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唐玄宗儿子谁继承皇位(唐玄宗儿子)

唐玄宗儿子谁继承皇位(唐玄宗儿子)

安史之乱后,唐玄宗被儿子夺走皇位,最终是什么结局?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为窦德妃。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唐玄宗在位前期,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但是,唐玄宗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李林甫、杨国忠、杨贵妃等,加上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由盛转衰埋下伏笔。那么,问题来了,安史之乱后,唐玄宗被儿子夺走皇位,最终是什么结局?

首先,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安禄山麾下的叛军长驱直入,攻陷唐朝都城长安。李隆基在长安陷落前,仓惶出逃。到了马嵬坡(陕西兴平西),随行的将士发生哗变,杀杨国忠,又迫使李隆基缢死杨贵妃。由此,在还没失去皇位的时候,李隆基已经失去了将士的拥护。正是因为这一缘故,在被儿子夺取皇位,李隆基没有反制的手段。

杀了杨贵妃等人后,唐玄宗李隆基最后逃到成都。因为巴蜀之地易守难攻,加上安禄山当时已经病重等原因,叛军没有继续追击唐玄宗。值得注意的是,太子李亨不仅没有和唐玄宗同向而行,而是逃到了朔方节度使的所在地。天宝十五载(756年)七月九日,李亨在杜鸿渐等人的陪同下,抵达朔方军大本营灵武。

经过一番布置与筹划,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城的南门城楼,举行了简单的登基仪式。登基后,改年号为至德,并且将当年改为至德元载,唐玄宗被推尊为太上皇。当天,唐肃宗就派使者前往四川,向太上皇报告这一消息。显然,唐肃宗这不是在请示唐玄宗,而是通知他,也即你的皇位已经丢掉了。

登基称帝后,唐肃宗从河西、安西征调了万余名精兵,又调回了河北前线的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和河北节度使李光弼所部五万军队。接着他又任命了朝官与将帅,对抗击叛军也作了全面部署。到了这个时候,叛军的势头遭到了遏制,唐朝也避免继续跌落灭亡的深渊。

不过,远在成都的唐玄宗,自然是比较失意的。至德二载(757年),随着安禄山被杀,李隆基由成都返回长安,居兴庆宫(南内),称太上皇。因为文武百官已经认同了唐肃宗,唐玄宗回到长安后,也没有夺回皇位的打算。

根据《旧唐书》等史料的记载,居住在兴庆宫的玄宗不再过问朝政,侍候他的仍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与内侍监高力士。不过,尽管接受了太上皇的身份,可是,唐玄宗对杨贵妃之死一直是耿耿于怀。他从成都回来后,立即派人去祭悼她;后来又想改葬,遭宦官李辅国反对而停止,却密令宦官将贵妃遗体移葬他所。

从这一角度来看,李隆基对于杨玉环的感情还是非常真挚的,正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所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上元元年(760年),宦官李辅国为了立功以固其恩宠,就向唐肃宗表示,应该给唐玄宗搬家,避免他联络朝廷大臣。同年七月,李辅国乘唐肃宗患病之机,矫诏强行把唐玄宗迁居西内。在途经夹城时,李辅国又率射生将五百骑,剑拔弩张,气势汹汹地拦住去路。唐玄宗胆战心惊,几乎坠下马来,幸亏高力士挺身而出,唐玄宗才安全地迁居甘露殿。

正所谓“虎落平阳被犬欺”,此时的唐玄宗已经大势已去,受到了宦官的欺辱。更为关键的是,事情发生后,唐肃宗没责怪李辅国,反倒安慰他几句。紧接着,唐玄宗的几个亲信也遭到清洗:高力士以“潜通逆党”的罪名,被流放于巫州;陈玄礼被勒令致仕;玉真公主也出居玉真观。到了这个时候,唐玄宗只身一人,茕茕独处,形影相吊,好不凄惨。

最后,在高力士等人被流放后,唐玄宗可以说是被唐肃宗囚禁起来了,也即基本上和外界断了联系。在此背景下,晚年李隆基忧郁寡欢,宝应元年四月甲寅日(762年5月3日),李隆基驾崩,终年78岁。

就在唐玄宗去世13天后,唐肃宗也一病不起,不久便撒手人寰。而这,应该是唐肃宗清洗唐玄宗亲信的重要原因。唐玄宗去世后,他的孙子唐代宗遵照祖父遗愿,将他安葬于泰陵。当年与唐玄宗一同开创盛世的文臣武将早已随风消逝,最终陪葬泰陵的只有一人,那就是高力士。

唐玄宗去世那年,被流放巫州的高力士正好遇赦而归。他走到半路,听闻唐玄宗已死,面朝北方,嚎啕大哭,呕血而死。高力士一生忠心耿耿,与唐玄宗不离不弃,又在龙门石窟为唐玄宗造像,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此外,唐玄宗去世的第二年,安史之乱终于平定,不过,唐玄宗开创的盛唐,终究是一去不复返了。

唐玄宗年过76,儿子唐肃宗送给他100名宫女,2年后玄宗便衰竭而亡

读史可以知今。今天,笔者继续为大家讲解司马光的旷世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权力场上无亲情,对于习惯于相互倾轧的李唐皇室来说,更是如此。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唐朝在200多年里,发生了无数起兄弟、母子、父子、夫妻相残的惨剧。而创造开元盛世,且同时引发安史之乱的唐玄宗李隆基,也概莫能外。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被迫带着太子李亨以及宠妃杨玉环逃亡巴蜀。在此期间,李亨在关中父老的极力挽留下,北上灵武主持平叛大局。在朔方军的支持下,李亨继位,是为唐肃宗。

“天无二日,国无二亡”。既然唐肃宗继位了,对安史之乱负有全责的唐玄宗自然不可能稳坐在龙椅上。因此唐肃宗派使者给唐玄宗送了封信,将唐玄宗尊为太上皇。对此,唐玄宗并没有做什么抵抗,反而强颜欢笑地接受了自己的“被退位”:

“吾儿应天顺人,吾复何忧?”

唐玄宗李隆基不愧为一代英主,虽然他犯下了不少错误,但是在儿子擅自称帝之时,却能顾全大局,让李亨得以总统全部军队。李隆基的“顺天应人”,确实为天下的顺利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果然仅仅2年后,郭子仪便收复了长安。在李亨的一再恳请下,李隆基从巴蜀返回了长安。为了向父亲表达“歉意”,李亨专门脱下天子的黄袍,而是像太子时一样,身着紫袍。李隆基入宫后,李亨像臣子一样,迈着小碎步到达父亲面前,然后拜舞叩首。

李隆基见儿子如此孝顺,不禁老泪纵横,而李亨也捧着老爹的脚嚎哭不已。随后,李隆基又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黄袍,亲自披在儿子身上。对此,李亨一再推辞。而李隆基说:

“天命和百姓都归于你了,能够让我安度晚年,就是你一片孝心了!”

李亨再也推辞不过,勉强穿上了黄袍。之后,父子俩共进了晚餐。

看着儿子如此仁孝,唐玄宗大为感动,他对左右侍从说:

“吾为天子五十年,未为贵;今为天子父,乃贵耳!”

看到这里,读者们或许会说:“这真是一副父慈子孝的美好画卷啊!”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从史书的记载来看,无论是李隆基还是李亨,两人的表现都实在太过完美,他们的言行举止的夸张和煽情,简直就像表演一样。在这场政治大秀中,李亨身穿紫袍,而李隆基却“贴心”地拿出黄袍,一唱一和,配合也太默契了。

实际上,两人之所以演了这出剧,未必就是真的父子情深。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李亨擅自登基,合法性不足。因此李隆基要以自己实际行动,对李亨的合法性进行反反复复的追认。无论是披黄袍,还是强调自己是天子之父,都是为了说明:唐肃宗的继位是合法的,绝非来路不明。

只要李隆基承认了李亨的合法性,李亨自然会给老爹一个平安的晚年。一开始,李隆基在兴庆宫居住了两年半,身边有高力士、陈玄礼、妹妹玉真公主等人相伴,生活清净而悠闲, 行动上也有一定的自由。而唐肃宗也时常看望老父,有什么好吃、好玩的,都给派人给李隆基送去。若终老于此,算是很好的结局。

然而唐肃宗偏偏就不想让李隆基有个好结局,因为他知道,自己以政变起家的老爹,随时都有可能东山再起。

当时,唐玄宗所居住的兴庆宫毗邻于长安市井。有时候,李隆基会去兴庆楼遛弯,从楼下经过的长安父老见到他,都会山呼万岁。李隆基一高兴,就让内侍在楼下大摆宴席,招待那些父老。

唐肃宗见老爹如此有民望,感到恐惧不已。于是他听从宦官李辅国的建议,将太上皇迎入太极宫,不再让他们与百姓接触。不仅如此,唐肃宗还纵容李辅国,夺走了兴庆宫的290匹马。望着空荡荡的马厩,李隆基不胜伤感地说:

“吾儿为辅国所惑,不得终孝矣!”

然而唐肃宗真的是为李辅国所惑吗?在笔者看来,并不尽然。因为在当时,官军刚刚惨败于史思明,洛阳已经被叛军重新夺走。在如此败局之下,难保唐玄宗不会东山再起。李辅国不过是看穿了唐肃宗的心思,才做了一回恶人。

就这样,李隆基安置在太极宫的西内,而他的老侍从们,也从他的身边被赶走。高力士、王承恩、陈玄礼先后被流放,宫女如仙媛,妹妹玉真公主先后被赶出了宫。

唐玄宗当时已经76岁,早已是垂暮老人,即使受到儿子如此的侮辱和迫害,却仍保持着一副王者的尊严。为了大局,他违心地说:

”兴庆宫, 吾之王地, 吾数以让皇帝,皇帝不受。 今日之徙, 亦吾志也。”

为了补偿老爹,唐肃宗整整给唐玄宗送了100名美貌宫女,同时还让唐玄宗的女儿——万安公主、咸宜公主入宫照顾他的穿衣和吃饭。四方奉献的珍奇食物,都首先送给唐玄宗吃。

唐玄宗老了,就算是10个宫女,他也消受不起;相比于万安公主、咸宜公主,喜好音乐、诗歌的玉真公主,更懂自己;至于唐肃宗送来的山珍海味,唐玄宗一口也吃不下。唐肃宗只是想借此将自己打扮成一个孝子,但至于他是否真的孝顺,只有唐玄宗自己知道。对此,学者王夫之更是说:

“肃宗包藏祸心矣。”

虽然送来的美食越来越多,但是唐玄宗的食量却越来越小。之后,他更是以辟谷修道为名,专门吃素,不再沾荤腥。很显然,李隆基在求速死。

2年后,因绝食而枯瘦的唐玄宗衰竭而亡。同年,52岁的唐肃宗也去世了。这对父子斗了一辈子,却在同一年进入了坟地。

唐玄宗的凄凉晚年,值得我们同情吗?在笔者看来,这并不值得。如果唐玄宗不在晚年骄奢淫逸,忘了自己执政的初衷,又何以会逃出长安,然后被儿子夺去皇位;如果唐玄宗不在早年为了权力,肆意迫害自己儿子,甚至听信妃子谗言,一日诛杀三个亲儿子,李亨对他又如何会如此忌惮?要知道李亨当太子时,好几次都差点被李隆基整死。只能说李隆基晚年的凄凉,都是他自己作的,可谓是作茧自缚。

作为杨贵妃的前夫、唐玄宗的儿子,李瑁最后的结局怎么样了?

都说红颜祸水,这话也并非毫无根据,起码在唐朝,就出现了两位祸水级的红颜,一是武则天,二是杨贵妃,这两位鼎鼎有名的历史人物,也都是二婚。

比如武则天一开始是李世民的才人,李世民死后,李治又把父亲的才人武则天给娶了。而杨贵妃原先是李瑁的老婆,后来被父亲唐玄宗看上,直接给抢了过来。

话说这唐朝还真是情场不分父子啊,谁有本事这女人就是谁的,据说李世民也抢了很多别人的老婆……话说回来,我们来看看这个被父亲戴了绿帽子的李瑁,他的结局如何。

李瑁是唐玄宗的第18个儿子,开元13年的时候被封为寿王,17岁的时候娶了杨玉环,22岁的时候杨玉环被唐玄宗给抢去了。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李瑁的生命会不会就此结束了?

其实就算唐玄宗抢了自己的儿媳妇,但虎毒不食子,他也不会对自己的儿子下毒手,但是原本属于李瑁的太子之位,却只能这样落空了。

原来李瑁的母亲武惠妃,当时很受唐玄宗的恩宠,唐玄宗也有意要立李瑁为太子。但是后来武惠妃因受惊而死,深感寂寞的唐玄宗看上了杨玉环,于是让李瑁跟杨玉环离婚。

而李瑁身为杨玉环的前夫,之后唐玄宗又娶了杨玉环,并且将其封为“贵妃”,自然不可能再封李瑁为太子了。那时候唐玄宗年纪也不小了,万一哪天归西后,李瑁一登基,估计又要把杨玉环给抢回去了。

所以红颜祸水并非是没有道理的,这样一个女人被父子抢来抢去的,那不是滑了天下之大稽。正因为如此,唐玄宗干脆也不立李瑁为太子了。

太子之位落空的李瑁,自然也就远离了父皇的恩宠,之后李瑁又娶了左卫勋二府右郎将军韦昭训的二女儿韦氏为妻,并且生了五个儿子,其中三个都封了王。

李瑁娶了韦氏之后,因为不受重用,也就跟韦氏和几个孩子一起生活,到了公元775年离世,享年55岁,死后被追赠为太傅。

说到底,这李瑁也是个悲剧人物,原本有个受宠的母亲、貌美的娇妻、准太子的位置,没想到几近在同一时间,这些全都崩塌了。

先是母亲去世,后是娇妻被夺,再是太子落空,这夺命三连击一上,任谁遭受这大起大落的人生,估计也很难面不改色的好好活着,这可真是难为李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