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筷子代表什么生肖动物(筷子代表什么生肖)

筷子代表什么生肖动物(筷子代表什么生肖)

远房亲戚

【中国故事】

作者:李骏虎(山西省作协副主席,曾获鲁迅文学奖)

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远房表弟再没有打电话来,我想他一定宅在家里忙着冲牛奶洗尿布吧,我很想打电话问问他媳妇从湖北回来没有,到底没有打。……有几次,我仿佛从电视里有关湖北前线的报道中看到了他们写在防护服上的名字,可是一闪而过,不能确定。

插图:郭红松

又进腊月门了,2020年应该是农历的什么年呢?我不知道。从四十岁之后,我就对过年产生了一种抵触情绪,总觉得还没做什么事情,又是一年过去了,常常会有生命的荒诞感。因此上,又常常羡慕那些个为生存忙得没时间去思考的人们,他们只要忙里偷闲地翻翻手机上那些短视频,就会快活得忘乎所以。尽管我时时提醒自己不过是一个放牛娃出身,但正是因为此刻是一个以思考为职业的知识分子,不免心里还是对那些个不爱读书的大多数隐隐地不屑。——人怎么可以仅仅为了活着而活着呢?我认定那些一心只为了自己活得舒适和快乐的人是没有情怀的,我向来对这样的人敬而远之,尽量避免和他们成为朋友。——不过,如果正好有这样的一门亲戚,那就没办法了。

远房表弟接连打了好几个电话,我都没有接听,我清楚他找我什么事情。就在今年的中秋节,晚上我们一家去父母那里陪老人吃饭,我按照父亲的惯例慢慢地跟他对酌着,——父亲只有逢年过节和过生日时才喝酒,并且无论红酒白酒仅限量二两。母亲不住地给我夹菜,叮咛我不要光顾着忙工作,要注意身体,早点睡觉、多吃饭。我“嗯嗯啊啊”地敷衍她,为了转移话题,开玩笑问中秋节老家的那些亲戚小辈里有没来给她送月饼的。没等我借机感慨一番世态炎凉人心不古,母亲笑着说:“你不说我还忘了,前两天你张村的表叔从老家来,提了十斤小米和一盒月饼,还在家里吃了顿饭,非要和你爸喝酒,吃了饭又喝了半后晌茶。小十年没来往了吧,猛猛地跑来,坐下不走,屁股真沉!”母亲说完撇撇嘴,表示嘲讽之意,又看看父亲,明显有事想跟我说,想让他帮帮腔。

父亲是个老实人,他端起酒杯和我碰碰,憨笑着说:“他找你有事哩,问我要你的手机号码,我没给他,让他有事先跟我说。”

“也不是什么大事情,你有认识的人顺便帮他问问,没认识的人就算了,求人的事情不由咱,行就行不行就不行。”母亲没指望上父亲,只好以退为进,“十年八年的连个电话也没打过,恐怕见了你都不认识,你说现在这人吧,都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母亲这是心疼我,怕给我制造压力,提前找台阶让我下。

我真的很烦总是因为亲戚朋友的私事去求人,我那些原本清清爽爽的关系,都因为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去求人家关照而变了味,而我恰恰又是个崇尚“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人,难免徒增了很多烦恼和精神苦痛。但是,我又知道母亲是个乡情很重而又热心的人,我不能不让老人把话说完,于是我故作不以为然地说:“张村的表叔?好像小时候见过这个人,想不起来了,他年纪不小了吧,能有什么事情找我呢?”

母亲马上来了精神,接茬说:“不是他自己的事情,他一个种地的跑城里来能有什么事情?是他儿媳妇的事情,他儿子和媳妇都在城里上班,想找你换个工作。”母亲记性不好,平时也不爱动脑子,有些表达不清楚了,只好再次求助于父亲:“你给娃说吧,是不是这样?是换工作吧?”

我端起酒和父亲碰碰,等着他说话。父亲笑笑,为避免激起母亲的愠怒,尽量忍住笑意说:“不是换工作,是想换个岗位。他大概跟我说了,你妈没听明白,我跟你说吧。”父亲一讲,我听明白了,原来,这位远房表叔的儿媳妇在我们这座城市的人民医院上班,自医学院毕业后一直是外科病房的护士,外科是最忙的,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夜班还很多,年轻人累点没什么,这些年就这么过来了。问题是,年初生了孩子了,产假一结束,工作规律照旧,可就顾不上照顾孩子了,家里和医院两头赶,眼见得脾气就不好了,夜班上到半夜,家里来电话说孩子哭得哄不住,就忍不住地骂她老公,自己也抹眼泪。家里想让她辞了职回家看两年孩子,等孩子上了幼儿园再找新工作,说什么她也不肯听,就爱干护理这行。于是退而求其次,商量了一下,如果可以调到体检中心这样相对宽松点的部门,矛盾就算迎刃而解了。可是,这样的大医院有好几百名护士,相对清闲的科室也就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那几个,有谁从外科调到体检中心了,难免成为焦点新闻,其中的难度不比重新找一份工作更小。找我,不是因为我有多大能耐,我们老家有句俗话,“筷子里面拔旗杆”,这件事情落在我的头上,纯粹是因为我在这个以农民和普通人为主的亲戚圈里,算是“官”最大的。

我爸说完后,见我沉默不语,就责备我妈:“看,我就说别招揽这些个事情,隔行如隔山,他也不是什么行当的人都认识吧。”

母亲这个时候也慌乱不安起来,望着我的脸说:“我也没有应承你表叔啊,就是说先问问你,能不费劲办了就办,办不了咱也不欠他的不是吗?”

我看着父母内疚的样子,怕他们心里难过,更不愿意欺骗二老,就把实话说了出来:“巧得很,我跟人民医院的院长一起参加过干部培训,算是同学,我找机会给他打电话问问情况吧。”

“真的呀,那正好!”母亲脱口而出,她是个简单的人,高兴起来,“我打电话告诉你表叔?”马上就遭到全家人的反对,一直在聊别的话题的人这时候也加入进来说:“妈,这事情没那么好办,谁不想调到轻松点的岗位?再说了,你知道有多少人认识院长?有多少人找他换岗位?他能都解决了?”母亲看看大家,不再说话了,低下头去吃饭。

除了热心和简单,母亲还是个执拗的人。中秋节已经过去好几个月,进了腊月门了,一天,我下班前接到我远房表弟的电话,他开车来单位门口接我,我就知道母亲最终还是把实情透露给了我那位远房表叔,表叔又报告给了他儿子。我在单位大门口见到了我未谋面的胖乎乎、笑眯眯的表弟,他恭敬而亲切地喊我“哥”,要开车拉我去喝酒。我晚上正好还有个应酬,就让他开车把我送到地方。路上,我又详细地问了问他媳妇的情况,大概是紧张,他有点语无伦次,我很能理解他——求人办事就会丧失从容,我就是讨厌这种感觉——对他多少产生了一点亲切感。我期待他能用家乡话跟我聊天,唤起我对亲情的回忆,可他一直在说普通话,这多少让我觉得有点失望。下车的时候,我们俩加了微信好友,我告诉他把媳妇的基本情况编一个短信息发到我微信上就可以了。他表示一会再开车来接我,我说不必了,晚饭后正好想散散步,跟他再见。远房表弟千恩万谢地开车走了。

几个月以来,父母没有再过问这件事情,——母亲从来不是个能沉得住气的人,我知道一定是父亲不让她问。而自从应下这件事情后,我也曾几次从手机通讯录找出我那位院长同学的号码,因为担心给他制造难题而最终没有拨出去。远房表弟用微信把他媳妇的基本情况发给我之后,我编了一段话准备发给院长同学,希望他能考虑一下该护士目前的家庭情况,毕竟在哺乳期间经常上夜班是件很让人头疼的事情,调整岗位是解决实际困难的最好方式。我一再修改我的措辞,希望帮他想出一个好的说法来避免引起麻烦。我甚至做好了他直接拒绝我的准备,——也许那样更好,我至少会给父母一个交代,表叔和表弟最多说我面子不够大,也比院长答应办事而给医院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好。但我又于心不忍,一个正在哺乳期的护士,天不亮就要去医院照顾病人,还经常要把小孩子放下去上夜班,在常情常理上真的值得同情,就算不是远房亲戚,我也应该帮帮她。

然而我最终没有给院长打电话,也没有把编好的微信发给他,不是我个性纠结,是我不确定还有没有别的护士比我这位亲戚处境更困难?还有多少?我能确定的是我那位院长同学肯定无法满足所有护士的换岗要求,毕竟多数的科室都是很忙很辛苦甚至很危险的。众所周知,教师、医生和护士注定是付出最多的职业,我们除了给予他们尊重和敬意,实在是帮不了他们什么的。

远房表弟不断地打电话进来,我都没有接听,不知道该怎么给他说。后来表叔也打,我说现在正忙着,回头回复他,也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回复他。我知道表叔一定在不住地催促我的父母,可父母却没有再跟我提起这件事。这反而让我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我平时忙,但坚持每个星期找时间去父母那里陪他们吃顿饭,这次已经有半个多月没去过了。

春节到了,我知不知道2020年是什么生肖,都得去陪老人吃年夜饭。小年那天,我给母亲打电话说除夕一起吃年夜饭,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舌头底下压不住半颗米”的母亲依然没有问起那件事情,我并没有因此而释然,相反心里怪怪的,仿佛体味到了他们淡淡的失望。但这一切突然间都不重要了,——曾经在电视新闻和手机微信中引起过大家注意,后来又被抛之脑后的武汉肺炎事件,一夜之间又卷土重来,被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成为了这个春节的主要话题。就在人们正观望和众说纷纭时,除夕的前一天,武汉封城了,雷霆万钧的疫情防控工作在每一座城市和每一座村庄展开。我们这座城市也启动了响应,住宅小区封闭管理,走亲访友都改成了电话和微信拜年。年夜饭当然吃不成了,除夕的晚上,我给父母打电话嘱咐他们尽量不要出门,在小区里散步时一定要戴好口罩。母亲遗憾地说:“我包了这么多饺子,你们兄妹几个都吃不上,这让我和你爸吃到什么时候啊!”

流年不利,大疫荼毒。初一照例收到应接不暇的拜年短信和微信,我忙不迭地抽空回复着,就看到我那位院长同学发到同学群里的祝福短信,说他此刻正在机场,很荣幸担任了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领队,即将带队飞赴武汉抗击疫情,送出祝福的同时没忘警告同学们做好防护,“你们做好自己的防控,宅在家里就是对我们一线最大的支持,众志成城、国泰民安!”院长这样写道。我很感动,忍不住拨打了他的语音通话,没指望他有时间接听,却听到了他惯常的理性而欢快的嗓音,不像即将以身犯险,听起来跟平时刚出手术室给大家回电话一样轻松。此时疫情汹汹,网络上的漫画家已经把新冠病毒描绘成了魔鬼的样子,普通人谈武汉而色变,因此我毫不夸张地对他说:“你就不怕啊?你这要放在革命战争时期,就是敢死队队长,是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啊!”院长嘿嘿一笑:“怕有什么办法,咱就是干这一行的啊。我还是个年轻医生的时候就参加过抗击‘非典’,有经验,没事。”

我鬼使神差地说:“你们医院还有我一个亲戚呢。”

“是吗?没听你说过啊,男的女的?医生还是护士?”

“女的,在外科病房当护士,等你回来我把她情况跟你说一说。”

“外科病房?叫什么名字?”

我知道人民医院好几百护士,他这个院长肯定认识不了几个,为了让他提前有点印象,就把名字告诉了他。没想到他居然喊了起来,一连喊了两次这个名字,一次后面是问号,一次后面是感叹号,完了很大声地告诉我:“这个护士我认识,她是好样的,在我们医院所有护士里是第一个报名支援湖北的,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是你的亲戚啊,那她给你们都争光了!”

我始料不及,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冒了句:“那,她家里知道吗?”

院长说:“我听她们护士长说,她是先报了名才告诉的家里人,——我们这批里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刚刚她老公抱着孩子来给她送行,看见她抱着孩子掉了两滴泪,又把孩子给老公了。嗯,孩子那么小,挺不容易的。”

我趁机说:“是啊,像她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动员她不要去了?”

院长笑了:“这算什么,我们这批里面还有家里老人马上进手术室的呢,不是也去了?不瞒你说,我爱人还病着,儿子在外地回不来,我只好把她交给她母亲照顾了,她母亲都八十多了啊!”

他突然不说话了,良久,清清嗓子说:“先这样啊,要登机了,回来见吧。”

我想叮嘱他做好防护,想想他是专家,就说了句:“老兄多保重啊,回来叫上几个同学们陪你喝酒,给你庆功!”

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远房表弟再没有打电话来,我想他一定宅在家里忙着冲牛奶洗尿布吧,我很想打电话问问他媳妇从湖北回来没有,到底没有打。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可以戴着口罩去上班了,一个人开车走在路上,我也曾想过给我的院长同学打个电话,问问情况,又怕他正好在重症病房,到底也没打。有几次,我仿佛从电视里有关湖北前线的报道中看到了他们写在防护服上的名字,可是一闪而过,不能确定。

那之后,我一直没有听到他们的消息。我知道,有时候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有时候手机铃声响起,我下意识地希望看到是远房表弟的来电,然而他至今也没有再打过来。

《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13日14版)

筷子的来历:是谁发明的?中国最早何时出现?筷子有什么寓意?

筷子,在古代叫“箸”,是中国人常用的餐具,也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

筷子的材料多种多样,主要有竹、木、骨、瓷、象牙、玉、金属、塑料等。

筷子最早是中国发明的,后来传至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用筷子的呢?

其实在殷商时期,中国人就开始使用了。

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筷子,是河南省安阳殷墟出土的铜筷子。在河南洛阳的战国墓葬中,曾出土成捆的51枚的餐叉用具。

为什么餐叉在以后的朝代很少提及?记载和实物也较少出现?因为战国以后餐叉可能被淘汰了。

在先秦时,勺子和筷子的分工很明确,勺子是用来吃饭的,而筷子用来夹羹里的菜。

那么,筷子是谁发明的呢?

在民间,流传着三个有关筷子由来的传说。有的说,姜子牙受神鸟的启示,发明了丝竹筷;有的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发明用玉簪为筷;还有的说,是大禹发明的筷子,在治水时为了节约时间,发明用树枝来捞取热食。

第一个传说,姜子牙发明竹丝筷

传说姜子牙只会直钩钓鱼,其他什么事也不会干,穷困潦倒。他老婆就想将他毒死另嫁他人。有一只神鸟再三提醒姜子牙,让他用竹丝做成筷子去验食物是否有毒,救了姜子牙一命。故事流传开来,从此,老百姓也学着用竹枝做成筷子。

但是竹子怎么能验毒呢?所以这个传说令人费解,不太可能作为发明的证据。

第二个传说,妲己发明玉簪筷

传说有一次商纣王吃饭时,有一道菜肴太烫。妲己怕他发火,就急中生智,取了头上的玉簪夹菜,吹了几口,待凉了再喂给纣王吃。纣王吃的非常高兴,就让妲己天天如此。妲己命工匠做了两根长玉簪用来夹菜,这就是玉筷的雏形。后来这种夹菜方式传到了民间,便有了筷子。

,史记》中有“纣为象箸而箕子唏”的记载,意思是说纣王生活奢靡,使用的筷子都是象牙制成的。

《韩非子·喻老》也有这样一句:“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此看来。3000多年前,中国就已出现象牙筷了。

第三个传说,大禹发明了树枝筷

相传,大禹在治理水患时,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平时吃饭只能在野外进餐,有时候做烧兽肉,刚滚开的时候就想抓起来吃了赶路,可是实在是太烫了,怎么才能下手呢?于是大禹急中生智,随手折了树枝用来夹肉和饭。这就是最早的筷子的雏形了,虽然传说来自野史,但看起来比较合理。

在民间,筷子的寓意是什么?

过去,筷子常常作为嫁女儿的陪嫁品,意味着“筷子筷子,快生贵子”。朋友之间,常以折筷盟誓,表示同心协力或相互团结,大家齐心协力成就一番事业,或表示忠心耿耿等。十双筷子还意味着意十全十美、团团圆圆。

筷子的文化内涵,随着文化的发展,其含义也越来越丰富。

现在不仅有各种材质的筷子,如玉筷子、水晶筷子、不锈钢筷子、金属钛筷子、金筷子、银筷子等等;还有各种纪念性的特色筷子,如生肖筷子、星座筷子、结婚纪念日筷子、生日筷子等。

(本期撰稿:话小屋)转载请标明出处。

“四物进家,福运将至”,这四种动物千万不可打杀,背后寓意深厚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赛罗奥特曼

编辑|赛罗奥特曼

前言

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流传着一句话——万物皆有灵。

这句话将世间万物都看做一个独立的生命体,都有着自己的生命和潜力。同样也告诉人们,要尊重每一个生命,不要随便杀戮。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面临着家中有“不速之客”出没的小烦恼。每到这个时候,都会令人十分的苦恼,可尽管如此,家中的长辈也只是将它驱逐出去,并不会将其打死,那是因为每一样动物都有着自己的独特寓意。

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说的“四物进家,福运将至”。那么你知道有哪四种动物会给家中带来好运吗?它们又分别会给家中带来怎样的好运气呢?

吉祥的燕子

首先当然是燕子,燕子寄托着人们的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家庭和睦的美好祝愿。

燕子是报春的动物。每当燕子到来就证明春天已经来临,而它带来的可不仅仅是春天到来的好消息。

燕子是一种十分“实用”的动物。古时的人们,大多靠种地为生,可却不清楚季节具体的变化。

这时候燕子就好似变成了一个“季节闹钟”每当看到燕子归来,就知道又到了种植庄稼的季节,每当燕子南飞,就代表着要进入冬天了,提醒人们做好入冬的准备。

除此之外,燕子依靠虫子为生,可以很好的帮助农民伯伯将庄稼地里的蛀虫消灭,让人们有更好的收成,因此燕子也代表着丰收和财富。

大多数人应该都听家中的老人讲过,燕子在家中筑巢代表着家庭和睦、美满。

因此每当燕子把巢建立在人们的屋檐下的时候,人们不会选择去破坏,而是任由燕子慢慢的筑起自己的房屋,希望能给家中带来一些好运。

还有古代的许多文人雅士,漂泊在外思念故乡时,也同样会用燕子作诗,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希望原来家中的亲人能够身体健康,希望燕子能够将这份思念“传达”给自己的亲人。

年年有“鱼”

要说中国人民餐桌上最少不了的一道菜是什么,那毋庸置疑的当然是鱼了。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鱼被视为吉祥之物。许多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每年的年画中总会出现鱼的身影,希望可以在新的一年中事业有成,财源广进。

中华汉字中,鱼又与年年有余的“余”读音一样,人们也常常会用鱼来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代表着生活幸福美满,事事顺利之意。

在中国人们新年的年夜饭上,也同样少不了鱼的身影。一家人围在餐桌旁一人夹起一筷子的鱼,代表着一年的结束,也有着对新的一年顺顺利利,阖家团圆的美好祝愿。

在生物学上,鱼的繁殖能力是特别强的。因此人们也常常用鱼来代表多子多福之意,每一对新人结婚时的宴席上也总是少不了鱼的身影。表达了对这对新人家庭美满,早生贵子的美好祝愿。

而自古以来,就有着鲤鱼跃龙门的说法。寓意着无论是学业亦或是事业都能够步步高升,进入更高的层次。在如今的社交平台上,网友们也常常会靠“转发锦鲤”,希望以此来让自己能够更加顺利的度过目前的难关,锦鲤也因此被人们视为吉祥好运之物。

因此,在我们以鱼为食的同时,也要注意生态平衡,不加节制的捕杀只会让人类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有灵性的蛇

蛇属于典型的冷血动物,提起蛇人们总会不由自主的打个寒颤,许多人见到蛇更是拔腿就跑。

而蛇在四字成语中也多用在不好的地方,例如:蛇蝎心肠、贪蛇忘尾等等。加之有着《农夫与蛇》的故事流传至今,因此人们对于蛇的印象并不是多好。它常常出现在野外,善于隐藏自己,趁敌人不备时突然出击,一击致命。

尽管这个动物如此令人厌恶。可人们却不会轻易的将它打死,只因为蛇是一个十分有灵性的动物,更是被古人称之为“保家仙”,由此可见蛇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极高。

而蛇又被称之为“小龙”。众所周知,龙在古时有着天子之称,可并没有人真正的见过龙长什么样子。龙的形象也只是在蛇的样貌基础不断进化,最终才成为了龙,所以蛇也被人们称为小龙。

因此,家中老一辈的人都十分的敬重蛇,认为蛇进入家中,代表着家中气运会变得更好,更是不允许后代肆意杀害。

不过蛇虽然有着非常吉祥的寓意,不过人们出行如果遇到了蛇也一定要绕道而走,不要盲目的凑近去观察。而如果真的在家中见到了蛇,也不能放任不管。一定要在保证自身的安全的前提下,将它请出家门。

“除恶大师”——壁虎

“壁虎”二字谐音就是“庇护”,也代表着它不断的保护着人类,它的出现对人们的生活发挥的极大的好处。

壁虎与蜈蚣、蝎子、毒蛇、和蟾蜍共称“五毒”。与蛇一样有着“小龙”的称呼,有着功成名就的美好寓意。

虽然壁虎也属于爬行动物,同样有着四肢,可与其他生物不同的是,其他动物都出现在地面,而它却在墙上出现,并且在墙面上的爬行速度极快。

可尽管如此,也难免会有被人类逮捕住的时候。壁虎十分的擅长断尾逃生,当威胁生命它的生命时,它会主动断开自己的尾巴逃命。

壁虎的身体中有一种独特的激素,所以尽管将尾巴断开也不会失去生命,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过后,它的尾巴又会重新的长出来。

它常年趴在墙面上,以食用苍蝇、蚊子等等这种惹人厌烦的虫子为生,喜爱阴暗潮湿的环境。因此,如果你的房间中有壁虎出现,那说明需要开窗通风了。

壁虎在古时又被称为“天龙”,有着兴旺家宅、发财致富之意,因此尽管壁虎常常出现在家中,也很少会有人专门去将它捕杀,再加上它以害虫为食的特点,更是在人们的眼皮底下生活的如鱼得水。

结语

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每一样生物的存在都有着它独特的意义。它们都为生态的平衡,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我们作为生物链中的顶端,更是应该以身作则,保护大自然,尊重每一个生命。

这些动物在人们的生活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也让人们的心中有着一个寄托,他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势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为生活增添了许许多多不同的色彩。

它们的存在同样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博大精深,为华夏的历史文化添砖加瓦。

因此,当它们真正的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时,也不要轻易的去将它们捕杀,要以一颗宽容之心去对待每一种生物。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筷子的来历:是谁发明的?中国最早何时出现?筷子有什么寓意?

筷子,在古代叫“箸”,是中国人常用的餐具,也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

筷子的材料多种多样,主要有竹、木、骨、瓷、象牙、玉、金属、塑料等。

筷子最早是中国发明的,后来传至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用筷子的呢?

其实在殷商时期,中国人就开始使用了。

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筷子,是河南省安阳殷墟出土的铜筷子。在河南洛阳的战国墓葬中,曾出土成捆的51枚的餐叉用具。

为什么餐叉在以后的朝代很少提及?记载和实物也较少出现?因为战国以后餐叉可能被淘汰了。

在先秦时,勺子和筷子的分工很明确,勺子是用来吃饭的,而筷子用来夹羹里的菜。

那么,筷子是谁发明的呢?

在民间,流传着三个有关筷子由来的传说。有的说,姜子牙受神鸟的启示,发明了丝竹筷;有的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发明用玉簪为筷;还有的说,是大禹发明的筷子,在治水时为了节约时间,发明用树枝来捞取热食。

第一个传说,姜子牙发明竹丝筷

传说姜子牙只会直钩钓鱼,其他什么事也不会干,穷困潦倒。他老婆就想将他毒死另嫁他人。有一只神鸟再三提醒姜子牙,让他用竹丝做成筷子去验食物是否有毒,救了姜子牙一命。故事流传开来,从此,老百姓也学着用竹枝做成筷子。

但是竹子怎么能验毒呢?所以这个传说令人费解,不太可能作为发明的证据。

第二个传说,妲己发明玉簪筷

传说有一次商纣王吃饭时,有一道菜肴太烫。妲己怕他发火,就急中生智,取了头上的玉簪夹菜,吹了几口,待凉了再喂给纣王吃。纣王吃的非常高兴,就让妲己天天如此。妲己命工匠做了两根长玉簪用来夹菜,这就是玉筷的雏形。后来这种夹菜方式传到了民间,便有了筷子。

,史记》中有“纣为象箸而箕子唏”的记载,意思是说纣王生活奢靡,使用的筷子都是象牙制成的。

《韩非子·喻老》也有这样一句:“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此看来。3000多年前,中国就已出现象牙筷了。

第三个传说,大禹发明了树枝筷

相传,大禹在治理水患时,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平时吃饭只能在野外进餐,有时候做烧兽肉,刚滚开的时候就想抓起来吃了赶路,可是实在是太烫了,怎么才能下手呢?于是大禹急中生智,随手折了树枝用来夹肉和饭。这就是最早的筷子的雏形了,虽然传说来自野史,但看起来比较合理。

在民间,筷子的寓意是什么?

过去,筷子常常作为嫁女儿的陪嫁品,意味着“筷子筷子,快生贵子”。朋友之间,常以折筷盟誓,表示同心协力或相互团结,大家齐心协力成就一番事业,或表示忠心耿耿等。十双筷子还意味着意十全十美、团团圆圆。

筷子的文化内涵,随着文化的发展,其含义也越来越丰富。

现在不仅有各种材质的筷子,如玉筷子、水晶筷子、不锈钢筷子、金属钛筷子、金筷子、银筷子等等;还有各种纪念性的特色筷子,如生肖筷子、星座筷子、结婚纪念日筷子、生日筷子等。

(本期撰稿:话小屋)转载请标明出处。

远房亲戚

【中国故事】

作者:李骏虎(山西省作协副主席,曾获鲁迅文学奖)

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远房表弟再没有打电话来,我想他一定宅在家里忙着冲牛奶洗尿布吧,我很想打电话问问他媳妇从湖北回来没有,到底没有打。……有几次,我仿佛从电视里有关湖北前线的报道中看到了他们写在防护服上的名字,可是一闪而过,不能确定。

插图:郭红松

又进腊月门了,2020年应该是农历的什么年呢?我不知道。从四十岁之后,我就对过年产生了一种抵触情绪,总觉得还没做什么事情,又是一年过去了,常常会有生命的荒诞感。因此上,又常常羡慕那些个为生存忙得没时间去思考的人们,他们只要忙里偷闲地翻翻手机上那些短视频,就会快活得忘乎所以。尽管我时时提醒自己不过是一个放牛娃出身,但正是因为此刻是一个以思考为职业的知识分子,不免心里还是对那些个不爱读书的大多数隐隐地不屑。——人怎么可以仅仅为了活着而活着呢?我认定那些一心只为了自己活得舒适和快乐的人是没有情怀的,我向来对这样的人敬而远之,尽量避免和他们成为朋友。——不过,如果正好有这样的一门亲戚,那就没办法了。

远房表弟接连打了好几个电话,我都没有接听,我清楚他找我什么事情。就在今年的中秋节,晚上我们一家去父母那里陪老人吃饭,我按照父亲的惯例慢慢地跟他对酌着,——父亲只有逢年过节和过生日时才喝酒,并且无论红酒白酒仅限量二两。母亲不住地给我夹菜,叮咛我不要光顾着忙工作,要注意身体,早点睡觉、多吃饭。我“嗯嗯啊啊”地敷衍她,为了转移话题,开玩笑问中秋节老家的那些亲戚小辈里有没来给她送月饼的。没等我借机感慨一番世态炎凉人心不古,母亲笑着说:“你不说我还忘了,前两天你张村的表叔从老家来,提了十斤小米和一盒月饼,还在家里吃了顿饭,非要和你爸喝酒,吃了饭又喝了半后晌茶。小十年没来往了吧,猛猛地跑来,坐下不走,屁股真沉!”母亲说完撇撇嘴,表示嘲讽之意,又看看父亲,明显有事想跟我说,想让他帮帮腔。

父亲是个老实人,他端起酒杯和我碰碰,憨笑着说:“他找你有事哩,问我要你的手机号码,我没给他,让他有事先跟我说。”

“也不是什么大事情,你有认识的人顺便帮他问问,没认识的人就算了,求人的事情不由咱,行就行不行就不行。”母亲没指望上父亲,只好以退为进,“十年八年的连个电话也没打过,恐怕见了你都不认识,你说现在这人吧,都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母亲这是心疼我,怕给我制造压力,提前找台阶让我下。

我真的很烦总是因为亲戚朋友的私事去求人,我那些原本清清爽爽的关系,都因为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去求人家关照而变了味,而我恰恰又是个崇尚“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人,难免徒增了很多烦恼和精神苦痛。但是,我又知道母亲是个乡情很重而又热心的人,我不能不让老人把话说完,于是我故作不以为然地说:“张村的表叔?好像小时候见过这个人,想不起来了,他年纪不小了吧,能有什么事情找我呢?”

母亲马上来了精神,接茬说:“不是他自己的事情,他一个种地的跑城里来能有什么事情?是他儿媳妇的事情,他儿子和媳妇都在城里上班,想找你换个工作。”母亲记性不好,平时也不爱动脑子,有些表达不清楚了,只好再次求助于父亲:“你给娃说吧,是不是这样?是换工作吧?”

我端起酒和父亲碰碰,等着他说话。父亲笑笑,为避免激起母亲的愠怒,尽量忍住笑意说:“不是换工作,是想换个岗位。他大概跟我说了,你妈没听明白,我跟你说吧。”父亲一讲,我听明白了,原来,这位远房表叔的儿媳妇在我们这座城市的人民医院上班,自医学院毕业后一直是外科病房的护士,外科是最忙的,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夜班还很多,年轻人累点没什么,这些年就这么过来了。问题是,年初生了孩子了,产假一结束,工作规律照旧,可就顾不上照顾孩子了,家里和医院两头赶,眼见得脾气就不好了,夜班上到半夜,家里来电话说孩子哭得哄不住,就忍不住地骂她老公,自己也抹眼泪。家里想让她辞了职回家看两年孩子,等孩子上了幼儿园再找新工作,说什么她也不肯听,就爱干护理这行。于是退而求其次,商量了一下,如果可以调到体检中心这样相对宽松点的部门,矛盾就算迎刃而解了。可是,这样的大医院有好几百名护士,相对清闲的科室也就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那几个,有谁从外科调到体检中心了,难免成为焦点新闻,其中的难度不比重新找一份工作更小。找我,不是因为我有多大能耐,我们老家有句俗话,“筷子里面拔旗杆”,这件事情落在我的头上,纯粹是因为我在这个以农民和普通人为主的亲戚圈里,算是“官”最大的。

我爸说完后,见我沉默不语,就责备我妈:“看,我就说别招揽这些个事情,隔行如隔山,他也不是什么行当的人都认识吧。”

母亲这个时候也慌乱不安起来,望着我的脸说:“我也没有应承你表叔啊,就是说先问问你,能不费劲办了就办,办不了咱也不欠他的不是吗?”

我看着父母内疚的样子,怕他们心里难过,更不愿意欺骗二老,就把实话说了出来:“巧得很,我跟人民医院的院长一起参加过干部培训,算是同学,我找机会给他打电话问问情况吧。”

“真的呀,那正好!”母亲脱口而出,她是个简单的人,高兴起来,“我打电话告诉你表叔?”马上就遭到全家人的反对,一直在聊别的话题的人这时候也加入进来说:“妈,这事情没那么好办,谁不想调到轻松点的岗位?再说了,你知道有多少人认识院长?有多少人找他换岗位?他能都解决了?”母亲看看大家,不再说话了,低下头去吃饭。

除了热心和简单,母亲还是个执拗的人。中秋节已经过去好几个月,进了腊月门了,一天,我下班前接到我远房表弟的电话,他开车来单位门口接我,我就知道母亲最终还是把实情透露给了我那位远房表叔,表叔又报告给了他儿子。我在单位大门口见到了我未谋面的胖乎乎、笑眯眯的表弟,他恭敬而亲切地喊我“哥”,要开车拉我去喝酒。我晚上正好还有个应酬,就让他开车把我送到地方。路上,我又详细地问了问他媳妇的情况,大概是紧张,他有点语无伦次,我很能理解他——求人办事就会丧失从容,我就是讨厌这种感觉——对他多少产生了一点亲切感。我期待他能用家乡话跟我聊天,唤起我对亲情的回忆,可他一直在说普通话,这多少让我觉得有点失望。下车的时候,我们俩加了微信好友,我告诉他把媳妇的基本情况编一个短信息发到我微信上就可以了。他表示一会再开车来接我,我说不必了,晚饭后正好想散散步,跟他再见。远房表弟千恩万谢地开车走了。

几个月以来,父母没有再过问这件事情,——母亲从来不是个能沉得住气的人,我知道一定是父亲不让她问。而自从应下这件事情后,我也曾几次从手机通讯录找出我那位院长同学的号码,因为担心给他制造难题而最终没有拨出去。远房表弟用微信把他媳妇的基本情况发给我之后,我编了一段话准备发给院长同学,希望他能考虑一下该护士目前的家庭情况,毕竟在哺乳期间经常上夜班是件很让人头疼的事情,调整岗位是解决实际困难的最好方式。我一再修改我的措辞,希望帮他想出一个好的说法来避免引起麻烦。我甚至做好了他直接拒绝我的准备,——也许那样更好,我至少会给父母一个交代,表叔和表弟最多说我面子不够大,也比院长答应办事而给医院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好。但我又于心不忍,一个正在哺乳期的护士,天不亮就要去医院照顾病人,还经常要把小孩子放下去上夜班,在常情常理上真的值得同情,就算不是远房亲戚,我也应该帮帮她。

然而我最终没有给院长打电话,也没有把编好的微信发给他,不是我个性纠结,是我不确定还有没有别的护士比我这位亲戚处境更困难?还有多少?我能确定的是我那位院长同学肯定无法满足所有护士的换岗要求,毕竟多数的科室都是很忙很辛苦甚至很危险的。众所周知,教师、医生和护士注定是付出最多的职业,我们除了给予他们尊重和敬意,实在是帮不了他们什么的。

远房表弟不断地打电话进来,我都没有接听,不知道该怎么给他说。后来表叔也打,我说现在正忙着,回头回复他,也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回复他。我知道表叔一定在不住地催促我的父母,可父母却没有再跟我提起这件事。这反而让我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我平时忙,但坚持每个星期找时间去父母那里陪他们吃顿饭,这次已经有半个多月没去过了。

春节到了,我知不知道2020年是什么生肖,都得去陪老人吃年夜饭。小年那天,我给母亲打电话说除夕一起吃年夜饭,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舌头底下压不住半颗米”的母亲依然没有问起那件事情,我并没有因此而释然,相反心里怪怪的,仿佛体味到了他们淡淡的失望。但这一切突然间都不重要了,——曾经在电视新闻和手机微信中引起过大家注意,后来又被抛之脑后的武汉肺炎事件,一夜之间又卷土重来,被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成为了这个春节的主要话题。就在人们正观望和众说纷纭时,除夕的前一天,武汉封城了,雷霆万钧的疫情防控工作在每一座城市和每一座村庄展开。我们这座城市也启动了响应,住宅小区封闭管理,走亲访友都改成了电话和微信拜年。年夜饭当然吃不成了,除夕的晚上,我给父母打电话嘱咐他们尽量不要出门,在小区里散步时一定要戴好口罩。母亲遗憾地说:“我包了这么多饺子,你们兄妹几个都吃不上,这让我和你爸吃到什么时候啊!”

流年不利,大疫荼毒。初一照例收到应接不暇的拜年短信和微信,我忙不迭地抽空回复着,就看到我那位院长同学发到同学群里的祝福短信,说他此刻正在机场,很荣幸担任了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领队,即将带队飞赴武汉抗击疫情,送出祝福的同时没忘警告同学们做好防护,“你们做好自己的防控,宅在家里就是对我们一线最大的支持,众志成城、国泰民安!”院长这样写道。我很感动,忍不住拨打了他的语音通话,没指望他有时间接听,却听到了他惯常的理性而欢快的嗓音,不像即将以身犯险,听起来跟平时刚出手术室给大家回电话一样轻松。此时疫情汹汹,网络上的漫画家已经把新冠病毒描绘成了魔鬼的样子,普通人谈武汉而色变,因此我毫不夸张地对他说:“你就不怕啊?你这要放在革命战争时期,就是敢死队队长,是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啊!”院长嘿嘿一笑:“怕有什么办法,咱就是干这一行的啊。我还是个年轻医生的时候就参加过抗击‘非典’,有经验,没事。”

我鬼使神差地说:“你们医院还有我一个亲戚呢。”

“是吗?没听你说过啊,男的女的?医生还是护士?”

“女的,在外科病房当护士,等你回来我把她情况跟你说一说。”

“外科病房?叫什么名字?”

我知道人民医院好几百护士,他这个院长肯定认识不了几个,为了让他提前有点印象,就把名字告诉了他。没想到他居然喊了起来,一连喊了两次这个名字,一次后面是问号,一次后面是感叹号,完了很大声地告诉我:“这个护士我认识,她是好样的,在我们医院所有护士里是第一个报名支援湖北的,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是你的亲戚啊,那她给你们都争光了!”

我始料不及,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冒了句:“那,她家里知道吗?”

院长说:“我听她们护士长说,她是先报了名才告诉的家里人,——我们这批里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刚刚她老公抱着孩子来给她送行,看见她抱着孩子掉了两滴泪,又把孩子给老公了。嗯,孩子那么小,挺不容易的。”

我趁机说:“是啊,像她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动员她不要去了?”

院长笑了:“这算什么,我们这批里面还有家里老人马上进手术室的呢,不是也去了?不瞒你说,我爱人还病着,儿子在外地回不来,我只好把她交给她母亲照顾了,她母亲都八十多了啊!”

他突然不说话了,良久,清清嗓子说:“先这样啊,要登机了,回来见吧。”

我想叮嘱他做好防护,想想他是专家,就说了句:“老兄多保重啊,回来叫上几个同学们陪你喝酒,给你庆功!”

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远房表弟再没有打电话来,我想他一定宅在家里忙着冲牛奶洗尿布吧,我很想打电话问问他媳妇从湖北回来没有,到底没有打。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可以戴着口罩去上班了,一个人开车走在路上,我也曾想过给我的院长同学打个电话,问问情况,又怕他正好在重症病房,到底也没打。有几次,我仿佛从电视里有关湖北前线的报道中看到了他们写在防护服上的名字,可是一闪而过,不能确定。

那之后,我一直没有听到他们的消息。我知道,有时候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有时候手机铃声响起,我下意识地希望看到是远房表弟的来电,然而他至今也没有再打过来。

《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13日14版)

远房亲戚

【中国故事】

作者:李骏虎(山西省作协副主席,曾获鲁迅文学奖)

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远房表弟再没有打电话来,我想他一定宅在家里忙着冲牛奶洗尿布吧,我很想打电话问问他媳妇从湖北回来没有,到底没有打。……有几次,我仿佛从电视里有关湖北前线的报道中看到了他们写在防护服上的名字,可是一闪而过,不能确定。

插图:郭红松

又进腊月门了,2020年应该是农历的什么年呢?我不知道。从四十岁之后,我就对过年产生了一种抵触情绪,总觉得还没做什么事情,又是一年过去了,常常会有生命的荒诞感。因此上,又常常羡慕那些个为生存忙得没时间去思考的人们,他们只要忙里偷闲地翻翻手机上那些短视频,就会快活得忘乎所以。尽管我时时提醒自己不过是一个放牛娃出身,但正是因为此刻是一个以思考为职业的知识分子,不免心里还是对那些个不爱读书的大多数隐隐地不屑。——人怎么可以仅仅为了活着而活着呢?我认定那些一心只为了自己活得舒适和快乐的人是没有情怀的,我向来对这样的人敬而远之,尽量避免和他们成为朋友。——不过,如果正好有这样的一门亲戚,那就没办法了。

远房表弟接连打了好几个电话,我都没有接听,我清楚他找我什么事情。就在今年的中秋节,晚上我们一家去父母那里陪老人吃饭,我按照父亲的惯例慢慢地跟他对酌着,——父亲只有逢年过节和过生日时才喝酒,并且无论红酒白酒仅限量二两。母亲不住地给我夹菜,叮咛我不要光顾着忙工作,要注意身体,早点睡觉、多吃饭。我“嗯嗯啊啊”地敷衍她,为了转移话题,开玩笑问中秋节老家的那些亲戚小辈里有没来给她送月饼的。没等我借机感慨一番世态炎凉人心不古,母亲笑着说:“你不说我还忘了,前两天你张村的表叔从老家来,提了十斤小米和一盒月饼,还在家里吃了顿饭,非要和你爸喝酒,吃了饭又喝了半后晌茶。小十年没来往了吧,猛猛地跑来,坐下不走,屁股真沉!”母亲说完撇撇嘴,表示嘲讽之意,又看看父亲,明显有事想跟我说,想让他帮帮腔。

父亲是个老实人,他端起酒杯和我碰碰,憨笑着说:“他找你有事哩,问我要你的手机号码,我没给他,让他有事先跟我说。”

“也不是什么大事情,你有认识的人顺便帮他问问,没认识的人就算了,求人的事情不由咱,行就行不行就不行。”母亲没指望上父亲,只好以退为进,“十年八年的连个电话也没打过,恐怕见了你都不认识,你说现在这人吧,都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母亲这是心疼我,怕给我制造压力,提前找台阶让我下。

我真的很烦总是因为亲戚朋友的私事去求人,我那些原本清清爽爽的关系,都因为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去求人家关照而变了味,而我恰恰又是个崇尚“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人,难免徒增了很多烦恼和精神苦痛。但是,我又知道母亲是个乡情很重而又热心的人,我不能不让老人把话说完,于是我故作不以为然地说:“张村的表叔?好像小时候见过这个人,想不起来了,他年纪不小了吧,能有什么事情找我呢?”

母亲马上来了精神,接茬说:“不是他自己的事情,他一个种地的跑城里来能有什么事情?是他儿媳妇的事情,他儿子和媳妇都在城里上班,想找你换个工作。”母亲记性不好,平时也不爱动脑子,有些表达不清楚了,只好再次求助于父亲:“你给娃说吧,是不是这样?是换工作吧?”

我端起酒和父亲碰碰,等着他说话。父亲笑笑,为避免激起母亲的愠怒,尽量忍住笑意说:“不是换工作,是想换个岗位。他大概跟我说了,你妈没听明白,我跟你说吧。”父亲一讲,我听明白了,原来,这位远房表叔的儿媳妇在我们这座城市的人民医院上班,自医学院毕业后一直是外科病房的护士,外科是最忙的,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夜班还很多,年轻人累点没什么,这些年就这么过来了。问题是,年初生了孩子了,产假一结束,工作规律照旧,可就顾不上照顾孩子了,家里和医院两头赶,眼见得脾气就不好了,夜班上到半夜,家里来电话说孩子哭得哄不住,就忍不住地骂她老公,自己也抹眼泪。家里想让她辞了职回家看两年孩子,等孩子上了幼儿园再找新工作,说什么她也不肯听,就爱干护理这行。于是退而求其次,商量了一下,如果可以调到体检中心这样相对宽松点的部门,矛盾就算迎刃而解了。可是,这样的大医院有好几百名护士,相对清闲的科室也就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那几个,有谁从外科调到体检中心了,难免成为焦点新闻,其中的难度不比重新找一份工作更小。找我,不是因为我有多大能耐,我们老家有句俗话,“筷子里面拔旗杆”,这件事情落在我的头上,纯粹是因为我在这个以农民和普通人为主的亲戚圈里,算是“官”最大的。

我爸说完后,见我沉默不语,就责备我妈:“看,我就说别招揽这些个事情,隔行如隔山,他也不是什么行当的人都认识吧。”

母亲这个时候也慌乱不安起来,望着我的脸说:“我也没有应承你表叔啊,就是说先问问你,能不费劲办了就办,办不了咱也不欠他的不是吗?”

我看着父母内疚的样子,怕他们心里难过,更不愿意欺骗二老,就把实话说了出来:“巧得很,我跟人民医院的院长一起参加过干部培训,算是同学,我找机会给他打电话问问情况吧。”

“真的呀,那正好!”母亲脱口而出,她是个简单的人,高兴起来,“我打电话告诉你表叔?”马上就遭到全家人的反对,一直在聊别的话题的人这时候也加入进来说:“妈,这事情没那么好办,谁不想调到轻松点的岗位?再说了,你知道有多少人认识院长?有多少人找他换岗位?他能都解决了?”母亲看看大家,不再说话了,低下头去吃饭。

除了热心和简单,母亲还是个执拗的人。中秋节已经过去好几个月,进了腊月门了,一天,我下班前接到我远房表弟的电话,他开车来单位门口接我,我就知道母亲最终还是把实情透露给了我那位远房表叔,表叔又报告给了他儿子。我在单位大门口见到了我未谋面的胖乎乎、笑眯眯的表弟,他恭敬而亲切地喊我“哥”,要开车拉我去喝酒。我晚上正好还有个应酬,就让他开车把我送到地方。路上,我又详细地问了问他媳妇的情况,大概是紧张,他有点语无伦次,我很能理解他——求人办事就会丧失从容,我就是讨厌这种感觉——对他多少产生了一点亲切感。我期待他能用家乡话跟我聊天,唤起我对亲情的回忆,可他一直在说普通话,这多少让我觉得有点失望。下车的时候,我们俩加了微信好友,我告诉他把媳妇的基本情况编一个短信息发到我微信上就可以了。他表示一会再开车来接我,我说不必了,晚饭后正好想散散步,跟他再见。远房表弟千恩万谢地开车走了。

几个月以来,父母没有再过问这件事情,——母亲从来不是个能沉得住气的人,我知道一定是父亲不让她问。而自从应下这件事情后,我也曾几次从手机通讯录找出我那位院长同学的号码,因为担心给他制造难题而最终没有拨出去。远房表弟用微信把他媳妇的基本情况发给我之后,我编了一段话准备发给院长同学,希望他能考虑一下该护士目前的家庭情况,毕竟在哺乳期间经常上夜班是件很让人头疼的事情,调整岗位是解决实际困难的最好方式。我一再修改我的措辞,希望帮他想出一个好的说法来避免引起麻烦。我甚至做好了他直接拒绝我的准备,——也许那样更好,我至少会给父母一个交代,表叔和表弟最多说我面子不够大,也比院长答应办事而给医院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好。但我又于心不忍,一个正在哺乳期的护士,天不亮就要去医院照顾病人,还经常要把小孩子放下去上夜班,在常情常理上真的值得同情,就算不是远房亲戚,我也应该帮帮她。

然而我最终没有给院长打电话,也没有把编好的微信发给他,不是我个性纠结,是我不确定还有没有别的护士比我这位亲戚处境更困难?还有多少?我能确定的是我那位院长同学肯定无法满足所有护士的换岗要求,毕竟多数的科室都是很忙很辛苦甚至很危险的。众所周知,教师、医生和护士注定是付出最多的职业,我们除了给予他们尊重和敬意,实在是帮不了他们什么的。

远房表弟不断地打电话进来,我都没有接听,不知道该怎么给他说。后来表叔也打,我说现在正忙着,回头回复他,也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回复他。我知道表叔一定在不住地催促我的父母,可父母却没有再跟我提起这件事。这反而让我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我平时忙,但坚持每个星期找时间去父母那里陪他们吃顿饭,这次已经有半个多月没去过了。

春节到了,我知不知道2020年是什么生肖,都得去陪老人吃年夜饭。小年那天,我给母亲打电话说除夕一起吃年夜饭,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舌头底下压不住半颗米”的母亲依然没有问起那件事情,我并没有因此而释然,相反心里怪怪的,仿佛体味到了他们淡淡的失望。但这一切突然间都不重要了,——曾经在电视新闻和手机微信中引起过大家注意,后来又被抛之脑后的武汉肺炎事件,一夜之间又卷土重来,被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成为了这个春节的主要话题。就在人们正观望和众说纷纭时,除夕的前一天,武汉封城了,雷霆万钧的疫情防控工作在每一座城市和每一座村庄展开。我们这座城市也启动了响应,住宅小区封闭管理,走亲访友都改成了电话和微信拜年。年夜饭当然吃不成了,除夕的晚上,我给父母打电话嘱咐他们尽量不要出门,在小区里散步时一定要戴好口罩。母亲遗憾地说:“我包了这么多饺子,你们兄妹几个都吃不上,这让我和你爸吃到什么时候啊!”

流年不利,大疫荼毒。初一照例收到应接不暇的拜年短信和微信,我忙不迭地抽空回复着,就看到我那位院长同学发到同学群里的祝福短信,说他此刻正在机场,很荣幸担任了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领队,即将带队飞赴武汉抗击疫情,送出祝福的同时没忘警告同学们做好防护,“你们做好自己的防控,宅在家里就是对我们一线最大的支持,众志成城、国泰民安!”院长这样写道。我很感动,忍不住拨打了他的语音通话,没指望他有时间接听,却听到了他惯常的理性而欢快的嗓音,不像即将以身犯险,听起来跟平时刚出手术室给大家回电话一样轻松。此时疫情汹汹,网络上的漫画家已经把新冠病毒描绘成了魔鬼的样子,普通人谈武汉而色变,因此我毫不夸张地对他说:“你就不怕啊?你这要放在革命战争时期,就是敢死队队长,是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啊!”院长嘿嘿一笑:“怕有什么办法,咱就是干这一行的啊。我还是个年轻医生的时候就参加过抗击‘非典’,有经验,没事。”

我鬼使神差地说:“你们医院还有我一个亲戚呢。”

“是吗?没听你说过啊,男的女的?医生还是护士?”

“女的,在外科病房当护士,等你回来我把她情况跟你说一说。”

“外科病房?叫什么名字?”

我知道人民医院好几百护士,他这个院长肯定认识不了几个,为了让他提前有点印象,就把名字告诉了他。没想到他居然喊了起来,一连喊了两次这个名字,一次后面是问号,一次后面是感叹号,完了很大声地告诉我:“这个护士我认识,她是好样的,在我们医院所有护士里是第一个报名支援湖北的,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是你的亲戚啊,那她给你们都争光了!”

我始料不及,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冒了句:“那,她家里知道吗?”

院长说:“我听她们护士长说,她是先报了名才告诉的家里人,——我们这批里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刚刚她老公抱着孩子来给她送行,看见她抱着孩子掉了两滴泪,又把孩子给老公了。嗯,孩子那么小,挺不容易的。”

我趁机说:“是啊,像她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动员她不要去了?”

院长笑了:“这算什么,我们这批里面还有家里老人马上进手术室的呢,不是也去了?不瞒你说,我爱人还病着,儿子在外地回不来,我只好把她交给她母亲照顾了,她母亲都八十多了啊!”

他突然不说话了,良久,清清嗓子说:“先这样啊,要登机了,回来见吧。”

我想叮嘱他做好防护,想想他是专家,就说了句:“老兄多保重啊,回来叫上几个同学们陪你喝酒,给你庆功!”

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远房表弟再没有打电话来,我想他一定宅在家里忙着冲牛奶洗尿布吧,我很想打电话问问他媳妇从湖北回来没有,到底没有打。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可以戴着口罩去上班了,一个人开车走在路上,我也曾想过给我的院长同学打个电话,问问情况,又怕他正好在重症病房,到底也没打。有几次,我仿佛从电视里有关湖北前线的报道中看到了他们写在防护服上的名字,可是一闪而过,不能确定。

那之后,我一直没有听到他们的消息。我知道,有时候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有时候手机铃声响起,我下意识地希望看到是远房表弟的来电,然而他至今也没有再打过来。

《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13日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