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道家代表人物(道家)

道家代表人物(道家)

道家思想的“道”究竟是什么?老子和孔子的一个故事,说出了本质

道家思想的道究竟是什么?它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庄子说“夫道,窨yìn然难言哉!”,道是深奥难言的,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我们所说的道,不是真正永恒的道,那道究竟是什么?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道家思想经典《庄子》,今天我们继续分享《庄子·知北游》,这是《庄子》外篇的最后一篇,也是非常有名的一篇,这一篇里面,也有很多耳熟能详的金句,比如:“外化而内不化”、“至言去言,至为去为”、“无古无今,无始无终”、“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等等。

今天我们重点聊聊道家思想的道究竟是什么?

关于什么是道?老子在《道德经》一开篇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可以说是道家思想流程最为广泛的一句,老子说: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真正永恒的道;可以叫得出来的名,也不是真正永恒的名。“道”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存在。不仅如此,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还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意思是说,在天地存在以前,就有一个东西浑然而成。它无形、无体、无声;既看不见,又听不到,摸不着。它不生不灭,独立长存,而永不改变;周而复始,不觉倦怠,又无所不在。世上一切的事物,都要靠它才能生生不息,它就是万物的母亲。这样玄妙的东西,我实在不知道它的名字是什么,不得已,只好叫它做“道”。如果要勉强给它起个名字的话,也只能称它为“大”。

其实不管是老子,还是庄子,在他们的《道德经》和《庄子》中,对“道”进行了很多论述,但是始终没有直接告诉我们“道”究竟是什么?其实不仅仅是道家的老子,佛家思想也常常采用这种方法,在著名的佛家经典《禅外说禅》中说,在佛教的最大宗派禅宗中,有这么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不能问“禅是什么”。有一个禅宗的故事说:只要小和尚问“禅是什么”,老师父就举起棍子打他的脑袋。因为参禅追求的是终极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讲述,甚至不能用语言传达。所以禅宗有个说法,叫“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背后的含义,就是最高的智慧是“不可说”的。就像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的“道可道,非常道”一样,最高的智慧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意会或者说领悟是古人获得智慧的一种方式,这种方法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称之为“负的方法”,意思是说,老子和庄子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道是什么”,而是告诉了我们“道不是什么”。是通过反面来论证一个道理,这种方法称之为“负的方法”。当然,有“负的方法”就有“正的方法”。

冯友兰先生说,西方哲学思想常常是采用“正的方法”,也就是通过逻辑和实证告诉我们“是什么”,所以西方哲学中有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这样的区分,讲究“因果论”,任何事物之间都有某种因果的逻辑关系,并且试图通过逻辑分析去理解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东方哲学更偏“直觉”或者“感性”,而西方哲学更偏“理性”。

在这一篇《知北游》里面庄子通过老子和孔子的一段对话告诉了我们,关于道的理解。有一天,孔子请教于老子说:“今天闲来无事,我冒昧地向你请教什么是至高的道?”老子说:“你先得斋戒静心,再疏通你的心灵,清扫你的精神,破除你的才智!大道,深奥神妙难以言表,不过,我可以给你说个大概。”

老子接着说“明亮的东西产生于昏暗,具有形体的东西产生于无形,精神产生于道,形体来自于精气。然后万物全都凭借形体而代代相生。道,来无影,去无迹,没有门径也没有房间,四面通达,无所不包。领悟道的人,四肢强健,思虑通达,耳聪目明,运用心思不会劳累,顺应外物而不拘一格。天没有它,不会高;地没有它,不会广;日月没有它,不会运行;万物没有它,不会昌盛,这就是道。

庄子所说的:“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道不可以被听见,能被听见的就不是道了;道不可以被看见,能被看见的就不是道了;道不可以述说,能被述说的就不是真正的道了。而且,道可以蝼蚁中、在稊稗[tí bài]中、在瓦甓[pì]中、在屎溺中等等,总之道无处不在,又无法言说。这就是道家思想对于“道”的论述。

庄子说“夫道,窨yìn然难言哉!”道是深奥难言的,和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是类似的意思,道是宇宙万物背后的规则和法则。但是万事万物各有自己的道,蝼蚁有蝼蚁的生存之道,稊稗[tí bài]有稊稗的生存之道,创业有创业之道、生活有生活之道,说话有说话之道,而所有这些道的总和,就是道家思想的:“道”。所以,我们也可以说:道既是不变的,也是千变万化的。道在每一种事物中表现不一样,每一个具体的道,都是道的一种呈现和外化,而根本的道是不可知的,这也许就是“道”之所以迷人的地方吧。

好了,庄子的内篇和外篇就分享完了,接下来,我会继续分享几篇庄子杂篇的内容,其实杂篇的内容也很精彩,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收藏和关注“小播读书”,我们下一篇文章见。

你知道世界文化名人、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为何叫老子?

推荐:古代有一对很有名气的母子,他们要见面只能通过地道

文/王建平

【作者简介】王建平,男,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多年间断创作,有作品散见《四川文学》《小说林》《北方文学》《青年作家》等报刊,有多篇作品参赛获奖并入选集,出版小说集《那一盏灯》和《甜月亮》。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偶闲,取过《史记》翻阅,眼球被文中“老子”两个字拴住了。总觉这两个字很有现代气息。特别像我这样的四川人而言,从小到老,老子不离口,凡事开口就“老子”如何如何。

打住,算我无知,我们嘴巴里“老子”怎能与《史记》中的“老子”混为一谈呢?

《史记》是我国汉代伟大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书中记载了上起轩辕,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约3000年的历史变迁。可是洋洋洒洒52万字的《史记》中,写给老子的字不足500个。“洛阳纸贵”。于是只好走进其他古人的世家、列传、本纪,从中或多或少领略到老子的风采。

据传2500年前,老子出生在周代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老子出生时满头白发,众人见过,一片惊嘘。这家伙真“老”!怪胎?奇人?奇葩!生了个老子!

其实,白发儿姓李名耳,字聃。后来的史籍众说纷纭,说老子是中国道教的开山鼻祖的,说老子是神仙——太上老君。老子年长孔子30多岁,孔子75岁去世时,老子还能啃干果。有的说老子活过160岁,也有说老子200岁才升天。但更多的是将“老子”二字作为对这位长寿老人的尊称。

(一)老子本为周守藏室史

老子周朝是国家图书、文档馆的“守藏史”。

老子以书文为伴,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几十年,最终浸润成为一位思想敏锐、学识渊博的大学者。

一日,老子在书文馆接待孔子一行,当场回答过孔子及学生请教的关于“礼”的问题。老子说:“礼?看不见,摸不着,倡导理念的人的驱体腐烂灭亡了,唯有思想言论还在。”

这?老子话云山雾里。

老子又说:“君子要是遇上君主,就穿朝服做官,否则,就如蓬蒿四处飘荡,随遇而安。商人呢,要将物品保藏好,低调为人。天下的君子要高尚,抛弃骄气和过多的欲望……”

孔子听后茅塞顿开,就对学生说:“鸟能飞、鱼能游、兽能跑。这些东西我们可射、可钓、可捕。但一见到老子这样乘风腾云的龙,没有招数了,只有敬而远之。”孔子汗颜,立志不求闻达,潜心学问。

后来老子见周王朝日渐衰微,天下纷攘,深感痛心,便辞官骑着一条青牛向西而去,走往深渊般的函谷。

然而,老子正如孔子断言,如天上的龙一样,高深莫测,无法琢磨,满腹学识令人敬仰。因此,老子的头号粉丝——函谷关令——尹喜,最终在关外寻访到老子。老子见驻守关城的最高行政长官是一位饱学之士,对自己致弟子礼,十分感动。

尹喜请求老子在归隐前,将学术观点写下来,留在世上,传给后人。老子历来信奉:“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他认为有智慧的人必有城府,不肯动笔。老子与尹喜分手时,见尹喜满面泪水,跪地苦苦相求。

面对尹喜的执着与真诚,老子动心,一挥而就,写下一篇5000余字的文章。此文哲理深奥,包罗万象。上篇说道,下篇说德,命名《道德经》。

老子出关,扬长而去,行踪和归宿无人知晓,成为千古之迷。

(二)老子的哲学之光

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宇宙中存在一种既无形也无声的东西,它永远不停地运动,永远存在。它不靠外力,先天而生,是万物之本源。这个东西就叫“道”。后来人就将老子开创的学派同儒家、法家并列,称为道家。

老子倡导自然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认为万物万事为矛盾对立:如刚柔、强弱、兴衰等。但万物万事又是相互关联。用老子的话说就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前后相随。”老子的哲学范畴中有事物转换、生生灭灭、存在发展所遵循的永恒之道。

(三)老子的治国之方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小鲜及小鱼。烹小鱼时的翻动及火候的撑控是关键。当然治国比烹小鲜要复杂得多,但道理是相通的。美国前总统里根1987年国情咨文中就引用过中国老子的原话。

“无为而治”也是老子治国主张的核心思想。老子说:“无为,无不为”。他认为,人君要克制私欲,要以人为本,不要以个人的好恶去改变现状,不要随意役使和困扰百姓,只有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汉朝初年的文帝与景帝就遵循推崇老子的主张,“文景之治”便是中国古代历史册里最辉煌的一页。

(四)老子的养生之道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仁慈),二曰俭(节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谦退、不争)。”后来,被历代养生大家作为养生必先养德的理论基础。《黄帝内经》中的“恬淡虚无”,“志闲而少欲”均源于《道德经》。其中,老子饮食之道讲得更加具体,在几千年前就对现代人生活过日子开出了养生良方。

第一张良方:“为腹不为目”。腹,指肚腹。腹有限度,能装多少应装多少一定有讲究。目,为眼睛,不能“眼大肚皮小”。要克制欲望。为腹是以物养老己,为目是以物役己。人要靠物质来养活自己,就叫“为腹”,但不能被外来物质奴役,这就叫“不为目”。

第二张良方:“五味令人口爽”。五味当然是指美味,口爽是味觉失灵产生出的感觉。这里主要讲食物搭配,如荤素,如粗细,食物一旦五味不全,就吃不出美味,失去美食,白谈健康。

第三张良方:“味无味”。要人们从不起眼的食物去品味道。比如粗粮、野菜、瓜果自有清香。指导现代人,倡导多食用原生态食物,美味无穷。

要说,当年白发婴孩——老子不愧为是中国的古代牛人,是中国的骄傲,老子胸怀天下,也是人类奇才。

历代高人最想说的话(一)秦始皇:轻信徐福这些骗子,老子才早死

深度解析百家姓之李姓(2):李耳得道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若不喜欢,敬请留下批评,分享您的见解。

太上老君是道教始祖,他为什么却向玉皇大帝这个道教神仙称臣

这个问题确实不太容易让人理解。我们知道,太上老君是道教始祖,是道教中的最高神,这就相当于佛教的最高神是释迦牟尼佛,基督教的最高神是上帝耶和华,伊斯兰教的最高神是安拉一样。

什么是最高神呢?就是最原初的权力意志,是先于这个世界(包括神、人、鬼三界)存在着的,世界都是由这个最高神创造的。

(太上老君剧照)

既然太上老君是最原初的权力意志,世界都是由这个最高神创造的,这便意味着同是道教中人的玉皇大帝也是在太上老君创造世界后才有的,为什么太上老君还要向玉皇大帝俯首称臣呢?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因为玉皇大帝才是天上的最高神,太上老君并不是。

确实,太上老君这个神,出现得更晚一些。太上老君是在道教出现以后才有的,而道教出现在东汉末年。但是在之前,玉皇大帝其实早就有了。

这个说法也有一定道理,只不过那时候还不叫“玉皇大帝”,而是叫“昊天大帝”,或者叫“天帝”,或者叫“上天”。人间的皇帝,都是“天帝”的儿子,所以叫做“天子”。总之,在太上老君出现之前,这个“天帝”才是天上的最高神。

但问题是,当道教出现,重新安排了天上的神仙,把太上老君变成最高神以后,为什么太上老君还要向玉皇大帝俯身称臣呢?

(玉皇大帝剧照)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太上老君向玉皇大帝俯身称臣,是在明清之后的各种文艺作品及论述里才出现的情况。在道教的创建之初,并不是这样的。

道教创建之初,太上老君是世界的主宰。但是后来,最早站出来改变这一切的,是宋朝的第三个皇帝宋真宗。他给之前的“天帝”上了一个圣号叫做“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于是,“玉皇大帝”就出现了,而且玉皇大帝变得越来越重要,渐渐地,到了明清时期,“玉皇大帝”已经重新成为天上的主宰,世界的主宰。连太上老君这个始祖,也得向他俯身称臣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呢?

其实,一切天神都是人间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根据自身的需要,创设出来的。

最高主宰世界的“天帝”,是上古的统治者创设出来的。上古的统治者,要让平民及奴隶服从他的统治,因此创设了这么一位神。本来嘛,大家都是人,照理说,都应该是平等的。为什么偏偏你是统治者,可以坐在家里吃肉看戏,而我们必须下地劳作养育你?统治者必须面对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天帝”就出现了。统治者说,我是“天帝”的儿子,叫做“天子”,“天帝”赋予了我这个权力,所以我该统治你。

(天子登基,图取其意)

到了先秦及秦汉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各种思想出现,对世界的各种思考也出现,因此到了东汉末年,出现了重新思考“上天”的道教。道教为什么说老子是太上老君(最高神)下凡,就是想表明,天上的最高神,不应该是“天帝”,而应该是来自于民间的自由思想者。通过这种重新思考,就动摇了人间的统治者(皇帝)是“天帝之子”,其权力是上天给予的这种解释。

这样一来,人间的统治者(皇帝),因为不再是“君权神授”,所以其统治必然被动摇,造反的事情必然要发生,“皇帝轮流做,明日到我家”这样的观点,必然流行。人间统治者(皇帝)当然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需要重新强调“天帝”(玉皇大帝)是天上的最高神,皇帝是“天子”这样一个概念,就算是太上老君,他也必须向玉皇大帝俯身称臣。

说白了,太上老君向玉皇大帝俯身称臣,不过是王朝社会加强极权的一种表现而已。

(参考资料:《皇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