑞典议院决定成立一座专属国家的东方博物馆,当时最重要的馆藏珍品,都是首任馆长安特生到中国考古发掘带回来的新石器时代彩陶。以这批文物为基础,博物馆的中国藏品数量逐渐增长,尤其是远古作品,如陶瓷器、青铜器、玉器、骨器及石器等备受关注。1929年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在1946与1959年时,博物馆分别历经两次搬迁。后来,国会更决议把原属国立博物馆东方部的古董艺品迁移整并到东方博物馆中,并把东方博物馆馆舍搬入位于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船岛现址。原任国立博物馆的中国艺术史专家喜龙仁多年经营,为该馆东方部积累了不少中国绘画和雕塑作品,包括大宗的清代陶瓷藏品。这次的馆际统整,让合并藏品后的东方博物馆的中国文物更显多元。瑞典所藏早期中国青铜器的质量与数量也颇为惊人,在东方博物馆内的作品大多来自安阳。

(1959年进入东方博物馆的一件商代晚期或西周早期制作的铜鬲。)

鬲也是古代的炊具,《汉书•郊祀志上》曰:“鼎,空足曰鬲”,这就是说,鬲和鼎同属一类。这种鬲当是鼎的一种,古代铸铭鼎鬲形似,往往混用,所以称其为鬲或是鼎都不为错。如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出土的一件鬲上,铭文却是“鱼伯作鼎”。另外两件分别是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刖刑人方鼎,以及1974年山西闻喜上郭村西周晚期的墓群出土的刖人守囿铜车。

(刖人守囿铜车)

刖刑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酷刑,为古代五刑之一。这件铜器可与文献印证,正是奴隶制社会阶级压迫的现实生活的反映,是研究西周奴隶制度的实物资料。在我国历史上,自夏朝始就有刖刑。到了周朝刖刑的施用更加普遍,尤其是西周,已经出现了比较完备的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文书。当时的刑罚非常严苛,文献中多有记载,作于西周穆王时的《尚书•吕刑》就记录有五种刑罚:墨刑、劓刑、刖刑、宫刑、大辟。刖刑即把脚砍掉,在夏朝时称膑,周朝时称刖。在古代社会,刖刑是仅次于死刑的一种刑罚,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直到汉文帝时,才把应断右脚的改为死刑,应断左脚的改为鞭刑。

(故宫博物院馆藏的国内唯一一件方鬲。)

方体鬲存世者少见。此鬲身呈长方形,四角为圆形,下部为炉。鬲炉一面有两扇可开闭的门,一扇门外铸有一个受过砍脚刖刑的奴隶守门,另外三面有方孔可以出烟。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件方鬲,门前还表现出刖刑奴隶守门的形这件器物的造型很特别,器身为深腹圆角方形,身下中空的方形器座为烧柴火之处,正面有两扇门,右扇门扉上有一个右脚受过刖刑的守门人形象,两扇门上有栓可以开阖。这件容器的功能为烧煮食物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一般是下面有几条支脚,圆的器三足,方的四足。足是实体的叫鼎,呈袋形的叫鬲。这件的器足部分是封闭的,故称之为鬲。另一件西周中期的烧煮器也有类似的刖足守门人造型,它在封闭的炉子下又有四条实心的脚,故称之为鼎。

西周刖人守门方鼎出土于1976年扶风县庄白1号青铜器窖藏。这座窖藏出土铜器103件,有铭文的达74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史墙盘和西周刖人守门方鼎。

古代的鼎多为圆鼎,方鼎较少。刖人守门鼎的设计独具匠心,是我国青铜器中极其罕见的鼎形。鼎通高17.7厘米,口横11.9厘米,口纵9.2厘米,腹深6.3厘米,重1750克。整个器物为方体,双附耳,分上下两层。上层四角上各铸有一个立体卷尾龙,鼎口外沿下部装饰有云雷纹衬底的窃曲纹。

最引人注目的是鼎的下部,为盛炭火的炉膛,膛正面铸能开闭的两扇门,左扇是插叩关口,饰有兽钮,右扇则有一刖刑奴隶,裸体束发仅剩右足,侧身屈膝跪坐在门边作守门状,与史书记载刖者守门相符。鼎两侧铸方孔窗户,炉底镂有5个小方孔,可以从左、右背后、下4个方向出烟。背面是镂空窃曲纹,可以通风助燃。炉内可烧木炭,使鼎内的食物保持温度。四个鼎足为四兽足,下部四角饰脸庞似猴、钩喙似鸳、曲角似羊、颈体似鹿的单足怪兽。

刖人守门鼎是一种温食之器,上层用以盛放食物,下层两侧设窗,正面开门。鼎底部的小孔和背面镂空的窃曲纹用以出烟助燃,炉盘可以盛放炭火加热鼎内食物,很像现在的火锅。

刖人守门鼎的价值所在正是由于其上有受到刖刑的奴隶形象,此鼎装饰以立体雕塑为主,造型造型奇巧别致,颇具匠心,既是一件实用器,也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

(来源:北方黄酒漫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