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文君访相如解签(文君访相如)

文君访相如解签(文君访相如)

\"文君当垆相如沽酒\",是千年前的爱情骗局,司马迁四字道破真相

人们对爱情的向往,自古既有,因此也产生了很多的典故,比如著名的"化蝶",以及"文君当垆,相如沽酒",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为爱私奔的故事,几乎流传后世!可是这根本就是千年前的爱情骗局,怎么说呢?

司马相如和朋友做戏骗人

事情还要从司马相如到卓文君的家乡临邛说起,当时因为梁孝王去世,司马相如无法谋生,只好到自己的朋友临邛令王吉处寻求庇佑。可是这个王吉,以来和司马相如交好,二来估计是因为久居官场 ,十分的熟悉达官贵人们的习性。就对外说"司马长卿因为求官而未得,所以才来到走我这儿。"

这句话说得没有任何波澜,可是接下来他的做法就非常的意味深长!他让司马相如住在都亭,然后自己每天恭恭敬敬地去拜见他!注意,是每天!然后,刚开始司马相如司马相如还见他,后来就不见他了,故作姿态的将司马相如营造的很神秘!而司马相如越是不见王吉,王吉就表现得越发的恭敬。如此一来,各位显贵,就对他很好奇!

终于有一天,在临邛的一次富人云集的聚会上,有人提出想见一见司马相如!其中,就有司马相如的岳父卓王孙!王吉很是会营造气氛,先是派自己的手下去请,等到中午手下来回话说,司马相如病了来不了拉!可是病了下次再见不行吗?不行,王吉自己亲自去把司马相如给青岛宴席上来,如此,司马相如才来了!然后,他一来众人就为之倾倒了!如此王吉回合司马相如的目的就达到了,因为人的好奇心越重,对司马相如来说就越有利,人们记住他的几率就越大,之前的卖关子,都是为了这个"一坐尽倾"。

司马相如故意挑逗卓文君

不仅如此,在司马相如到卓王孙的演习去之前,他和王吉就有了谋略,打算挑逗卓文君!因为当时卓文君是新寡,已经回到娘家居住!司马相如卖尽了关子,可不是是让一堆男人对他倾心的,而是意在卓文君!在来之前,甚至打听到了卓文君喜好音律!然后在王吉请他拜访卓王孙的宴会上,故意弹了一首曲子,吸引她的注意!

《史记》中记载:

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注意司马迁的话,他在司马迁拜访之前就说了司马相如是和王吉计划好的,特意打听了卓文君的喜好,然后"以琴挑之","挑"是挑逗的意思,也是故意的意思!说明司马相如是故意对图谋卓文君的欢心的!

原本,如果是对她爱慕,有心图之,也不算什么,可是文中说的是卓文君听他弹琴以后,对他心动,然后,觉得恐有不妥,就作罢了!但是是司马相如主动派人和卓文君的侍女套殷勤,引得卓文君在大半夜和他私奔的!《史记》记载:

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

如果是真心喜欢,去正经求亲不好吗?自己的朋友是当地的县令,请他去做个媒,试一试总行吧!可是司马相如连正常的求婚做法,一次都没试!直接就去和人家卓文君的侍女套殷勤,不是心存不轨是什么?直接引得人家和他私奔了!古代讲的是"奔为妾",就是让卓文君一个首富的女儿不清不白的跟着他!没有正当的结婚仪式,然后卓文君的父亲非常的生气!说"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不给他女儿一毛钱的嫁妆!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私奔意在骗钱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私奔回他的老家成都,然后呢?发现它的家里。家徒四壁,什么也没有,就闷闷不乐了许久!终于受不了,对司马相如说:咱们回临邛去吧,在哪儿就算靠着我弟弟,也不至于活得如此艰辛!如果啊,只是如果,一般为了真爱私奔的人,男方会愿意回去吗?首先他拐带了人家的女儿,不怕人家找他算账?再者,就算是为了自己的爱情,不怕女孩子娘家把自己女儿抓回去吗?

可是,怪就怪在这儿,卓文君一提,司马相如立即答应了!然后呢?他把自己在老家的车骑全卖了,然后回到卓文君的老家临邛,干嘛妲己都很清楚了!那就是开了个酒馆!然后呢?让卓文君"而令文君当垆",他自己给别人洗洗器皿,做些杂活!对比一下,之前他来到临邛是举目无亲吗?不是的,他的好朋友王吉在当地做县令!

如果他真的想跟卓文君好好过,求一下王吉,做个稍微体面的工作不行吗?再不济,他去给人写写信抄抄书,当时私学已经兴起很久很久了,他去找个私学教书,总行吧?毕竟他连《上林赋》都能写出来,才华肯定不俗!可是他没有!他就非得在人家家门口,让人家女儿去卖酒!那当地人的唾沫星子不得把卓文孙给淹了?此举根本就是在逼迫卓王孙认下他!

然后,他的这个做法真的见效了!卓王孙觉得太丢人了,连家门都不出了!当地人都来劝说:你女儿已经失身于司马相如了,司马相如虽然没钱,但是,才华总是有的,不用这么为难他们吧?你看,如此一来,勾引人家女儿私奔的司马相如反而成了受害者,成了弱势,最后,卓王孙不得已,只好给了卓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

司马相如新贵得宠后,立即变心

回到成都的司马相如过起了他的小生活,美人和钱财都考自己跌一场骗局而来!不用担心生活的他开始潜心创作,写出了大名鼎鼎的《上林赋》!然后被皇帝看到后,被任命为

孝文园令。得了官位之后呢?

《史记》记载:是时邛筰之君长闻南夷与汉通,得赏赐多,多欲原为内臣妾,请吏,比南夷。得了上次的司马相如,立即就想休了卓文君,纳别的女子!然后卓文君写了大名鼎鼎的《白头吟》,虽然,最后司马相如被这篇文章感化,最后没有休妻!但是,做了就是做了,在得到卓文君带来的便利,自己仕途有望之后,立即变心。可见对于卓文君,他先前是没有爱意的,只是为了得到她的人,继而得到她的钱而已!

司马迁在《史记》的《司马相如传》中对于此事的评价是:与卓氏婚,饶于财。直接说他就是贪财骗婚,如此之恩,不是忘恩负义、见异思迁的渣男是什么?

西汉才女卓文君,用这首诗挽救了婚姻

1

卓文君,西汉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

生得是眉如远山,面如芙蓉。通晓琴棋书画和医理,才貌双全。然而天妒佳人,她十六岁嫁人,丈夫不久于人世,17岁回到娘家守寡。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人们记住的,不仅是这首《白头吟》中的千古名句:“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还有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可谓荡气回肠、家喻户晓。如“文君夜奔相如 ”、“当垆卖酒”。

司马相如,字长卿。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有明显的道家思想与神仙色彩。

说起司马相如,给你们讲讲“犬子”的由来,这跟司马相有着如密不可分的关系。

据太史公《史记》记载,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父母为他取名:“犬子”,为了小儿好养活,特意选的一个低贱的字词命名,以远离鬼魅。也就是说“犬子”其实是他的乳名,或者名字。就像“二毛”、“小胖”之类,难登大雅之堂。他长大后,也觉得名字不好听,加上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自己便更名为相如。

司马相如写赋了得。梁王慕名请司马相如作赋,司马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

司马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想当初司马相如就是以一曲《凤求凰》,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深深掳获佳人心。

其一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其二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凤求凰》传达出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无限倾慕和热烈追求之情。相如自喻为凤,比文君为凰。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畅明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合了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为后人所不能逾越。

后来,二人的爱情故事,被谱成了经久不衰的琴谱“凤求凰”,千年以来吟唱不已。

2

卓文君是蜀郡临邛的冶铁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卓家的家奴有八百多人,拥有良田千顷,华堂绮院,高车驷马。至于金银珠宝,古董珍玩,更是不可胜数。他们之间的爱情受到了卓文君父亲为官强烈阻挠。在卓王孙看来,司马相如戳穿了画皮,其实就只是一个落魄的穷书生,是配不上自己女儿的。

当时的司马相如,可谓是贫困潦倒,什么都没有。相对于白富美的卓文君,确实是有点配不上的感觉。

卓文君却是不顾父亲反对,铁了心地要嫁给司马相如。她乘夜逃出家门,与司马相如私奔到成都。进到司马相如家,卓文君看见空无一物,只有四面墙壁立在那里。

卓王孙得知女儿私奔之事,大怒道:“女儿极不成材,我不忍心伤害她,但也不分给她一文钱。”

有一天,卓文君向司马相如提议:“长卿,我们一起回临邛吧!”相如就同文君来到临邛,把自己的车马全部卖掉,卓文君又典当了自己的首饰,买下一家酒店,做卖酒生意。妻子站在垆前卖酒,而自己穿起犊鼻裤,与雇工们一起操作忙活,在闹市中洗涤酒器,不亦乐乎。

有人就劝卓王孙,说:“如今,文君已经成了长卿的妻子,长卿本来也已厌倦了离家奔波的生涯,虽然贫穷,但他确实是个人才,完全可以依靠。况且他又是县令的贵客,为什么偏偏让他们受这样的委屈。家和万事兴,你这个女婿将来会大有前途的,指不定让你脸上多沾光呢。”卓王孙听了沉默不语,最终接受了司马相如这个女婿。

后来司马相如所写《子虚赋》得到汉武帝刘彻赏识,又以《上林赋》被封为郎(帝王的侍从官)。衣锦荣归,着实让岳父卓王孙风光了一把,两人关系愈加融洽。

司马相如为西南夷事上书汉武帝时,其中有句话,引起了汉武帝的注意:“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汉武帝对这句话非常欣赏,以至二十多年后又在诏书中将其概括为“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汉武帝始终将自己定位为一位“常人所异”的帝王,他一生中所用的也确实多是“非常之人”,诸如卫青、霍去病等人,做的是“非常之事”,成的是“非常之功”。

《汉书》赞曰:“汉之得人,于兹为盛”。但在这一连串的“非常”背后,有一个更大的背景,那就是汉武盛世这个“非常之世”。而这句话,源自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堪称是汉赋的奠基人,扬雄欣赏他的赋作,赞叹说:“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

关于《子虚赋》,孔子有云:“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其文中乌有的言论中不曾涉及前代文献记载,然而,在作者运用的文学语言中已经浸透了前代思想滋养。子虚是一个徒逞一时之快的思想浅薄的人。乌有先生则是诸侯对立时期的贤士的形象。两个形象的差异和他们言论的交锋构成了《子虚赋》中文脉的波澜。

3

暖饱思淫欲,对于男人,这句话什么时候都是真理。男神司马相如也不能免俗。久居京城的司马相如,赏尽风尘美女,加上官场得意,竟然产生了弃妻纳妾之意。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日子此刻早己忘却。哪里还记得千里之外还有一位日夜倍思丈夫的妻子。卓文君独守空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寂寞的生活。

司马相如打算纳茂陵女子为妾,冷淡卓文君。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亿,丈夫“无意”于她,定是移情别恋了。她心凉如水。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首《怨郎诗》。

其诗曰: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附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司马相如收到妻子的信,不禁惊叹妻子之才华横溢。遥想昔日夫妻二人患难相随,恩爱的日子,顿感羞愧万分。这首诗也便成了卓文君一生的代表作数字诗。细细品读,其爱恨交织之情跃然纸上。

感情风雨飘摇之际,卓文君满心惆怅又作下著名的《白头吟》送与夫君。“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从此,司马相如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与卓文君白头偕老。

卓文君用一首诗挽回自己的婚姻。这让我想起网络上一个14岁的小男孩郭乐乐,他因一首歌火了,火到全国。问他怎么红的,他说:“靠一首诗,恩!”娇柔可爱,还带着童音,并不让人觉得多么做作,反倒是搞笑。那首《我的小可爱》被这个小男孩唱得让人啼笑皆非,开怀大笑。也许他希望更多的人得到快乐,他用一首歌做到了,这就是人生的意义,活着的真谛。

卓文君是聪明的。她用自己的智慧挽回了丈夫的背弃。她用心经营着自己的爱情和婚姻,两人最终没有背弃最初的爱情和最后的坚守。这也使得他们的故事百转千回,成为世俗之上的爱情佳话。卓文君,一个有思想,有勇气,敢爱敢恨的才女。从来未见记载卓文君对丈夫功名的渴求,倒是看出她非常会享受和司马相如在一起的不同生活形态。

恋爱虽易,谁的婚姻都不易,且行且珍惜。

今生: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