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而不改)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而不改)

【清风典历】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

孔子说:“有错误而不改正,那个错误便真叫做错误了。”

——杨伯峻《论语译注》

【小识】

错错错

春秋时,晋灵公不行君道,滥杀无辜。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击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他的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宫女们用头顶着经过朝廷。大臣士季前去进谏,灵公当即表示:“吾知所过矣,将改之。”士季很高兴地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遗憾的是,晋灵公言而无信,残暴依旧,最后终被臣下赵穿刺杀。(《左传·宣公二年》)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像不像是专门说晋灵公的。但即使晋灵公听到了,他也可能会无动于衷。一个人犯怎样的错误,可以知道他是怎样一个人;一个人怎样对待错误,也可以知道他是怎样一个人。

面对错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有错不改,则是错上加错。

改正错误的前提,必然要承认错误,极力隐瞒者,强词夺理者,百般抵赖者,最核心的想法是承认了错误就要改正错误。但是,承认了错误的人,并不一定会改正错误,虚情假意者,轻描淡写者,两面三刀者,仍然大有人在。

有没有永远不犯错误的人呢?从来没有做过错事的人,可能从来也不做事;只有永远不想做事的人,才有可能永远不做错事。所以才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因为,勇于改正错误的人,他的错误也会越来越少。

为什么会有不承认错误、或者承认错误而不改正错误的人呢?明知故犯的人,他会承认错误吗?自以为是的人,他会承认错误吗?所以才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但是,总有一种力量,不会让这种人这么错下去的。(尚之)

青蒿

青蒿:茎圆柱形,上部多分枝,长30~80cm,直径0.2~0.6cm,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气香特异,味微苦。清透虚热,除蒸,截疟。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全国各地均产。

【清风典历】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

孔子说:“有错误而不改正,那个错误便真叫做错误了。”

——杨伯峻《论语译注》

【小识】

错错错

春秋时,晋灵公不行君道,滥杀无辜。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击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他的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宫女们用头顶着经过朝廷。大臣士季前去进谏,灵公当即表示:“吾知所过矣,将改之。”士季很高兴地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遗憾的是,晋灵公言而无信,残暴依旧,最后终被臣下赵穿刺杀。(《左传·宣公二年》)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像不像是专门说晋灵公的。但即使晋灵公听到了,他也可能会无动于衷。一个人犯怎样的错误,可以知道他是怎样一个人;一个人怎样对待错误,也可以知道他是怎样一个人。

面对错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有错不改,则是错上加错。

改正错误的前提,必然要承认错误,极力隐瞒者,强词夺理者,百般抵赖者,最核心的想法是承认了错误就要改正错误。但是,承认了错误的人,并不一定会改正错误,虚情假意者,轻描淡写者,两面三刀者,仍然大有人在。

有没有永远不犯错误的人呢?从来没有做过错事的人,可能从来也不做事;只有永远不想做事的人,才有可能永远不做错事。所以才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因为,勇于改正错误的人,他的错误也会越来越少。

为什么会有不承认错误、或者承认错误而不改正错误的人呢?明知故犯的人,他会承认错误吗?自以为是的人,他会承认错误吗?所以才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但是,总有一种力量,不会让这种人这么错下去的。(尚之)

青蒿

青蒿:茎圆柱形,上部多分枝,长30~80cm,直径0.2~0.6cm,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气香特异,味微苦。清透虚热,除蒸,截疟。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全国各地均产。

韩媒:“过而不改”被韩媒选为年度成语

韩国《东亚日报》网站12日援引《教授新闻》报道,韩国各地大学教授们认为,今年反映韩国社会面貌的四字成语是“过而不改”,意思是“做了错事也不改正”。

据报道,《教授新闻》对韩国935名大学教授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0.9%(476人)认为“过而不改”是今年四字成语的第一名。这是出现在《论语·卫灵公篇》中的表述,孔子说:“过而不改,是为过改。”意思是:“如果犯了错误而不改正,那就是真正的错误。”

推荐了“过而不改”的骊州大学教授朴贤模(音)表示:“无论是(韩国)执政党还是在野党,只要发现错误,就会说,‘前政府做得更差’或‘这是总统的过错’,不想改正。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发生梨泰院惨案等落后国家型事故,也没有出现愿意承担责任的政治家。”

报道称,排在第二名的是“欲盖弥彰(14.7%)”。这是比喻“想要掩盖就会更加暴露”的成语,意思是越是试图掩盖错误,就越会暴露出来,出自中国典籍《左传》。这似乎也是批评在梨泰院惨案后续处理中不负责任地试图掩盖的韩国政府和政治圈的样子。

排在第三名的是“累卵之危(13.8%)”。 《教授新闻》从2001年开始,每年都会选定并发表反映社会面貌的四字成语。

来源: 参考消息