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含辛茹苦”中的“茹”是什么意思?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是第99课,仍然是讲“艸”部汉字中的六个汉字,具体如图:
(今天所要讲的六个汉字)
1、这个字GBK字库无此字,只能上图:
(qìn字)
这个字读qìn。《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覆也。”很简单,它的本义就是覆盖。它的小篆写法如图:
(qìn的小篆写法)
2、茵。读yīn。现代汉语常用字。《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车重席……司马相如说茵从革。”《诗经.秦风.小戎》里有:“文茵畅毂,驾我骐馵。”《毛传》解释说:“文茵,虎皮也。”孔颖达作疏说:“茵者,车上之褥,用皮为之。言文茵则皮有文采,故知虎皮也。”也就是说,所以茵的本义是指车上的垫褥。垫褥的材料不管是虎皮还是其他材料,都是垫褥。
(绿草如茵)
本义之外,还有如下几个意思:(1)指垫褥的通称。这是个引申义,由车上的垫褥引申通指一切垫褥。比如:绿草如茵,即指草褥。如李贺的《苏小小墓》:“草如茵,松如盖”,写苏小小鬼魂的穿着的服饰和使用的物品:芊芊绿草,像是她的垫褥;亭亭青松,像是她的伞盖。明白了这个含义,用绿草如茵时,就不会误写为“荫”了。(2)又再引申,引申为嫩草。比如段成式的《和徐商贺卢员外赐绯》里有:“莫辞倒载吟归去,看欲东山又吐茵。”这里的茵,指的是嫩草,不是指的垫褥。(3)重叠。因为垫子是可以累层叠加的,所以又有重叠的意思。比如赵南星的《王灵官赞》:“軵者、築者、弊者相茵。”
茵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茵字的小篆写法)
3、芻。是“刍”的繁体。读作chú。《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刈草也。象包束艸之形。”罗振玉在《增订殷墟书契考释》:“从又,挡断草,是芻也”我们来看一下甲骨文和金文芻的写法:
(甲骨文和金文的写法)
看,就是一个人伸出手或者挥动镰刀割草或抱着断草的样子。显然这个字当然与草相关,所以在《说文》归在草部,现代汉语,芻字已经不在艸部,而是归在“勹”部。
芻的本义就是割草。如《左传.昭公六年》:“禁芻牧采樵,不入田,不樵树,不采蓺。”
本义之外,它还有如下几个意思:(1)牲口吃的草。《玉篇.艸部》有:“芻,茭草”(茭字下面会讲)。(2)谷类植物的茎杆。《小尔雅.广物》里载:“稾谓之稈,稈谓之芻。”稈同秆。(3)从本义引申为割草的人,又再引申,引申为草野之人。《诗经.大雅.板》有:“先民有言,询于芻蕘。”《毛传》:“芻蕘,薪采者。”薪采者,就是割草的人。《旧唐书.李绛传》:“陛下不废芻言,则端士贤者必当自效。”芻言指草野之人的言论与建议。
(割草的人)
(4)由牲口吃的草又引申出吃草的牲口。另外,芻还是姓《广韵.虞韵》:“芻,姓。出《何氏姓苑》。
芻的小篆写法如图:
(芻的小篆写法)
4、茭。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一)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只标了一个读音jiāo。给的解释是:“干芻”徐锴的《说文系传》:“刈取以用曰芻,故曰:'生芻一束’。乾之曰茭。”这里的生刍一束,来自《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原意是指新割的青草一捆。后用来表示薄薄的一点儿礼物,寓意极其深厚。也指用一捆青草作为吊丧的礼物。青草干了叫“茭”。所以茭的本义是指干饲料。《齐民要术》里有:“种大豆一顷杂谷,并草留之,不须锄治,八九月中,刈作青茭。”这是原始种植饲料的方法。
本义之外,还有其他几个意思:(1)马芹。又叫野茴香、牛芹。伞形科。草本,嫩的时候可以吃,种子可以入药,也叫马蕲。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一·马蕲》:“凡物大者皆以马名,此草似芹而大故也。俗称野茴香,以其气味子形微似也……马蕲与芹同类而异种,处处卑湿地有之。”它的样子如图:
(马芹)
(2)草索;竹、苇编的缆索。《史记.河渠书》里说“搴长茭兮沈美玉,河伯许兮薪不属”裴駰集解说:“竹苇絙谓之茭”,其实就是草绳。样子如图:
(草绳)
(3)菰的别名。就是我们前面讲“蒋”时提到的“茭白”(可回看75课“蒋”)。样子如图:
(茭白)
(4)通“交”。指交接,特指弓隈与弓箫角接之处。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里说:“茭,假借为交。”在《周礼.考工记.弓人》里详细说:“今夫茭解中有变焉,故挍。”贾公彦作疏说:“言‘茭解中’,谓弓隈与弓箫角接之处。“
(二)这个字的第二个读音读作xiào。读这个音时,有两个意思:(1)草根。《广雅.巧韵》有:“䕧,草根,或作茭。”(2)竹筍。《广雅.巧韵》中也有:“䕧,竹筍,或作茭。”这两个意思,从一个字的解释出来。
茭的小篆写法如图:
(茭的小篆写法)
5、荹。读作bù。《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乱草”《玉篇.艸部》给了补充:“荹,牛马艸,乱藁也。”因此,它不是普通的乱草,而是指喂牛马的干草。样子如图:
(牛马吃的干草)
荹的小篆写法如图:
(荹的小篆写法)
6、茹。读rú。《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饮马也”《玉篇.艸部》有补充:“茹,饭牛也。”那么,茹的本义就是喂牛喂马。
(喂牛)
本义之外,又有以下几个意思:(1)吃;呑咽。《方言》卷七里有:“茹,食也。吴越之间,凡贪饮食者谓之茹。”郭璞作注说:“今俗呼能麤食者为茹。”《诗经.大雅.蒸民》:“柔则茹之,刚则吐之。”柔茹刚吐现在已演化为成语,意思是软的吃下去,硬的吐出来。揭露了当时社会欺软怕硬的世风。见到软弱的人就欺侮,遇到强暴的人就退让,典故就出自这首诗。
(2)贪;恣。《广雅.释诂二》:“茹,贪也。”《广韵.鱼韵》:“茹,恣也。”(3)包含;受。比如成语含辛茹苦。(4)杂揉。《广韵.语韵》:“茹,杂揉也。”(5)柔软。比如《离骚》里有:“揽茹蕙以掩涕兮,霑余襟之浪浪。”拾起柔软的蕙草想擦拭濡湿的双目,却不想泪珠点点,沾湿了前襟。王逸作注说:“茹,柔耎也”,耎,软。
(6)腐臭。《吕氏春秋.功名》:“以茹鱼去蝇,蝇愈至,不可禁。”高诱作注说:“茹,臭也。”(7)蔬菜的总称。《汉书.食货志上》:“菜茹有畦。”颜师古作注说:“茹,所食之菜也。”(8)猜度;估计。《尔雅.释言》里说:“茹,度也。”(9)相牵引貌。《玉篇.艸部》:“茹,相牵引貌。”(10)包;围裹。(11)此外,茹还是一个姓。
茹的小篆写法如图:
(茹的小篆写法)
现行的部首检字法主要是201部部首,相比《说文解字》的540部首,部首数量减少,归部原则更为合理。古今汉字在归部时,各有规律。限于篇幅,我们会再专篇讨论。
(【说文解字】之99,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朱-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
一、文字演变
二、姓氏读音
拼音:zhū
注音:ㄓㄨ
繁体字:硃
汉字结构:单一结构
造字法:木
简体部首:木
五笔86:RII
五笔98:TFI
UniCode:U+6731
四角号码:25900
仓颉:HJD GBK
编码:D6EC
规范汉字编号: 0445
朱的部首笔画:4
总笔画:6
笔 顺:撇横横竖撇捺
红色:朱红。朱批。朱笔。朱文(印章上的阳文)。朱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
矿物名:朱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朱墨。
姓。
三、姓氏起源
1、源于朱襄氏,以先祖名字为氏。朱襄氏是伏羲氏的大臣,被封于朱(今河南商丘柘城),以赤心木朱为图腾,后来朱襄氏成为“炎帝”,三代炎帝朱襄氏均活动于今河南柘城一带,其后代以朱为姓氏。朱姓的第一个名人是虞舜的大臣朱虎。朱虎氏族或为朱襄氏的后裔,朱虎的子孙表现不俗,西周的名隐士朱张、战国时齐人朱毛、魏国大力士朱亥、西汉中邑侯朱进等名人均称是朱虎的后代。在先秦时一直活跃在冀鲁豫地区。
2、源于曹姓,以国名为氏(因得姓始祖是曹挟,该支系也被认为是源出于曹姓)。传周武王封曹挟于邾国,建都于邾。他的遗族以国为姓,称邾氏。战国时,楚国灭了邾国,邾国的贵族四处逃散,为不忘祖国,因此去掉耳旁,改姓朱。
3、源于子姓,以先祖名字为氏。出自宋国君主微子启的后裔公子朱之后。西周初期,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以奉商祀。宋微子的后裔公子朱死后,公子朱的子孙后代就以其名字为氏,称“朱氏”。
4、源于姬姓,以国名为氏。古代的邾氏族主要集中生活在今山东省邹县一带。
5、源于祁姓,以先祖名字为氏。源自尧帝之子丹朱,以丹朱为开姓始祖,属尧帝的嫡传后裔。当舜败丹朱于丹浦后,丹朱后裔分支中,有一支向中国西南迁徙,先秦时主要分布在苍梧之野(今湖南宁远九嶷山一带)。他们在社会进化演变中生存下来,在隋唐时期还发展成沛国郡的望族,并构成为今日朱氏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支派。
6、源于改姓而来:
①鲜卑族改朱姓: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族诸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拓拔宏在迁都洛阳后,开始推行大规模的汉化改革政策。其中,将改北方胡人复姓为汉族单姓是一项重要举措,这一时期,有大量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将复姓改为汉姓朱氏。
②蒙古族改朱姓:出自元朝时期蒙古主儿乞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珠尔吉特鄂谟克氏,世居锡喇塔拉(今甘肃张掖永固镇),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朱氏;蒙古族珠尔奇氏,世居萨尔哈占(今内蒙古通辽),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朱氏、邓氏;蒙古族卓尔古特氏,世居科尔沁(今吉林科尔沁),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朱氏、周氏、康氏等。
③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仫佬族、苗族、瑶族、土家族、纳西族、东乡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朱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朱氏。
④源于改姓,属帝王赐姓为氏。当明朝建立后,便有赐他姓为朱氏以示恩宠之举。赐姓朱氏有两类,一为赐外族夷蛮为朱氏,借以笼络,以示怀柔;另一种赐姓是为了褒奖臣下,以示恩宠。
四、得姓始祖
朱襄氏 、朱挟、朱兴镜、朱振等为得姓始祖。
五、人口分布
宋朝时期,朱姓大约有11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4%,排在第十位。朱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15.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河南、江苏、浙江,这四省朱姓大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50%。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湖北等。当时的赣苏浙皖豫、川鄂为朱姓的两大聚集地区。
明朝时期,朱姓大约有18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列为第十一位。浙江为朱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19.4%。在全国分布集中于浙江、江苏、江西三省,大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51%。其次分布于甘肃、山东、福建三省。宋元明600余年,朱姓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南方迁移,同时也向西北和西南运动。全国重新形成了苏浙赣鲁、福建、甘肃三块朱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朱姓的人口已达1500多万,为全国第十三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2%。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朱姓人口由186万增到1500万,大约增长了8倍。朱姓人口的增加速度大大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这可能与在明朝灭亡后,皇族朱姓因遭追杀、避国难而改姓,以及由其他姓氏所改的朱姓纷纷改回原姓有关。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河南、安徽、浙江、广东五省,大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湖南、山东、湖北、四川、江西、云南、河北、上海八省市,大约又占34%。江苏为朱姓第一大省,大约占全国朱姓人口的15%。全国形成了苏浙皖的朱姓高密度聚居区。
当代朱姓人口分布频率,苏皖浙赣、山东南端、鄂湘东部、福建北部、广东中北部、云南大部、四川南端、贵州西南部、内蒙古北端,朱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1.32%以上,有的地区最高可达2.4%,以上地区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4%,居住了大约45.5%的朱姓人群。在山东大部、河南、鄂陕甘大部、宁夏、川贵大部、重庆、广西、湖南西部、广东西部和东端、海南、福建南部、台湾、青海东部、新疆东北、内蒙古中部和东部、河北东部、京津、黑吉辽,朱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66%-1.32%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十面积的46%,居住了大约52%的朱姓人群。
六、家谱文献
江苏溧阳朱氏忠字号宗谱二十一卷
福建紫阳朱氏建安谱
安徽徽城朱氏族谱
安徽泾川张香郁朱氏续修族谱三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湖南朱氏通谱十八卷,首三卷、末两卷
浙江梅陇朱氏宗谱十七卷
朱氏四修支谱五卷,首一卷、末一卷
紫阳朱氏宗谱三卷,首一卷
朱氏族谱三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浙江绍兴山阴柯山朱氏本支宗谱两卷
浙江绍兴朱氏宗谱
浙江绍兴山阴陡朱氏宗谱六卷
朱氏八修支谱二十一卷,首五卷、末一卷,九修接续八修
七、郡望堂号
郡望
吴郡、梁郡、沛郡、凤阳郡、河南郡、丹阳郡、义阳郡、钱塘郡、柘城县、太康县、永城县。
堂号
白鹿堂:宋朝理学家朱熹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所以称为\"白鹿堂\"。
居敬堂:朱熹讲学时主张\"循序渐进、居敬持志\"八个字的教学原则。居敬持志的意思是教师不但教书,还要育人;不但言教,还要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所以叫\"居敬堂\"。
折槛堂:汉代时有槐里令朱云,上朝奏本,请杀奸臣张禹,触怒了皇帝,令刽子手拉去执刑。朱云双手攀着金殿的门槛,刽子手用力拉朱云,结果把殿槛扮断了。
一本堂:朱氏的一支,迁至余姚,以望立堂。
紫阳堂:朱熹,别号紫阳,绍兴进士,宋国理宗时赠太师,追封信国公败徽国公。朱熹著作甚多,对后世影响很大。朱氏近代取“紫阳堂”,源此。
八、字辈排行
江苏南京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北京市高瞻祁见,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促,简靖迪先猷
江西婺源一代鸿儒宗名哲万世贤声定显扬诗书礼邦永继长德泽乃可菏天祥百忍敦厚遵古训千秋懿行秉格言家盛宏烈振坤乾奇英献景福绵延
江西赣州明登承国选,才高应世传,文邦贤学士,圣殿荣封联
四川达县文志仕良德学尚贵元有光明方正思应礼义仁兴天开庭惠
四川资中登台兴朋世琪宗曾文正光远开志万派原能和联为付寿康
江苏维扬以之其瑞,立本荣传,汝学纯万,克绍兴邦
九、姓氏名人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朱姓历代名人653名,占总名人数的1.44%,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十一位;朱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92%,排在第二十一位;朱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1.9%,排在第十二位;朱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2.57%,排在第六位。
朱襄氏,三皇时代,今河南商丘,三皇之一的炎帝
朱治,三国时期,156年―224年,今浙江安吉,东吴将领
朱敬则,唐朝,635年-?,今河南永城,政治家、史学家,官至宰相
朱温,后梁,852年-912年,今安徽砀山,后梁开国皇帝
朱肱,北宋,1050年-1125年,今浙江湖州,医学家,作品有《南阳活人书》等
朱熹,南宋,1130年-1200年,今江西婺源,理学家,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
朱淑贞,南宋,约1135年-约1180年,今安徽歙县,女诗人,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
朱思本,元代,1273年-?,今江西抚州,地理学家
朱德润,元代,1294年—1365年,今河南商丘,画家、诗人
朱元璋,明朝,1328年-1398年,今安徽凤阳,大明开国皇帝
朱彝尊,清朝,1629年-1709年,今浙江嘉兴,词人、学者、藏书家,开创浙西词派
朱自清,中华民国,1898年-1948年,江苏东海,作家、散文家
朱家骅,中华民国,1893年-1963年,浙江湖州,科学家、政治家,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
朱德,中华人民共和国,1886年-1976年,四川仪陇,政治家、军事家,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以上资料为荀卿庠在网络收集整理,为宣传国学蒙学教材识字为主,了解家族历史为辅,更多资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欢迎建议与留言……
朱-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
一、文字演变
二、姓氏读音
拼音:zhū
注音:ㄓㄨ
繁体字:硃
汉字结构:单一结构
造字法:木
简体部首:木
五笔86:RII
五笔98:TFI
UniCode:U+6731
四角号码:25900
仓颉:HJD GBK
编码:D6EC
规范汉字编号: 0445
朱的部首笔画:4
总笔画:6
笔 顺:撇横横竖撇捺
红色:朱红。朱批。朱笔。朱文(印章上的阳文)。朱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
矿物名:朱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朱墨。
姓。
三、姓氏起源
1、源于朱襄氏,以先祖名字为氏。朱襄氏是伏羲氏的大臣,被封于朱(今河南商丘柘城),以赤心木朱为图腾,后来朱襄氏成为“炎帝”,三代炎帝朱襄氏均活动于今河南柘城一带,其后代以朱为姓氏。朱姓的第一个名人是虞舜的大臣朱虎。朱虎氏族或为朱襄氏的后裔,朱虎的子孙表现不俗,西周的名隐士朱张、战国时齐人朱毛、魏国大力士朱亥、西汉中邑侯朱进等名人均称是朱虎的后代。在先秦时一直活跃在冀鲁豫地区。
2、源于曹姓,以国名为氏(因得姓始祖是曹挟,该支系也被认为是源出于曹姓)。传周武王封曹挟于邾国,建都于邾。他的遗族以国为姓,称邾氏。战国时,楚国灭了邾国,邾国的贵族四处逃散,为不忘祖国,因此去掉耳旁,改姓朱。
3、源于子姓,以先祖名字为氏。出自宋国君主微子启的后裔公子朱之后。西周初期,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以奉商祀。宋微子的后裔公子朱死后,公子朱的子孙后代就以其名字为氏,称“朱氏”。
4、源于姬姓,以国名为氏。古代的邾氏族主要集中生活在今山东省邹县一带。
5、源于祁姓,以先祖名字为氏。源自尧帝之子丹朱,以丹朱为开姓始祖,属尧帝的嫡传后裔。当舜败丹朱于丹浦后,丹朱后裔分支中,有一支向中国西南迁徙,先秦时主要分布在苍梧之野(今湖南宁远九嶷山一带)。他们在社会进化演变中生存下来,在隋唐时期还发展成沛国郡的望族,并构成为今日朱氏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支派。
6、源于改姓而来:
①鲜卑族改朱姓: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族诸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拓拔宏在迁都洛阳后,开始推行大规模的汉化改革政策。其中,将改北方胡人复姓为汉族单姓是一项重要举措,这一时期,有大量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将复姓改为汉姓朱氏。
②蒙古族改朱姓:出自元朝时期蒙古主儿乞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珠尔吉特鄂谟克氏,世居锡喇塔拉(今甘肃张掖永固镇),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朱氏;蒙古族珠尔奇氏,世居萨尔哈占(今内蒙古通辽),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朱氏、邓氏;蒙古族卓尔古特氏,世居科尔沁(今吉林科尔沁),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朱氏、周氏、康氏等。
③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仫佬族、苗族、瑶族、土家族、纳西族、东乡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朱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朱氏。
④源于改姓,属帝王赐姓为氏。当明朝建立后,便有赐他姓为朱氏以示恩宠之举。赐姓朱氏有两类,一为赐外族夷蛮为朱氏,借以笼络,以示怀柔;另一种赐姓是为了褒奖臣下,以示恩宠。
四、得姓始祖
朱襄氏 、朱挟、朱兴镜、朱振等为得姓始祖。
五、人口分布
宋朝时期,朱姓大约有11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4%,排在第十位。朱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15.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河南、江苏、浙江,这四省朱姓大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50%。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湖北等。当时的赣苏浙皖豫、川鄂为朱姓的两大聚集地区。
明朝时期,朱姓大约有18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列为第十一位。浙江为朱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19.4%。在全国分布集中于浙江、江苏、江西三省,大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51%。其次分布于甘肃、山东、福建三省。宋元明600余年,朱姓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南方迁移,同时也向西北和西南运动。全国重新形成了苏浙赣鲁、福建、甘肃三块朱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朱姓的人口已达1500多万,为全国第十三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2%。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朱姓人口由186万增到1500万,大约增长了8倍。朱姓人口的增加速度大大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这可能与在明朝灭亡后,皇族朱姓因遭追杀、避国难而改姓,以及由其他姓氏所改的朱姓纷纷改回原姓有关。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河南、安徽、浙江、广东五省,大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湖南、山东、湖北、四川、江西、云南、河北、上海八省市,大约又占34%。江苏为朱姓第一大省,大约占全国朱姓人口的15%。全国形成了苏浙皖的朱姓高密度聚居区。
当代朱姓人口分布频率,苏皖浙赣、山东南端、鄂湘东部、福建北部、广东中北部、云南大部、四川南端、贵州西南部、内蒙古北端,朱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1.32%以上,有的地区最高可达2.4%,以上地区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4%,居住了大约45.5%的朱姓人群。在山东大部、河南、鄂陕甘大部、宁夏、川贵大部、重庆、广西、湖南西部、广东西部和东端、海南、福建南部、台湾、青海东部、新疆东北、内蒙古中部和东部、河北东部、京津、黑吉辽,朱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66%-1.32%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十面积的46%,居住了大约52%的朱姓人群。
六、家谱文献
江苏溧阳朱氏忠字号宗谱二十一卷
福建紫阳朱氏建安谱
安徽徽城朱氏族谱
安徽泾川张香郁朱氏续修族谱三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湖南朱氏通谱十八卷,首三卷、末两卷
浙江梅陇朱氏宗谱十七卷
朱氏四修支谱五卷,首一卷、末一卷
紫阳朱氏宗谱三卷,首一卷
朱氏族谱三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浙江绍兴山阴柯山朱氏本支宗谱两卷
浙江绍兴朱氏宗谱
浙江绍兴山阴陡朱氏宗谱六卷
朱氏八修支谱二十一卷,首五卷、末一卷,九修接续八修
七、郡望堂号
郡望
吴郡、梁郡、沛郡、凤阳郡、河南郡、丹阳郡、义阳郡、钱塘郡、柘城县、太康县、永城县。
堂号
白鹿堂:宋朝理学家朱熹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所以称为\"白鹿堂\"。
居敬堂:朱熹讲学时主张\"循序渐进、居敬持志\"八个字的教学原则。居敬持志的意思是教师不但教书,还要育人;不但言教,还要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所以叫\"居敬堂\"。
折槛堂:汉代时有槐里令朱云,上朝奏本,请杀奸臣张禹,触怒了皇帝,令刽子手拉去执刑。朱云双手攀着金殿的门槛,刽子手用力拉朱云,结果把殿槛扮断了。
一本堂:朱氏的一支,迁至余姚,以望立堂。
紫阳堂:朱熹,别号紫阳,绍兴进士,宋国理宗时赠太师,追封信国公败徽国公。朱熹著作甚多,对后世影响很大。朱氏近代取“紫阳堂”,源此。
八、字辈排行
江苏南京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北京市高瞻祁见,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促,简靖迪先猷
江西婺源一代鸿儒宗名哲万世贤声定显扬诗书礼邦永继长德泽乃可菏天祥百忍敦厚遵古训千秋懿行秉格言家盛宏烈振坤乾奇英献景福绵延
江西赣州明登承国选,才高应世传,文邦贤学士,圣殿荣封联
四川达县文志仕良德学尚贵元有光明方正思应礼义仁兴天开庭惠
四川资中登台兴朋世琪宗曾文正光远开志万派原能和联为付寿康
江苏维扬以之其瑞,立本荣传,汝学纯万,克绍兴邦
九、姓氏名人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朱姓历代名人653名,占总名人数的1.44%,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十一位;朱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92%,排在第二十一位;朱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1.9%,排在第十二位;朱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2.57%,排在第六位。
朱襄氏,三皇时代,今河南商丘,三皇之一的炎帝
朱治,三国时期,156年―224年,今浙江安吉,东吴将领
朱敬则,唐朝,635年-?,今河南永城,政治家、史学家,官至宰相
朱温,后梁,852年-912年,今安徽砀山,后梁开国皇帝
朱肱,北宋,1050年-1125年,今浙江湖州,医学家,作品有《南阳活人书》等
朱熹,南宋,1130年-1200年,今江西婺源,理学家,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
朱淑贞,南宋,约1135年-约1180年,今安徽歙县,女诗人,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
朱思本,元代,1273年-?,今江西抚州,地理学家
朱德润,元代,1294年—1365年,今河南商丘,画家、诗人
朱元璋,明朝,1328年-1398年,今安徽凤阳,大明开国皇帝
朱彝尊,清朝,1629年-1709年,今浙江嘉兴,词人、学者、藏书家,开创浙西词派
朱自清,中华民国,1898年-1948年,江苏东海,作家、散文家
朱家骅,中华民国,1893年-1963年,浙江湖州,科学家、政治家,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
朱德,中华人民共和国,1886年-1976年,四川仪陇,政治家、军事家,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以上资料为荀卿庠在网络收集整理,为宣传国学蒙学教材识字为主,了解家族历史为辅,更多资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欢迎建议与留言……
朱-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
一、文字演变
二、姓氏读音
拼音:zhū
注音:ㄓㄨ
繁体字:硃
汉字结构:单一结构
造字法:木
简体部首:木
五笔86:RII
五笔98:TFI
UniCode:U+6731
四角号码:25900
仓颉:HJD GBK
编码:D6EC
规范汉字编号: 0445
朱的部首笔画:4
总笔画:6
笔 顺:撇横横竖撇捺
红色:朱红。朱批。朱笔。朱文(印章上的阳文)。朱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
矿物名:朱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朱墨。
姓。
三、姓氏起源
1、源于朱襄氏,以先祖名字为氏。朱襄氏是伏羲氏的大臣,被封于朱(今河南商丘柘城),以赤心木朱为图腾,后来朱襄氏成为“炎帝”,三代炎帝朱襄氏均活动于今河南柘城一带,其后代以朱为姓氏。朱姓的第一个名人是虞舜的大臣朱虎。朱虎氏族或为朱襄氏的后裔,朱虎的子孙表现不俗,西周的名隐士朱张、战国时齐人朱毛、魏国大力士朱亥、西汉中邑侯朱进等名人均称是朱虎的后代。在先秦时一直活跃在冀鲁豫地区。
2、源于曹姓,以国名为氏(因得姓始祖是曹挟,该支系也被认为是源出于曹姓)。传周武王封曹挟于邾国,建都于邾。他的遗族以国为姓,称邾氏。战国时,楚国灭了邾国,邾国的贵族四处逃散,为不忘祖国,因此去掉耳旁,改姓朱。
3、源于子姓,以先祖名字为氏。出自宋国君主微子启的后裔公子朱之后。西周初期,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以奉商祀。宋微子的后裔公子朱死后,公子朱的子孙后代就以其名字为氏,称“朱氏”。
4、源于姬姓,以国名为氏。古代的邾氏族主要集中生活在今山东省邹县一带。
5、源于祁姓,以先祖名字为氏。源自尧帝之子丹朱,以丹朱为开姓始祖,属尧帝的嫡传后裔。当舜败丹朱于丹浦后,丹朱后裔分支中,有一支向中国西南迁徙,先秦时主要分布在苍梧之野(今湖南宁远九嶷山一带)。他们在社会进化演变中生存下来,在隋唐时期还发展成沛国郡的望族,并构成为今日朱氏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支派。
6、源于改姓而来:
①鲜卑族改朱姓: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族诸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拓拔宏在迁都洛阳后,开始推行大规模的汉化改革政策。其中,将改北方胡人复姓为汉族单姓是一项重要举措,这一时期,有大量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将复姓改为汉姓朱氏。
②蒙古族改朱姓:出自元朝时期蒙古主儿乞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珠尔吉特鄂谟克氏,世居锡喇塔拉(今甘肃张掖永固镇),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朱氏;蒙古族珠尔奇氏,世居萨尔哈占(今内蒙古通辽),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朱氏、邓氏;蒙古族卓尔古特氏,世居科尔沁(今吉林科尔沁),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朱氏、周氏、康氏等。
③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仫佬族、苗族、瑶族、土家族、纳西族、东乡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朱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朱氏。
④源于改姓,属帝王赐姓为氏。当明朝建立后,便有赐他姓为朱氏以示恩宠之举。赐姓朱氏有两类,一为赐外族夷蛮为朱氏,借以笼络,以示怀柔;另一种赐姓是为了褒奖臣下,以示恩宠。
四、得姓始祖
朱襄氏 、朱挟、朱兴镜、朱振等为得姓始祖。
五、人口分布
宋朝时期,朱姓大约有11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4%,排在第十位。朱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15.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河南、江苏、浙江,这四省朱姓大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50%。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湖北等。当时的赣苏浙皖豫、川鄂为朱姓的两大聚集地区。
明朝时期,朱姓大约有18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列为第十一位。浙江为朱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19.4%。在全国分布集中于浙江、江苏、江西三省,大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51%。其次分布于甘肃、山东、福建三省。宋元明600余年,朱姓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南方迁移,同时也向西北和西南运动。全国重新形成了苏浙赣鲁、福建、甘肃三块朱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朱姓的人口已达1500多万,为全国第十三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2%。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朱姓人口由186万增到1500万,大约增长了8倍。朱姓人口的增加速度大大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这可能与在明朝灭亡后,皇族朱姓因遭追杀、避国难而改姓,以及由其他姓氏所改的朱姓纷纷改回原姓有关。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河南、安徽、浙江、广东五省,大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湖南、山东、湖北、四川、江西、云南、河北、上海八省市,大约又占34%。江苏为朱姓第一大省,大约占全国朱姓人口的15%。全国形成了苏浙皖的朱姓高密度聚居区。
当代朱姓人口分布频率,苏皖浙赣、山东南端、鄂湘东部、福建北部、广东中北部、云南大部、四川南端、贵州西南部、内蒙古北端,朱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1.32%以上,有的地区最高可达2.4%,以上地区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4%,居住了大约45.5%的朱姓人群。在山东大部、河南、鄂陕甘大部、宁夏、川贵大部、重庆、广西、湖南西部、广东西部和东端、海南、福建南部、台湾、青海东部、新疆东北、内蒙古中部和东部、河北东部、京津、黑吉辽,朱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66%-1.32%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十面积的46%,居住了大约52%的朱姓人群。
六、家谱文献
江苏溧阳朱氏忠字号宗谱二十一卷
福建紫阳朱氏建安谱
安徽徽城朱氏族谱
安徽泾川张香郁朱氏续修族谱三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湖南朱氏通谱十八卷,首三卷、末两卷
浙江梅陇朱氏宗谱十七卷
朱氏四修支谱五卷,首一卷、末一卷
紫阳朱氏宗谱三卷,首一卷
朱氏族谱三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浙江绍兴山阴柯山朱氏本支宗谱两卷
浙江绍兴朱氏宗谱
浙江绍兴山阴陡朱氏宗谱六卷
朱氏八修支谱二十一卷,首五卷、末一卷,九修接续八修
七、郡望堂号
郡望
吴郡、梁郡、沛郡、凤阳郡、河南郡、丹阳郡、义阳郡、钱塘郡、柘城县、太康县、永城县。
堂号
白鹿堂:宋朝理学家朱熹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所以称为\"白鹿堂\"。
居敬堂:朱熹讲学时主张\"循序渐进、居敬持志\"八个字的教学原则。居敬持志的意思是教师不但教书,还要育人;不但言教,还要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所以叫\"居敬堂\"。
折槛堂:汉代时有槐里令朱云,上朝奏本,请杀奸臣张禹,触怒了皇帝,令刽子手拉去执刑。朱云双手攀着金殿的门槛,刽子手用力拉朱云,结果把殿槛扮断了。
一本堂:朱氏的一支,迁至余姚,以望立堂。
紫阳堂:朱熹,别号紫阳,绍兴进士,宋国理宗时赠太师,追封信国公败徽国公。朱熹著作甚多,对后世影响很大。朱氏近代取“紫阳堂”,源此。
八、字辈排行
江苏南京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北京市高瞻祁见,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促,简靖迪先猷
江西婺源一代鸿儒宗名哲万世贤声定显扬诗书礼邦永继长德泽乃可菏天祥百忍敦厚遵古训千秋懿行秉格言家盛宏烈振坤乾奇英献景福绵延
江西赣州明登承国选,才高应世传,文邦贤学士,圣殿荣封联
四川达县文志仕良德学尚贵元有光明方正思应礼义仁兴天开庭惠
四川资中登台兴朋世琪宗曾文正光远开志万派原能和联为付寿康
江苏维扬以之其瑞,立本荣传,汝学纯万,克绍兴邦
九、姓氏名人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朱姓历代名人653名,占总名人数的1.44%,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十一位;朱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92%,排在第二十一位;朱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1.9%,排在第十二位;朱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2.57%,排在第六位。
朱襄氏,三皇时代,今河南商丘,三皇之一的炎帝
朱治,三国时期,156年―224年,今浙江安吉,东吴将领
朱敬则,唐朝,635年-?,今河南永城,政治家、史学家,官至宰相
朱温,后梁,852年-912年,今安徽砀山,后梁开国皇帝
朱肱,北宋,1050年-1125年,今浙江湖州,医学家,作品有《南阳活人书》等
朱熹,南宋,1130年-1200年,今江西婺源,理学家,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
朱淑贞,南宋,约1135年-约1180年,今安徽歙县,女诗人,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
朱思本,元代,1273年-?,今江西抚州,地理学家
朱德润,元代,1294年—1365年,今河南商丘,画家、诗人
朱元璋,明朝,1328年-1398年,今安徽凤阳,大明开国皇帝
朱彝尊,清朝,1629年-1709年,今浙江嘉兴,词人、学者、藏书家,开创浙西词派
朱自清,中华民国,1898年-1948年,江苏东海,作家、散文家
朱家骅,中华民国,1893年-1963年,浙江湖州,科学家、政治家,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
朱德,中华人民共和国,1886年-1976年,四川仪陇,政治家、军事家,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以上资料为荀卿庠在网络收集整理,为宣传国学蒙学教材识字为主,了解家族历史为辅,更多资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欢迎建议与留言……
成语“含辛茹苦”中的“茹”是什么意思?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是第99课,仍然是讲“艸”部汉字中的六个汉字,具体如图:
(今天所要讲的六个汉字)
1、这个字GBK字库无此字,只能上图:
(qìn字)
这个字读qìn。《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覆也。”很简单,它的本义就是覆盖。它的小篆写法如图:
(qìn的小篆写法)
2、茵。读yīn。现代汉语常用字。《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车重席……司马相如说茵从革。”《诗经.秦风.小戎》里有:“文茵畅毂,驾我骐馵。”《毛传》解释说:“文茵,虎皮也。”孔颖达作疏说:“茵者,车上之褥,用皮为之。言文茵则皮有文采,故知虎皮也。”也就是说,所以茵的本义是指车上的垫褥。垫褥的材料不管是虎皮还是其他材料,都是垫褥。
(绿草如茵)
本义之外,还有如下几个意思:(1)指垫褥的通称。这是个引申义,由车上的垫褥引申通指一切垫褥。比如:绿草如茵,即指草褥。如李贺的《苏小小墓》:“草如茵,松如盖”,写苏小小鬼魂的穿着的服饰和使用的物品:芊芊绿草,像是她的垫褥;亭亭青松,像是她的伞盖。明白了这个含义,用绿草如茵时,就不会误写为“荫”了。(2)又再引申,引申为嫩草。比如段成式的《和徐商贺卢员外赐绯》里有:“莫辞倒载吟归去,看欲东山又吐茵。”这里的茵,指的是嫩草,不是指的垫褥。(3)重叠。因为垫子是可以累层叠加的,所以又有重叠的意思。比如赵南星的《王灵官赞》:“軵者、築者、弊者相茵。”
茵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茵字的小篆写法)
3、芻。是“刍”的繁体。读作chú。《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刈草也。象包束艸之形。”罗振玉在《增订殷墟书契考释》:“从又,挡断草,是芻也”我们来看一下甲骨文和金文芻的写法:
(甲骨文和金文的写法)
看,就是一个人伸出手或者挥动镰刀割草或抱着断草的样子。显然这个字当然与草相关,所以在《说文》归在草部,现代汉语,芻字已经不在艸部,而是归在“勹”部。
芻的本义就是割草。如《左传.昭公六年》:“禁芻牧采樵,不入田,不樵树,不采蓺。”
本义之外,它还有如下几个意思:(1)牲口吃的草。《玉篇.艸部》有:“芻,茭草”(茭字下面会讲)。(2)谷类植物的茎杆。《小尔雅.广物》里载:“稾谓之稈,稈谓之芻。”稈同秆。(3)从本义引申为割草的人,又再引申,引申为草野之人。《诗经.大雅.板》有:“先民有言,询于芻蕘。”《毛传》:“芻蕘,薪采者。”薪采者,就是割草的人。《旧唐书.李绛传》:“陛下不废芻言,则端士贤者必当自效。”芻言指草野之人的言论与建议。
(割草的人)
(4)由牲口吃的草又引申出吃草的牲口。另外,芻还是姓《广韵.虞韵》:“芻,姓。出《何氏姓苑》。
芻的小篆写法如图:
(芻的小篆写法)
4、茭。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一)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只标了一个读音jiāo。给的解释是:“干芻”徐锴的《说文系传》:“刈取以用曰芻,故曰:'生芻一束’。乾之曰茭。”这里的生刍一束,来自《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原意是指新割的青草一捆。后用来表示薄薄的一点儿礼物,寓意极其深厚。也指用一捆青草作为吊丧的礼物。青草干了叫“茭”。所以茭的本义是指干饲料。《齐民要术》里有:“种大豆一顷杂谷,并草留之,不须锄治,八九月中,刈作青茭。”这是原始种植饲料的方法。
本义之外,还有其他几个意思:(1)马芹。又叫野茴香、牛芹。伞形科。草本,嫩的时候可以吃,种子可以入药,也叫马蕲。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一·马蕲》:“凡物大者皆以马名,此草似芹而大故也。俗称野茴香,以其气味子形微似也……马蕲与芹同类而异种,处处卑湿地有之。”它的样子如图:
(马芹)
(2)草索;竹、苇编的缆索。《史记.河渠书》里说“搴长茭兮沈美玉,河伯许兮薪不属”裴駰集解说:“竹苇絙谓之茭”,其实就是草绳。样子如图:
(草绳)
(3)菰的别名。就是我们前面讲“蒋”时提到的“茭白”(可回看75课“蒋”)。样子如图:
(茭白)
(4)通“交”。指交接,特指弓隈与弓箫角接之处。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里说:“茭,假借为交。”在《周礼.考工记.弓人》里详细说:“今夫茭解中有变焉,故挍。”贾公彦作疏说:“言‘茭解中’,谓弓隈与弓箫角接之处。“
(二)这个字的第二个读音读作xiào。读这个音时,有两个意思:(1)草根。《广雅.巧韵》有:“䕧,草根,或作茭。”(2)竹筍。《广雅.巧韵》中也有:“䕧,竹筍,或作茭。”这两个意思,从一个字的解释出来。
茭的小篆写法如图:
(茭的小篆写法)
5、荹。读作bù。《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乱草”《玉篇.艸部》给了补充:“荹,牛马艸,乱藁也。”因此,它不是普通的乱草,而是指喂牛马的干草。样子如图:
(牛马吃的干草)
荹的小篆写法如图:
(荹的小篆写法)
6、茹。读rú。《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饮马也”《玉篇.艸部》有补充:“茹,饭牛也。”那么,茹的本义就是喂牛喂马。
(喂牛)
本义之外,又有以下几个意思:(1)吃;呑咽。《方言》卷七里有:“茹,食也。吴越之间,凡贪饮食者谓之茹。”郭璞作注说:“今俗呼能麤食者为茹。”《诗经.大雅.蒸民》:“柔则茹之,刚则吐之。”柔茹刚吐现在已演化为成语,意思是软的吃下去,硬的吐出来。揭露了当时社会欺软怕硬的世风。见到软弱的人就欺侮,遇到强暴的人就退让,典故就出自这首诗。
(2)贪;恣。《广雅.释诂二》:“茹,贪也。”《广韵.鱼韵》:“茹,恣也。”(3)包含;受。比如成语含辛茹苦。(4)杂揉。《广韵.语韵》:“茹,杂揉也。”(5)柔软。比如《离骚》里有:“揽茹蕙以掩涕兮,霑余襟之浪浪。”拾起柔软的蕙草想擦拭濡湿的双目,却不想泪珠点点,沾湿了前襟。王逸作注说:“茹,柔耎也”,耎,软。
(6)腐臭。《吕氏春秋.功名》:“以茹鱼去蝇,蝇愈至,不可禁。”高诱作注说:“茹,臭也。”(7)蔬菜的总称。《汉书.食货志上》:“菜茹有畦。”颜师古作注说:“茹,所食之菜也。”(8)猜度;估计。《尔雅.释言》里说:“茹,度也。”(9)相牵引貌。《玉篇.艸部》:“茹,相牵引貌。”(10)包;围裹。(11)此外,茹还是一个姓。
茹的小篆写法如图:
(茹的小篆写法)
现行的部首检字法主要是201部部首,相比《说文解字》的540部首,部首数量减少,归部原则更为合理。古今汉字在归部时,各有规律。限于篇幅,我们会再专篇讨论。
(【说文解字】之99,部分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