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月亮象征着什么品质(月亮象征着什么)

月亮象征着什么品质(月亮象征着什么)

古往今来,中国人为什么对月亮情有独钟?

发现嫦娥石、找到月壤水……近日,一系列有关嫦娥五号月壤样品的最新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刷新着我们对月球的认知。从赏月咏月,到探月登月,中国人一直书写着关于月球的浪漫故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具有独特的地位:人们遥望月亮思念亲人、故乡,抒发思古之幽情、个体之孤独,祈愿天长地久、团圆美好。古往今来,月光始终生生不息地滋养着国人的心灵。中国人为什么偏爱月亮?

拜月彰显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美好愿景的向往

自上古时代,人们就将月亮作为神明来崇拜。月崇拜是原始宗教崇拜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太阳和月亮在古人的观念中代表着世界的两极,“日者阳之主”,“月者阴之宗也”。日月分别为阴阳的代表,在时间上分属日夜,是构建历法体系的基础,季节上分属春秋,空间方位上属东西,五行中属水与火。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依存。

最早引起古人注意的是“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的自然现象。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人传统宇宙观乃至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先民们的生活与日月等天象紧密相关,日月星辰都得到了古人虔诚的祭祀和礼拜。人们在生活中寻求日、月的庇佑与启示,也依此建立了一套认识天上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方式。太阳和月亮的运行,构成了宇宙基本的秩序。《礼记·祭义》谓:“日出于东,月出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

拜新月是中国古代古老的月亮崇拜。新月,指初一的眉月,也可指十五的满月。在唐代拜新月的时间是在七夕或中秋之夜。唐人李端的一首《拜新月》,最能体现古人拜新月的情态意趣之美: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这首诗写女孩儿拜月时娇俏的姿态:庭院无人,临风拜月,喃喃细语,一派虔诚纯真的清新意象。可见,古时的女孩子们无疑把月当成了自己的保护神。

拜月的目的一般有三:一是向月亮乞巧。例如,施肩吾《幼女诗》所言:“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二是向月亮祈愿。例如,常浩《赠卢夫人》:“佳人惜颜色,恐逐芳菲歇。日暮出画堂,下阶拜新月。拜月如有词,傍人那得知。归来投玉枕,始觉泪痕垂。”写女子拜月,希望新月让自己能如嫦娥那样容颜长好、芳菲不歇,但终不能如嫦娥那样,只能泪湿枕畔,寂寞心绪无人能见。三是祈求长生。

例如,《敦煌曲子词·失调名》有云:“帘前跪拜,人长命,月长生。”先民依据月缺月圆的现象认为月亮是生命不死、死能再生的神明,象征着死而复生的力量。而围绕着月亮神话衍生的“常仪浴月”“嫦娥奔月”“月中蟾蜍”“玉兔捣药”“月中桂树”等一系列传说故事与民俗事象都含有长生之意。《淮南子·览冥训》中,对嫦娥奔月的神话是这样记载的:“譬若羿请不死之药於西王母,窃以奔月,倡然有丧,无以续之。何则?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嫦娥偷吃不死之药、奔入月中成为月精是这一神话的外在表象,其背后隐藏的是我国古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月神崇拜”。

在月神崇拜和众多的月神话中,那些月中仙子、仙人以及玉兔、蟾蜍、桂树等传说中的人与物,让我们头顶上的月亮成为中华人文景观和文化历史。它滋养着诗人的心灵,激发了他们的想象,“月中含桂树,流影自徘徊”(萧绎《关山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因为那是一轮映照着我们和祖先、和亲朋的共同的文化月光,所以才有“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诗句。人生代代,人们遥望月亮思念亲人、故乡,抒发思古之幽情、个体之孤独,祈愿天长地久、团圆美好。

赏月形成了国人独特的风俗习惯

古人农事和日常生活安排的节律,依据的都是依月亮盈亏变化而定的“月历”,也称阴历。春节、元宵、清明、中秋、重阳、腊八、七夕和除夕等重要节日都是按照阴历来计算,这些节日摆脱日常劳作,人们可以休息娱乐并与家人团圆。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中秋节就是源于“秋祭月”,又称“祭月节”,又逐渐在民间形成了独特的中秋风俗。历史学家周一良考证指出:“中国人在唐代以前以及唐代,根本不过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成为全民性的节日始于北宋。《宋史·太宗纪》记载,宋太宗“以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自北宋开始,我们熟悉的八月十五赏月、祭月、吃月饼等中秋节的民俗活动才逐渐形成。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录了北宋东京汴梁中秋节日市场消费的繁荣:“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汴梁的中秋节前,店铺门面上搭了彩楼、店里售卖着秋粮酿造的新酒,人们争相买来尝鲜,未到午间就纷纷售罄,于是老板们拽下招徕,回家过节。

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解释了中秋节的由来:“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圞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买卖,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盖金吾不禁故也。”《梦梁录》中描述的是南宋的中秋风俗,此时过中秋的习俗更为普遍和完善。无论富家巨室还是小户人家,就是穷到三餐不继的贫窭之人,都要典衣买酒以庆佳节。

宋人过节的方式以宴饮玩乐和赏月为主,也很重视亲友聚会这样的交际功能。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古代中秋节序词中的不朽杰作。人们熟知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天问式开篇,却很少注意到这首词前面还有一个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在序中,词人记述了写下这首词的情景:公元1076年中秋节的夜晚,他和朋友通宵欢饮,大醉,写成此篇。中秋节是充满欢乐的,所以苏轼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描绘了北宋中秋宴饮聚会,吟诗唱和、把酒言欢的节日氛围。

宴饮是中秋节的重头戏。中秋时节正是卖新酒、吃螯蟹、尝鲜果的好时机。《东京梦华录》记录了这时上市的水果有:石榴、梨、枣、栗、葡萄和各色鲜艳的橘子。至于月饼,则是在元明时期才正式成为人们互相馈赠的节日礼物。沈榜编著的《宛署杂记》的“土俗”,其中“八月馈月饼”注释说:“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明代各阶层都有互赠月饼的习俗,商家售卖的是以各种水果作馅料的甜味月饼,也有一个就卖数百钱的高价月饼。

宋代中秋风俗各地并不相同。杭州多于八月望月、观钱塘潮以及放河灯,人们把叫做“一点红”的羊皮小水灯放入河里,几十万盏,浮满江面,灿烂如繁星。北宋时的汴州中秋风俗则是拜月。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录》记载:“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于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洁月。”

咏月是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

质朴的先人将许多美好的情感倾注在月亮上。在先秦时期,望月怀人的咏月主题风靡一时。《诗经·陈风·月出》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以月为意象来喻美人、寄情思的传统。《国风·邶风·雄雉》的“瞻彼日月,悠悠我思”之句,就是以日月往迭思君子从役之久的咏月怀人诗。

月亮最早作为一个审美对象从景物中独立出来,是西汉梁孝王门客公孙乘写的《月赋》,但广为人知的则是南朝宋谢庄的《月赋》。月亮被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对象书写,产生了许多著名的诗篇。南朝周祗在《月赋》中这样描述月的美感:“气融洁而照远,质明润而贞虚,弱不废照,清不激污。”月是清远、高洁、明润的,因此月光中的景物也会平添神韵。陶渊明《闲情赋》云:“月媚景于云端”,就是在描述这一意境。徐凝《忆扬州》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是对扬州明月的赞赏与向往,苏轼的“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则是将襟怀投射到明月清风之快语。

同时,月亮也成为游子思乡、亲人怀念和离别的借物抒情载体。张九龄以满月比喻思妇与游子的情感:“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赋得自君之出矣》)离愁别绪如月光一点点消退,心情日渐陷入阴霾。孟郊《古怨别》云:“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月下怀人、月下思乡、月下的孤独与愁绪等,都是咏月诗常见的意象与主题。明人焦竑的《焦氏笔乘》历数了唐代诗人受《月初》影响而写的咏月怀人名句:“《月出》见月怀人,能道意中事。太白《送祝八》‘若见天涯思故人,浣溪石上窥明月’;子美《梦太白》‘落月满屋梁,犹疑见颜色’;常建《宿王昌龄隐处》‘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王昌龄《送冯六元二》‘山月出华阴,开此河渚雾。清光比故人,豁然展心悟’此类甚多,大抵出自《陈风》也。”

此外,月亮还成为传达诗人内心孤独感的出口。诗人在表达孤独的时候,常选取一些具有概括性的意象,比如月、山、地、河之类,以自然物的博大衬托作为个体的人之渺小。作为个体的人处在巨大的空间时,容易产生寂寞与孤独之感。《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照着的不仅仅是诗人的床具,还照亮了整个大地。

因此,由自然物之大与个体之渺小的对比,使诗人在思亲、思乡的同时,产生了惆怅孤独。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独酌是李白日常的状态,纵饮放旷,万事皆虚,对影成三人更写出诗人独饮的落寞孤独。白居易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些咏月佳作,都反映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人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都蕴涵其中。

总之,月亮在我国从古至今的文学作品中被寄托了很多情感,有美好、团圆,有亲情友情、思念怀想,也有长生与孤独,寓意丰富唯美,象征独特多元。在中华文化中的那道月光始终生生不息,滋养着国人的心灵。这就使得古往今来咏月的诗词,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名片、民族精神认同的具象。

来源:《人民论坛》杂志及人民论坛网(原标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月意象)

作者:王 昕(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编辑:邓汝濛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五年级语文上册二十四课《月迹》课文笔记,预习和复习的好帮手

月亮在课文中象征着什么?

月亮象征着一切美好的事物,是我们心中的理想。“月迹”是人们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曲折而漫长的。作者含蓄地告诉我们:对于美好的事物,只要努力去追寻,就能得到它。

作者简介

贾平凹1952年生,陕西人。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曾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施耐庵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秦腔》《浮躁》《废都》等,散文集《爱的踪迹》《贾平凹长篇散文精选》等。

课文主题

本文记叙了一场饶有情趣的寻月活动,展现了一派美丽醉人的月色,赞扬了孩子们美好纯洁的童心,表达了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并由此启发人们:美属于每一个人,人人都可以向往美、拥有美。

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写中秋夜,我们在院子里盼月亮。

第二部分(3~23自然段)写我们到院子里观月议月、到河中寻月的过程。

第三部分(24自然段)写我们在沙滩上寻月,并发表感慨。

结构梳理

课文笔记

文学论|何军林:有月亮的夜晚就有诗

文/何军林

我读诗的兴致大不如前。但诗人王行水的新作《月亮月亮(组诗)》通过微信出现在我的手机里,密集排列的诗句形成诱惑之势,让我生出阅读的愿望。

1963年出生于湖南省溆浦的王行水,笔名三都河,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诗歌创作,在报刊发表诗歌数百首,作品入选多种选本,获得多项全国性文学艺术作品大赛奖,出版有多部诗集,是名副其实的实力诗人。

我认识王行水快20年了,几乎通读过他所有的诗作。其诗歌特质明显,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在他的诗歌写作中,抬头仰望时是湘西的天空,低头俯看时是湘西的大地,始终弥漫着湘西独特的韵味与情致;他能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任何东西都纳入诗歌写作的范围,在一般人看来很枯燥的事物,在他笔下都能散发出诗意的光芒。

通过阅读能够明显感觉到,王行水前些年的诗歌写作很“刻意”,或者说很“自觉”,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就是把自己固定在湘西大地上,执着于乡土写作,书写熟悉的那片土地,书写乡土的人、情、事、理,这也成就了他现代乡土诗人的名声。

也许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加上诗艺的成熟,近年来,尤其是他以笔名三都河写诗以来,其诗歌创作进入了自由状态,没有“刻意”或“故意”,没有明确的写作目标或目的,而是有了一种信手拈来皆成诗的作派或任性。“诗歌无处不在”成为常态,“生活即诗”在他这里不再是空话,而是真正成为笔下的诗句。

除了这组《月亮月亮》,我搜罗了他近期发表的诗歌,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就是书写月亮的诗篇达20多首。他似乎跟月亮纠缠上了,要么直接以月亮为写作对象,要么在诗中频繁出现月亮这个意象。很明显,在最近这个时期,月亮在王行水这里似乎成为无法绕开的存在,他和月亮纠缠在一起,想跟月亮对话或倾诉,想借月亮言情、言志。这就是诗人的作派,常人眼里的“矫情”。

千百年来,月亮都是文学书写的对象,更是诗歌的母题,没有写过月亮的诗人几乎不存在,尤其是中国诗人。在中国文化中,月亮的象征意义极为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

在王行水这里,月亮又是什么?

在《明月在天》一诗中,他写道:“星星似乎愈去愈远/像车尾灯一样消逝/月亮始终离得很近/近得隔着时空四目相对/看出她眼里盈盈的泪/十月十八横跨十九的月亮/陪伴我的早行未改初心/她以陀螺似的飞旋相伴/旋落的光洗亮了苍茫人间/她日渐失去自身的浑圆/尽力坚守着最大的亮”。未改初心的是月亮也是诗人,尽力坚守的是月亮同样也是诗人。他还在追问:“越过斑驳路面上的枝枝丫丫/还有少许未曾凋落的黄叶/人在旅途哪一次能拒障碍”,借斑驳月光感怀人生,当真是诗人情怀。“言志”“感怀”“抒情”,在层层递进的诗句中得到尽情抒展。

在《月照银杏林》一诗中,他写道:“月光如瀑洒银杏林/银杏树直挺的身躯/仿佛有了感动的颤抖/高大的香樟站成后盾/伸枝展叶中饱含鼓舞/更为千年明月的凝眸眷顾/古老的孑遗裸子植物/记起了与生俱来的使命/生生不息的坚韧与生命力/记起了公公种树子得果。”通常,人们在看到月光下的银杏林时,会想到银杏林的美,会想到月光下的轻柔,但在王行水笔下,我们看到却是“使命”“生息”“生命力”这样一些字眼,是硬度、力度和深度,有了纵深感,有一种苍茫。

在《诉衷情》一诗中,他直抒胸臆:“今夕何夕了/望月诉衷情/几度百感交集/几度泪花晶莹/几度嗓音哽咽……”在这里,没有神秘,没有隐喻,没有借景生情、没有借物抒怀言志,而是直接明了地仰望月亮,直接明了地说出心中想说的话。那一刻,我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样的心境,因为他抛弃了现代诗歌所有的技法,或者压根就把这些给忘了,因为他只想找到一个倾诉的对象,只想说出心中所想。

追随诗人的身影,我们还看见“早起的诗人围着荷塘转悠/企图再找个月亮来行吟”,听见诗人在轻吟“昨夜的月亮没有道声再见/事实上大概率再也难见”(《起风了》),“面对白加黑生死较量/月亮并没有改变行期/开足马力携带自身的光”(《月亮穿云》),“月光移动深秋/今夜格外想你”(《祝你平安》),“夜中一颗星星/紧追月亮不放/置身明月身后/不惜暗淡自己的光”(《蝶变》)……

事实上,从《夜》到《橘红色的月亮》《众星拱月》《月亮播种》《高铁山》《追》《高楼》《今夜》《夜的荷塘》等诗篇,月亮似乎霸占了诗人所有的夜晚,霸占了诗人整个身心。“可惜凉风吹半夜/月亮仍是觅不得/一杯一杯问苍穹/苍穹讳莫如深/月亮撩了下面纱/倏忽不辞而别/酒醉迷眼十八巡/我邀明月梦里见。”

并不是所有的夜晚都有月亮,在没有月亮的夜晚,让我们追随诗人的身影,追随诗人的内心,开始一场《寻月》之旅,也许是苦涩,也许是怅然,也许是无奈,也许是照不进现实的梦境,但这就是诗。

【作者简介】

何军林,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新闻媒体作家协会理事,重庆市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会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