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注一掷:看完电影的进来,还有多少细节是我不知道的?
细节一,金晨被闺蜜护送回家的时候,她在楼梯上停下来,问闺蜜能不能带自己入行,注意这里的镜头。闺蜜刚说完话,给了金晨一个中景,边上一张海报,上面写着 4 个字,小心诈骗。也就是说金晨每天上下班都会经过这张海报,但他就在距离海报不足半米的地方被诈骗了,非常的讽刺。
细节二,除了金晨家楼下之外,我们还能看到本片在公交车的座椅的后背也有预防诈骗的宣传标语,加上警察局出现的鸡蛋。
其实大家有没有发现,防诈骗的警示提醒就在我们身边,而我们就真的像主演们一样,因为太日常反而选择性忽略。现实中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近大远小,意思就是离我们日常生活越近的人或者信息,我们往往会粗心大大意。反而生活中离我们比较远的陌生的人和信息,我们应对的时候就会小心翼翼近大远小。诈骗往往就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
细节三,诈骗团伙的工服上写了什么? fabrica是作坊、小型工厂的意思,也有手艺技艺的意思。这与诈骗团伙们的自我标榜以及自我认知是一致的,也就是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手艺人,这是一个技术工种。
细节四,小雨与阿天第一次见面,阿天和同学就在玩实况足球,还说是挂彩的,说明阿天本身就对赌博缺乏自制力。
细节五,阿天在最后赌800万的时候,李安娜和小雨都穿了白色的衣服,小雨身穿白色礼服,安娜身着白色旗袍,这也是安娜唯一一次穿白色衣服,暗示了阿天是在他们两个人之间做选择,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但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一个白衣都是天使,华美的旗袍之下,可能是嗜血的狮子。
细节六,诈骗工坊和小学是两个主要据点,陆经理在诈骗工坊开锁时用的是食指,而在小学大门处用的是大拇指,说明两个门禁的密码是有区别的。同时,刘安娜等人的宿舍是需要录入指纹,而潘生等人则不需要,这既说明他们的地位是不同的,也为最后营救做下铺垫。
细节七,华人商会会长说当地破几百万就放几百响,破亿的话就放礼花,而陆经理之前放的炮正好是800响的条数。
细节八,陆经理逼迫梁安娜下跪时潘生说的,我想好了,我们合作。其实是一语双关,表面是对陆经理的妥协,帮其设计程序,实则是在向梁安娜抛出橄榄枝,为之后两人合作做铺垫。
细节九,潘生的程序帮陆经理解决了狗腿的成本,他们自以为可以回家,其实不过是被卖到了下家。这里有一个挨打小哥在车上看窗外烟花的特写,殊不知这烟花为谁而放,丧钟为谁而鸣?
细节十,在完成800万大货之后,陆经理的女儿便转学来到了陆经理身边,这既是对陆经理阶段性的奖励,也暗示了陆经理其实也是被骗来这里的。
细节十一,求救电话被发现之后,梁安娜的手指甲被撬开,也就无法继续从事荷官的工作。这里有两种结果,其一是等安娜的手指长好,也就意味着一个月左右的禁闭。其二就是把安娜卖到下家,大概率是风俗店,所以安娜才会在车上选择第二次逃跑,并寻求警方的帮助。
细节十二,安娜向当地警局求救,却发现是蛇鼠一窝,为之后警方第一次扑空做铺垫,但其实背后还有更大的保护伞,也就是崇先生。崇先生应该是类似于区长或市长的角色。有一个片段放到其在做新闻发布会,商会会长也说这个区是归崇先生管的,连总统都敬他三分。
细节十三,潘生辅导陆经理的女儿做功课的时候提到了 3 * 2 = 6,他身上穿的衣服的图案也是 01 的编码。
细节十四,影片最后,警方之所以能够将火柴递给潘生,是因为店主说每次都点 120 份外卖和三个馒头。安娜知道潘生被罚,所以只能吃馒头,当然这里有赌的成分。
细节十五,陆经理最后说了,他也要立功,并不是向警方立功,而是向崇先生立功,所以之后他才会千方百计地销毁证据,因为只要没有证据,就能依靠崇先生在当地的势力东山再起。影片最后放到的拥有筹码的神秘人就是陆经理的上线,这也暗示着反诈宣传注定是一场持久 战。
细节十六,飞鸟与牢笼本片当中有几处镜头语言的设计很有意思,潘生,被囚禁在牢笼里,没有了自由。画面的背景里飞过了一架飞机,而飞机就像飞鸟一样,预示着自由。这是一种对比。但注意这个还很简单。
有意思的是,到了另外一边,陆经理站在了旷野里,怎么样?自由了?背后又飞过一架飞机,这就高级了,因为你以为陆经理站在旷野里就是自由了的话,背后的飞机告诉我们,陆经理的牢笼只是他自己看不到而已。他其实被囚禁在无形的枷锁里,不自知或者不愿意面对而已。你觉得他是不自知更多,还是不愿意面对更多?
那么最后让我们来讨论一下本篇最后洗白反派的真相是什么?孤终一掷主要出现的反派就是陆经理和副手阿才。而最后结尾的反转不禁让观众直呼,这是要给反派洗白吗?阿才,我们暂且把它定义为纯爱战士,因为就角色逻辑而言,阿才是卧底的几率微乎其微,而且影片的一系列铺垫都表明阿才对安娜是有好感,比如厕所搜卫生巾,闻到了钱上的咖啡却不说,安娜指甲被撬,实际应该是五个,但我们看到只有三个指头被撬,剩下的两个后续出现在阿才的手上,代替受罚,甚至拍假视频放安娜离开。
所谓的纯爱就是纯粹的不含任何杂质的爱情,这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的,最多用于二次元。导演说现实中真的有一个案例是被骗的人策反了打手,打手还做了污点证人。而仅是把少有的那么一例放入电影的剧情中,这才撬动了整个诈骗工坊命运走向毁灭的齿轮,才更让我们意识到树立反诈意识是多么的重要。
而对于陆经理这个角色,我只能说很黑,也很可悲。从出场的人设来看,陆经理与阿才形成鲜明对比,如果说阿才是靠“霸道”威慑手下,而陆经理则想凭借“王道”来控制人心。所以从头到尾,陆经理都带着一幅功于心计的假面。剖析这一角色,我们不妨从几个名场面入手。首先,陆经理辞了安娜,说嫁给他。他真的喜欢安娜吗?答案是否定的,嫁给他不过是一种试探和威胁。而且从后面的剧情也可以看出,陆经理是有老婆和女儿的。之后他拽着安娜的头发让他跪下,虽然拍得很隐晦,但也说明了在陆经理的眼中,安娜不过是一个赚钱和泄欲的工具而已。
再来看最后,监控室的片段,在监控中,陆经理看到本应该死掉的安娜时,他为什么会对阿才说去主机房删掉监控,被老崇看到了,饶不了你。这里陆经理的操作可谓是一石二鸟。表面上看他是在帮阿才瞒天过海,但仔细一想便会知道,他其实是在帮他自己。因为之前还有个镜头交代了,陆经理已经被介绍给了崇先生,所以一旦崇先生得知有人从陆经理这里逃出去,还成为了警方的线人,陆经理的“仕途”也就基本到头了,甚至可能还会招来杀身之祸。
其二,这样做还得到了阿才这样一个“死士”,为之后我也要立功,上了一份保险。其实本来按照陆经理的计划,他就是想让警方自己格式化程序,但可惜潘生的出现打破了这个计划,所以后来阿才会选择补枪。那很多人会说陆经理对女儿的爱是真的吗?我觉得是真的,因为女儿是陆经理人性当中仅有的自留地。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黑帮的老大虽然在外面心狠手辣,他们对家人很好,比如教父中的维克托里昂和迈克,再比如狂飙当中的高启强、高启盛。因为人活着总要为了点什么,这是人和禽兽的分别,如果人性的自留地都没有了,那么这个人也就彻底的崩坏了。
阿才和陆经理可能也是被骗到这里的,影片开头阿才肩膀后侧露出的伤痕和脖子上的刀伤,说明他也曾经反抗过,不过都失败了,麻木了。安俊才这个名字也包含了很多美好的祝愿,而陆经理可能也和安娜一样,只不过是被“自由”这根胡萝卜吊着走的傀儡而已。为什么陆经理会把安娜的业绩提高到2000万?会不会是他的上线也用这样的话术来PUA 他?而一以贯之自己的信念是很难的,但潘生做到了。或许他在潘生的身上看到了希望,才会把女儿托付给他。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期望光明,只不过很多人倒在了黎明之前。
最后如果去二刷电影,还有哪些细节需要留意去看呢?大家有补充的,我们评论区见
#影视我来评# #电影孤注一掷##细节控#
到底是“想象”还是“想像”?家长和语文老师吵了起来
在你的字典里,xiǎng xiàng是写成“想象”还是“想像”?
近日,萧山的一位家长在论坛发帖,孩子在萧山一所小学读书,最近语文考试就有这样一道拼音填空题,孩子填的“想象”,被老师打了一个“叉”。班上好多同学填“想象”,也都是错的。老师认为,“想像”才是正确答案,最后还在家长群里做出了解释。
但是,老师越解释,这位家长越疑惑。
“从小到大,都认为‘想象’才是正确写法,难道我的语文是跟体育老师学的?”这位家长说,他查了字典,发现二者可以通用,“既然可以通用,那填‘想象’就不该算错啊?”
为了“想象”还是“想像”
家长和语文老师争论起来
这位家长说,因为“想象”还是“想像”,他甚至和语文老师争论了起来。后来,语文老师用了很大篇幅,专门在家长群里阐述了自己选“想像”的理由——
想象”和“想像”至今纠缠不清。你认为用哪个xiàng字更合理?1986年是分界线。不说历史,就现代汉语运用来说,“想象”和“想像”的纠缠是1986年以后出现的。1986年前是“想象”一统天下;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恢复了“像”字的使用,“想像”开始崛起。
它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具书肯定了“想像”的地位。比如《现代汉语词典》,旧版只收“想象”,新版则两者兼收,但以“想像”为主条,释义后注:“也作想象。”“想象”后只注“同‘想像’”,编者的态度是显而易见的。
“象”适用于三种情况:
1.作名词用,如“大象”。
2.属于名词性词素,不能单用,用来构词,如表示形状、样子的“形象”“象征”等。
3.属于动词性词素,不能单用,可用来构词,如表示摹仿、表现的“象声词”“象形字”。
“像”适用的也有三种情况:
1.作名词,指人物等做成的形象,如“画像”“佛像”等。
2.用作动词,表示相似,如“你像他哥哥”。
3.作介词用,有“比如”“如同”(这个意义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只能构成介词词组去修饰动词)等意思,如“像爸爸那样工作”。
4.似乎、仿佛,如:雪梅好像什么都没看见。
“有家长问我,到底是“想象”还是“想像”?现在统一:想像。我读书的时候是没有单人旁的,但是后来统一要求写单人旁。”这位老师最后下了定论。
跟着字典一探究竟
原来这两个词曾大变身
对于“想象”还是“想像”,绝大多数网友都表示“傻傻分不清”。而且, 我们发现,这两个字的区分还挺有年代感的。年纪大点的,都认为“想象”正确。而三十多岁以下的人,都认为应该是“想像”。
网友@米奇laile就说,“我们80后老师教的都是想像,我爸那一代写想象。”
网友@纯妹也说:“我读书时老师教的就是想像,很好理解,想像的意思就是想一想,像什么,所以不难记,也没有这种困扰。”
也有网友表示,按照手机输入法来不就好了?我们试了一下,发现无论是哪种拼音输入法,输入xiǎng xiàng,都会跳出“想象”和“想像”两个词语。
好吧,记者较真了,本着科(闲)学(着)探(没)究(事)的精神,搜罗了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这40年间出版的工具书,能找到的都找了来,一探究竟。
先说198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二版,上面只有“想象”和“想象力”两个词,根本没有“想像”。
再到1992年,王同忆主编、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新现代汉语词典》第一版中写道:“象”有“想像”的意思。但我们在组词中却没有找到“想象”一词,这本词典认可的用法是“想像”。
这也印证了那位老师的解释:[xiǎng xiàng]一词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间确有一个“变身”的过程。
然后到了2005年,商务印书馆的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想象”和“想像”两种写法都对。但和那位老师解释的恰恰相反,这版词典里“想象”是主词条,并注明“也作想像”。同样情况的还有“想象力”和“想像力”。如果按照老师的解释,词典编辑者应该倾向认为,“想象”一词更常用。
2016年最新版的商务印书馆第七版《现代汉语词典》,和第五版的解释几乎一样。
资深语文老师见证
“想象”和“想像”的交替变换
杭州长青小学的书记王琪,教了31年小学语文,从自己当学生到参加工作当老师,她亲眼见证了语文课本里“想象”和“想像”的交替变换。
“从我读书一直到参加工作的前十几年,一直都是写作‘想象’的,课本里也都是这么写的,从来没有人会觉得它不对。”王琪老师回忆说,“到上世纪90年代某一年,我们收到新教学规范,有一些字词改了,课本里也变成了加单人旁的‘想像’。”为了改掉之前几十年形成的用词习惯,写板书的时候,王琪都会特地留个心眼,每次写了“想象”,再加上个单人旁,“一开始很不习惯,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才转变过来。”
“硬掰”回来之后,“想像”这一写法已经在王琪脑海里根深蒂固。一直到前几年,王琪在板书时继续写单人旁的“想像”,听课的老师问她为什么加了单人旁,她才反应过来貌似又改过了。
“后来,我们语文组的老师还在一块儿专门讨论过,原来又出现了‘想象’的写法,两种写法并存,而且没有单人旁的‘想象’成了主流。”王老师说,“我自己掰回来以后,这么多年已经改不回去了,还是习惯用单人旁这个,但学生们用两种写法都是认可的。”王老师说。
记者又问了杭州几位资深语文老师,基本都表示“跟着字典走”。杭州高级中学的寿婷尔老师说,“字典一直在修订,其实老师们更容易搞错。我一般都是查字典,也让学生查字典。”
寿老师补充说,像这样换来换去的词语其实并不多,平时多留心就可以了。
杭州高新实验学校的郑金平老师说,对于这种不太确定的词语,一般会让学生用常见写法,考试通常也很少会考这种比较模糊的区域。
为什么会有“象”和“像”
浙大教授专门写了一段辨析
昨天,我们请教了浙江大学副教授、博导,浙江省语言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史文磊,为了讲清楚两个xiǎng xiàng的区别,他特意写了一段辨析——到底是“象”还是“像”,一目了然。
从学理上说,“想xiàng”应当作“想象”,不应作“想像”。“想xiàng”在此是动宾结构,“xiàng”是名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作为名词,“像”是“比照人物制成的形象,比如画像、塑像、肖像”,意域较窄,所指一般都是人的像;而“象”则是“形状、样子,比如景象、天象、气象、印象、万象更新”,指称更广。
根据系统性原则,显然“想xiàng”之“xiàng”用指称更广的“象”更贴切。权威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把“想象”“想象力”定为主目,“想像”“想像力”定为附目,是有合理性的,应当以此为准。
当然,从汉字的构造理据来看,“像”从“人”,人们大概会觉得写成“想像”更能展现词义,这也算是汉字在使用过程中的理据重构。这种情况在汉字历史上屡见不鲜。以往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对“想象”和“想像”主次地位的处理出现过摇摆,大概是采取了从俗从众的原则。历史证明,词典诚然是规范,但使用者最有发言权。一个词语的未来会怎样,还是掌握在大众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