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何应软将军简介代号(何应软将军简介)

何应软将军简介代号(何应软将军简介)

中方参加受降的17位战将,最终命运如何?何应钦晚年无为善终

作者:相忘于江湖

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战区作为太平洋战区的重要一环,单独在南京举行了受降仪式。除此之外,中国战区(不含东北)还划分了16个受降区,由所在战区(集团军)主接受日军的投降。

【投降日军抱着骨灰盒回国】

中方参加受降的17位战将在抗战中有哪些战功,后来的命运如何?

中国战区最早接受日军投降的,是阎锡山的第二战区。

1945年9月3日,第二战区接受了日军投降。受降代表是赵承绶,投降代表是日军第1军参谋长山冈道武。赵承绶是山西五台人,徐向前的发小和中学同学,保定军校五期。解放战争,赵承绶被俘后获新生。

赵承绶

9月4日,浙江的受降仪式在浙江富阳一座地主宅院举行。

受降代表第3战区韩德勤,日军代表13军133师团参谋长通泽一治。

韩德勤是保定军校六期,顾祝同的拜把子兄弟,曾在“川中名将”刘伯承的手下担任团副,后来和顾祝同一起南下考入黄埔。抗战中期大搞摩擦,被粟裕在黄桥战役好好修理了一顿。

韩德勤抗战不利但逃跑有方,被称为“韩跑跑”。但是凭借顾祝同的关系在官场混得风生水起。败离大陆后,还担任过“总统府”战略顾问,活到96岁。

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

中方代表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日军代表是派遣军总司令岗村宁茨的代表、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

全面抗战时期,何应钦在第四战区任职,后任远征军参谋总长、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不过,随着解放战争的失利,何应钦失去了权势。好在晚年无为得以善终,以97岁高龄离世。

9月11日,京(南京)沪地区受降仪式在上海举行。

中方受降代表是第3方面军汤恩伯,日军投降代表上海方面是松井久太郎,南京方面是第6军司令官十川次郎。汤恩伯一生颇多争议,但也打过不少抗日大会战。

汤恩伯被百姓列为“水旱蝗汤”四害之一。解放战争尾声,汤恩伯在孟良崮救援不力,渡江战役又接连丢掉京沪杭。败走岛上以后因胃病郁郁而终,时年54岁。

9月14日,在南昌举行江西地区的受降。

投降的日军

中方是薛岳,代表则是第58军军长鲁道源,日方是笠原幸雄。鲁道源退台以后一贫如洗,87岁离世。

9月15日,长沙、衡阳地区受降仪式在湖南大学举行。中方是王耀武,日军是坂西一良。

王耀武是山东泰安人,黄埔三期,参加过淞沪、南京、兰封、万家岭、上高、雪峰山等会战,是74军成为“御林军”的首功之臣。解放后期在济南被俘,是功德林接收改造最积极的一个。

王耀武

9月16日,第2方面军张发奎在广州接受日军23军司令田中久一投降。

张发奎是同盟会元老、北伐名将,南昌起义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军阀混战时反复无常。抗战时期,带领第八集团军参加了淞沪、武汉等大会战,随后又在粤北、广西坚持抗日。

华南解放后,张发奎从广州、海南节节败退,后隐居港岛,85岁寿终。

9月18日,湖北地区的受降仪式在汉口中山公园举行。

中方代表是第6战区孙蔚如,日军代表是第6方面军司令冈部直三郎大将。

孙蔚如是陕西西安人,冯玉祥西北军的得力干将之一,也是杨虎城西安事变的左膀右臂。抗战时期,参加过保定、娘子关、忻口、中条山等战役,还曾一度收复郑州,被蒋氏誉为“儒将”。

新中国成立后,孙蔚如参加了政协会议,先后担任陕西省副省长、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9月20日,漯河、襄樊地区受降仪式在漯河的山西会馆举行。

中方代表是第5战区刘峙,日军代表则是第12军司令鹰森孝。

刘峙是蒋氏“五虎将”之一,定陶战役和淮海战役先后败于刘伯承、粟裕。

刘峙晚年过着平淡的生活,还在闲暇时间写了一本自传《我的回忆》。

刘峙(右)

9月22日,新汴地区受降仪式之河南郑州举行。

中方代表是第1战区胡宗南,日军代表则是刚在漯河投降过一次的鹰森孝。

胡宗南是黄埔一期的“天子门生”,解放时期是进攻延安的急先锋,后被彭总、刘邓击败。

9月24日,徐蚌地区受降仪式在安徽蚌埠进行。

中方代表是第10战区李品仙,日军代表是第6军司令十川次郎。李品仙晚年担任战略顾问闲职,活到97岁。

9月28日,热察绥地区受降仪式在归绥(今呼和浩特)举行。

中方代表是第12战区傅作义,日军代表是驻蒙军参谋长中川留雄。傅作义是保定军校五期,发迹于晋军,成名于涿州保卫战。参加过长城抗战、绥远抗战、太原保卫战、五原大捷等。

抗战后期,傅作义主政绥远成为一方诸侯,后在平津战役和平起义。

傅作义

除了以上受降地区,其他受降区的受降主官和代表分别是:

9月28日,潮汕地区,中方受降主官是12集团军余汉谋,代表是副总司令徐景唐,日军代表是23军参谋长富田直亮。余汉谋、徐景唐都出身粤军,一起参加过武汉、粤北会战。

余汉谋晚年居住台北,而徐景唐作为民革主要成员则选择留在了大陆。

同日,越北地区受降仪式在河内举行。中方代表第1方面军卢汉,日军代表第38军土桥勇逸。卢汉参加过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解放战争后期在昆明率部起义。

10月10日,平津保地区,中方代表第11战区孙连仲,日军代表华北方面军根本博。孙连仲成名于台儿庄,参加过武汉、豫南鄂北、湘鄂会战等。后退到岛上,97岁于台北辞世。

10月25日,台岛地区受降仪式,中方主官是陈仪,日军代表是第10方面军司令安藤利吉。

12月27日,山东地区受降仪式在省图书馆举行,此前曾在青岛受降。

中方代表是成名于济南“五三惨案”的第11战区李延年,日军代表是43军司令官细川忠康。李延年与堂兄李玉堂、老乡李仙洲并称“山东三李”,抗战中毁誉参半,接收山东更是乌烟瘴气。

撤离大陆后,李延年被判刑10年,仅服刑1年就被保释,但最终死于穷困潦倒。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贵州风水孕育一代枭雄何应钦

何应钦

生卒:1890年4月2日-

1987年10月21日

一代名将何应钦有大将风度,一生打了很多抗日胜利战。一部步兵兵法,他熟悉得如同自己的五个手指。他口令喊得响,战术动作丝丝人扣,枪法准得令人叫绝。尤为可贵的,是他从不恃才傲物,谨慎勤勉,很有大将风度,足堪重用。

1

淡水之役的胜利

二月一日,教导团随蒋校长自黄埔出发至虎门,于四日与粤军共同占领东莞县,十三日,与敌军遇于淡水。

十四日,将淡水包围,时敌军洪兆麟自惠州调主力军来援,惠州与淡水,相距不过百里,敌朝发而夕至。时淡水城虽破围,而城坚难下,蒋校是乃下令由两个教导团,各选奋勇官兵一百零五人,编成奋勇攻城队,限令于最少时间内,攻破此城。

十五日早,由蒋校长亲自指挥炮兵射击,何团长又亲自督促奋勇军进攻,卒于四十分钟内,将淡水城攻下。教导团之威名,至此始闻于世,而何应钦团长之勇敢善战,亦从此传播于世矣。

2

第一次激战之胜利

淡水城之下,固足表现教导团之勇敢善战,但尚未与敌军主力接触。教导团攻破淡水城二小时后,敌军援师大至,粤军与战不利,蒋校长乃命教导团第二团守城,何应钦率第一团御敌,激战至夜,始将敌军击败。

3

羊塘园之胜利

二十日,何之教导团由淡水向平山进攻,适敌之洪兆麟部由平山向淡水反攻,与教导团第一团相遇羊塘园,即由何团长指挥攻击,即将敌人击溃狼狈退却。

4

棉湖之役的胜利

右翼军(即粤军与教导团)于三月五日,完全占领潮汕,时滇军桂军通敌之事实益显。敌军林虎,与滇桂军有约,使滇军由河源老隆撤兵,对右翼军观望,由林虎回师袭右翼军,林虎所部万余,为敌军精锐。

三月十二日敌人分两路由河婆向棉湖鲤湖之线前进。蒋校长率两教导团及粤军第七旅,由揭阳分两路以趋棉湖。何团长率领教导第一团,将棉湖占领,敌人乃止于鲤湖。

三月十一日早,各部向敌前进,此时鲤湖之敌人,已转至和顺方面,两路敌人,已合并一处。午前八时,何团长率教导第一团进至距和顺四五里之处,将敌军阵地侦察明了后,即以第一营由正面进攻,第三营由右方进攻,其余为总预备队。

但敌人阵地,得瞰攻之利,而兵力有十倍之多,教导第一团以数次战斗之后,总共不过千人,故甫与敌接触,敌即用大部兵力来作包围,第一营损失已有三分之一,官兵伤亡亦多,几失战斗力,何团长急令总预备队长刘峙,率兵一连,向敌人反冲,并命炮兵向敌兵射击,始将敌击退。

自此后,敌数次向何左右包围,何团长均以总预备队少数之兵力增加而击退敌之大部。苦战至十二时,总预备队增加已尽,左翼之战况,仍在危险,此时幸粤军第七旅已赶到加入右翼第三营方面,右翼已不足虑,何团长乃亲至左翼督阵,官兵亦奋勇格斗,始达与敌对峙之状态。

战至午后三时,右翼第三营与粤军第七旅方面业将敌击退,乘胜追至和顺村。不意敌之总预备队,施行返攻,第七旅一部退却,教导团第一团第一二两营,死伤殆尽,敌人乘机突进,直攻团部,此时左翼第二营及学兵连正与敌激战,而正面及右翼已无一兵,至此何团长乃收拾残余,及团部官兵共数十人,与敌作最后之战斗,而施以猛烈之射击。

敌遂踌躇而不敢进,至午后五时,教导第二团已向敌之司令部攻击,盖第二团至鲤湖后,已无敌人,故由鲤湖以击和顺,适当敌之司令部也。时将夜,敌受此打击,乃宵遁,棉湖苦战,于是结局。

是役也,以教导第一团千余之众,御万余精锐之敌,其危险实甚,而关系国民党之存亡者亦大,此役若败,不惟总理手创之党军消灭,而革命策源地广州亦不能保。此役当然以蒋校长之指挥得宜,而何团长之勇敢善战,尤有足多。

5

加伦将军之嘉许

此役当敌人反攻之际,其危险实间不容发,当时蒋校长及俄顾问加伦将军,均在团部,已被敌包围,幸何团长指挥若定,危始得解。时加伦在团部观战,对何团长之作战策划,甚为嘉许。

团部围既解,加伦对何奖励有加,并解所佩宝刀赠何,告何曰:此宝刀有名于欧洲皇室,本为俄皇尼古拉二世御佩之物,欧战中之某役,余部大胜德军,故俄皇以此刀相赠,余甚宝之,今转以赠君,以资纪念。

6

攻克兴宁县城

林虎部在棉湖失败后,向兴宁五华逃窜,蒋校长乃率教导团及粤军乘胜追击,何以教导第一团为前卫,于三月十九日包围兴宁,旋即下之,第一次东征之役,乃至此结束。

7

肃清杨刘时之何氏任党军旅长

第一次东征胜利之后,两个教导团改编为党军第一旅,因何应钦在第一次东征中厥功甚伟,故将其升任为党军第一旅旅长。

8

龙眼洞之激战

十四年四月下旬,杨希闵刘震寰之叛迹已彰,政府即从事讨伐之设备,于是东征军乃回师广州,由何应钦率党军第一旅任前锋,十三日抵广州郊外之龙眼洞,即与敌激战,并得其他友军之援助,于二十四小时内,将杨刘所部,完全解决。

9

何应钦抗日最大胜仗——湘西雪峰山会战

雪峰山会战,我军以较少的伤亡取得了较大的歼敌效果,成为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的转折点,从此,国民党军队转守为攻,陆续收复失地。何应钦说它是抗日战争最大的胜仗。

10

解放后

国民党政治家、军事家、国民党一级上将,黄埔系仅次于蒋介石的第二号人物。从辛亥革命起历经北伐、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后撤往台湾,历任国防部长和任行政院长。(何应钦死后葬在台湾,何氏后代没有官贵,其孙从商,孙媳温碧霞)

何应钦故居

何应钦祖籍江西,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其祖随军来到兴义,曾居捧鲊,后迁泥凼,传至何应钦为第六代。

据贵州当地人讲,何家在选择风波弯的住宅地址时,何家花费了不少,请有名的风水大师,从贵州出发倒查龙脉,采用了撵山赶势(审查龙脉)的办法,从捧乍出发,曾一度进入云南,查来龙之祖宗,审龙势之起伏,看是否有贵格之象,在云南境内转了一圈,又跨过南盘江回到贵州,最后确定龙穴在风波弯“结穴”,地势为“回龙顾主”,结穴在龙头之上。

何氏在民国时期以经商为主,曾嫌风波弯偏远,为了生意上的方便,何家有了动迁的想法。而此时何应钦已走出大山,日见显赫,何应钦之父一时间拿不定主意,在云南请来风水大师,风水大师围着风波弯住房转了一圈,对何父说:要说对令郎的发达,此地址不宜再住,与“龙”既要相近,又不能太近,以前是“龙恩眷顾”,但到了一定时候,被龙回头时时盯着,一旦“龙颜大怒”,只怕会被迁怒,于是何家决定迁居泥凼。

风水大师在泥凼周围反复踏勘,每天早上带上干粮出门,太阳落山才回,一天走到山半腰,突然发现现在的何应钦住处地皮有点湿,便叫了两个农民拿了锄头刨下去看看,刨到最后,居然刨出了一股泉源,风水大师高兴地说:就是这里了。这里位于山腰,一座大山位于背后,“靠山”极为稳固,前朝临桂北丘陵,千山万壑,浩瀚雄浑。

这千峰万岭,好像百万雄兵,后面大山犹如统兵大将,有泉眼处为“点将台”,这一地势被称之为“千峰来朝、万山俯首、大将点兵。” 风水大师解释说:这种大地势已成,但结穴何处却费思量,主家若无缘,也是找不准这“灵穴”的,这一个泉眼是地脉所在,地气浓厚,是这一处风水宝地的象征。

何氏在泥凼的房址便以这一泉眼为准,选定了下来。故居建筑由朝门、两厢及正厅构成天井大院,具有明显的清末民居建筑的特色,和当地民居有较大差别。

来源,印象贵州融媒中心 印象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